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雲相聲網

德雲相聲網

德雲相聲網是由北京德雲社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簡稱“北京德雲社”)創辦的官方網站,是以弘揚民族文化、培養曲藝人才、以娛樂方式服務大眾為主旨的曲藝演出團體。社團最初由相聲演員郭德綱創建於1996年的“北京相聲大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德雲相聲網
  • 創建者:北京德雲社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 性質:德雲社官網
  • 備案號: 京ICP備05062473號
簡介,德雲社簡要介紹,發展,主要演員,官方論壇,德雲相聲,德雲內訌,

簡介

德雲相聲網是郭德綱北京德雲社官方網站,該網站主要介紹德雲社、德雲新聞、演出信息、天津分社、德雲影視、德雲圖庫、德雲視頻、德雲網店、演員部落格、論壇交流幾個板塊,經過郭德綱先生和北京德雲社各位位新老成員的不懈努力,從當初“北京相聲大會”時期每周在“天橋樂茶園”等地演出五、六場,到“天橋樂茶園”煥然一新為“德雲社劇場”後又增加了的“張一元-天橋茶館”、“雲龍茶樓”,再到後來的“德雲書館”、“德雲評劇社”和即將開張的“北京德雲社天津分社”,每年要演出約1630餘場左右。全體演員的藝術水平和藝德受到了京、津以及全國各地觀眾的交口稱讚。德雲十年,相聲的文藝復興十年的辛苦,十年的風霜,十年的嘻笑怒罵,十年的同舟共濟,德雲社一步步,從冷清蕭索的胡同里,從淒涼落寞的茶館裡,從無人喝彩的小劇場里,從最平民的階層里,一路走來,走進了五光十色的殿堂,走進了萬人空巷的盛況,走進了鋪天蓋地的讚揚,走進了整整十年的輝煌。
德雲相聲網德雲相聲網

德雲社簡要介紹

九十年代中期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相聲藝術走進低谷,許多相聲人離開相聲或去經商淘金、或去謀官高升。然而,時年僅二十多歲的郭德綱從市場的摸爬滾打中總結出:相聲藝術要生存、要發展必須回歸劇場!民間藝術離不開生存發展的土壤,相聲演員必須走近觀眾才能得到水乳交融般的互動。於是郭德綱一方面在一批“文字輩”老藝術家的支持下組織起了當初的演出社團“北京相聲大會”,另一方面著手挖掘整理了600多段瀕於失傳的曲藝節目。
德雲相聲網德雲相聲網
德雲相聲網
堅持在小劇場、小茶館,為社會底層的普通百姓,送去發自內心的歡笑。如今,“到德雲社聽相聲”已經蔚然成為京城“年輕一族”的一種時尚。大鼓、單弦、十不閒兒、蓮花落等諸多瀕臨滅絕的民間曲藝曲種,也由德雲社的挖掘整理、推廣演出而再次煥發青春、綻放出異彩。德雲書館的開張納客、德雲評劇社的“中國傳統評劇失傳劇目大觀”,也無一不是中華民間戲曲、曲藝的福音。
十數個春秋更替、十數個寒來暑往,從工人俱樂部到中和戲院、從廣德樓到天橋樂茶園再到今天的北京德雲社郭德綱德雲社的全體演員不僅用心血和汗水打造了“北京德雲社”這一民族曲藝的奇葩和金質品牌,同時更培養出了何雲偉、曹雲金、劉雲天、欒雲平孔雲龍、岳雲鵬等優秀的青年演員。對相聲藝術的執著和睿智成就了郭德綱和北京德雲社。同樣,北京德雲社全體同仁的努力也為相聲藝術和整箇中華民族曲藝戲曲的振興增添了新的希望。“德化蒼生寓理于樂,雲隱靈台萬象歸春”,北京德雲社在全社會的鼎力支持和熱愛相聲曲藝、崇尚快樂的百姓擁戴下,將會不斷努力進取、排除一切困難、鑄就新的輝煌。

發展

九十年代中期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相聲藝術走進低谷,許多相聲人離開相聲或去經商淘金、或去謀官高升。然而,時年僅二十多歲的郭德綱從市場的摸爬滾打中總結出:相聲藝術要生存、要發展必須回歸劇場!民間藝術離不開生存發展的土壤,相聲演員必須走近觀眾才能得到水乳交融般的互動。於是郭德綱一方面在一批“文字輩”老藝術家的支持下組織起了當初的演出社團“北京相聲大會”,另一方面著手挖掘整理了600多段瀕於失傳的曲藝節目。
德雲相聲網德雲相聲網
大鼓、單弦、十不閒兒、蓮花落等諸多瀕臨滅絕的民間曲藝曲種,也由德雲社的挖掘整理、推廣演出而再次煥發青春、綻放出異彩。德雲書館的開張納客、德雲評劇社的“中國傳統評劇失傳劇目大觀”,也無一不是中華民間戲曲、曲藝的福音。
十數個春秋更替、十數個寒來暑往,從工人俱樂部到中和戲院、從廣德樓到天橋樂茶園再到今天的北京德雲社郭德綱德雲社的全體演員不僅用心血和汗水打造了“北京德雲社”這一民族曲藝的奇葩和金質品牌,同時更培養出了何雲偉、曹雲金、劉雲天、欒雲平孔雲龍、岳雲鵬等優秀的青年演員。對相聲藝術的執著和睿智成就了郭德綱和北京德雲社。同樣,北京德雲社全體同仁的努力也為相聲藝術和整箇中華民族曲藝戲曲的振興增添了新的希望。“德化蒼生寓理于樂,雲隱靈台萬象歸春”,北京德雲社在全社會的鼎力支持和熱愛相聲曲藝、崇尚快樂的百姓擁戴下,將會不斷努力進取、排除一切困難、鑄就新的輝煌。

