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飛碟

德國飛碟

1940年末,納粹德國成立了一個名為“爆破手研究室-13”的秘密機構,終於製造出了一種最先進的碟形飛行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德國飛碟
  • 時間:1940年末
  • 所屬國家納粹德國
  • 機構:爆破手研究室-13
簡介,歷史,秘密,命運,解密,猜想,雜誌揭秘,

簡介

1940年末,納粹德國成立了一個名為“爆破手研究室-13”的秘密機構,其任務是專門研究、製造秘密飛行器。該秘密機構收羅了第三帝國最傑出、最優秀的專家、工程師和試飛員等頂尖人才,在德國軍方協助下,終於製造出了一種最先進的碟形飛行器——“別隆采圓盤”……
德國飛碟
1943年9月,美國第八空軍集團軍以空前規模的700架重型轟炸機,去轟炸德國施瓦因福特的歐洲最大的軸承廠,為轟炸機群護航的是英、美的1300架戰鬥機。戰鬥空前殘酷,盟軍被擊落轟炸機60架,戰鬥機111架,德軍損失飛機300架,令人驚異的是,在這場規模空前的大轟炸中,當盟軍的轟炸機群飛到德國的軸承廠上空時,竟突然出現了一對閃光的大型圓盤飛行物。面對雙方上千架飛機的猛烈炮火,他們卻絲毫沒有受到損害。在當時分秒必爭的生死拼殺中,容不得飛行員再去判斷這些圓盤是什麼。但當他們返回基地的第一件事就是馬上向指揮部報告此次神秘事件。指揮部當即要求偵察部門對此詳細調查,然而偵察部門送來的報告令人驚異,圓盤飛行物既不是德國的飛機,也不是其他國家的飛機。那么,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於是,英國偵察部門的報告中首次使用了“UFO”(英語不明飛行物的縮寫),從此,UFO或飛碟的大名日益為世人所熟知。英、美兩國各自立即成立了秘密的調查小組。

歷史

然而鮮為人知的是,納粹德國很早就開始了對UFO的研究,並從飛碟中受到啟發,並試圖仿造。早在1940年末,德國就成立了一個名為“爆破手研究室—13”的秘密機構,其任務是專門研究、製造秘密飛行器。其活動代號為“烏蘭努斯行動”。1940年,德國工程師施里維爾和哈貝莫爾製造出第一個飛碟式飛行器—1號模型。後來他們通過對1號模型改進,造出了代號為“垂直飛機”的2號模型。其飛行速度可達到每小時1200公里,並能像現代直升飛機那樣作空中停留和水平飛行。不過1號模型和2號模型都停留在實驗性的嘗試階段,並未批量生產。
後來,“爆破手研究室—13”在納粹領導人親自支持下,收羅了第三帝國最傑出、最優秀的空氣動力學專家、工程師和試飛員等頂尖人才,在德國軍方協助下,終於製造出一種非常先進的碟形飛行器——“別隆采圓盤”。
“別隆采圓盤”採用了奧地利發明家維克托·舒柏格研製的“無煙無焰發動機”,這種發動機的工作原理是“爆炸”,運轉時只需要水和空氣。在飛行器的周圍共裝置了12台這種發動機。它噴出的氣流不僅給飛行器提供了巨大的反作用力,而且用來冷卻發動機。由於發動機不斷大量地吸入空氣,因此在飛行器上空造成了真空區,從而為飛行器提供了巨大的升力。
1945年2月初,蘇聯空軍對德國的攻勢日益猛烈,盟軍部隊在各個戰場以雷霆萬鈞之勢向德國逼近。2月17日,德國東、西兩線的戰局節節敗退,一發不可收拾,氣急敗壞的希特勒似乎已經預感到帝國敗局已定,決定大開殺戒。他打算宣布廢除《日內瓦公約》,3月中旬,希特勒決定實施不顧德國人民死活的“焦土”政策,3月19日,喪心病狂的希特勒下達了毀滅一切的總命令,但由於蘇、美、英軍隊的迅速推進才使得德國人民避免了這場災難。
與此同時儘管德國空軍也已經到了窮途末路的地步,但是他們還在做著最後垂死的掙扎。並妄圖利用新式武器來挽救第三帝國的滅亡。德國秘密機構“爆破手研究室—13”製造的“別隆采圓盤”更是在爭分奪秒做最後的衝刺。1945年2月19日,這架耗資數百萬的飛行器終於進行了它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試飛。令人震驚的是,在短短的3分鐘之內,它升到了15000米的高空,平飛速度高達2200公里/小時。同時它還可以懸停在空中。無需轉彎就可以任意向前或向後飛行。(F-22 最大平飛,2,410公里/小時(2.25馬赫),3分鐘爬升15000米超過F16,1947年10月14日耶格爾駕駛X-1試驗飛機突破1馬赫)

