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課技術標準

微課技術標準

微課(Micro Learning Resource),是指運用信息技術按照認知規律,呈現碎片化學習內容、過程及擴展素材的結構化數字資源。

微課是網際網路+的特殊產物,是在網際網路+新形勢下的學與教資源新形式、新形態、新生態。微課是具有碎片化、結構化、可視化、非線性等網際網路+的特徵。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微課已經成為支持網際網路+學與教的重要支撐形式。

本《微課技術標準》系統地制定了微課研發的結構規範、內容和技術標準、評價參考及擴展技術等要求,融合了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網際網路、虛擬現實、多媒體信息編碼、互動錄播和學習分析等技術的要求。通過知識建構、能力建構、情感建構及行動指引等的可視化,促進微課資源開發、套用與研究的發展,以及微課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微課技術標準
  • 外文名:Micro Learning Resource
1 定義,1.1 微課,1.2目標,2 特徵,3 適用範圍,4 結構組成,5 適應性描述,5.1 適應範圍,5.2 套用環境,5.3 適應對象,5.4 研發導向,6 微課分類,6.1 知識類,6.1.1 分類描述,6.1.2 內容要求,6.2 技能類,6.2.1 分類描述,6.2.2 內容要求,6.3 情感類,6.3.1 分類描述,6.3.2 內容要求,6.4導引類,6.4.1 分類描述,6.4.2 內容要求,6.5 製作導向,7 技術形態,7.1 視頻形態,7.1.1 視頻形態,7.1.2 技術要求,7.1.3 後期製作,7.1.4 封裝,7.2 軟體形態,7.2.1 工具生成,7.2.2 代碼生成,7.2.3 設計原則,7.2.4 常用技術手段,7.2.5 元數據屬性,8 評,9 擴展技術,9.1 互動性,9.2 非線性,9.3 聯通性,9.4 可視化,9.5 開放性,10 微課的發展,

1 定義

1.1 微課

微課(Micro Learning Resource),是指運用信息技術按照認知規律,呈現碎片化學習內容、過程及擴展素材的結構化數字資源。

1.2目標

微課追求的目標是減輕認知成本與負擔,其意義在於微課為學生的知識建構與技能建構提供低成本高效益支持。微課是由存在內在聯繫的主體與配套素材組成的結構化資源;學與教內容在技術支持下實現可視化與碎片化以減輕學習的負擔與成本;學與教方式是非線性的個性化與差異化;學與教形式滿足網際網路+學習新形態的碎片化時間要求。

2 特徵

微課具有碎片化可視化、結構化與非線性等特徵。呈現的是學習形式碎片化、學習內容可視化、學習形態結構化、學習方式非線性。
微課的“微”表現為時間、內容、形態、成本四個“微”度。
學習時間的碎片化:具體體現學習的支配時間是碎片化分割但是可拼接的(連續不間斷)。
學習內容碎片化:承載的學習內容是碎片化分割但是可拼接的(連續不間斷)。
呈現形態:適應網際網路+學與教套用的快速傳輸。
低學習與製作成本:供給與消費、製作與認知的成本是最低的。
微課按技術形態標準,分為視頻與互動兩個形態。按內容標準要求,分為知識、技能、情感與導引等四個類別。
如果把知識與技能描述為一張可聯通的網路,則微課就是這張網路中各交匯節點的可視化學習資源。
微課遵循“精、準、便、捷”的發展理念,以適應網際網路+學與教的變革,以減低認知成本與學習負擔為終極目標。精,有效融合傳統與現代技術為學習者提供低成本的可視化環境與內容;準,就是微課的主體內容節點分割準確,精準服務於學習,配套多種關聯資源的供給,內容粒度適合適應個性化學習與差異化教學;便,就是搜尋方便容易,適應主動學習的需要,傳輸流量小而高速,使用方便;捷,就是學習路徑最短,呈現的是學習成本低、認知成本低、製作成本低。

