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車庫搖滾

2003年以來,車庫搖滾掀起了復興浪潮,這種古老而又固執的音樂,以簡單新鮮的力量,再度打動了聽眾的耳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復興車庫搖滾
  • 再次輝煌:2003年
  • 類型:搖滾
  • 屬性:音樂
名詞由來,車庫音樂,復興浪潮,

名詞由來

這次搖滾樂回到的地方是60年代的車庫。2003年以來,車庫搖滾掀起了復興浪潮,這種古老而又固執的音樂,以簡單新鮮的力量,再度打動了聽眾的耳朵。
1994年,涅槃樂隊的柯特·科本自殺後,搖滾樂似乎一時間失去了動力和方向,在短短的一兩年的時間裡,起初風起雲湧的Grunge浪潮煙消雲散,唯一倖存下來的珍珠醬樂隊也是步履蹣跚,再也難現當年的意氣風發。
90年代後半期,整個流行樂壇一直被電子樂所籠罩,人們似乎相信,電子樂將是搖滾樂的未來,也將是整個音樂的未來。在以後的十年或者二十年之後,音樂家將不會再使用吉他,貝司或者架子鼓這樣的樂器,取而代之的將會是合成器、採樣器、鼓機以及電腦軟體。但他們錯了,即使是在電子樂最繁盛的時期,搖滾樂也沒有停止它的跳動,並且在搖滾樂的歷史上,在每一次它似乎將要死去的時候,它總是能夠奇蹟般的站起來,並且創造新的奇蹟。
這樣的奇蹟曾經發生在1959年巴迪·霍利死於飛機失事的時候,發生在70年代藝術搖滾充斥樂壇的時候,也曾經發生在80年代末重金屬,排行榜和超大型演唱會成為樂壇主流的時候,而這次,人們有理由相信,搖滾樂又回來了。和它歷史上的每一次復興一樣,搖滾樂又一次回到了簡單,直接,充滿激情和活力的根源,並從中得到向前的動力。

車庫音樂

自從60年代中期出現以來,車庫搖滾樂在很長時間裡一直被主流評論家們和歌迷所忽視,在他們看來,這種音樂只不過是精力過剩的孩子和幾個要好的夥伴在自家後院裡的玩鬧而已,你怎能稱這種東西為音樂?和甲殼蟲相比,它們沒有優美的和聲,精巧的和弦和複雜的歌曲結構,它們甚至只有一到兩個和弦,並且也許還沒有按對。而直到很長時間以後,人們才意識到,這也許正是搖滾樂的秘密所在。你不需要俊美的外表和動聽的嗓音,你所需要的只是一把吉他,然後歌唱,誰在乎?你要做的就歌唱,歌唱,不停地歌唱。
公認的最早的一首車庫歌曲是金斯曼樂隊的“路易,路易”,這首歌開創了車庫歌曲的模式:儘量簡單的和弦,儘量大音量的演奏,儘量短的時間,儘量笨拙的姿勢以及陰暗,淫穢而隱晦的歌詞。這首歌曲也成為日後許許多多業餘樂隊的首選翻唱歌曲之一。
另一支較早的車庫樂隊是德國的Monks樂隊,但他們並不是德國人,而是在德國服役的美國軍人,他們留在德國是因為他們喜歡在那裡的各個小俱樂部里演出。和Monks相比,紐約的地下絲絨樂隊似乎更像是不知道如何擺弄手中的樂器的壞孩子,但其實樂隊成員都是真正的專業音樂家,儘管在他們的第一張專輯《地下絲絨和尼可》中絲毫沒有專業音樂的影子。這張專輯也許是搖滾樂歷史上銷量最差和影響最大的專輯之一。從他們開始,紐約開始成為地下音樂的溫床。
接下來的Stooges樂隊成功地吸引了評論家的注意力,所有看過他們現場演出的人都不禁驚呼,“這些傢伙在舞台上怎么會如此地變態”?主唱Iggy Pop基本上不是在唱歌,而是在咆哮,歌詞也不再躲躲藏藏,而是直白的淫穢,同時Iggy開創了舞台上自殘的先例,並成為日後眾多樂隊模仿的對象。在早期的車庫樂隊中,最業餘的恐怕要屬Shaggs樂隊了,這支由Shagg一家組成的樂隊甚至在還沒有掌握基本的樂器演奏技巧的時候就開始錄製唱片了,但又有誰規定了搖滾樂必須要遵守什麼呢?
隨著Stooges和地下絲絨樂隊的解散,以及像齊柏林飛艇這樣的超級明星樂隊對搖滾樂壇的統治,車庫音樂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了,但它從來沒有真正消失過,在70年代紐約的紐約妞樂隊,雷蒙斯樂隊,電視樂隊,帕蒂·史密斯,理查·黑爾,以及英國的性手槍樂隊,衝撞樂隊,嗡嗡雞樂隊等人的音樂里,人們仍然可以聽到車庫音樂的影子,只不過這時候它的名字叫朋克。

