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奧林匹克公園

德國奧林匹克公園

德國奧林匹克公園(Olympic Park)是1972年第20屆夏季奧運會舉辦的場地,也是慕尼黑市民最佳的運動場去處。它是一組高度集中的特大型體育建築群,建築設計的主導思想是:“近距離的奧運會”。奧林匹克公園的總體造型和體育場是由慕尼黑的建築師貝尼斯(G.Benisch)及其夥伴奧托(F.otto)設計的,1968年開始施工,到1972年陸續建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德國奧林匹克公園
  • 外文名:Olympic Park
  • 設計思想:近距離的奧運會
  • 完成時間:1972年
  • 最佳遊玩季節:四季皆宜。
  • 建議遊玩時長:3小時
  • 開放時間:開放時間:9:00~16:30。
  • 門票價格:門票:1.5歐元。
  • 官方網站:www.olympiapark-muenchen.de
行前必讀,景區介紹,關鍵信息,如何到達,公園組成,設計方案,生態環境,主要景點,體育場,奧林匹克村,奧林匹克電視塔,重大活動,旅遊信息,

公園組成

整個公園由33個體育場館組成。299米高的奧運塔已被改為電視塔奧林匹克體育場建築設計極富現代感,體育場半邊有頂,是半透明的,全部是人造有機玻璃,面積廣達7.5萬平方米,造價超過1億馬克,是當時世界上最昂貴的,也是最大的屋頂。 德國奧林匹克公園(Olympic Park),著名的慕尼黑奧林匹克公園是一組高度集中的特大型體育建築群。這是1972年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舉辦場地, 奧林匹克體育場是奧林匹克公園的核心建築,建築設計極富現代感,其主館可容納八萬觀眾。可容納1.4萬人的體育館、2000人的游泳池都聚集在一張大帳篷式的屋頂下,面積達7.5萬平方米。
德國奧林匹克公園德國奧林匹克公園
奧林匹克公園的總體造型和核心建築是由慕尼黑的建築師貝尼斯(g.benisch)及其夥伴奧托(f.otto)設計, 1968~1972年陸續建成的。整個公園由33個體育場館組成,包括85000平方米可容納80000名(47000個座位,33000個站位)觀眾的奧林匹克中心體育場;可容納 9000名觀眾的游泳池;14000座席的綜合體育館;5000個座席的腳踏車場;10200個座席的冰球場以及7200個座席的拳擊館等。此外還有大型的水上運動湖、可住12000名運動員的奧林匹克村和新聞中心、高達290米的電視塔等。 德國著名景點奧林匹克體育場是奧林匹克公園的核心建築,可容納8萬觀眾,最令人驚奇的是這體育場半邊有頂,有一個靠50根吊柱吊起的幾張“魚網”組成的帳篷式屋頂。吊柱有的高達80多米。這帳篷屋頂部遮住半個體育場,它的面積廣達7.5萬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屋頂,相當於10個足球場那樣大。
德國奧林匹克公園--體育館德國奧林匹克公園--體育館
這“魚網帳篷”是半透明的,全部是人造有機玻璃。這個屋頂的造價是當時世界上最昂貴的。運動場的看台設計也是別具一格的,環形看台的2/3建在地表之下,只有1/3建在地表上,其他的運動員室、休息室、接待室、多功能室儘可能都安置在看台內,新聞媒介用房如實況轉播室則高架在西看台之上。c形帳篷頂,它的懸空繃帳篷的下邊長達300米,覆蓋了整個西看台和大部分比賽區,但是觸地點很少,為觀眾迅速入場和離場帶來了很大的方便。
德國著名旅遊景點最吸引遊人的還是目前被設定為電視轉播塔、高290米的奧林匹克電視塔 (olympia-und fernsehturm),它是慕尼黑最高的建築物,在它的中間有觀賞平台和旋轉餐廳,搭電梯至塔頂後,從塔上俯視,奧林匹克公園美景一覽無餘,天氣好時,還可望到阿爾卑斯山的秀麗景色。
公園設有露天劇場、觀景台、人工湖,或可泛舟或可溜冰,大片的草地給人們提供了戶外活動空間,並設有燒烤設施等等,成為當地居民最喜歡的娛樂運動場所之一。
德國奧林匹克公園--奧運山景觀德國奧林匹克公園--奧運山景觀
離公園不遠處,就是寶馬總部。外觀採用汽車汽缸的造型,十分獨特,形象地反映了公司的性質和現代化技術水平,不失為一幅出色的廣告。契美克把奧運公園理解為“可利用的公園”或“可利用的景觀”,是具有多功能的城市公園。一方面作為“綠肺”起到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的作用,另一方面成為城市居民樂於前往的休閒場所,用於緩衝或解除現代工業社會給人們在心理或體力上造成的壓力,從而發揮其應有的社會效益。在即將舉辦綠色奧運的今天,德國奧林匹克公園的設計理念應該能給予有益的啟示。?

