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文醫學堂

德文醫學堂

德文醫學堂(Deutsche Medizinschule für Chinesen in Shanghai)創建於1907年,是同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和上海理工大學的前身,原址現為上海理工大學復興路校區。

同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和上海理工大學復興路校區早期為德國醫生1907年在上海創辦的“德文醫學堂”。1908年學校改名“同濟德文醫學堂”,取名“同濟”意蘊中德兩國合作共濟。1912年工學堂建成,醫、工兩學堂合併成為“同濟德文醫工學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德文醫學堂
  • 外文名:Deutsche Medizinschule für Chinesen in Shanghai
  • 創建時間:1907
  • 學校原址:上海市徐匯區復興中路1195號
學堂簡介,學堂原址,辦學文脈,學堂歷史,

學堂簡介

上海地區高校群中,有一所歷史悠久的全國重點大學----同濟大學。它創建於1907年,早期為德國醫生在上海創辦的德文醫學堂,取名“同濟”意蘊合作共濟。建國後,經1952年院系調整,同濟大學成為國內土木建築領域最大、專業最全的工科大學。目前是一所擁有理、工、醫、文、法、哲、經濟、管理、教育九大學科門類的綜合性大學。然這所創設於二十世紀初葉的學校,作為西學東漸中介紹德國文化的樣板,在開辦之初,卻是以醫科起家的,其醫科強勢曾綿延半個多世紀。
1893年,德國醫學博士來到上海行醫,並與在滬的幾名德國醫生組成“德醫公會”。1899年,寶隆在張家浜新馬路(今鳳陽路)旁開辦了一所醫院,掛牌名“同濟醫院”,意謂這是德、中兩國同舟共濟的醫院。由於當時中國病人懼怕動刀手術的西醫,前往就診者寥寥,寶隆便派人到附近宣傳,高喊:“茄門(德國)醫生呱呱叫!”後來醫院聲譽日隆,寶隆得到德國高等教育司和德國駐滬總領事的支持,又在醫院內開設一所專門培養中國學生成為施診醫生的學校,寶隆本人任校長。
1907年10月1日,學校舉行開學典禮,正式掛牌“德文醫學堂”,次年又改名“同濟德文醫學堂”,然其德文名稱及學生畢業文憑上的印章卻為“德國醫學堂”。醫學堂設德文和醫學兩科,七年(後為八年)制,以德語為教學語言,對學生授以崇尚務實、知行相濟的德式教育。
不久,德國官方和工商界人士再次將目光瞄準上海,他們意識到擁有近千名德國商人的上海是中國最重要的工商業城市,是一個“巨大而充滿希望的銷售市場”,於是創建工學堂。1912年工學堂建成,醫、工兩學堂合併成為“同濟德文醫學堂”,並先後開設機電科、土木科和機師科。初期的同濟德文醫學堂在鳳陽路校址狹小,校董會於1908年另購位於辣斐德路(今復興中路)1195號的這處地產。1914年,一座以普魯士皇家機械學校為藍本的校園基本建成,其中包括有教學樓(即現在的上海理工大學復興路校區圖書館)、宿舍樓、實驗室、健身房等,校方共花費了37萬馬克。經過幾年陸續建造,學堂校舍已初具規模。至1917年,學校共建成德文科講堂, 醫預科講堂,工科講堂, 病理學和衛生學講堂, X 光室,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宿舍, 操場, 風雨操室與運動場等,全校面積擴大至51.06 畝。
德文醫學堂
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中國與德國的關係發生微妙變化。1917年3月,中國政府站在協約國立場上,正式宣布與德國斷交,同濟由德國人辦學的歷史也就此打上句號,進入由中國人接辦的歷史新時期。

學堂原址

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進入尾聲,2月美國宣布與德國斷交,不久對德宣戰。3月17日,上海法租界當局以同濟醫工學堂是德國的產業,為防止德國人利用該校機械製造武器為由,當眾宣布解散學校,並限令師生當日離校,該校的校產(包括房地產、機器、設備、工具等)被法租界當局接管。法國政府有意將同濟醫工學堂改建成為一所中等技術學校,類似法國的職業技術學(Ecoles d’Arts et Metiers ),以擴大法國工商業在中國的影響。
1919年3月10日和4月16日,華法教育會中方會長蔡元培分别致函法國駐滬總領事和法國駐華公使,建議由他們負責將同濟醫工學堂改建成一所華法學校,以與他們在北方籌建的北京中法大學遙相呼應,並向法方保證“確保有關法國各方與之建立永久和牢固的關係”。
德文醫學堂
中法國立通惠工商學校(Institut Franco-Chinois d’Industrie et de Commerce)1920年開始籌建,1921年正式成立,後升格更名為中法國立工學院( Institut Technique Franco-Chinois de Shanghai)。與同一時期創辦的北京中法大學和里昂中法大學由中法兩國教育界人士發起不同,中法工學院系直接由中法兩國政府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在原德國人創建的上海同濟醫工學堂的基礎上改組成立。

