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麗仙

徐麗仙

九歲隨養母習彈詞。十五歲後在浙江一帶演出。建國後,任上海評彈團演員、中國曲藝家協會第二屆理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徐麗仙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江蘇蘇州
  • 出生日期:1928年
  • 逝世日期:1984年
  • 職業:演員
  • 代表作品:《徐麗仙唱腔選》
個人簡介,藝術經歷,演出劇目,藝術成就,藝術追求,獨創“麗調”,

個人簡介

徐麗仙(1928—1984),女。蘇州彈詞女演員。江蘇蘇州人。 九歲隨養母習彈詞。十五歲後在浙江一帶演出。建國後,任上海評彈團演員、中國曲藝家協會第二屆理事。中國民主同盟盟員。
徐麗仙
在“蔣調”、“徐調”基礎上創“麗調”。 擅演曲目有《羅漢錢》、《新木蘭辭》等。有《徐麗仙唱腔選》。

藝術經歷

本姓徐,幼被普餘社錢家班班主錢錦章收為養女,由養母教唱彈詞及京戲、小曲。11歲起即隨養母在茶樓、酒館賣唱。15歲取藝名錢麗仙,與師姐拼檔彈唱長篇彈詞《倭袍》、《啼笑因緣》。1949年錢錦章被人民政府鎮壓,徐麗仙恢複本姓,與女徒包麗芳拼檔演出《啼笑因緣》、《劉胡蘭》等書目。
徐麗仙
1953年春,參加上海市人民評彈工作團(今上海評彈團)。一度與姚蔭梅拼檔演出現改編的長篇彈詞《方珍珠》。
1954年與劉天韻拼檔演出長篇《杜十娘》、《王魁負桂英》及《三笑》。
956年曾以《情探·梨花落》選曲赴京參加全國音樂周演出。
1959年改任上手,與張維楨拼檔演出長篇彈詞《雙珠鳳》。
1963年後又與周雲瑞拼檔演出周改編的長篇《豐收之後》。
1977年因患舌癌輟演,治病期間仍以極大毅力,繼續譜唱新作,灌錄唱片。
1981年左右並曾多次抱病登台演唱。

演出劇目

徐參加過《羅漢錢》、《劉胡蘭》、《獵虎記》、《王佐斷臂》、《楊八姐遊春》、《王魁負桂英》等多部中篇的演出,其所譜唱書中唱篇,不少成為了長期演唱的保留節目。此外,並演出過短篇《錯迸錯出》選回《拘頭莊》、《小二黑結婚》等。
徐麗仙
其代表作有《新木蘭辭》、《情告》、《陽告》、《六十年代第一春》、《見到了毛主席》、《年青媽媽的煩惱》、《全靠黨的好領導》、《飲馬烏江河》、《黛玉葬花》、《望金門》等,不下30餘支。

藝術成就

徐於20世紀50年代初,形成風格鮮明的流派唱腔“麗調”。初以柔和委婉,清麗深沉為特點。之後,結合譜唱各種歷史、現代題材的唱詞,對唱腔、曲調作了很大的革新和發展,增加了明朗剛健以及流利歡快的一面。她並為毛澤東、葉劍英等詩詞譜曲,獲得一定成功。“麗調”對彈詞音樂的發展,以及彈詞女聲唱腔與演唱方法,都有卓著的貢獻。《徐麗仙唱腔選》由楊德麟記譜、整理,上海評彈團編,於1979年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徐曾任中國曲藝家協會第一、二屆理事。中國音樂家協會第二屆理事。
徐麗仙雕像徐麗仙雕像