主要演員

姓 名: 郭德綱
籍 貫: 天津
性 別: 男 出生地: 天津
郭德綱德雲相聲郭德綱德雲相聲
身 高: 165cm
體 重: 83KG
英文名: Guoguo
所在地: 北京
血 型: O
星 座: 摩羯座
生 肖: 牛
學 歷: 本科
生 日: 1973年1月18日
職 業: 草根藝人
郭德綱1973年生於天津,自幼酷愛民間藝術。8歲投身藝壇,先拜評書前輩高慶海學習評書,後曾跟隨相聲名家常寶豐學相聲,曾受到許多相聲名家的指點、傳授。其間又潛心學習了京劇、評劇、河北梆子等劇種,輾轉於梨 園,工文丑、工銅錘,對豐富自己的相聲表演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對多種藝術形式的借鑑,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姓 名:于謙
性 別:男
出生年:1968
地 區:中國大陸北京
職 業:演員
于謙1982年考入北京市戲曲學校相聲班學藝,在校期間曾跟隨相聲名家王世臣羅榮壽高鳳山、趙世忠學習。1985年拜師石富寬。1995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影視導演系大專班。參加諸多影視作品拍攝,代表作品《九九歸一》、《天下第一醜》、《人蟲》、《新刀馬旦》等,並於中央電視台、北京電視台及地方台的長期欄目中擔任節目編導及主持人。2002年開始與郭德綱合作表演相聲,深受觀眾喜愛。

官方論壇

相聲公社是北京相聲曲藝團體—德雲社的官方論壇。德雲社是中國的一個相聲社團,全稱北京德雲社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成立於1995年,打出的旗號是“讓相聲回歸劇場”,做“真正的相聲”。德雲社開始叫作“北京相聲大會”,只有郭德綱張文順李菁三個人在廣德樓等茶館演出。到了1998年,擴展為十幾個人,演出場館也從茶樓擴展到茶館戲樓里,並取名為“北京相聲大會”。2003年,演出隊達到了十幾個人,並且從那年開始改在天橋樂茶園演出,更名為“德雲社”。德雲社的主要代表人物為郭德綱。老一輩相聲藝術家常寶華,在激動之餘喊出了:德雲社萬歲!侯寶林大師之子侯耀文說:他們找到了相聲的感覺。
德雲相聲網德雲相聲網
作為德雲社中的一員,很自豪,有為我們自己驕傲的資本。很多人會奇怪,德雲社為什麼會成功,他到底是怎么成功的?我認為,德雲社的成功是必然的,這是我們時代的大趨勢導致的歷史必然。兩千年的封建社會,使得中國人太習慣於把一切東西都附加上一個“意義”。尤其是對文藝作品。中國人在看書看戲看報紙看電影看舞蹈的時候,非要戴上有色的眼鏡,透過它,就能看出很多並不存在的東西。但是為什麼惟獨相聲的理論還在三十年前、甚至五十年前打轉呢?居然直到現在,大多數相聲的相關人員還在爭論,相聲的諷刺功能更重要還是歌頌功能更重要!真是奇哉怪也。“諷刺”、“歌頌”、“鞭撻”、“讚揚”,這樣的詞兒離相聲遠點好不好!但是無奈的是,它們恰恰如附骨之蛆,離相聲太近,於是,相聲離老百姓就越來越遠了。