3 適用範圍

3.1 為促進微課的健康發展,指導微課製作、套用與研究,明確微課製作與套用的目標、原則、技術分類、評價等內容,規範微課的體系架構與技術形態、支持系統的設計與要求,特制定本《微課技術標準》。
3.2 本《微課技術標準》適用於學前教育基礎教育特殊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以及繼續教育等各級各類教育教學微課研發的技術要求,也可作為微課套用與研究的技術參考指南。
3.3 本《微課技術標準》系統地制定了微課研發的結構規範、內容和技術標準、評價參考及擴展技術等要求,融合了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網際網路虛擬現實、多媒體信息編碼、互動錄播和學習分析等技術的要求。通過知識建構、能力建構、情感建構及行動指引等的可視化,促進微課資源開發、套用與研究的發展,以及微課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
3.4 微課在設計、製作、發布等過程中應遵循本《微課技術標準》外,還應遵循國家相關先導性標準,以及國家現有的標準和規定。

4 結構組成

微課由學習視頻或軟體、配套課件、學習基礎(延伸)資料或建議(外鏈)、學(教)案等要素組成(如下圖所示)。
運用傳統與現代技術的有效融合,可視化、碎片化、非線性的學習視頻與互動軟體,可使學習者易於完成知識與技能的建構。
配套課件是配合微課主體的說明與補充,適應學習者的學習與教師的教學需要。學習基礎資源是支撐微課主體的基礎資源,方便學習者尋找學習的基礎與支撐點。
學習延伸資源是微課學習的後續發展指向或進階學習資源或路徑,方便學習者持續學習。
學(教)案則是為學習者提供知識或技能的思維可視化學習路徑,或者是提供教師教學思維、智慧的可視化路徑。
微課的第一服務對象是學習者,第二服務對象是教師,第三服務對象是家長或是廣大市民。
微課結構化內容聚合模型(MLR)示意圖微課結構化內容聚合模型(MLR)示意圖
微課結構化內容聚合模型(MLR)示意圖

5 適應性描述

5.1 適應範圍

微課廣泛套用於學前教育、基礎教育、特殊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等的學習、教學及研究活動。在各級各類教育教學活動中,按照學科特點適當地運用微課,可以實現師生角色的輪換、教與學場所的輪換、教與學內容的輪換、教與學過程的輪換。

5.2 套用環境

微課支持O2O學與教活動,適應不同平台、不同網路、不同工具、不同環境的套用。同時,支持非線性結構化、連續不間斷、無處不在的“漫遊式”碎片化學習模式。碎片化、結構化、可視化、非線性的微課學習資源,為網際網路+學與教提供便利,具有定位準確,搜尋快速,傳輸及時等優勢。跨平台、跨網路與開放的結構,為微課的套用帶來低成本與高效益。

5.3 適應對象

學生者是微課的第一使用對象、教師是微課的第二使用對象、家長與市民是微課的第三使用對象。微課適應學生主動學習的需求,碎片化、可視化、非線性、結構化的特徵,適應降低認知成本與學習負擔的核心價值追求。

5.4 研發導向

師生同是微課的創作者,也是微課的消費者。傳統與現代的技術同時支撐微課的製作。在信息技術支持下,運用一般的音視頻錄製工具,結合有效的教學設計與配套課件(軟體工具、教具等),就可以方便地創作微課。同時,也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與設計的要求,轉換為數學模型開發配套的軟體,並按照微課的結構要求封裝為微課,充分展現學與教強的體驗性、互動性、還原性、可視化。

6 微課分類

6.1 知識類

6.1.1 分類描述

套用傳統與現代的技術,通過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為知識獲取者提供碎片化、可視化、結構化、非線性的學習支撐。套用技術,實現抽象原理可視化、演變過程具體化,降低使用者信息獲取的阻力、信息加工的阻力、運用信息的阻力。從而,減輕認知的成本與學習負擔。