藝術追求

徐麗仙對藝術的執著追求,在評彈界是早有傳聞的。據評彈界前輩劉天韻周雲瑞介紹,徐麗仙利用洗衣服的時間背誦唱詞,經常鑽進公園的僻靜處所,獨自模仿角色的虛擬動作。為了藝術,她虛心向同行和專家學習。平襟亞先生曾經談到,1954年徐麗仙正和劉天韻搭檔,在仙樂書場彈唱長篇《杜十娘》和《情探》。那時徐經常在上午出入平家,她的文化水平不高,專門請這兩部書的作者平先生講解唱詞的含義。上面提及的“天昏昏、地沉沉”和“梨花落、杏花開”兩段唱詞就是經平先生逐字逐句詳細講解後,徐麗仙仔細領會,分段哼唱定腔,再和劉天韻周雲瑞等共同加工而成的。有的時候,徐麗仙還邀同精通音律的周雲瑞帶上琵琶、三弦來到平家,對業已初步定腔的唱段,再邊唱邊徵求意見。逢上白天無日場演出,她會花上整整一天功夫,不斷揣摩唱詞意境和人物感情,一遍又一遍地哼唱,仔細修改,尋求最貼切、動聽的旋律。每逢這時,座上客中有陸澹庵(評彈《啼笑因緣》的第一位編者,還改編過張恨水的《滿江紅》)、趙景深等幾位老先生,他們聽後都會對徐麗仙的唱提出自己的看法。趙先生是對古典詩詞很有造詣的學者,他常對唱詞中所包含的典故,作深入淺出的闡釋;徐先生是講究音韻吐字的,他會指導字音的四聲與平仄法則,甚至對詞頭、詞腹和詞尾的結構知識,也會不厭其煩地耐心講解;陸、平兩位先生還風趣地解說評彈中的各種白口,從各種人物出發,巧妙地示範運用,直到徐麗仙領會為止。這時從平家的堂屋中常常發出陣陣歡笑聲,這是藝術前輩為徐麗仙勤奮學藝、不斷奮進而發出的欣慰笑聲。徐麗仙正是在這樣一種藝術氣氛的環境中,憑藉著刻苦精神和藝術敏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徐麗仙
在“梨花落、杏花開”唱段中的那句“奴是推窗只把郎君望”唱腔,徐麗仙先後改過三次才最後定調,不但唱法新穎,而且突出了敫桂英痴情相思,倚窗遙盼的心境。那句“不見郎騎白馬來”的結尾聲,為了要點出敫桂英祝願王魁進京一舉成名,及早榮歸的急切心情,徐麗仙採取了聲漸減弱,氣漸增強的唱法,腔隨字轉,次達人意,寄情於聲停神續之中。唱至“秋水望穿佳音至”後,不但速度改變,連板式也改換,採取叫散(成散板)的形式,進一步唱出敫桂英對王魁的一往情深,更渲染了敫桂英在負心漢王魁休書到來之前的那種喜悅心情,為休書到來後而產生的極度悲痛,起到以喜襯悲情更悲的烘托作用。這也是徐麗仙虛心聽取了劉天韻要她在此採用快彈慢唱形式的建議後,加以靈活運用的結果。這樣,古代被侮辱被迫害的多情脆弱女子的形象,就淋漓盡致地呈現出來。
當人們在稱讚徐麗仙的唱腔時,她常常謙虛地答道:“要說我的唱有一些特色的話,該有唱詞作者的很大功勞,平先生編的唱詞既能突破句格常規,又能調順平仄。如“天昏昏、地沉沉,虎狼輩,毒蛇心,負恩義,滅人倫”的唱詞,在起始句中就連用了六個三字句,這在傳統彈詞中是從無先例的,這是彈詞作者為我著意跳出老框子,尋求新唱腔而創造的有利的條件,便於我抒發感情。徐凌雲先生和陸澹庵先生都曾為我的唱提出過不少技術上的意見,我的唱調也有劉天韻姚蔭梅朱介生徐雪月蔣月泉周雲瑞楊德麟諸位的指教和幫助。“從徐麗仙的自謙中,也可以看出她在藝術上所耗費的心血。
對於搭檔者,徐麗仙總是盡情地吸取他人所長。她從劉美仙、曹醉仙、姚蔭梅徐雪月劉天韻朱介生蔣月泉周雲瑞等同道身上,吸取說、噱、彈、唱、演等基本功,從而能在中篇評彈《兩兄弟》、《獵虎記》、《梁山伯與祝英台》、《羅漢錢》、《唐知縣審誥命》、《楊八姐遊春》中,創造出小飛蛾、顧大嫂、佘太君、誥命夫人這些各具個性的藝術形象,令聽眾難以忘懷。在短篇評彈《錯進錯出》中,徐麗仙另闢戲路,塑造了一個貪小便宜,終於成為聽眾善意嘲笑對象的角色,填補了以前她在“演”的方面的薄弱環節。

獨創“麗調”

