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與小腸相表里

心與小腸相表里是醫學屬於,即心臟和小腸的關係,一個在外,一個在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心與小腸相表里
  • 五臟:心、肝、脾、肺、腎
  • 六腑:小腸、大腸、胃、膀胱、膽、三焦
  • :五臟六腑之大主
  • 學科:中華傳統醫學
解釋,心於小腸,

解釋

表里者,內外也。中醫講髒在內,腑在外,相表里即此意。五臟:心、肝、脾、肺、腎;六腑:小腸、大腸、胃、膀胱、膽、三焦。中醫學認為“心”是臟腑中重要的器官,主宰各臟腑進行著協調的活動。故《內經》說:“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就是說,各臟腑在心的領導下互相聯繫,分工合作,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心於小腸

一、心的生理病理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神志,主血脈,主汗,開竅於舌等。現將其主要生理病理簡述如下:
(一)心主血脈《內經》說,“心主血脈”,“脈者,血之府也”,“諸血者皆屬於心”。心主血,血行脈中,心與脈密切相連,脈是血液運行的通道,心有推動血液在脈管中運行以營養全身的功能。這種功能是由心氣的作用來實現的。心氣的盛衰,可以從血脈的改變反映出來,故《內經》說:“心之合脈也,其榮色也”。若心氣旺盛,血脈充盈,則脈搏和緩有力。若心氣不足,心血虧少,則脈細弱或節律不整。若心血瘀阻則脈澀不暢或結代等。
(二)心主神志 神志,指人的精神意識和思維活動。現代生理學認為,人的精神思維活動是大腦的功能,即大腦對客觀外界事物的反映,中醫學認為人的精神思維活動與臟腑有關,而主要是心的生理功能,故有心“藏神”,“主神明”的說法。《靈樞·本神篇》說;“所以任物者謂之心”。任,就是擔任,接受的意思,指出了接受外來事物而產生思維活動的過程是由心來完成的。
心的功能正常時,則神志清晰,思考敏捷,精神充沛。若心的功能異常時,常可出現心神改變,如心悸不安,失眠多夢,健忘痴呆和狂妄躁動,哭笑無常,甚至昏迷不省人事等症狀。
(三)心主汗 汗是人體津液之一,汗與血同源,因心主血脈,心生血,故汗與心有密切關係。故有“汗乃心之液”的說法。
當心陽虛脫時,汗液隨心陽而脫,故大汗淋漓;心氣虛時,表衛不固,自汗出;心陰虛時,陽無所附,心液失其斂藏而發盜汗。
(四)心開竅於舌 其華在面 心開竅於舌與“舌乃心之苗”的意思相同。這種說法的依據是:心經別絡上行於舌,因心的氣血上通於舌,所以心的氣血強與否,往往可以從舌的變化上反映出來。例如,心血不足時舌質淡白;心火上焱時則舌尖紅或舌體糜爛;心血瘀阻時則舌質紫暗或瘀斑、瘀點。熱入心包或痰迷心竅時,則舌強語謇等。
華,是光彩之義,其華在面,即是心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可以顯露於面部的色澤變化,由於頭面部的血脈極為豐富,所以心氣旺盛,血脈充盈,面部紅潤有澤;心氣不足,則可見面色白、晦滯;血虛則面色無華。
(五)心與小腸的關係 心與小腸通過經脈的絡屬構成表里關係。心脈屬心,下絡小腸,小腸之脈屬小腸,上絡於心,心屬里,小腸屬表。二者經脈相聯,故氣血相通。生理情況下兩者相互協調,心之氣通於小腸,小腸之氣亦通於心。在病理情況下則相互影響,如心火過旺時,除表現口爛,舌瘡外,還有小便短赤,灼熱疼痛等小腸熱證和證候,叫做“心移熱於小腸”。若小腸實熱,亦可順經上於心,則可出現心煩,舌尖糜爛等症狀,治療上即要清瀉心火,又要清利小腸之熱,相互兼顧,才能取得良好的療效。
(六)心與其他髒的關係
1.心與脾的關係:“心生血”,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脾氣旺盛,則氣血生化有源,心主之血自能充盈,運行全身以營養各臟腑器官。血液運行於經脈之中,固然賴於心氣之推動,然亦必需有脾之統攝作用,以維持其正常的運行。所以心與脾的關係主要反映在血液的生成和運行這兩個方面。病理情況下,心脾兩髒亦常互相影響,如脾氣虛弱,運化失職,血的來源不足,致心血虧虛。若思慮過度,耗傷心血,也可影響脾之健運。以上兩種情況最終均可導致心脾兩虛之證候。
2.心與腎的關係 心屬陽,位居於上,其性屬火。腎屬陰,位居於下,其性屬水,生理情況下,心陽須下降於腎,以資腎陽,共同溫煦腎陰;腎陰上濟於心,以資心陰,共同滋養心陽,陰陽互相制約,使心陽不亢,心與腎保持這種“水火相濟”,“心腎相交”的關係。如果這種正常關係受到破壞,就會出現心悸、失眠、健忘、多夢、遺精等“心腎不交”的證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