徹姓

徹姓

徹[徹,讀音作chè(ㄔㄜˋ)]

徹姓,源於姬姓,出自西周初期農寺大夫徹田郎,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徹姓
  • 外文名:ㄔㄜˋ
  • 基本介紹:徹[徹,讀音作chè(ㄔㄜˋ)]
  • 姓氏淵源:源於姬姓
  • 第二個淵源:源於官位
  • 得姓始祖:劉徹(漢武帝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第三個淵源,第四個淵源,得姓始祖,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家譜文獻,

基本介紹

徹[徹,讀音作chè(ㄔㄜˋ)]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西周初期農寺大夫徹田郎,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徹田郎,西周時期所設定的上大夫之職,屬天官管轄,專職負責治理農田。在周成王時期,周公旦規定了井田制之後,徹田郎負責靜田劃割,並督管“井央之田”的耕作,就是“丼”中央的那塊官田。在典籍《詩·大雅》中明確指出:“徹,治也。徹田為糧。”井央之田的糧食在收穫後,由徹田郎監督收歸“內倉”,即國庫。到周公共和行政時期(公元前841~前771年)以後,周王朝徹田郎改稱司農,天官府總領農官者稱大司農。
在徹田郎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徹田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徹氏、田氏等,其徹氏的姓氏淵源繁複,不可一論。

第二個淵源

源於官位,出自漢朝時期勳爵列侯,屬於以官爵稱號為氏。在漢朝時期,凡非劉氏的異姓臣子中有功勳者,由劉漢王朝封予官稱爵位,功勳巨者,封侯,為最高封賞,“異姓毋封王”。但不論所稱為何樣名稱的侯,在劉漢王朝中皆稱之為“徹侯”。在史籍《漢書·蔡邕·獨斷》中稱:“群臣異姓有功封者,稱曰徹侯。”在典籍《揚子·方言》注釋:“徹,列也。”即其值得納入侯爵行列之中。漢朝的劉氏政治統治集團很狡佶,因“徹”又作“去”,因此,所封賞的侯爺爵位隨時都有可能被朝廷找個由頭廢黜,因此稱其為“徹侯”。通觀整個兩漢王朝,劉氏宗親的侯爵爵位都能世襲數代乃至十數代,卻稀有異姓侯的爵位能世襲兩代以上者。到西漢王朝第六代皇帝漢武帝劉徹執政時期,為避漢武帝的名諱,改“徹侯”為“通侯”,或曰“列侯”。在徹侯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爵稱號為姓氏者,稱徹侯氏,後多省文簡化為單姓徹氏、侯氏、通氏、列氏等,亦有仍稱徹侯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漢武帝劉徹的庶支子孫,在西漢末期王莽篡漢之後,為躲避王氏家族的迫害,並“恥食王粟”,有遷避至倭奴國中者,以先祖名字為姓氏,亦稱徹氏,後在倭奴國生息繁衍,逐漸倭奴化,多以地名、官稱、職業貫稱為今日本姓氏,有一百三十四個之多,如高山徹氏、岡崎徹氏、岩谷徹氏、古谷徹氏、岡田徹氏、岸田徹氏、橋下徹氏、橋本徹氏、高橋徹氏、內藤徹氏、佐藤徹氏、嘉藤徹氏、藤本徹氏、鬼冢徹氏、岩崎徹氏、三峯徹氏、古城徹氏、古川徹氏、吉川徹氏、前川徹氏、前田徹氏、西川徹氏、江口徹氏、水町徹氏、河根徹氏、小泉徹氏、小澤徹氏、小坂徹氏、井上徹氏、坂井徹氏、角谷徹氏、佐藤徹氏、福田徹氏、相場徹氏、中島徹氏、服部徹氏、神崎徹氏、淺見徹氏、倉俁徹氏、武満徹氏、鈴木徹氏、矢野徹氏、辰巳徹氏、阿竹徹氏、大平徹氏、矢野徹氏、便辯徹氏……等等,這些,都是劉漢家族的後代。
註:
後裔子女取名避先祖之名諱,乃至屬下臣子姓氏、官稱避帝王國君之名諱,是儒教的典型禮制,是孔子再三強調尊崇周禮的核心內容之一,以尊敬長者、尊者、王者為上。
實際上,在整個兩周、春秋、戰國、先秦至西漢初期之際,人們多以長者、尊者、王者的名或字為崇,多取來作姓、名、字、號、爵等,並引以為榮。直至漢武帝接受董仲舒“廢黜百家,獨尊儒術”之論後,人們才逐漸有“避名諱”的實際舉措。

