心葉栝樓

心葉栝樓

心葉栝樓,攀援草本。卷鬚分2歧。葉片掌狀5深裂。花小型,雌雄同株。雄花和雌花在同一葉腋內簇生。雄花;花萼筒寬鐘形,裂片短;花冠寬鐘形,裂片卵形;雄蕊3,離生,著生在花被筒上,花絲短,花葯卵形,1枚1室,其餘的2室,藥室線形,稍折曲,藥隔寬,不伸長;無退化雌蕊。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根塊狀。莖粗壯,多分枝,具縱棱及槽,無毛或疏被短柔毛。
葉片紙質,闊卵狀心形,長(12-) 20厘米,寬 (9-) 18厘米,完整不裂或略三角狀淺裂,裂片卵狀三角形,先端急尖或短漸尖,邊緣具短尖頭狀小齒,葉基凹缺闊圓形,深約2厘米,上面綠色,背面淡綠色,兩面均疏被柔毛狀短硬毛,脫落後變為圓糙點,掌狀脈5條,上面扁平,密被短柔毛,背面凸起,被短硬毛,細脈網狀;葉柄粗壯,長14-17厘米,具縱條紋,疏被長柔毛。卷鬚粗壯,3歧,疏被短柔毛。
雌雄異株。雄花:總狀花序長16-25厘米,總花梗粗壯,具縱條紋,被短柔毛,頂端具4-8花;花梗短粗,長1-2毫米;苞片長圓形,長約4厘米,寬1-1.5厘米,淡綠色,全緣,外面被彎曲的短柔毛;花萼筒長約4.5厘米,自頂端向基部變狹,頂端徑約7毫米,萼齒線狀披針形,長約1.5厘米,直立或反折,先端漸尖,密被短柔毛。
花冠白色,具極短乳突狀突起;雄蕊花絲無毛,長1毫米,花葯頭狀,長約14毫米,厚3-4毫米。雌花單生,近無柄,子房長圓形,疏被微柔毛。
果實球形,紅色,平滑;種子近四角形,長10-12毫米,寬4-5毫米,厚2-2.5毫米,中部具1縱脈。
花期8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000米左右的常綠闊葉林中。

分布範圍

產自西藏東南部(墨脫)。
分布於印度北部、錫金、緬甸、寮國、馬來西亞和新加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