復興浪潮

今天,一批更加年輕的樂隊再一次玩起了這種似乎已經過時的音樂,他們大多成立於1998年到1999年並在2001年左右發表了各自的專輯,他們繼承了60年代車庫音樂的傳統,並在其中加入了各自的音樂理念,畢竟,在搖滾樂近50年的歷史中,音樂形式已經經過了巨大的變化,而不變的是搖滾樂的精神。
在這批新樂隊中,領頭的是來自紐約的The Strokes樂隊,他們在2001年發表的首張專輯《Is This It》被當年的各大音樂雜誌均評為年度最佳專輯。地下絲絨樂隊和電視樂隊對他們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而同樣來自紐約的他們的朋友“Yeah,Yeah,Yeahs”樂隊卻稱自己是來自紐約的藝術朋克三人組,這支樂隊由女主唱Karen O,吉他手Nicolas Zinner和鼓手Brian Chase組成,他們只在2001年和2002年發行了兩張EP,但卻受到評論家和歌迷的矚目,他們和The Strokes一起構成了新一代CBGB樂隊的中堅力量,和其他女主唱的樂隊不同,Karen O的演唱風格更像是女子版的Iggy Pop。
另一支來自紐約的樂隊是Interpol,他們所受的影響更多的來自像Joy Division這樣的後朋克樂隊,他們在2002年年底發表了首張專輯《Turn On the Bright Lights》。
來自底特律的the White Stripes樂隊實際上是由前夫妻Meg White和Jack White組成的,他們成立樂隊的初衷是想做一種最簡單的搖滾樂,而他們幾乎已經做到了。他們的音樂混合了車庫音樂和布魯斯音樂的成分,主唱Jack White的嗓音更接近於早期經典搖滾樂,他們倆也始終以紅白兩色的裝扮示人。來自舊金山的Vue樂隊的音樂也是一種布魯斯化的車庫樂,主唱Rex Shelverton的唱腔仿佛是新一代的理查·黑爾。
這股車庫音樂的復興浪潮讓人值得關注的是它不僅僅是某個地區的潮流,它更是一個世界性的潮流。來自瑞典的the Hives樂隊和來自澳大利亞的“the Vines”樂隊和他們的美國同行們遙相呼應,一起為車庫音樂的復興推波助瀾。不同的是,“the Vines”的音樂中多了一些Grunge音樂的元素,結構也更加的規整。而和慵懶冷靜的The Strokes相比,the Hives樂隊的音樂顯得極為暴躁,狂烈,激情四射,在他們的專輯《Veni Vidi Vicious》中,他們將聽眾帶回到仿佛Stooges和滾石樂隊的時代。
是的,那是搖滾樂的黃金時代,它讓每個人都成為可能,搖滾樂的魅力在於它總是在從一個點向另一個前進,即使這個點是它曾經出發的地方,在這個不停的吞噬自己,消化自己的過程中,一個新的自己總是會在一個恰當的時候出現,車庫音樂的復興也只是搖滾樂史上的另一幕的重演,有一天它會被另一股潮流所替代,但搖滾樂的本質並不會變化,人們只是為它披上了新的外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