第三個淵源

源於蒙古族,出自金國時期山只昆部,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蒙古族徹穆袞氏,源於金國女真山只昆部,後在蒙古汗國時期融入蒙古族,以姓為氏,蒙語為??????,世居喀喇沁(今內蒙古喀喇沁),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Cemgun Hala。
明朝時期,蒙古族徹穆袞氏即冠漢姓為徹氏、穆氏等;而滿族徹穆袞氏則在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沈氏、申氏等。

第四個淵源

源於滿族,出自明朝時期東海女真車克里部,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滿族徹葉哷氏,古稱車克里氏,亦稱徹葉勒氏,滿語為Ceyere Hala,世居寧古塔(今黑龍江寧安),後多冠漢姓為徹氏、車氏、葉氏等。

得姓始祖

劉徹(漢武帝)。《大漢天子》

遷徙分布

徹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五百位,在台灣省則沒有,在日本國卻有很多族裔,多以太原、遼東、喀喇沁、富山為郡望。

郡望堂號

郡望

太原府:亦稱太原郡。古稱“太原”有二:①商末周初的太原又稱“大原”,故址在周之西鄙涇洛之北,即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北部地區,中心區域在固原市古大原城遺址一帶。西周初期,周穆王出兵討伐西戎,曾一度打到太原,即指該地區。②戰國時期秦國莊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晉陽(今山西太原),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帶、霍山北部一帶地區。北魏時期轄地在今山西省陽曲縣、交城市、平遙市、和順縣之間的晉中一帶地區。隋朝時期改晉陽為太原,又另設晉陽,與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興國中期(庚辰,公元980年)改并州為太原府,移治陽曲(今山西太原)。以後宋朝、金國的河東路、河東北路,明、清兩朝以來皆為府。民國時期改為市,成為山西省會所在,一直沿用至今。
遼東郡:在中國歷史上,“遼東”這個稱謂有四重意思:①郡、國名,戰國時期燕國置郡,洽所在襄平(今遼寧遼陽),其時轄地在今遼寧省大凌河以東一帶地區;西晉時期曾改稱遼東國;十六國時期的後燕國末期,其地歸入東海郡;北燕時期又復置遼東郡於今遼寧省西部一帶地區;北齊時期廢黜;到東漢安帝時分遼東、遼西兩郡地置遼東屬國都尉,治所在昌黎(今義縣),其時轄地在今遼寧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帶;三國時期的曹魏改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遼都衛,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為遼東都司,治所在定遼中衛(今遼寧遼陽),其時轄地為今遼寧省大部地區;自明正統後期因兀良哈諸族南移,漸失遼河套(今遼河中游兩岸地);從明朝天啟元年~崇禎十五年(公元1621~1642年)期間,全境為後金(清)所並。③軍鎮名,明朝“九邊”之一,相當於遼東都司的轄境,主要是鎮守總兵官駐廣寧(今遼寧北鎮),明朝隆慶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後冬季則移駐遼陽(今遼寧遼陽);明朝末期廢黜。④地區名,泛指遼河以東地區。
