徑山古蹟

千餘年的徑山歷史,創造了大量寶貴的文化,如古建築、古樹、古文等等,內容豐富。但是,由於種種的社會原因,真正遺留給後人的為數不多。據記載,古蹟眾多,目前尚存的有唐代古井——龍井一口,明代鐘樓一幢,明代鐵佛三尊等等。現將對徑山幾處古蹟及相關詩選作有關介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徑山古蹟
  • 地理位置: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徑山
東坡洗硯池,古蹟簡介,蘇軾與徑山之緣,相關詩選,喝石,古蹟簡介,喝石的來歷,相關詩選,靈雞冢,古蹟簡介,靈雞冢的來歷,靈雞泉,相關詩選,龍井,古蹟簡介,史料摘錄,相關詩選,

東坡洗硯池

古蹟簡介

東坡洗硯池是徑山現存的一處著名古蹟。據史料記載,蘇軾任杭州通判時,三游徑山喜於此閣作文吟詩,常在池中洗滌筆硯,故名為東坡洗硯池。
東坡洗硯池位於中國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徑山內。出徑山寺山門往東,走過含暉亭即為所在地。
東坡洗硯池為一水池,呈不規則圓形,直徑約11米、池深5米。池旁有開天閣,周圍蒼松翠竹,森森清幽,池水清澈,常年不枯。

蘇軾與徑山之緣

蘇軾任杭州通判時,曾三度上徑山遊覽觀光。對徑山有深深的感情,為徑山賦詩多首,大大提高了徑山的文化影響力,如下:
“(一)三游徑山並作詩12首,使景山增添了色彩,提高了知名度;
(二)熙寧四年(1071年)把徑山住持自傳制改革為“十方制”;
(三)親自招請祖印常悟、澄慧、維琳等三位有道高僧到徑山主持法席,澄慧禪師還是蘇軾親自送上山的;
(四)對徑山僧侶交往密切,僅書信就有六封;
(五)對徑山愛而難捨,欲在徑山“築室安遲暮”,過一個“灑掃樂清淨”的晚年生活。”
蘇軾游徑山的史料記載,如下:
“在三門外,東坡先生當登山題詠,洗硯於此。其水澄澈可愛,明月上生,微波鱗動,舊有東坡祠。” ——徑山志卷之十四
“蘇軾,字子瞻。徑山琳禪師問疾云:學士生平踐履,至此更湏著力。公應聲曰:著力便差。語絕而逝。《游徑山》詩及興寶月,無畏諸詩書,別見。” ——徑山志卷之十一

相關詩選

一、宋·蘇軾《游徑山》
眾峰來自天目山,勢若駿馬奔平川。
中途勒破千里足,金鞍玉鐙相迴旋。
人言山住水亦住,下有萬古蛟龍淵。
道人天眼識王氣,結茅宴坐荒山巔。
精神貫山石為裂,天女下試顏如蓮。
寒窗暖足來撲朔,夜缽咒水降蜿蜒。
雪眉老人朝叩門,願為弟子長參禪。
邇來發興三百載,奔走吳會輸金錢。
飛樓涌殿壓山破,朝鐘暮鼓驚龍眠。
晴空偶見浮海蜃,落日下數投村鳶。
有生共處覆載內,擾擾膏火同烹煎。
近來愈覺世議隘,每到寬處差安便。
嗟予老矣百事廢,卻尋舊學心茫然。
問龍乞水歸法眼,欲看細字銷殘年。
二、宋·蘇軾《再游徑山》
老人登山汗如濯,到山困睡呼不覺。
覺來五鼓日三竿,始信孤雲天一握。
平生未省出艱險,兩足慣曾行犖确。
含暉亭上望東溟,凌霄峰頭挹南嶽。
共愛絲杉翠絲亂,誰見玉芝紅玉琢。
白云何事自來往,明月長圓無晦朔。
冢上雞鳴猶憶欽,山前舞鳳遠征璞。
雪窗馴兔元不死,煙嶺孤猿苦難捉。
從來白足傲死生,不怕黃巾把刀槊。
榻上雙痕凜然在,劍頭一吷誰能角。
嗟我昏頑晚聞道,與世齟齬空多學。
靈水先除眼界花,清詩為洗心源濁。
騷人屢欲逃競病,禪老但喜聞剝啄。
此生更得幾回來,從今有暇無辭數。

喝石

古蹟簡介

喝石是徑山現存的一處著名古蹟,位於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徑山。
徑山宴坐峰東邊有塢名天水坑,竹林茂盛,清泉潺潺,幽靜別致。那裡有三塊大岩石佇立在一處,便是“喝石”,又名“靈岩喝石”。此處,也是徑山開山祖師法欽禪師結茅講經之地。