辦學文脈

同濟德文醫工學堂以及國立中法工學院原址位於上海市徐匯區的上海理工大學復興路校區,源於德國駐上海總領事館醫生埃里希·寶隆(Erich Paulun)1907年創辦的同濟德文醫工學堂。該校地處當時“新法租界”中心,最初的校名為“上海德文醫學堂”(德文名為Deutsche Medizinschule für Chinesen in Shanghai),1908年改名為“同濟德文醫學堂”(德文名為 Deutsche Medizinschule)。1912年6月,學校新辦工科學堂,校名也隨即更為“同濟德文醫工學堂”,並先後開設機電科、土木科和機師科。埃里希.寶隆醫生(Erich Poulon)、福沙伯博士(Von Schab)曾先後擔任校長。
1916年同濟德文醫工學堂校園平面圖1916年同濟德文醫工學堂校園平面圖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根據《凡爾賽和約》的相關規定,德國在上海法租界內的學校財產交還中、法兩國政府,中、法開始協商在“同濟德文醫工學堂”原址共同辦校。1920年,中、法兩國政府將原同濟德文醫工學堂改建為中法國立通惠工商學校(法文名稱為“Institut Franco-Chinois d’Industrie et de Commerce”),直譯為“中法工商學院”,意蘊“通”商、“惠”工,性質為“中法兩國政府的合作事業”,目的為“造就實業界有用之人才”。中法國立通惠工商學校於1921年3月10日正式開學,學校設工、商兩科,工科下設土木工程科和機械電氣科,各科課程悉仿法國以法文教授;學校一切設備(如實驗工廠設備、教學儀器、圖書等),亦依歐制頗臻完善;畢業學生除由中政府擇優錄用外,有志深造者還可派到法國或比利時的高等理工大學進一步深造。辦學經費由中法兩國政府平均分擔,並設中法校長各1人,中方校長由中國政府任命,法方校長由法國政府任命;中法教師人數相等,職員則全部為中國人。隨後經歷了中法國立工業專門學校(1923年—1929年)、中法國立工業專科學校(1929年—1931年)和中法國立工學院(1931年—1940年)等階段。法國人梅鵬(Charles B. Maybon)、薛藩(Henri Civet),中國人張保熙(留學比利時)、朱炎(留學比利時)、褚民誼(留學日本及法國)等先後擔任法、中方校長一職。中法國立工學院(法文名為Institut Technique Franco-Chinois de Shanghai)時期,學校院系和課程的設定按工業大學的要求和標準,設機械電機系和土木工程系,另設附屬高級中學、法文補習班。1940年6月30日起,中法國立工學院停辦。1940年秋,由中法兩國政府派人員組成“中法國立工學院院產保管委員會”,負責保管學校財產。工學院關閉後,其校舍或工廠一部分被中法大學藥學專修科、法國在滬企業、法童實業學校等相關單位借用。1943年8月汪偽政權收回法租界後,工學院課堂大樓及學生宿舍成為法軍臨時兵營。1943年秋,為確保中法共有財產不落入敵偽手中,中法國立工學院校友自發成立“校友會復校運動委員會”,並創辦“私立中法高級工業職業學校”以承接之,其經費由中法教育基金委員會和社會熱心人士資助,教職員多為前工學院教員,原中法工學院數學教師林治平任校長。1945年初,林治平病逝,由原工學院校友陳廷驤繼任中法高工校長。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教育部接收中法聯合辦校的校舍和設備以及中法高工(包括機械、電機、土木3個班),並將重慶的國立高級機械職業學校遷滬併入,主導成立“國立上海高級機械職業學校”,具有赴法勤工儉學經歷的夏述虞被任命為國立高機首任校長。
德文醫學堂
德文醫學堂
解放前,學校始終注重實科教育,強調善事利器,時任國民政府主席的林森曾為學校題詞:“因物致用”;時任國民政府內政部部長的黃紹竑更讚譽為:“有棟樑氣”。解放後,學校幾經易名和發展,先後經歷“華東工業部上海高級機械職業學校”、“第一機械工業部上海動力機械製造學校”、“上海動力機械專科學校”、“上海機械製造學校”等階段,1983年升格為上海機械專科學校,1993年更名為上海機械高等專科學校。1996年,學校和華東工業大學合併組建為上海理工大學。

學堂歷史

1907年,德文醫學堂創建
1908年,德文醫學堂改名為同濟德文醫學堂
1912年,同濟德文醫學堂改名為同濟德文醫工學堂
1917年,同濟德文醫工學堂改名為私立同濟醫工專門學校
1923年,同濟醫工專門學校被批准改名為同濟大學
1927年,同濟大學正式定名為國立同濟大學,抗戰期間曾內遷經浙、贛、滇入川。
1946年,國立同濟大學回遷上海並發展為以擁有理、工、醫、文、法五大學院著稱海內外的綜合性大學。
1952年,院系調整後,同濟大學成為國內土木建築領域最大、專業最全的工科大學。
德文醫學堂原址德文醫學堂原址
1978年,經中央批准恢復對德交流,在中科院學部委員李國豪校長領導下實行“兩個轉變”,即由土木為主的理工科大學向理工為主的多科性大學轉變,由國內普通高校向作為中外文化交流“視窗”之一的國際性大學轉變,從而迅速恢復和發展成為一所以工為主、理工結合,經、管、文、法各具特色的多科性大學。1995年,實現由教育部和上海市“共建”。
1996年,併入了原上海城市建設學院和上海建築材料工業學院,被國務院領導贊為高校體制改革中的"同濟模式"。
2000年4月,又與上海鐵道大學合併,組建成新的同濟大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