6.1.2 內容要求

微課主體內容節點選取合理,粒度符合個性化學習與差異化教學的訴求。學習內容在技術的支持下,呈現可見、可得、可控、可學、可用等優勢。提供適當的學習基礎資源及路徑、延伸學習資源及路徑、學習可視化路徑等。配套課件符合學科原理,且正確易用,適應學科素養培養要求。學習內容出處明確、檢索快速、使用方便、體驗性強。同時,體現知識與學習的連通性,學習過程非線性且符合認知規律。滿足活動性與符號性學習模式的要求,有效突破學習的疑點、難點與重點。如學習的重點、難點、定理、定律、理論、概念、效應、規則、原理等,均屬於此類。

6.2 技能類

6.2.1 分類描述

套用傳統與現代的技術,通過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為技能獲取者提供碎片化、可視化、結構化、非線性的學習體驗。套用技術,實現複雜技能可視化、步驟過程可重現,降低技能獲取阻力與技能內化阻力。從而,減輕技能建構成本與學習負擔。

6.2.2 內容要求

強調通過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加強學習者對於流程、操作、原理等技能的掌握,粒度符合個性化學習與差異化教學的訴求。圍繞主題設計,突出重點,注重實效。遵循“為何做、如何做、怎樣做”的原則,呈現關鍵技能學習內容的可視化。學習內容在技術的支持下,呈現可見、可得、可控、可學、可用的優勢。提供適當的學習基礎資源及路徑、延伸學習資源及路徑、學習可視化路徑等。配套課件符合學科原理,且正確易用,適應學科素養培養要求。學習內容出處明確、檢索快速、使用方便、體驗性強。同時,體現技能與學習的連通性,學習過程非線性且符合認知規律。滿足觀察性與活動性學習模式的要求,有效突破技能學習建構過程中的疑點、難點與重點。技能類實操微課,需要遵守所有操作安全規範,穿戴工裝,佩戴護具等。如實驗、操作、實訓、解題、答疑、遊戲、研究性學習等,均屬於此類。

6.3 情感類

6.3.1 分類描述

源自“以人為本”的理念,遵從人的心理情感特點,運用信息技術賦予豐富的媒體,通過感知覺觸發人的情感反應,使其逐步建構正確的道德觀、人生觀與價值觀。以情感作為切入點,遵循學習理論與教學理論的指導,關注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改善學習行為,提高學習效果。

6.3.2 內容要求

微課主體內容節點選取合理,粒度符合個性化學習與差異化教學的訴求要。學習內容在技術的支持下,呈現可見、可得、可控、可學、可用的特點。提供適當的學習基礎資源及路徑、延伸學習資源及路徑、學習可視化路徑等。配套課件符合學科原理,且正確易用,適應核心素養培養要求。學習內容出處明確、檢索快速、使用方便、體驗性強。同時,體現知識與學習的連通性,學習過程非線性且符合認知規律。內容呈現情感豐富,充分調動感知覺的積極性與能動性,滿足活動性、符號性與觀察性學習模式的要求。符合心理反應理論,有效突圍情感障礙,實現情感發展趨勢可感知,以及突破學習的疑點、難點與重點。如藝術欣賞、心理健康、情緒培養、壓力緩解、化解矛盾、興趣發現、情感交流等,均屬於此類。

6.4導引類

6.4.1 分類描述

運用信息技術,為信息獲取者提供可視化的指引。運用圖形化與可互動的技術,降低信息獲取的阻力、降低信息加工的阻力、降低運用信息的阻力。使信息獲取者用最低的成本,獲得流程介紹、行程安排、路徑導引、活動組織等內容的可視化。

6.4.2 內容要求

微課主體內容節點選取合理,粒度符合個性化學習與差異化教學的訴求。信息內容在技術的支持下,呈現可見、可得、可控、可學、可用的優勢。提供適當的信息基礎資源及路徑、信息延伸資源及路徑等擴展。信息內容出處明確、檢索快速、使用方便、體驗性強。同時,體現信息資源的連通性,使用過程非線性與結構化。如會議說明、活動指引、路線指引、產品說明、工作部署等,均屬於此類。