設計方案

本里奇的方案突出之處在於:其一,在總體布置中,巧妙地結合併利用原有的城市結構,如中環路、運河、廢墟山、電視塔、捷運及輕軌,以奧體中心建設為契機,改善這一地區的生態環境,加速該市的現代化進程。其二,該方案緊扣申奧主題,在140公頃的用地中,留出85公頃面積用作奧林匹克公園,以突出 “綠色的奧運”主題。“便捷的奧運”主要體現在交通組織中,本里奇教授把中環路作為奧體中心的中線,把奧運村新聞中心等服務設施放在中環路北面,而體育場館、停車場、奧運公園則在南側,並結合城市的捷運、輕軌等基礎設施,便於人員到達與疏散。其三,主體育場、體育館及游泳館集中在奧運公園一側。場館的主體結構結合原有地形地貌,多在盆地或凹地里,從視覺上減輕建築物的體量。同時運用最新的建築技術和材料,創造出轟動一時的透明帳篷屋頂,與周圍的山體、湖泊、樹林與草坪有機地融為一體,形成一道優美而奇特的“建築景觀”。 為了實施這一方案,本里奇教授邀請契美克(Grzimek)和奧托教授(OTTO)加入其設計小組,分別主持奧運公園和帳篷屋頂的設計。契美克教授在接手該工程之初首先思考的是奧運公園的主要功能。“奧林匹克公園不應僅局限為奧運會本身,而更應考慮奧運會以後的功能,它應成為本地居民樂於涉足休閒的城市景觀公園”。契美克在設計中,不僅注重營造奧運會舉辦期間短時間熱烈歡快的氣氛,更要考慮奧運會以後公園的功能定位。
德國奧林匹克公園--人工湖德國奧林匹克公園--人工湖

生態環境

在生態環境方面,契美克充分運用現狀條件,例如,對高60餘米寸草不生的廢墟山,進行重點生態改造。同時,在豎向設計上創造出富於變化的奧運山景觀;利用原有城市運河的水資源,在下游築壩貯水,在奧運場館與奧運山之間開挖出8公頃的人工湖,這樣從根本上改變了這一地區環境惡劣的狀況,並在視覺上創造出湖光山色渾為一體的“自然景觀”。在種植設計中,由於中環路以北的奧運村新聞中心等服務區域,布局以規則式為主,契美克在種植設計中選擇慕尼黑市常見的椴樹作為基調樹種,或成排,或成網狀種植,其下多為7.5×7.5米硬質鋪裝,尤其在每個主要的出入口都種植椴樹作為方向指示樹種,而在中環路以南的奧運公園,種植方式則以自然群落為主,奧運山上種植了3000多株樹木和大片的草地,並選擇低矮針葉樹和矮灌木叢為主;從視覺上使山體顯得高大。人工湖沿岸多種植銀葉楊,以體現地方特色。銀葉楊是慕尼黑地區河岸常見的鄉土樹種。大型停車場能容6500多輛車,停車場上條狀種植大型喬木歐葉櫟和槭樹,外型恰似優美的鋼琴鍵盤,令人叫絕。
德國奧林匹克公園--寶馬總部德國奧林匹克公園--寶馬總部
為了豐富休閒功能,契美克還創造不同的空間組合,或開放,半封閉,全封閉,滿足不同的年齡層次的需求。人工湖游泳館側,建有露天劇場;奧運山有觀景台、人工湖,或可泛舟或可溜冰,大片的草地給人們提供了戶外活動空間,並設有燒烤設施等等。
慕尼黑奧運公園建成至今已經歷了30餘載,由於其交通便利,環境優美,活動空間多樣,吸引了無數市民來此休閒度假。
綠色奧運行動中,各國在生態建設方面的教訓及經驗,在比賽線路和場館選址上,不僅要符合城市規劃的體育和文化設施用地範圍,還要避開水源保護區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保護區等環境敏感地區。規劃奧林匹克公園內文化遺產,在奧林匹克公園建設時應予以保留並妥善保護,公園建成後使文物周圍環境大大改善。在規劃設計中,不僅要滿足比賽期間的使用功能,更重要的是,比賽結束後,這些場館還要為當地居民服務,設計不應該只是以“龍、荷花”等外在的形式來體現主題,而是要從內因素即內涵上,充分考慮建設項目對當地生態環境的影響,如何為人服務。例如,在缺水的地區,就不應該設計大面積水景,不僅建設費用高昂,日常的維護費也難以承擔。
慕尼黑奧林匹克村鳥瞰慕尼黑奧林匹克村鳥瞰

