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激射器

微波激射器

微波激射器(maser)是利用輻射場受激發射原理製成的微波放大裝置。能夠產生噪聲極低的單色相干微波輻射

微波激射器是利用電磁波原子分子量子系統的共振相互作用,在微波波段獲得放大或振盪量子器件。對於原子(或分子)的某兩個能級,若其布居數是處於粒子數反轉的狀態,即上能級的布居數大於下能級的布居數,則與入射電磁波相互作用後總的表現為原子輻射相干電磁波,從而使入射電磁波的能量增加,這就是量子放大。如果入射電磁波的頻率 為微波頻率,則利用這種原理製成的放大器稱為微波量子放大器。若再加上適當的反饋裝置,則微波量子放大器就可以變成為微波量子振盪器。微波激射器是微波量子放大器和微波量子振盪器的統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微波激射器
  • 外文名:maser
  • 原理:輻射場的受激發射
  • 類型:儀器
  • 特徵:電磁波與量子系統共振相互作用
工作原理,具體解釋,套用,

工作原理

第一台微波激射器是1954—1955年由美國物理學家C.湯斯和蘇聯物理學家N.巴索夫和A.普羅霍羅夫獨立研製的氨分子激射器。其工作原理是,氨分子束先通過一個非均勻電場,使處於兩個基態能級中較低能級的分子被偏轉掉,處於較高能級的分子被聚焦,進入微波諧振腔,被腔內輻射場激勵而躍遷到下能級,發生受激發射。受激發射產生的輻射場激勵更多的分子發生受激發射,造成輻射能量的累積。當累積能量超過微波腔(氨分子系統)損耗的能量時,出現自持振盪。將振盪能量導出,就得到一個激射器。氨分子激射器的長期穩定度不高,未能走向實用化。但該技術的工作原理和套用前景從一開始就受到重視。基於其工作原理,美國物理學家N.布洛姆伯根於1956年發明了固體微波量子放大器,A.肖洛和湯斯於1958年提出了雷射的原理。

具體解釋

在微波激射器中,為了加強原子與電磁波的相互作用,往往把工作物質放在一個微波諧振腔中,諧振腔的諧振頻率正好等於原子的躍遷頻率。有的微波量子放大器用慢波結構來代替諧振腔。諧振腔本身又是一個反饋裝置,原子輻射出的電磁波能量的一部分留在腔內,再次作用於原子上構成正反饋作用。當諧振腔的Q足夠高,原子輻射的功率足夠大時,微波量子放大器就變成微波量子振盪器。
造成原子某兩個能級粒子數反轉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選態法和三能級(或四能級)抽運法。選態法常用在原子束(或分子束)中,當原子束通過一個不均勻磁場(或電場)時,處在不同能級上的原子因受力不同其運動軌跡就不同。這樣,就可把處在某一對能級的上能級的原子選出來,然後讓它進入一個諧振腔。三能級(或四能級)抽運法常用於氣體液體固體的工作物質。先用某一頻率的電磁波,把原子從最低能級抽運到一個高能級上,從而可以造成該高能級與另一個較低能級之間的粒子數反轉,或者造成另一個較低能級與最低能級之間的粒子數反轉。
微波量子放大器的優點是它具有特別低的噪聲。因為在微波波段,可能成為噪聲源自發輻射可以忽略,如果把放置工作物質的諧振腔再放入液氦中,則它的噪聲溫度只有幾開(K),非常接近於無噪聲的理想放大器。微波量子振盪器的優點是振盪頻率可以做得非常穩定。因為它決定於原子能級的穩定性,只要選擇合適的能級使能級位置對各種外界巨觀條件不敏感即可。
在微波量子放大器方面,常用的是固體微波量子放大器,適於在極低溫度下工作,從而可獲得極低的噪聲溫度。在射電天文方面,微波量子放大器在天線仰角較大(輸入噪聲小)時,可用於微弱微波信號放大

套用

套用最廣的激射器是氫原子激射器。美國物理學家N.拉姆齊等於1960年設計了世界上第一台氫原子激射器,輸出的無線電波的頻率為1,420,405,751.786赫,對應於氫原子基態兩個超精細能級之間的躍遷頻率。氫激射器輸出頻率準確度和穩定度極高,穩定度指標已經達到10-14量級,可用作頻率和時間基準(見量子頻率標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