喝石的來歷

據史料相傳,法欽禪師初上徑山,於峰北石屏之下坐禪。一天,有一山人前來請求剃度為僧。法欽詢問:“你有何能?”他答:“能誦觀音俱胝等咒,功力無比。”然後對石屏大喝,石裂為三。因此被後人稱為“喝石”,又名“川字石”。法欽於是收他作沙彌,法名崇慧。後唐代宗傳旨崇慧,賜其紫衣,授號“護國三藏”,並召崇慧問明其師為徑山法欽。崇慧奏明他未曾受戒,不敢受紫衣之賜。代宗聞奏,便詔法欽入京。
皇帝詔曰:
“朕聞江左有蘊道禪人,德性冰霜,淨行林野,朕虛心瞻企,渴仰懸懸,有感必通,國亦大慶,願和尚遠降中天,盡朕皈向,不違願力,玄物現形,仍敕免所經州縣嚴肅館餉。……”
此詔後來勒石刻碑,雖然現在已經不復存在,但喝石岩卻成為了這一歷史見證。

相關詩選

明·沈季文《過寂照庵》
蘭若蕭疏夕照間, 碧雲黃葉滿秋山。
逢僧為說無生法, 喝石岩前帶月還。
註:沈季文,萬曆五年丁丑科(1577年)沈懋學榜,二甲三十四名,字少卿,松陵鎮人,嘉靖十七年(1538年)進十沈啟之孫。授工部主事,遷福建參政攝布政使事。二十六年調任四川按察使。二十九年遷山西右布政使,改任山東左布政使。三十三年擢副都御史巡撫河南。三十六年因病辭官歸里,隔一年去世。

靈雞冢

古蹟簡介

靈雞冢位於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徑山寺放生池北。放生池北側有一座墳墓。墳上栽著茶樹,人稱“靈雞冢”,又名“金雞墳”。

靈雞冢的來歷

據史料傳說,法欽來徑山結茅時,有一隻常年住在徑山的靈雞在法師宣講佛法時,都會準時到達,認真聆聽,20餘年始終如一。唐大曆三年(公元768年),代宗御詔法欽進京,靈雞便不吃不喝,長鳴三日而死。徑山寺內的僧人便將它葬在放生池北面,以示放生。據傳聞,靈雞死後,去西天見到了如來,如來念其心誠,命列位於二十四宿之中,稱“東方宿卯日星君”。

靈雞泉

相傳法欽初到徑山,看見一隻金雞用爪刨地,刨出一拳大小的小洞,泉水隨機湧出,味道甘冽,人稱“金雞泉”或“靈雞泉”。位於喝石西處山崗,泉口二十公分,深五公分,終年有水,乾旱時也不乾涸。

相關詩選

明·徐允翹《靈雞冢》
悲哉千古人,跡滅不可睹。
何物擅靈通,名山留抔土。

明·蔣灼 《靈雞冢》
一瘞靈雞萬古名,冢前唯有雉來鳴。
已從法坐超三昧,不向人間報五更。
註:蔣灼,字子九,號方台,餘杭方山(今浙江餘杭大陸鄉)人。出身諸生,工於詩,安貧自得,吟詠為娛。詩見嘉慶《縣誌》第9、10、17卷。

龍井

古蹟簡介

龍井是徑山現存的一處著名古蹟,唐代的建築物,據傳徑山古剎基地,原系龍湫,住有龍王。
法欽禪師來山結茅庵後,龍王將湫讓與法欽建寺。龍去湫涸,犁為平地,僅留此穴,以供桌錫,因名龍井,又名龍王井、龍湫井。
龍井位於中國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徑山內,在徑山寺大雄寶殿舊基東北角數步處。

史料摘錄

龍王殿側,即龍王徙居天目,留一穴送供處也。——徑山志卷之十四
宋蔡端明《記徑山之游》一文有:“峰間小井或雲古龍湫也。龍亡湫在,歲率一至,雷雨暝曀,而鄉人祠焉者憧憧然。”又,“松下石泓,激泉成沸,甘白可愛,即之煮茶,凡茶出北苑第品之無上者,最難其水,而此宜之。”

相關詩選

明·蔣灼《龍王井》
欽公法重自降龍,一月臨階尚有縱。
從入空門離苦海,碧泉常有白雲封。
註:蔣灼,字子九,號方台,餘杭方山(今浙江餘杭大陸鄉)人。出身諸生,工於詩,安貧自得,吟詠為娛。詩見嘉慶《縣誌》第9、10、17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