德雲相聲

關於相聲要不要有教育人的意義這個問題。有一個情況是可以類比的,那就是文學創作。我看金庸先生的傳記,有人問:您的小說是不是因為有能夠教育人愛國、教育人在困境下努力等意義,所以才且有這么高的價值,受這么多人喜愛?金庸先生說:每個人對文學都有自己的看法,以我個人而言,我認為文學主要是表達人的感情。文學不是用來講道理的,如果能夠深刻而生動地表現出人的感情,那就是好的文學。正是如此。我們所謂真善美:“真”用科學的範疇,“善”是宗教或道德的範疇,“美”是文學藝術的範疇。文學和藝術只管帶給人“美”就足夠了。“美”是什麼?是人性的體現。相聲演員用語言或形體觸動了觀眾人性之中的某一點,他才會樂得前仰後合。一部小說創作出來,就已經與作者無關;同理,一段相聲被說出來之後,與演員的關係也不大了。至於歡樂之後有什麼感悟的東西,那是觀眾自己的事。正如魯訊提到的:“《紅樓夢》單是命意,就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紅樓》尚且如此,何況簡簡單單的一段相聲。
德雲相聲網德雲相聲網
眾多文藝形式都已經超脫,為什麼惟獨相聲(當然還有戲曲、曲藝相聲的這些難兄難弟)還在三十年前停步不前呢?
相聲演員和相聲學者,均要負一定之責任。相聲就是相聲,老百姓聽相聲就是要笑的。相聲同樣帶給人美感,而這種美感就是快樂。德雲社一路從平民中走來,生存的壓力和現實的情況給予他們以指導,使他們朝向正確的方向前進。所以,德雲社的相聲中,通過對人性的還原、深究,再展現出最表層的東西出來使人發笑,是自發的,自主的,也是不自覺的。它的背後,是強大的、不可逆的,整個社會前進的步伐。我想起了歐洲14世紀至16世紀的文藝復興運動。此前的一千年,歐洲處在中世紀的黑暗時代,人們以最簡單的感性和狂熱信奉“上帝”,終身都不許有人世的欲望,終身在贖自己的“原罪”。直到14世紀的義大利,藝術家們首先用畫筆和刻刀開始對古典藝術的復興,其間更發生出了新文化的創造。
在那個時代,美女開始赤裸,性不再是罪惡,人類開始重新直面自己,包括自己的人性中的美德和缺點。把美歸還給美,把善歸還給善,上帝依然是理論上的主宰,但是離人世已經越來越遠。那不是簡單幾個藝術家掀起的風浪,那是歷史發展到那一步,人類自己身體內孕育出來的巨大能量。德雲社的火爆和為人喜愛,就是相聲界經過了漫漫長夜的中世紀,開始重新尋找真實的自我並被大眾接受的過程。簡單之,就是中國相聲的文藝復興。不要怕在這種潮流中會有些所謂“低俗”的東西出現。歐洲文藝復興時同樣有些過分暴露的性描寫,那只是它的一部分,也許這一部分不能用“偉大”來形容,但是它並不影響文藝復興整體上的偉大。而且,相聲說什麼內容並不是由相聲演員決定,而是由觀眾決定的,進而言之是由全社全決定的。觀眾對不喜歡的東西就不會笑,不會笑的東西演員就不能說。只要我們的社會整體氣氛安定和諧,人民素質越來越高,相聲的內容自然也必然會越來越好。大浪淘沙,只要是留下來的,我們相信都有它自己的價值在。有人說,“他們只是迎合了一小搓下層觀眾的低級趣味”。在現在這個時代里,千萬別跟我提什麼“一小搓”這樣的話。德雲社怎么那么容易就在三千大千世界中找到這“一小搓”知音的呢?再去看看德雲社去全國各地演出一票難求的現象,這個“一小搓”在數量上還真是不好定義啊。我希望,德雲社相聲,只是相聲文藝復興的開始而遠遠沒有達到鼎盛——相聲必將越來越回歸到相聲本身,回到它“逗笑”的本質上去。那時候,再出多少個德雲社,都是不令人奇怪的。把相聲還給相聲,讓人民盡情歡笑吧!
德雲相聲德雲相聲

德雲內訌

說到相聲,我們不得不提郭德綱;說到郭德綱,又不能忽視他的德雲社。在中國相聲極度凋零的年代,郭德綱德雲社卻以一種十分另類的方式演繹著“相聲非主流”。就在人們仍然為“郭德綱是救了相聲還是毀了相聲”而苦思冥想爭論未休時,德雲社卻後院起火:在沒有任何先兆的情況下,當紅相聲演員徐德亮藉助新浪部落格宣布從即日起自己和王文林退出德雲社。短短的一句聲明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引起軒然大波。媒體和公眾最想知道的莫過於徐王出走的真實原因,以及他們的未來。從目前媒體得到的最新訊息和網友的猜測來看,徐德亮出走原因不外乎酬勞低、受壓制以及同郭德綱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如果真是這三者的話,這應該屬於正常現象。在哪個行業都存在類似的事情,只是德雲社樹大招風,關注度和炒作價值高而已。
徐德亮自己的解析很單純:“為了自己的生活,也為了讓王文林老先生能多掙點錢。”言外之意傻子都明白。
徐德亮出走為何帶上同為德雲社超級元老的王文林則成為內訌的又一大疑點。亮子背叛師門,投靠他人在先?從張老先生三點說明中的第二條“本人能力有限,無法再指導徐亮先生的表演藝術”值得玩味。對於王文林的離開,郭德綱稱:“想想看,德雲社有四位老先生,為什麼其他三位都說郭德綱好,就他說不好呢?”這一句似乎在向人們表達內亂、派系之爭才是徐德亮退出的真實原因。作為非主流相聲團體,德雲社與“正規相聲軍團”的矛盾顯而易見。德雲社獨特的喜劇效果和運營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衝擊著標榜高雅、說教的相聲正規派,從德雲社劇場這幾年的火爆情形便可見一斑。非主流大有奪取主流江山之勢。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當年的太平天國內亂。“德雲社石達開”未來的相聲之路(也許他以後改行不說相聲)將走向何方值得關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