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內子病中札

《得內子病中札》是清代詩人張問陶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首聯詩人回憶從前夫妻生活的諧和融樂;頷聯寫自已如飛鴻失偶,鳴中常帶苦澀,妻子獨自帶著女兒,任勞任怨,值得可憐;後二聯寫妻子之相思以及詩人收到妻子書信後的擔憂與負疚。全詩對仗工整,情濃意切。這首詩充分表現了詩人身為丈夫對病中妻子的憐惜、關愛和歉疚之情。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得內子病中札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出處:《船山詩草
  • 文學體裁:七言律詩
  • 作者:張問陶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得內子1病中札
同檢紅梅玉鏡前,如何小別便經年?
飛鴻呼偶2音常苦,棲鳳將3雛瘦可憐。
夢遠枕偏雲葉髻4,寄愁買貴雁頭箋5
開緘淚涴6銷魂句,藥餌香濃手自煎。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內子:妻子,張問陶的夫人林韻微,著名女詩人。
2、飛鴻呼偶:飛行著的鴻雁呼喚伴侶。
3、將:養。
4、雲葉髻(jì):高聳濃密的髮髻。
5、雁頭箋(jiān):一種優質紙張,因有雁頭狀暗紋,故名。
6、開緘(jiān)淚涴(wò):打開書信,上面有淚花浸染過的痕跡。

白話譯文

我曾經伴著你在鏡前梳妝,同檢紅梅,怎么如今我們分別已經一年了?
我如同失伴的飛鴻,鳴叫聲中帶著苦澀之意,而你就像棲鳳將雛,憔悴可憐。
可以想像得到你此刻正在家中憑枕而臥,屢屢夢見我,致使你那烏雲般濃密的髮髻也弄偏了,而我也頻頻寄信回家,表示我的相思和牽掛。
在接到你病中的書札不禁淚流縱橫,我為你的病情深深擔憂,仿佛看到你抱病自己煎熬湯藥。

創作背景

乾隆五十四年(1789)十一月,詩人離家赴京,次年四月考中三甲五十五名進士,寓居京城。不久傳來了妻子在成都生病的訊息,於是詩人心馳神往,寫下了這首纏綿悱惻的詩,表示了自己與妻子的伉儷情深。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首聯回憶從前夫妻生活的諧和融樂。“同檢紅梅玉鏡前,如何小別便經年?”詩人曾伴著妻子在鏡前梳妝,同檢紅梅,這雖然僅是一個細微的動作,卻包含著夫婦間無限溫柔與體貼。所以在詩人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然如今勞燕分飛已經有一年了,怎不令他愁思滿懷。“如何”二字將詩人離別的愁苦與對妻子的相思之情曲曲傳出。
頷聯俱以比興出之,上句寫自已如飛鴻失偶,鳴中常帶苦澀;下句說妻子獨自帶著女兒,像棲鳳將雛,憔悴可憐。“飛鴻呼偶音常苦,棲鳳將雛瘦可憐。”詩人有一女,取名枝秀,所以有“將雛”的說法。這兩句雖用了隱喻,但表現的感情十分顯豁明了,前句寫我後句寫妻,相對成文,真情自見。 “瘦可憐”三字也緊扣妻子在“病中”的事實。
頸聯順勢具體描摹兩地相思的情狀。“夢遠枕偏雲葉髻,寄愁買貴雁頭箋。”妻子孤枕夜夢,遠行千里,壓偏了濃密峨峨的雲髻,而詩人慾托魚雁傳書,傾訴愁緒,為了那份對妻子的真情與珍愛,不惜購買昂貴的雁頭箋紙。此聯上下二句皆用折腰句,即上三下四的格式,既句法豐富,節奏多變,更是為了突出“偏”“貴”二字,前者可見妻子夢之幽深,思之綿遠,後者則點明詩人對感情交流的鄭重與在乎。
尾聯的上句寫自己接到妻子病中的書札,不禁淚流縱橫。“開緘淚涴銷魂句,藥餌香濃手自煎。”詩人為妻子的病情而擔憂,讀著她的來信。詩人似乎看到她抱病自煎湯藥的孤寂。而自己遠在他鄉不能陪伴帷幄,真是於心何忍。張問陶之妻林韻徵是成都鹽茶道林西厓之女。能詩善文,被譽為四川才女,其信中自有感情沉摯的詩句,所以詩稱之為“銷魂句”。這兩句與上一聯相反,上句寫自己,下句寫想像中的妻子,傳達出自己的負疚之情,正應合“得內子病札”之題面。
這首詩寫夫婦間真誠的思念十分成功。它用了律詩特有的對仗手法,兩兩相對地展開自己與妻子之間的情愫。首聯雖為合寫。然以時間上的差異表示昔日的歡愛與如今的孤獨。下三聯都一句寫自己,一句寫妻子,用了虛實相生的表現方法,不僅寫出自己的相思。而且從對面落筆,形象地刻畫出妻子的思念與病態。從而更深刻地表現了他們伉儷相知之深,情意之篤,其中優美的形象與精當的比況更加強了詩的感染力,讀來感人肺腑。

名家點評

貴州大學教授劉揚忠《張船山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對仗工整貼切,而且把實情與虛境、舊時與現在巧妙結合,道難道之情,於筆端盡現。

作者簡介

張問陶(1764—1814),字仲冶,號船山,四川遂寧人,清初名相張鵬翮的玄孫。張問陶對詩、書、畫均造詣精深,詩文風格清警,被譽為“蜀中詩人之冠”,書法險峻勁捷,繪畫情趣天然,“墨猴”畫技藝尤精。與袁枚、趙翼等人相呼應,力主“性靈”之悅。著有《船山詩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