秘密

伴隨著第三帝國滅亡的喪鐘,這架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飛行器在戰爭即將結束時,德軍有關部門按照德國陸軍元帥隆美爾的命令把“別隆采圓盤”炸毀了。儘管蘇聯紅軍在攻克柏林後很快控制了位於布雷斯勞市(今弗羅茨瓦夫)的製造“別隆采圓盤”的工廠,但等紅軍趕到那裡時卻什麼也沒有得到。施里維爾和舒柏格逃脫後投向美國。1958年8月,舒柏格在給友人的信中寫到:“1945年2月試飛的飛行器模型是在同被關押在茅特豪森集中營中的一位最傑出的爆炸專家和工程師們的合作下製成的。以後,他們又被送回到集中營,戰後無人生還。後來我聽說一些國家在加緊發展圓盤式飛行器。儘管過去了許多年以及在投降後的德國獲得了不少檔案資料,但主要研製國家還是不可能製造出像我們那樣的飛行器。”據戰後調查,確實如舒柏格所說,當初製造飛行器模型的那些專家、學者、工程師們在製造飛行器後又被關押回集中營里,戰後無人生還。冷戰期間,美國人曾經許諾給舒柏格300萬美金,為的是要他說出“別隆采圓盤”和“無煙無焰發動機”的秘密,但遭到他正義的拒絕。
舒伯格去世之後,納粹飛碟“別隆采圓盤”的秘密已無人知曉。但當美、蘇公布這一訊息之後,人們還是感到震驚並引起了深深的思索:從“別隆采圓盤”在試飛中表現出的水平來看,不僅遠遠超出了當時其他各國的所有飛行器,而且在某些方面比當代美國和俄羅斯等國家的航空技術還要先進。有人不禁要問:在半個世紀之前,納粹德國是怎樣研製出具有這樣的科學技術水平的飛行器呢?
前不久,曾參與飛碟秘密研製的德國米爾海姆的航空工程師格爾曼·克拉斯披露了納粹德國早在40年代秘密進行飛碟研製計畫的最詳實情況。他確認,他手中曾保存過飛碟實驗樣機的圖紙。他發明的這種飛碟獲得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成功,這種飛碟的直徑為2.4米。它賴以飛行的是一台小型大功率發動機,是由留弗特瓦費工程師研製成功的。但是,第一台飛碟樣機試飛時由於失控飛到車間的頂棚撞毀了,而且技術人員也沒能使飛碟的速度達到盡善盡美的程度,其他類似的飛碟樣機也曾試飛過。