6.5 製作導向

內容必需。選取合適粒度的學習節點或信息獲取目標為內容主體,確保選取的內容是學習者或信息獲取者感興趣的,或者是能幫助解決問題所必需的。
難度適中。內容難度適中且規模適度,使學習者有足夠的思考空間,不會產生“過載”的認知負荷。
結構合理。內容結構合理且簡單清晰,不會導致學習者的思維混亂。
媒體適當。媒體呈現形式是學習者容易接受的,至少不會產生視聽覺疲勞。
導航清晰。知識分類、續航與布局清晰,知識延伸性強,不會令學習者放棄學習動機或迷失學習路徑。
反饋及時。通過互動式設計與學習者、信息獲取者保持有效的互動,及時捕獲學習者與信息獲取者的套用反饋。

7 技術形態

7.1 視頻形態

7.1.1 視頻形態

微課主體內容是視頻,視頻格式採用支持PC、智慧型TV、移動終端等主流設備播放的媒體格式,並適應學習者便捷的使用方式與習慣。分為攝像拍攝(包括數碼錄製和錄播室錄製)、螢幕錄製(採用錄屏軟體製作)、多媒體軟體輸出(採用各類流行的多媒體軟體製作)、混合製作(採用多種錄製方式混合製作)等類型。

7.1.2 技術要求

7.1.2.1 攝像拍攝
①壓縮:H.264以上的格式編碼,視頻格式為MP4、WMV、fLV等。
②碼流率:動態碼流最高碼率不高於2000Kbps,最低碼率不得低於1024Kbps。
③ 解析度:一般設定為720*576、1280*720、1920*1080;
④幀率:採用逐行掃描,25幀/秒。
⑤效果:構圖合理、機位準確、圖像穩定、對焦清晰、音像同步。
7.1.2.2 螢幕錄製
① 解析度:採用1024*768、1280*720或1920*1080;
② 錄製PPT時,將PPT調整為適合比例(1024*768錄製時,用4:3;1280*720或1920*1080錄製時,用16:9);
③輸出:轉成WMV或 MP4等格式。
7.1.2.3 多媒體軟體輸出
① 輸出:MP4或FLV等格式,每個多媒體軟體使用單個檔案輸出;
② 解析度:採用800*600、1024*768、1280*720、1920*1080等;
③ 效果:動畫清晰流暢,構圖合理、圖像穩定、音像同步。
7.1.2.4 混合製作
① 視頻、螢幕錄製或軟體製作都均採用相同的解析度製作,寬高比一致,合成後不變形;
② 製作可參照攝像拍攝、螢幕錄製作、多媒體軟體輸出等技術要求;
③ 在跨平台時使用,製作輸出格式應以使用平台視頻格式為主。

7.1.3 後期製作

1. 聲音採用雙聲道,要求清晰、圓潤、無雜音,音量適中飽滿、解說與圖像、背景音樂同步;
2. 如用視頻混合製作,採用與視頻一致的解析度,保證合成效果良好流暢;
3. 微課片頭與片尾均不能占用學習時間。
4. 字幕要求:
① 無錯別字或語句錯誤;
② 字幕在形式、陳述時與內容一致;
③ 字型大小適中,顏色與畫面協調同步;
④ 字幕出現的時間要足夠讓學習者閱讀;
⑤ 字幕應完整傳達視頻素材的內容和意圖。

7.1.4 封裝

按照微課標準化結構,體現其碎片化、可視化、非線性、結構化的特徵,運用信息技術將微課的主體(視頻或軟體)、配套課件、基礎資源、延伸資源、學習路徑等,按照學科的內在聯繫有機地封裝在一起。

7.2 軟體形態

7.2.1 工具生成

微課主體內容按照學科的特點,選用學科教學平台或工具呈現教學內容,並可輸出為獨立可運行且具有互動性的軟體。適合知識與技能建構的需求,具有科學性、操作性、配置性、體驗性等特點。同時,按照微課標準化結構,體現其碎片化、可視化、非線性、結構化的特徵,運用信息技術將微課的主體軟體、配套課件、基礎資源、延伸資源、學習路徑等,按照學科內在聯繫有機地封裝在一起。