喀喇沁:喀喇沁旗(縣)建制始於明崇禎八年(後金天聰九年,乙亥,公元1635年),原稱喀喇沁右翼旗。喀喇沁旗歷史悠久,境內有距今八千~七千五百年新石器早期的興隆窪文化,距今六千五百~六千三百年新石器中期的趙寶溝文化,距今六千~五千年新石器中晚期的紅山文化等遺址,距今四千二百年的新石器晚期、北方青銅器早期的夏家店下層文化遺址的發現和文物出土,考古發掘出的石器、骨器、陶器、青銅器等生產生活器物證明,早在七八千年前境內的原始先民已經過著以原始農耕為主,兼營漁獵和畜牧業定居生活。進入夏王朝以來,喀喇沁旗大地先後為山戎、東胡、匈奴、烏桓、鮮、奚、契丹、漢、女真、蒙古諸民族領地。各民族在不同的歷史階段與中原有著密切聯繫,活動在旗境內的先民們彎弓躍馬,指點江山,創造了燦爛的文化。據《詩經》《商公布玄鳥》及荀子《成相篇》載:商的先祖契及其子孫,在紫蒙之野和磔石地方生息三百餘年,紫蒙之野即今老哈河中游兩岸。戰國後期東胡族對燕國北境構成軍事威脅,燕將秦開南沙敗東胡,構築長城,沿線設定五郡,今喀喇沁旗境屬右北平郡轄。魏、晉兩朝以後,鮮宇文部東造成建牙帳於紫蒙川。唐貞觀年間,設饒東樂都督府、公漠都督府,喀喇沁旗境分屬兩府。後梁貞明二年(丙子,公元916年),契丹族人耶律·阿保機統一契丹各部,建立了契丹國,後改國號為遼國。耶律·阿保機吸收漢文化,拓展韁土,創契丹大小字,興辦農牧業,成為雄居北方的強大政權。旗內耶律·琮墓葬記載耶琮為耶律家庭中一位戰功卓著的將軍,在遼史中占有重要位置。旗內發現的遼代文物證明遼朝暑期農物業生產興旺,人民生活安定,出現了“農耕於野,工居於肆,商賈於市”的繁榮景象。金國滅遼國後,戰爭頻仍,經濟衰退,旗內石泉溝古戰場講述著金戈鐵馬、血染青山的歷史。元朝建立後,喀喇沁旗境屬上都路轄區。成吉思汗的勛臣者勒蔑(濟拉瑪)為後來遷居喀喇沁地區的兀良哈部的先祖。深山古剎龍泉寺記述在元世祖至元年間,一位姓張名智然的和尚千里迢迢從字西鹹寧來到此地傳播佛教,興建寺廟。龍泉寺成為周邊地區佛事活動的中心。清朝對大部蒙古地區實行盟旗制,三年一會盟,各扎薩克旗獨立執政,由清廷直接統轄。清廷對蒙旗王公貴族封官晉爵,喀喇沁右翼旗第一代扎薩克固魯思奇布為貝勒,第三任扎薩克班達爾沙晉郡王,第八任扎薩克喇特納錫第被清廷賜封親王銜,地位顯赫。十家公主陵雖然陵寢無存,但石牌坊仍告訴人們,清康熙三十一年(壬申,公元1692年),一位清廷的金枝玉葉、康熙大帝的第五女下嫁喀喇沁右翼旗,公主下嫁雖為清廷和親政策但也為塞外蒙旗帶來了手工業、建築業、園藝種植等技術。為穩定邊韁,清朝順治、康熙、乾隆等皇帝先後九次巡視喀喇沁地區。辛亥革命成功後,喀喇沁右旗扎薩克貢桑諾爾布組建蒙古王公聯合會並發表聲明“諸王公贊成共和,同建民國”。民國年間,喀喇沁地區屬熱河省管轄,東北淪陷時期為偽熱河省轄區,抗日戰爭結束後,喀喇沁右旗建西縣聯合政府建立,1949年改為喀喇沁旗並一直沿用至今。
富山郡:即今日本海南側的日本國富山縣。唐貞觀十九年~唐永徽五年(日本孝德天皇大化革新時期,公元645~654年),北陸地區一帶被稱為越國,或稱高知國、古志國。公元七世紀末,分為越前國、越中國、越後國三部分,其中越中國的首府設在高岡市伏木。唐武曌長安二年(日本文武天皇大寶二年,壬寅,公元702年)原屬越中國的頸城、魚沼等四郡劃分給越後國,能登地區編入越中國。在越中國守年代的文獻上,首先登場的是唐開元二十年(日本聖武天皇天平四年,壬申,公元732年)上任的田口年足,之後就是天平十八年上任的萬葉和歌詩人大伴家持。