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聯盟黨

德國聯盟黨

德國聯盟黨是成立於1950年,由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基民盟)和德國基督教社會聯盟(基社盟)組成的政黨。黨員以企業主農場主職員知識分子為主,經濟上傾向於維護企業主的利益,主張通過鼓勵企業主不斷擴大投資來推動經濟發展。

聯盟黨自成立以來已數次執政。2017年9月24日,2017年9月24日,默克爾領導的聯盟黨在德國聯邦議院選舉中獲得最多選票,領先其他各黨,繼續保持聯邦議院第一大黨地位。

基本介紹

發展過程,執政綱領,政黨主席,

發展過程

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
1945年7月,成立的基民盟的前身是魏瑪共和國時期的天主教中央黨。
1947年,基民盟與基社盟(基社盟全稱為“基督教社會聯盟”,建於1945年,其成員由一些在二戰中反法西斯統治的基督徒組成)結成姐妹黨。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先後在德國西部地區(巴伐利亞州除外)和柏林建立了基督教民主黨地方組織。
1950年10月在戈斯拉爾舉行第一屆聯盟代表大會,正式成立基督教民主聯盟,首任主席是康拉德·阿登納
德國基督教社會聯盟
1945年10月,德國基督教社會聯盟建立。
1946年1月成為巴伐利亞州的政黨,其自稱為保守的、自由的、 社會的代表巴伐利亞州各階層利益的政黨。
1947年與基民聯盟結成姊妹黨後,只限於在巴伐利亞州發展組織與活動,而基民聯盟則不在該州活動。
1949年起,於德國聯邦議院內與基督教民主聯盟組成一個議會黨團,並在全國大選時,與基民盟制定統一的競選綱領、推選統一的聯邦總理候選人。
組建德國聯盟黨
2009年9月27日,基民盟和基社盟組成的德國聯盟黨獲得33.8%的選票,贏得德國第17屆聯邦議院選舉。
2009年10月26日,聯盟黨和德國自由民主黨(自民黨)就聯合組閣協定達成一致。
2013年9月23日,德國聯邦大選,聯盟黨贏得41.5%的多數選票,但基民盟未能在聯邦議院中贏得絕對多數。11月27日,聯盟黨與德國社會民主黨社民黨)高層領導人就聯合組閣協定達成一致。
2017年9月24日,德國聯邦議院選舉,默克爾領導的聯盟黨獲得最多選票,領先其他各黨。如組閣順利,已擔任總理12年的默克爾將繼續領導德國4年。

執政綱領

經濟社會政策
經濟政策上德國聯盟黨奉行改革派的“新社會市場經濟”,他們認為“社會性就是能夠創造就業”,因此德國聯盟黨反對德國紅綠聯盟提出的社會勞工市場改革方案,認為其不能夠改善德國就業市場。在2005年提出的競選綱領中,基民盟提出要將部分增值稅從16%提高至18%,對年收入超過25萬歐元的單身個人和年收入超過50萬歐元的夫婦,所得稅稅率由42%提高到45%。新政府還計畫把保險金繳納比例由超過月收入41%降低到40%以下。其中包括從2007年開始,失業保險金交納比例由占月收入6.5%減少到4.5%,養老保險金交納比例則提高0.4個百分點,達到19.9%。此外,政府將不再提高對養老保險的補貼,到2008年,將取消對法定醫療保險的補貼。基民盟認為投資是推動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動力,新政府計畫在未來4年裡投入250億歐元,用於拉動經濟成長。另外,在研究和創新、交通以及家庭資助領域,政府將投入更多的資金。
內政外交
在內政上,德國聯盟黨主張加強犯罪懲罰力度保障內政安全;提出在國內突發災難和反恐活動中允許聯邦軍隊提供支持;在移民融合問題上,基民盟主張加強德語的推廣和移民政策的制定,只在有限的前提下允許雙重國籍
在外交上,基民盟更多的主張和美國加強合作關係,增加歐盟內部溝通。基民盟奉行一貫的保守政策,在土耳其加入歐盟問題上持保留意見。
宗教問題
基民盟並沒有對黨員的信仰有硬性的規定,基督教的各個流派以及非信教人士都可以加入。根據柏林自由大學2005年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51%的基民盟黨員信仰天主教,33.3%信仰新教,15.7%的黨員沒有註明宗教信仰。基民盟的政治主張是獨立於基督教宗教觀念的,比如基民盟主張加強生物和基因研究,這和基督教的社會觀是不相符的。

政黨主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