7.2.2 代碼生成

微課主體內容按照學科的特點,根據教學內容需要,設計合理的教學結構或者數學模型,藉助計算機程式語言(高級語言),開發具有互動性、體驗性、控制性的學習軟體,並體現碎片化、可視化、非線性與結構化等特點。同時,將微課的基礎資源、延伸資源、學習路徑等,按照學科內在聯繫有機地封裝在一起。

7.2.3 設計原則

科學性。按照學科特點與原理,實現抽象原理可視化,複雜過程具體化。同時,符合教學內容內在邏輯體系和認知結構。
互動性。使用方式與內容可實現人機對話,實現個性化學習。
非線性。支持碎片化、結構化的學習方式,以滿足不同認知水平學習者或信息獲取者的需要,實現差異化的服務。
可控性。在科學的數學模型支持下,用技術還原科學原理或現象,通過變數配置獲得科學可信的結果。
操作性。界面友好,使用方便,導航準確,免安裝。提示信息詳細、準確、恰當。
直觀性。適合學習者或信息獲取者的認知規律和需求,呈現知識、技能與信息的可視化,學習內容直觀、形象。畫面流暢,聲音清楚,結構合理,符合學習者的視覺心理。
兼容性。可運行在不同設備、不同平台與不同套用環境上使用。
一致性。內容、外觀、行為和操作具有內在的聯繫,並保持統一。

7.2.4 常用技術手段

1.常用工具軟體:幾何畫板、AdobeflashCs、HTML5製作工具等;
2.常用設計語言:C#、JAVA、C4droid、Objective-C、LOGO、VB等。

7.2.5 元數據屬性

名稱
屬性描述
編號
微課的唯一標識
資源
微課名稱
技術形態
微課的技術形態,主要分為視頻、互動類型
內容分類
微課的內容類型,主要分為知識類、技能類、情感類和導引類
適用對象
明確內容適用於哪個層次的教育對象
適用學科
微課歸屬學科,可以是多學科、跨學科
適用學段
微課歸屬學段,可以是跨學段
內容簡介
微課簡要說明,一般應控制在200字內
關鍵字
微課內容描述的關鍵字,一般控制在5個以內
作者
微課創作或編著者的姓名、所在單位、聯繫信息等
輔助作者
微課第二作者的姓名、所在單位、聯繫信息等
創作時間
微課發布的最早時間