命運

1957年7月27日,美國一家報紙發表一篇題為“希特勒曾研製過飛碟”的文章。文章披露,一個叫弗·紹貝格爾的奧地利人發明了一種新型“爆炸”能源,這種能源只需使用空氣和水就能製造出光能、熱能和動能。1945年2月19日,在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附近進行了無人駕駛飛碟的首次試飛實驗。試飛的飛碟僅用3分鐘的時間就飛到了15000米高度。其水平飛行速度達2200千米/小時。這架試飛的飛碟既能懸停在半空中,又能向前或向後飛行。它的直徑為50米。
然而,這種飛碟及其研製者的未來和命運如何呢
“飛輪-1”
這種原始型飛碟的設計者是什利維爾和哈貝爾默利。1941年2月試飛,是當時第一個垂直起降飛行器。它的外形結果跟今天發現的某些外星人駕駛的飛碟十分相似,是由一個固定不動的中心駕駛艙室旋轉的寬面圓環構成的,採用德國製造的標準噴氣發動機。這種飛碟雖已研製成功,但它卻給設計者提出了一系列問題:由於不平衡度較大從而引起強烈振動,特別是高速飛行時。設計師曾試圖加大外輪圈的重量,但設計方案最終還是沒能達到完美的程度。
“垂直起降-2”
這種飛碟是在“飛輪-1”型基礎上的改型,飛碟的外形尺寸有所加大,發動機馬力也有所增大,採用類似飛機上保持平穩的舵盤操縱機械,速度約為1200千米/小時。這種飛碟同前一種一樣,仍停留在實驗室水平上,就在德國飛碟研究史上出現重大飛躍的關鍵時刻,由於納粹德國的覆滅,這項飛碟研製事業宣告破產。尤·斯特羅加諾夫認為,由於同第13飛行探測器設計局卓有成效的合作,從而使從事這項飛碟研製事業的設計思想獲得新生,受到鼓舞,進而使對飛碟的研製工作能繼續下去,這不僅為以後的戰時需要留下了飛行器,而且還為後人製造現代飛行器奠定了基礎。
“柏羅湟女戰神-3”
這是研製的最後一種型號的飛碟,它分為兩種類型:一種直徑38米,另一種直徑68米。它們都採用奧地利設計師弗·紹貝格爾發明的無煙無火焰爆炸式“紹貝格爾”型發動機驅 動,這種新能源發動機只需用水和空氣作燃料。發動機本身具有反磁力性能,它藉助反磁力漂浮升騰法使飛碟飛行和懸空。這種飛碟上裝有12台噴氣發動機,發動機全部採用“爆炸式”冷卻法進行冷卻。發動機*吸入驚人的大量空氣使其周圍空間形成真空,飛碟便能在這一真空區內不費吹灰之力地任意運動。飛碟駕駛艙的內外性狀是根據飛碟的機動性能和飛行速度而改變的。
1945年2月19日,“柏羅湟女戰神”型飛碟完成了它的首次也是最後一次實驗性試飛。無疑,,現存的幾種類型的飛碟已被毀掉,當時研製飛碟的布列斯拉工廠落入蘇軍手中,研製飛碟的全體工程技術人員下落不明,飛碟的發明者什利維爾、米赫和紹貝格爾為躲避蘇軍的俘獲而逃往美國。飛碟新能源發動機的發明者紹貝格爾1958年在給他的朋友的一封信中這樣寫道:“‘柏羅湟女戰神’型飛碟是同幾個一級爆炸工程師合作共同研製的,後來他們都被關進了集中營,這對他們來說意味著死亡。根據各方面的情況判斷,飛碟的主體樣機是按照希特勒的命令毀掉的,因為一些主要負責專家是在二戰結束前夕在一所工廠里毀掉這些屬於核心機密的尖端飛行器的。”

