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遠堂(福建漳州德遠堂)

德遠堂(福建漳州德遠堂)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一座位於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書洋鎮塔下村,也是大家認識的德遠堂,另外一座在台灣,是塔下村一位台胞在台灣按照塔下村德遠堂原貌建立的。塔下村是一個中國典型客家村落。這裡兩座自南而北的蜿蜒大山,如巨臂攬住一道生機勃勃的峽谷,山中古木參天,碧綠如黛;竹林茂密,翠接雲天;林陰深處,青氣浮浮;淡淡靄霧,劃出幾道弧線,托出村落恍若蜃樓的起伏檐角。一道彎彎曲曲的山溪從峽谷中穿過,溪水快快活活地流淌,水色清明澄碧。清純如釀的空氣,讓人嗅出許多逝去的年代,追尋歷史行走的印記。

基本介紹

簡介,歷史沿革,張氏家廟,現狀,漳台張氏德遠堂,南靖名堂,張氏族譜,傳說,後代修葺,

簡介

歷史沿革

元末明初,張姓入閩始祖張化孫派下九代孫小一郎偕妣華一娘由永定金沙蕉坑遷廣東大埔,又遷至緊鄰永定的馬頭背張屋坪。後移居平和小溪打鐵,生二子,小一郎和長子留居小溪,華一娘攜次子光紹遷回張屋坪,明代宣德元年(1426年)肇基塔下,當時這裡還是一片荒谷,滿山荊棘,他們辛勤勞作,經歷代子孫的耕耘,逐步奠下基業。隨著家族的興旺,人口的增長,原來居住的土茅屋已不適應聚居需要,特別是閩西南一帶山高林密,盜匪猛獸時有出沒,民系之間和村落之間的爭鬥也時有發生,於是,張姓族人沿著溝谷兩旁,建造了一座座集居住、防禦等功能於一體的圍合型土樓建築。最早的土樓福興樓建於明代崇禎四年(1631年),為七世東崖公所建,以後又陸續建造42座土樓,有方形、圓形、圍裙形、曲尺形等,這些土樓沿山溪呈長形擺布,高大雄渾,氣勢恢宏。清末後,由於地理環境所限,張姓族人在沿溪兩岸的空地上,又建起了一座座單院式土木、磚木結構的吊角樓,形成大樓帶小樓、高低錯落布局的奇妙景觀。樓前屋後鋪就的卵石小徑,被幾百年先人們的足跡磨得圓潤,細雨輕煙,閃出柔和的光澤。
德遠堂

張氏家廟

為敬奉先祖,弘揚祖德,塔下張姓族人於明朝後期在村莊東面山坡、肇基始祖原住地上建造了“張氏家廟”德遠堂。家廟後面是一片眉月形斜坡的草地,宛若天然地毯。草地連著一片蔥鬱的風水林,樹林隨著山峰向上延伸,直入雲天,風吹林濤,氣勢磅礴。家廟前是一口半圓形池塘,塘中魚兒遨遊,廟宇疏影,給人增添了幽美的意境。池塘前邊兩側石坪上聳立23支高過10米的石龍旗桿,桿柱浮雕蟠龍,騰雲駕霧,勢欲騰飛。村中那條奔流不息的溪流,每天都把清澈和潔淨送到家家戶戶,這條與村民息息相關的溪流,建國前從村頭到村尾只有三座木橋。若遇山洪暴發,木橋被沖毀,只相隔30多米寬的兩岸村人便中斷過往,後來在熱愛家鄉的僑胞資助下,溪流上建造了11座石拱、鋼筋水泥橋,使兩岸村莊衣帶相連。小橋流水、土樓人家,把塔下村裝點得分外妖嬈。陽光燦爛的清晨,村婦們提著木桶,領著孩子,到溪邊洗衣,把鮮艷的色彩和款款的談笑聲一起流進水裡,閃閃爍爍。
德遠堂

現狀

放眼四望,層層山崗茶園翠綠,果樹飄香。1954年,塔下創辦南靖第一個茶場,規劃種茶種果。現在擁有茶園2000多畝,果園近千畝。年產茶葉12.5萬公斤,柑桔、柿、梅等鮮果50餘萬公斤,收入120多萬元。茶果成了塔下人日落黃金夜落銀的“搖錢樹”。人們走在山間,不時可聽到採茶姑娘嘹亮的歌聲在山谷迴蕩,人笑山歡。

漳台張氏德遠堂

南靖名堂

南靖縣書洋鎮塔下村,是閩南著名的僑鄉之一,也是不少台灣同胞的祖家。這裡有一座聞名遐邇的張氏宗廟———“德遠堂”,建於清朝康熙年間,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德遠堂”建在塔下村頭的一個山坡上,坐北朝南,占地約6畝左右。正門有牌樓,樓牌正面書寫“張氏家廟”四個大字,背面寫著“派衍西來”。步入樓牌,穿過庭院後,便是主殿,這是二進的古老建築。前廳屋檐下兩側各有三座古代名戲人物的泥塑。過了甬道,就是“德遠堂”大殿。大殿正中懸掛著一塊大橫匾,上書“德遠堂”三個鎦金大字。大殿正中的壁上,築有一大神龕,排列著歷代祖宗的神位。正殿兩邊有左鼓右鐘之設。此外,還有左右各四間的廂房。

張氏族譜

“德遠堂”存有《張氏族譜》一本,據傳是張氏後裔張順疇僑居新加坡時,捐資付印的,厚達500多頁,圖文並茂,有插圖十幅,題字題詞26幀,還有序文和跋文。據該族譜記載,張氏子孫至今已繁衍24代,他的第八代第四子名文羨,第十二代第二子先後移居台灣,現在台南台中、台北、基隆、花蓮等地,都有張氏的後裔。
而與塔下村聯繫較為密切的要數張氏第十三代世祖張石敢的後裔。

傳說

據說,清朝康熙年間,有一年,已是臘月廿七,張石敢家貧如洗,過不得年,就向本村一個屠戶賒來3斤豬肉,議定除夕之夜還錢。除夕晚,屠戶如期前來索錢,張石敢實在無錢付還,懇求延期,屠戶不肯,遂把3斤熟肉從鍋里拿走了,看到鍋里還存有肉湯,就把草木灰撒在鍋中,使肉湯不能喝。窮有窮志,張石敢決心外出謀生。於是,大年初一,張石敢辭別妻兒,隻身外走,輾轉到了台灣,以後在台南定居下來。

後代修葺

定居台南的張石敢子孫後裔,不忘鄉情,曾經兩次捐資祖籍,修建“德遠堂”,並且仿照塔下的“德遠堂”,在台南也興建了“德遠堂”,以資紀念。清同治九年,塔下“德遠堂”第二次維修時,台南張石敢後裔得知訊息,特地回故土認親訪祖,並捐資參加維修。1947年至1952年,塔下“德遠堂”進行第五次維修。這次維修,時間較長。修繕時,國民黨軍政要員、華僑、當地士紳都曾題字作詩。其中,有國民黨將領、國共談判的國民黨首席代表張治中先生親筆題寫了“源遠流長”四個大字;國民黨將領張發奎也為此家廟題了“清河著望載祀數千,綿綿瓜瓞蔓引枝聯”的對聯。居住在台南的塔下人,也再次派人回來故土,捐資以助費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