8 評

一級指標
二級指標
說 明
科學性
學科原理
符合學科特點與學習需求,嚴謹有序,沒有科學性錯誤,信息準確有效,適應學科素養培養要求。
教學目標
具有強的針對性,能夠有效解決學與教中的重點、難點、疑點等問題,或者傳遞正確的信息。
教學內容
選取適當的學習節點、信息獲取節點為主體內容,活動的組織與編排符合認知規律,過程有序、主線清晰、重點突出、邏輯性強。
技術性
可視化
運用技術,將信息、學習內容與過程轉換為圖形、圖像或動畫等媒介,構造可互動的學習環境,讓學習者通過感知完成知識建構,或快速獲取信息。知識與技能建構可視化,抽象原理具體化,過程呈現形象化。套用直觀,易於理解。
具體化
利用技術生動形象展示學習內容或信息,通過還原、模擬現實等方式,實現對事物客觀內在屬性的深刻認識。
技術支持
格式通用,畫質清晰、圖像穩定、界面美觀。聲音清楚,聲音與畫面同步;字幕準確與聲音內容同步;語言有節奏感,富有感染力。
實用性
學習成本
以學習者為中心,適應學習者“主動”獲取知識、技能或信息服務的需求,實現學習或者信息獲取低成本、輕負擔。按照認知規律,為學習者呈現碎片化、可視化、結構化、非線性的學習內容、過程與擴展素材。
製作成本
製作工具易用,方法簡單,設計便捷,製作快速,保證質量。師生同是微課的消費者,也是生產者。
套用效益
目標容易實現,有效解決學與教的瓶頸問題,快速實現信息的獲取。有效提升學習或信息獲取的效益與效率,促進學習能力的提高與改善。
互動性
可控制
學習過程可控制、可設定,反應及時準確,操作有反饋、可撤銷。套用直觀,易於理解,體驗性好,知識與技能的建構過程體驗性好,還原科學原理或過程正確。
可體驗
界面完整友好,反應及時準確。檢索方便快捷,導航清晰,能準確跳轉,方便學習者把握學習進度與過程。
碎片化
個性化
內容粒度適應網際網路+的非線性結構化學習及套用需求,有準確的導航與控制開關,方便學習者根據自身學習基礎因素把握學習進度,適用不同學習對象、不同學習目標、不同學習方法的需要。
差異化
選擇恰當的學習節點為微課呈現的主體,設計分類分層教學方案與實施差異化教學。適應不同學習基礎、不同學習能力、不同學習風格的需求。
連通性
結構化
結構完整,並按照微課結構的內在聯繫合理封裝。微課的主體(視頻或軟體)、學習基礎資源、學習延伸資源、可視化學習路徑、配套課件等完整齊全。
可擴展
提供學習的基礎支撐資源、學習的延伸支撐資源,以及配套的擴展素材,支持學習者或信息獲取者的知識、技能、信息的上下延伸擴展。
學習路徑
為使用者學習或者信息獲取,提供有效的可視化路徑,降低使用者知識、技能與信息的獲取、處理、加工、套用的成本。檢索快速、導航清楚、跳轉準確。

9 擴展技術

9.1 互動性

微課套用的互動性,讓使用者與微課實現可互動,套用可控制、可操作。打破傳統學習或信息獲取的線性非結構化瓶頸,為個性化與差異化服務提供技術支持。微課主體內容的互動性,讓使用者可以直接和內容進行互動,套用可體驗、可控制、可設定,提升學習的效果與效益。使微課適應不同群體、不同學習基礎、不同學習能力、不同學習目標的異構要求。同時,持續改善學習者知識與技能建構的能力。

9.2 非線性

學習途徑的非線性。適應連續不間斷的“漫遊式”學習模式,使無處不在的O2O學習方式成為可能。適應學習內容的隨意性和靈活性,實現學習內容的非線性供給。按照認知規律,結合知識、技能的建構與信息獲取的目標,提供結構化的學習與信息獲取支撐。突破只能在規定的時間、指定的地點進行集中學習的障礙,實現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不同目標的碎片化學習。以學習者為中心,提供主動獲取知識、技能與信息的服務。

9.3 聯通性

微課是學習或者知識網路中連線點的可視化學習資源。為使用者提供學習的基礎支撐資源、學習的延伸支撐資源,以及配套的擴展素材,支持學習者或信息獲取者的知識、技能、信息的上下延伸。為使用者的延伸學習或信息獲取提供有效的途徑,降低使用者的知識、技能與信息的獲取、處理、加工、套用等成本。

9.4 可視化

學習途徑的可視性,為套用者提供按照認知規律的學習途徑思維可視化支持,讓套用者可以低負擔地獲取學習的路徑。學習內容的可視性,以減輕認知的負擔與成本為目標。利用計算機圖形處理、多媒體與虛擬現實等技術,將學習內容與過程、信息轉換為圖形、圖像或動畫等媒介,構造可互動的服務環境,讓學習者、信息獲取者通過感知完成知識、技能的建構或信息獲取的過程。另外,發揮VR、AR、MR等技術的優勢,用技術還原與模擬、互動等方式,實現對事物客觀規律的可視化、過程的具體化,從而認識事物客觀的內在規律。