主要景點

體育場

慕尼黑奧林匹克體育場位於慕尼黑奧林匹克公園的中心,是1972年德國慕尼黑夏季奧運會的主體育場,以頗具革命性的帳篷式屋頂結構聞名。體育場作為德國的國家體育場,能夠舉辦大部分的國際體育賽事。慕尼黑奧林匹克體育場於1969年動工興建,最初的建造預算為4470萬馬克,後受到鋼材價格上漲及工期緊迫等因素影響,到1972年體育場完工時,最終的造價變成了1.7億馬克,創了當時單體建築成本的世界紀錄[2]。
體育場承辦了1972年夏季奧運會的開幕式、閉幕式以及多項主要比賽。在奧運會結束後,體育場主要用於舉辦國內和國際的足球比賽,並成為了多項國際田徑賽事的競技場所。與此同時,還有很多文化類的活動在這裡舉辦,比如流行音樂會及演唱會,包括滾石樂隊羅比·威廉士麥可·傑克遜、席琳·迪翁、辣妹合唱團、邦喬飛、U2等人在內的全球流行音樂重要人物均在此開過演唱會,其中滾石樂隊從1973年起在這裡舉辦的演唱會就不下7次[3]。慕尼黑奧林匹克體育場還取代了位於奧格斯堡的羅森奧斯體育場,成為德國巴伐利亞州最大的體育場館。
德國奧林匹克公園--生態環境德國奧林匹克公園--生態環境
1973年8月15日,慕尼黑1860與奧格斯堡的一場比賽創造了慕尼黑奧林匹克體育場入場人數紀錄,在慕尼黑1860隊攻入一個關鍵的進球後,場外瘋狂的球迷破壞了護欄等設施沖入場內。估計當時現場約有90000名觀眾,其中136人受傷。
70年代末期,出於安全考慮,體育場的入場人數被限制在80000人以內,約77573個席位。至1988年歐洲足球錦標賽起入場人數上限又被縮減至72000席。1989年的海瑟爾慘案發生後,歐洲足聯作出了新規定,其屬下所有體育場內只允許坐席觀看。如此慕尼黑奧林匹克體育場的人數上限更銳減為69000席,而在拜仁慕尼黑參與的德甲聯賽中,由於觀眾席最下方的視野問題,實際只有63000個座席可提供給公眾。
1993年德國在申辦2006年世界盃時就曾質疑是否該對慕尼黑奧林匹克體育場進行翻新擴建,並且使其更現代化。被質疑的原因是國際足聯有評論指出作為一個70年代興建的奧林匹克體育場其硬體設施已不具備舉辦滿足世界盃足球賽事的條件。巴伐利亞州政府及長期將慕尼黑奧林匹克體育場作為主場的拜仁慕尼黑都對支持擴建,其實拜仁俱樂部一直致力於將奧林匹克體育場改建成為專業的足球比賽場地。但這項提議卻遭到原設計師甘特·拜尼施和慕尼黑市政府的反對,並最終被否決——慕尼黑於2001年10月21日舉行了一場公民投票來決定取捨,結果65.8%的投票市民支持新建體育場[4]。新計畫由拜仁慕尼黑與慕尼黑1860合作,共同興建並使用一個在慕尼黑郊區的專業足球場(參見 安聯球場),新球場在2005年落成並作為兩支俱樂部的新主場投入使用。
德國奧林匹克公園--生態德國奧林匹克公園--生態
在2005年5月14日舉行的04-05賽季德甲聯賽的最後一輪比賽中,拜仁慕尼黑在慕尼黑奧林匹克體育場以6比3擊敗紐倫堡並奪得冠軍,這也是在此體育場舉辦的最後一場足球比賽[5]。此後,慕尼黑奧林匹克體育場不再舉行任何足球賽事,而主要作為舉辦文化活動和田徑賽事的場所,以及作為慕尼黑市內的著名觀光旅遊景點供遊人參觀。在未來,慕尼黑正在申辦2018年冬季奧運會的主辦權,如果申辦成功,慕尼黑奧林匹克體育場將按計畫成為開幕式舉辦場地。

奧林匹克村

奧林匹克村當年是為運動員修建的。奧運會結束後出售給市民。那時報紙上曾刊登這樣的廣告:請在奧林 匹克村購買一套住宅吧!也許您以後有機會說:“我這裡曾住過金牌獲得者”。今天這裡已成為興旺的住宅區,住著9000居民,相當一部分是大學畢業以上的知識分子。
奧林匹克體育場內部奧林匹克體育場內部

奧林匹克電視塔

最吸引遊人的還是目前被設定為電視轉播塔、高290米的奧林匹克電視塔 (Olympia-und Fernsehturm),它 是慕尼黑最高的建築物,在它的中間有觀賞平台和旋轉餐廳,搭電梯至塔頂後,從塔上俯視,奧林匹克公園名副其實,曲曲彎彎的人造湖,林木茂盛的小山皇,一大片一大片的草地,在陽光下閃爍的“魚網帳篷”屋頂,真像漁夫剛提出水的魚網。在塔上也可鳥瞰慕尼黑全城。天氣好時還可望到阿爾卑斯銀色峰巒的秀麗景。
慕尼黑奧運會紀念明信片慕尼黑奧運會紀念明信片

重大活動

慕尼黑奧林匹克體育場作為綜合性的體育場,承辦過11場德國國家足球隊的比賽。此外還曾舉辦過各類體育、音樂、文化和宗教活動。

旅遊信息

門票:1.5歐元每人
德國奧林匹克公園德國奧林匹克公園
開放時間:9:00-16:30
交通:可乘坐36、41、81、84、136、184路公共汽車到Olympiapark站下或乘坐捷運3號線到Olymipazentrum站下。
位置:巴伐利亞州慕尼黑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