唐至德二年(日本淳仁天皇天平寶字元年,丁酉,公元757年)從越中國分出能登地區,之後的越中國就與現在的富山縣地域相同了。進入武士治亂興亡時代後,富山地區紛爭不斷發生,如源平時代的木曾義仲的俱利伽羅嶺之爭、戰國時代的武裝起義、上杉與織田兩股勢力的進入等。明萬曆十一年(日本正親町天皇天正十一年,癸未,公元1583年)由織田氏的武將佐佐成政基本統一了越中。之後,越中四郡(礪波、射水、婦負、新川)成為加賀前田氏的領國。明崇禎十二年(日本後水尾天皇寬永十六年,己卯,公元1639年),婦負郡和新川郡的一部分分封為富山藩,前田利次為第一任藩主。江戶時代,當地人民在與水害鬥爭的同時,積極開發水源和開墾土地,以農業、醫藥販賣為主的各種產業發展興盛。同時,以伏木港和岩瀨港為北前船的轉運港,進行海帶、鯡魚、酒、大米的交易也很盛行。根據清同治十年(日本明治天皇四年,辛未,公元1871年)的廢藩立縣制度,將越中的一部分原富山藩主的領地劃分給富山縣,原加賀藩主的領地劃分給金澤縣。同年11月富山縣又附加新川郡、礪波郡改名為新川縣,縣廳設於魚津。射水郡編入七尾縣之後,於清同治十一年(日本明治天皇五年,壬申,公元1872年)歸屬到新川縣,越中全域劃分到新川縣,縣廳設立於富山。但是,清光緒二年(日本明治天皇九年,丙子,公元1876年)越中全域又劃分給了石川縣。由於主張行政的重點放在金澤中心道路修建上的加賀·能登方面,與主張治水為緊急要務的越中方面的意見對立,於是引發了米澤紋三郎等的分縣運動。現代的富山縣誕生於清光緒九年(日本明治天皇十六年,癸未,公元1883年)5月。第一任縣令(後改稱為知事)是國重正文,縣廳設於舊富山城址。7月初進行縣會議員選舉,從二十二名議員中選出第一任議長武部尚志。清光緒十五年(日本明治天皇二十二年,己丑,公元1889年),實行市·町村制度,富山町與高岡町合併為市,兩市三十一町二百三十八村確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民國三十四年(日本昭和天皇二十年,乙酉,公元1945年)8月,由於被美軍空襲,富山市受到了毀滅性的破壞。為迅速進行修復,12月根據戰後災害復興院告示第1號開始了城市計畫事業。民國三十六年(日本昭和天皇二十二年,丁亥,公元1947年),富山縣舉行知事公開選舉,第一任知事館哲二當選,由政府選任的第三十五任知事羽根盛一退任。隨後,根據“昭和大合併”政策,富山縣進行了市町村的合併,到1969年(日本昭和天皇四十四年,己酉)形成了現在的九市十八町八村。近年來,隨著市町村的不斷合併,2005年(日本平成天皇十六年,乙酉)11月新礪波市和南礪市誕生,2006年(日本平成天皇十七年,丙戌)4月新富山市誕生。自古以來,富山縣就與對岸大陸上各國交往頻繁,為迎接環日本海時代,進一步加強與各國的交流,富山縣與中國的遼寧省、俄羅斯的沿海邊疆區締結了友好關係,現在作為環日本海交流的中心基地與各國進行各種活躍的經濟、文化交流。

堂號

太原堂:以望立堂。
遼東堂:以望立堂。
興隆堂:以望立堂,亦稱紫蒙堂、喀喇沁堂。
富山堂:以望立堂。

家譜文獻

徹氏宗族通譜一百七十四卷,(唐)藤本徹四始修,唐開元三年(公元715年)橋下堂木刻活字印本一百八十冊。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日本早稻田大學圖書館、日本奈良正倉院、日本富山縣高橋徹氏神祠。註:唐朝(飛鳥~奈良時期)、南朝宋(仁德時期)、宋朝(平安~室町時期)、元朝(鎌倉時期)、明朝(室町~三國時期)、清朝(江戶~明治時期)、民國(大正~昭和時期)時期皆有續修,詳情待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