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翼龍

1925年,古生物學家魏曼(Wieman)根據一具來自德國南部索倫霍芬的幾乎完整,但有些破碎與脫節的骨骼標本命名了脊飾翼手龍(Pterodactylus cristatus),這種翼手龍的頭骨長13厘米,翼展近1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德國翼龍
  • 外文名:Germanodactylus
  • 頭骨長:13厘米
  • 翼展:近1米
  • 發現者:楊鐘健
  • 年代:160 - 144 萬年前
德國翼龍(Germanodactylus)
魏曼認為這是一種成年的大型的翼手龍。到了1964年,來自中國的古生物學家楊鐘健重新研究了標本後指出脊飾翼手龍有足夠的理由分家出翼手龍科,於是已化石的發現地為名,命名了德國翼龍(Germanodactylus),並設立德國翼龍科(Germanodactylidae)。魏曼的脊飾翼手龍成為該屬的模式種,既脊飾德國翼龍。
楊鐘健認為,德國翼龍與他之前發現的準噶爾翼龍有一定的親緣關係,它們都有尖利的、沒有牙齒的頜部,在口鼻部長有脊突,甚至身體大小也差不多。有趣的是,從化石上看,德國翼龍的脊突似乎是一種比較柔軟的組織。
地區: 西歐
年代: 160 - 144 萬年前
翼展: 0.98 - 1.08 m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