解密

魯道夫·盧薩爾在他寫的一部書中援引了這一一段摘錄:“美國人想用重金向紹貝格爾買下研製飛碟的秘密技術,加拿大也是如此,但被紹貝格爾拒絕了,他要求先簽訂一個國際協定,而施特曼認為,無論跟誰簽契約,美國人都能得到他們想得到的一切。”用施特曼的話說,紹貝格爾已變成一個空殼,他已把有關研製飛碟的核心秘密全部捐獻給了美國人。不久,紹貝格爾回到家鄉奧地利的林茨。他同弟弟曾一起生活過,這位天才的奧地利發明家就這樣度過了他最後的餘生,於1958年9月25日逝世,享年74歲。
飛碟其實是人類製造的飛行器!這種最為平常的解釋卻最讓人驚詫。年來披露的資料顯示,早在二戰期間,納粹德國就已經在秘密研製碟形飛行器,並且已經製作出能夠飛行的樣機。但隨著戰爭的進程,這種"曠古絕今"的狂想未來得及公開便因納粹的覆滅而消失,留給後人一團謎霧。
盟軍最早察覺到德軍的飛碟研究計畫是在二戰末期的空戰中,當時盟軍的飛行員多次發現在德軍飛機編隊一側遠處,有種形狀奇特的飛機,那東西呈圓狀的碟形,沒有機翼,但速度很快,飛行性能優異,能夠靈敏地轉向和爬升俯衝,部分飛行員甚至宣稱自己看到了不明飛行物上帶有鐵十字元號——它們是第三帝國的標誌,儘管盟軍司令部接到不少目擊報告,卻從未有過這種神秘飛行器對盟軍發起攻擊的報告,它們只是急速掠過,或靜靜的懸停。
對於納粹德國的絕密研究,盟軍早有耳聞,他們曾派出情報人員跟隨部隊深入敵境,專門搜羅所有關於德軍秘密武器的科研情報,結果發現德國人在戰爭中表現了令人瞠目結舌的創造力。在看到V-2火箭、超級戰車、遠程火炮、噴氣式戰機的資料後,盟軍一位高級將領說到,"對納粹德國科研機構的占領揭示出這樣一個事實,我們在許多研究領域已經遠遠落後於他們……"
在德軍遺留的諸多技術資料中,盟軍發現了一架形狀奇特的飛機照片,這是一架機翼呈圓形的螺旋槳飛機(AS-4圓翼飛機),不同於德軍以往的任何飛機。在一座廢棄的倉庫中,盟軍找到了它的殘骸——它已經被潰敗的德軍破壞了,這顯然是一種用來試驗圓形飛行器的操縱性和空氣動力學特徵的驗證機。
圓形飛行器有許多優勢,首先是它質心規則,特別適用於垂直起降技術,其次它在雷達波的照射下具有一定的隱身效應。如果能夠解決動力和操縱方面的難題,那么這種形狀的飛行器將具有極其靈活的機動性,在加裝武器後將是一種極為可怕的空戰利器。
納粹德國對碟形飛行器的研究始於上個世紀20年代,當時有些狂熱的納粹分子試圖找到一種強大的能源,用以製造時間機器來和遠古的神靈交流。毫無疑問,這些嘗試全屬徒勞,但卻產生了一項副產品——懸浮動力系統。此後的許多年中,納粹德國一直都對這種飛行器進行大量的研究,有人認為他們已經在飛碟的動力系統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1952年,一位前德國空軍上尉、航空專家斯徹里沃宣稱自己曾在布拉格附近為一個碟形飛行器繪製過藍圖,該藍圖的試驗模型於1944年完成,可望於1945年試飛,但蘇軍的迅速挺進使這一切成了泡影。第三帝國崩潰前夕,設計藍圖等資料散失,這架設計時速2600千米的神話般的飛行器也就從此無從查考。在斯徹里沃去世後,在他的遺物中,人們果然發現了關於飛碟的設計草圖!這又給這種飛行器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
納粹的飛碟似乎胎死腹中,但也有人聲稱曾親眼目睹了這架奇異飛行器的試飛。據說該機性能奇佳,3分鐘內便爬升約9000米,速度達每小時數百千米。這位目擊者名叫喬治·克雷恩,他的陳述中有些東西耐人尋味:他說有些研究工作被安排在佩內明德基地,那正是納粹研究飛彈等絕密武器的頂尖航空科研機構,此外,他還證實飛碟通過採用自旋方式獲得了良好的穩定性。還有,他說飛碟試飛是在哈爾茨山脈地區,而這正是多位飛碟目擊者所報告的目擊地點!
顯然納粹德國曾竭盡全力想毀掉所有關於碟形飛行器的模型和資料,但盟軍還是繳獲一些這種神秘飛行器的設計藍圖和草稿,通過這些資料,盟國確信早在1934年納粹德國就製造出了第一款碟形飛行器RFC-1,當年年底,推進系統經過改進的RFC-2也已推出,其能源為空氣和水,但具體的技術細節始終無人知曉。1938年,黨衛軍介入了"飛碟"研究,並開始將噴氣發動機引入,為了檢驗碟形飛行器的空氣動力學特性,德國人製造了螺旋槳動力的圓形飛行器,並積累了大量研究測量數據。
根據某些秘密記錄,1939年納粹德國建成直徑達近20米的HANNEBU-1,並於當年9月首飛,1940年底,該機開始用於偵察;目擊HANNEBU-2的報告接踵而至,據說它的直逕到36米,機高9至11米!42年起,德國人開始嘗試為這種飛行器加裝武器,但這項工作阻礙重重——高速自旋的飛行器給武器系統的控制帶來巨大的困難。最後,在1943年初,HANNEBU-3才基本具備了可靠性和戰鬥力。也許這一點正可以解釋為什麼許多盟軍飛行員看到的飛碟都是空戰中徹頭徹尾的旁觀者。