9.5 開放性

微課的主體(視頻或軟體)、學習基礎資源、學習延伸資源、可視化學習路徑、配套課件等,均允許其他XML、HTML5等系統的調用。方便其他套用系統的資源重用、整合或重構,體現網際網路資源的共建共享特徵。支持完整結構的微課封裝後可打包下載,快取至本地機或存儲介質,運行在不同平台、不同工具、不同環境上。

10 微課的發展

2008年,廣東省佛山市為了促進教育公平與均衡的發展,充分依託信息技術共享優質資源,啟動了(課堂實錄)的徵集。2010年,經過深入探索、實踐、分析與研究,佛山市又啟動了教學重點難點視頻片段的徵集。徵集活動獲得師生及學校的積極參與,學生更是積極套用教學重點難點視頻片段解難、解疑、解惑。經過不斷的改進、研究、套用與實踐探索,逐步形成了《佛山市教學重點難點視頻片段資料庫》。此時,“微課”的趨型初步呈現。2011年,時任佛山市委書記陳雲賢同志(曾任廣東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現任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將在佛山教育博覽會上視察智慧型教育工程的進展與成效。為了更好地表達教學重點難點視頻片段資源新形式,佛山市教育信息網路中心何蘊毅老師根據當時“微博”流行的時代特徵,提出了把教學重點難點視頻片段命名為“微課”。在佛山教育博覽會上,當用“微課”這個新名詞介紹教學重點難點視頻片段的套用成效時,得到了時任佛山市委書記陳雲賢同志等領導的充分肯定。在各大媒體廣泛宣傳報導下,“微課”由此而傳遍大江南北。佛山市在發展“微課”這一新型數位化學習資源的同時,不斷探索研究與創新,由開始之初以“教”為主的模式逐步發展為以“學”為主的模式,逐步形成了微課製作、套用與研究的“佛山模式”,成效顯著。
微課是網際網路+的特殊產物,是在網際網路+新形勢下的學與教資源新形式、新形態、新生態。微課是具有碎片化、結構化、可視化、非線性等網際網路+的特徵。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微課已經成為支持網際網路+學與教的重要支撐形式。
微課以減輕認知成本與學習負擔為目標,其意義在於微課為學生的知識建構與技能建構提供低成本高效益支持。微課是由存在內在聯繫的主體與配套素材組成的結構化數字資源;學與教內容在技術支持下實現可視化與碎片化以減輕認知負擔與學習成本;學與教方式是非線性的個性化與差異化;學與教形式滿足網際網路+學習新形態的碎片化時間要求。
10.1 微課應充分體現以學為主
微課是網際網路+重點難點學與教的新產物,不應該是生硬地加在一起的物理反應,而是需要融合創新的化學反應。體現學習者的地位,確保微課的服務對象準確。因此,教師提供的微課需要遵循“以學為主”原則,為學生知識與技能建構提供支持,並不是簡單的知識與技能的傳遞。製作的微課應符合認知規律,傳統與現代技術有效融合,摒棄知識傳遞與傳送理念。更需要的是便於學生知識與技能建構的可視化,抽象原理的具體化,過程呈現的形象化。同時,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與基礎,為學生提供學習節點的基礎支撐及進階學習路徑,方便學生知識與技能節點的連通。教師應該適應網際網路+的新潮流,及時掌控師生地位與角色的轉換、教與學內容的轉換、校內與校外學習場所的轉換、被動與主動學習方式的轉換。
10.2 微課是支持知識與能力建構的學習資源
微課分為互動類型和視頻兩種形態,知識、技能、情感、導引等四種類型。互動型微課具有體驗性強、互動性好、可視化程度高等特點而受廣大師生歡迎,但研發需要更高的信息技術素養支撐,適合一些科學原理與模型的可視化呈現。視頻型微課則具有製作成本低、組織方便、技術要求大眾化等特點,因而受到廣大教師的喜愛與歡迎。大力發展視頻型微課,有助於教學資源的系列化構造與共享,有利於教師最佳化課堂教學結構,有利於降低資源開發的成本。視頻型微課適應性強,因而不受學科及內容的限制,需要的是教師的教學智慧。把傳統與現代的技術有效融合運用,同樣可以發揮其知識與技能可視化的優勢,達到降低認知成本與製作成本的要求。
