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蕾莎修女:來作我的光

德蕾莎修女:來作我的光

《德蕾莎修女來作我的光》是2008年心靈工坊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德蕾莎修女、布萊恩.克洛迪舒克神父。

基本介紹

  • 作者:德蕾莎修女、布萊恩.克洛迪舒克神父
  • 譯者:駱香潔
  • ISBN:9789866782299
  • 頁數:408頁
  • 出版社:心靈工坊
  • 出版時間:2008年06月27日
  • 裝幀:平裝
  • 副標題:來作我的光
內容介紹,作者介紹,

內容介紹

若有幸受封為聖──我必定會成為「黑暗」的聖人。我將繼續遠離天堂──為生活在世間暗處的人點亮光明。 ——德蕾莎修女
德蕾莎修女的這句話是一把鑰匙,打開通往她靈修生活的大門,讓我們更加了解她傳奇的一生。耶穌曾經要求「來作我的光」,而德蕾莎修女也努力成為天主的大愛之光,照亮生活在黑暗中的人。然而,對她來說,這個使命最矛盾也最出乎意料的代價,是她自己將陷入「可怕的黑暗」。
本書以上述的「使命宣言」為出發點,探究德蕾莎修女的內在生活,希望藉此深入了解她堅定的信仰,以及她對天主與近人的大愛。
除了信件,本書亦引用德蕾莎修女所寫的檔案摘錄,包括她初在貧民窟工作時所寫的日記、對其他修女的指示及她的公開演講稿。此外,亦包括下列檔案:在辨識「召叫中的召叫」是否為天主旨意時所寫的信件摘錄,主要是寫給貝利耶總主教、凡?艾克森神父與幾位長上;德蕾莎修女封聖過程中所收集的證詞,大多來自她尚在人間的神師與仁愛傳教修女會的成員;另外也有已付梓出版的證詞。
本書分為四個部份。第一章與第二章是在受到「召叫中的召叫」之前,德蕾莎修女的內修生活。第三章到第七章敘述她在1946年9月10日獲得聖召,創立仁愛傳教修女會;著手實踐使命前的戲劇性等待;以及最終離開羅瑞托修女會,開始在貧民窟服務。在回應「召叫中的召叫」與隨後辨別召叫的緩慢過程中,她都勇敢面對各種苦難,堅守新的使命。
當一切看似塵埃落定,最嚴峻的折磨才要開始。從受到召叫開始,德蕾莎修女深信自己的使命就是為黑暗中的人帶來信仰之光。但當時她還不知道,黑暗將成為她畢生最大的試煉,也將成為使命的重要基礎。第八章到第十三章所探討的,正是這段深不可測的神秘經歷,以及實踐召叫與使命所付出的代價。
起初,遭逢黑暗讓德蕾莎修女措手不及。因為她早與天主高度結合,如此的轉變不但出人意料,更帶來許多痛苦:無法像過去一樣感受到天主的存在,她既困惑又害怕。她是否「走錯了方向」?天主對她來說曾是如此真實,如今卻似乎失去了蹤跡,她開始尋找背後可能的原因。剛開始她歸咎於自己的罪孽深重與軟弱,於是把黑暗視為淨化缺陷的手段。
在神師的幫助下,她慢慢發現這段痛苦的內在經驗,其實是實踐使命的必經過程。過程中,她體驗基督在十字架上受難的感受──尤其是耶穌的「渴」,也就是他希望每個人都能得到愛與救贖的神秘渴望。最後她把這段神秘的煎熬,視為基督受難留在她靈魂上的印記。這段內在經歷是召叫不可或缺的一部份,是實踐使命最大的障礙,也是她對天主和窮人之愛的極致表現。她不僅照顧遭到踐踏、拋棄的人類,更願意敞開懷抱,接納他們在物質與精神上所遭受的折磨,以及他們「遭遺棄、討厭、沒人照顧」的孤苦境況。
雖然精神上的痛苦既強烈又揮之不去,可能使她感到萬分沮喪,但是她卻散發出非凡的喜悅和愛。她是希望的見證者,是愛與喜悅的使徒,因為她把自己的生命建立在純粹的信仰上。正如馬爾科姆‧蒙格瑞奇(Malcom Muggeridge)所形容,她散發光芒有如某種「發光體」,這光芒源自她與天主的關係。編者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探索並闡明這段關係背後的動力。
她的生平與啟示依然引人關注。對於曾經認識她、愛她、景仰她的人,以及想了解她的行為動機、力量泉源、喜悅之因與強烈大愛的人來說,這本書回應了他們的懇求。本書揭露她的內在生活,既深入又精彩,在德蕾莎修女留給世人的心靈遺產中,加入許多出乎意料的豐富內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德蕾莎修女
1910年於馬其頓斯科普耶出生,1928年加入羅瑞托修女會,隨後獲派前往印度,在印度展開初學期的培訓。1931到1948年,她在加爾各答的聖瑪利亞中學當老師,後來離開羅瑞托修女會,成立仁愛傳教修女會,使命為窮人服務。德蕾莎修女曾獲頒許多獎項,包括1979年的諾貝爾和平獎。在她1997年辭世之後,封聖申請案立刻展開,她於2003年列入真福。
布萊恩.克洛迪舒克神父(Father Brian Kolodiejchuk, M.C., Ph.D.)
出生於加拿大溫尼伯(Winnipeg)。他在1977年初識德蕾莎修女,直到她於1997年辭世前,兩人都一直是好朋友。1984年他加入剛成立的仁愛傳教男修會。布萊恩神父是真福德蕾莎封聖申請案的列品申請人,也是德蕾莎修女中心的主任。
名人推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