猜想

後來的"別隆采圓盤"是飛碟研究的重要成果,這架由3位德國頂尖的航空動力專家研製的飛碟已經具備了作為武器使用的基本條件。根據美國情報部門提供的線索,在二戰結束時,希特勒至少已經擁有了兩架可以使用的HANNEBU飛碟。這種可怕的飛行器時速可超過1900千米,能夠90°垂直轉向並垂直起飛,而納粹德國甚至正在考慮為這種高速武器安裝對付裝甲部隊的雷射武器……盟軍甚至從德國倉庫中發現了從未見過的制服徽章,有人懷疑這可能就是為即將建立的飛碟部隊所準備的!
雖然德國人的研究卓有成效,但此時納粹德國已經行將就木。考慮到納粹滅亡前曾將部分絕密的研究設備和資料轉移出去——例如部分未提煉的鈾燃料曾秘密運往日本,幫助日本儘快完成核子彈,運送鈾燃料的潛艇後來被美軍俘獲。那么,關於碟形飛行器的技術資料是否可能也被轉移了呢?1945年德國戰敗後,盟軍在受降德國海軍時,發現有30艘潛艇莫名其妙的失蹤了——既未投降,也未戰沉,直到幾個月後,它們才出現在波羅的海沿岸,檢查發現,這些潛艇都被加裝了特殊的通氣管裝置,能夠讓潛艇在不浮出水面的情況下保證發動機的正常工作,這樣潛艇的水下航行時間就可以延長到數星期之久。這些潛艇是否在秘密運送某些絕密的研究成果,如果是,它們又去了哪裡?這些讓美國人大傷腦筋。
有些大膽的猜測者認為納粹在南極建立了秘密的飛碟研究基地,這種論調並非空穴來風。早在1938年,納粹就組織過南極考察隊,他們還宣稱南極為第三帝國的領土。考察中,他們詳盡記錄了南極大陸的地理和水文等資料,誰又能保證此舉沒有不可告人的軍事目的?
為了證實這個"猜想",1947年,美軍調動了一支強大的軍隊,對南極大陸展開了一次名為"跳高行動"的軍事"演習",這次行動中,一艘航空母艦在一艘戰列艦和數艘驅逐艦、補給艦的伴隨下載運著4000名陸戰隊員在南極登入,後來終因南極惡劣的氣候,本次軍事行動草草收場。這次演習的真正目的是什麼?究竟美國人是不是在尋找南極的納粹基地?美國人對此一直諱莫如深。
納粹留下的碟形飛行器的零星資料為美國提供了不少借鑑,二戰結束後,美國人陸續製造出了多種碟形飛行器,比較著名的有V-173螺旋槳動力飛行器,其外形簡直和納粹德國的那架如出一轍;另外還有採用渦扇發動機作為動力的AVROCAR,據說前德國的某些專家參與了設計,但樣機試飛表明其只能低空地效飛行,速度不高且穩定性差,軍方對此種飛行器的熱情隨之驟減。
美國人做過多次嘗試,但他們無法造出那種傳說中的神奇飛行器,究竟這種奇異的"飛碟"哪兒去了?這一切僅僅是納粹的構想幻象還是事實?

雜誌揭秘

德國二戰期間,叱吒風雲,全世界希特勒也不放在眼裡,自稱要開展星際大戰,與外星人來場殊死搏鬥,相傳在二戰期間,納粹已經開始秘密的研製UFO了。不過納粹是否真的著手開始研究過UFO,是否成功的研製出UFO,相信沒人清楚,不過有訊息說,希特勒當時想憑藉UFO的研製成功來快速獲得這場世界大戰的勝利。後來希特勒的高級空軍將領戈林曾經提到過,納粹的“秘密武器V7”很可能會左右二戰的勝負走向。
雖然二戰結束快近70年了,納粹的UFO之謎也隨著時間流逝而無人問津了,不過2013年的《科學雜誌》再度提到關於納粹的“V7計畫”。雜誌上說,1944年曾經有一個目擊者曾看到過一個圓盤狀的UFO快速的飛過英國倫敦泰晤士河,而美國人已經開始擔心德國將使用核武器來攻擊美國。曾經的《紐約時報》報導過一個影像很模糊的漂浮球高速墜毀的新聞,如果這一切的報導都是真的,那么1944年2月,納粹製造的UFO飛碟很可能就已經達到了2000公里/小時的速度了。
《科學雜誌》聲稱希特勒及其V7計畫以當時的技術條件,要完成它幾乎是不可能的,後來從一些證據上看出當時納粹製造的UFO試驗品,其實只是一堆渣渣,並沒有實質性的作用,功能甚至還比不上一架戰鬥機,但是納粹宣布自己在製造UFO,不過是在那時候給其他列國一個心理上的壓力罷了。實際上納粹的V7計畫書和絕大部分資料在二戰之後就流失了,2013年網路上相傳的一些納粹的UFO飛碟的息多數是捏造、撰寫的。
雜誌中還提到,當時幫助希特勒造UFO的一名加拿大科學家透露了UFO試驗品的一些細節,當時製造出來的那個東西非常令人失望,那東西不僅看不出一個輪廓,而且時速只有50公里/每小時,試問這樣的殘破飛行器能叫UFO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