10.3 微課以學習節點為分割點
知識點並不是微課唯一的內容分割選擇,學習的轉折點才是微課的內容最小選取節點(單元)。這包括知識與技能學習的節點,一個知識點與技能點裡面可能包含若干個學習節點。選取微課的內容,不以時間長短為標準,而是以選擇合適的學習節點作為微課內容分割點為導向,才可以適應更多不同需求的學習者學習或不同類型教師的差異化教學。因此,在微課製作過程中,內容的選擇尤其重要。一個微課可以包含若干個學習的節點,只有選擇好學習內容的節點,才能有效呈現微課的碎片化與非線性等特徵。從而凸顯微課套用適應個性化與差異化、可視化與碎片化、非線性與結構化。確保微課服務對象更精準,服務範圍更廣泛,服務內容更具體,服務形式更靈活,服務手段更多樣。
10.4 微課以支持“主動”學習為基準
微課以學為主,服務於學生的學習。以體現微課在可連線的學習內容、可連線的學習時間、可視化轉換的學習內容、非線性的個性化學習群體或差異化教學的結構化新形式。微課解決的是學生在學習過程所遇到問題或困惑的節點,學生的需求明確。也就是學生有目的有需要才主動去尋找微課,以解決在學習過程中的困難與困惑。因此,製作微課應考慮問題導向、易於檢索、服務精準、重用性強、易於連通等方向,使製作的微課適應網際網路+的漫遊式學習、適應不同的群體、適應不同的學習方式、適應不同的學習基礎、適應不同的學與教場所。
10.5 微課應以減輕認知成本與負擔為依歸
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套用廣泛深入。微課依託信息技術的支持為學生學習提供服務,具有碎片化、可視化、結構化、非線性等特徵,追求的核心價值應該體現在減輕學習負擔與減低認知成本。同理,微課的製作也應該充分考慮與研究其重用性,在減輕學習成本與認知負擔的同時,應該既減輕教師教學負擔,也方便其他教師課堂教學的二次重構,實現資源共建共享。
10.6 師生同是微課的提供者與消費者
微課的第一服務對象是學習者,當然教師就是提供服務者,教師自然就是微課的製作者。但是,微課同樣可以由學生製作,學生同樣也是微課資源的提供者。合理利用微課的供給關係,發揮學生參與微課製作的積極性,可以有效提升微課的績效。學生製作微課是一個知識技能內化與建構、問題發現、解決問題與融合創新的過程,是學生享受學習成就的快樂與愉悅過程。微課製作需要經典傳統與新技術的融合,而不是只需要高新複雜技術的支持。實踐證明,降低微課製作的技術要求與難度後,微課資源的新形式更適合廣大師生自創資源與套用。微課的製作過程是資源生產、教研、反思、創新的過程,同樣是教師專業提升與價值發現的過程。把微課製作任務交給學生,使知識與能力的鞏固、檢查與反饋的效果效益更佳。通過師生共創微課,展現師生教與學成果,培育教學新生態鏈,可以更容易呈現學習與教學的價值。
微課應成為師生大眾化低成本的眾創學與教資源,為加速學與教方式方法的變革,以及創新網際網路+學與教新模式提供支持。微課有效支持網際網路+學習新形態,符合學生主動學習的需要,適應無處不在連續不間斷的非線性“漫遊式”結構化學習方式。微課資源有利於學生解難解疑解惑,也支持教師教學智慧共享。微課不僅適應常規的學歷學習,也適應教師的專業發展。同時,還適應廣大市民無處不在的持續學習。其製作方便、使用快捷、成本低廉,是其他資源形式無法比擬的。因此,大規模、規範化、系列化、結構化構建微課資源,有助於學生知識與能力的聯通建構,效益是可以預期的。
2016年12月10日,本《微課技術標準》由中國教育信息化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發布於華南師範大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