徐麗仙出生在貧苦家庭,自幼失學,她所參加的藝術班子又為封建把頭所控制。文化上的貧乏給徐麗仙的藝術道路帶來了較常人更多的困難。但徐麗仙憑藉她對藝術的特殊敏感,竟然在書壇生涯取得不同凡響的成就。以“麗調”來說,在彈詞開篇《寶玉夜探》中的那句“輕敲銅環叮噹響”的唱腔,敘述寶玉在夜靜更深之際,探望黛玉輕敲瀟湘館門環的情形,因寶黛之間情意綿綿,所以唱腔柔和婉轉。纏綿悱惻。但當徐麗仙把同樣的唱腔用到書戲《眾星拱月》中的“光榮媽媽真可敬”這句唱詞中時,如果仍然唱得纏綿悱惻,那就表現不出送子參軍的老媽媽的愛國豪情,徐麗仙經過反覆琢磨,改為加強力度和加快速度的唱法,俾使聽眾深受感染。也賦予了該唱腔新的生命力。待用到中篇評彈《羅漢錢》中“我與保全哥哥情義好”這句唱詞時,則增加了起伏變化,使這句唱詞充分表達了小飛蛾含蓄深沉的感情。就在這同一唱腔的三次運用過程中,徐麗仙反覆體會書中人物感情,反覆琢磨唱法,做到“一曲多唱”,表現出不同人物的不同感情。“化腐朽為神奇”是徐麗仙勤于思考、勤於發揮的結晶。戲曲演員一般不用膈腮音,因膈腮音發出來有扁和淺的弱點,不好聽,向被演員稱為“敗音”或“忌音”。但徐麗仙卻敢於將它進行改造,適當利用,收到了出人意外的效果。在唱到開篇《新木蘭辭》中“代父從軍意氣揚”的“揚”字時,就用上了膈腮音,使花木蘭的豪邁奔放性格表現得更為充分。
獨創“麗調”獨創“麗調”
“麗調”的旋律,既有傳統評彈流派曲調的韻味,如上面提到的那句“輕敲銅環叮噹響”的唱腔,就脫胎於蔣(月泉)調,又向徐(雲志)調吸收了營養。是蔣、徐兩調旋律的融合型唱腔。“麗調”也有向其他戲曲(如錫劇、蘇灘、滬劇和越劇等江南地方戲)和曲藝(如京韻大鼓、河南墜子、山東快書等),甚至歌曲音樂學習和借鑑的地方。正因為這樣,她的唱腔就更顯得豐富多變,這從開篇《黛玉焚稿》、《紅葉題詩》、《飲馬烏江河》和《社員都是向陽花》中,都可以得到佐證。在唱腔中,徐麗仙還把原先評彈曲調中運用得很少且處於從屬地位的“4”和“7”兩個音,提升到重要地位,並和傳統的曲調風格融為一體,使之成為麗調的一大特色。當我們聽她唱開篇《黛玉葬花》和《豐收之後·賣餘糧》時,那種與其他流派唱腔迥然不同的感覺,就是由此而生的。
麗調的曲式結構嚴密,做到定腔定譜,是徐麗仙對評彈唱腔的一大貢獻。即使是唱腔間的過門,她也嚴格要求,這在“梨花落、杏花開”的唱段中表現得尤為突出。她在“杏花開”和“桃花謝”唱詞之間,用了一個創新的短過門,自然地銜接了上下兩句,而“奴是夢繞長安千百遍”一句後的間奏過門,則起到了襯托唱腔和便利於演唱者換氣的作用。在演唱“推窗只把郎君望”的“望”字時,伴奏卻用上了似斷非斷的簡化過門,伴隨了下句唱詞的緩緩吐出,既連貫了上下句,又充分表達了女主角當時的情感,不能不使人叫絕。
麗調的伴奏,常常是別出心裁,點石成金的。如開篇《六十年代第一春》中加進了板的敲打,既增強了節奏感,又活躍了氣氛;開篇《新木蘭辭》中則用了銀鈴伴奏,渲染了木蘭榮歸後合家歡樂的景象,都是具有突破性的創舉。
即使是身患重症後,徐麗仙對藝術的道路仍是一如既往。在她後期作品中,勇於改革,敢於創新的精神更為感人。這一時期創作的開篇《望金門》和《青年朋友休煩惱》、《二泉印月》,無論從運腔或伴奏樂器的運用上,都充分顯示了她在跟上新的時代方面有新的設計和大膽實踐的勇氣。在對西洋樂器的使用上,徐麗仙既慎重又大膽,是她首倡把電聲樂器、電吉他和電子琴加進伴奏中,並和樂器製作者設計創造了可兩面彈奏的改良三弦,為男女檔演員攜帶樂器帶來方便。這些都是徐麗仙運用生命中的餘熱而迸發出的燦爛耀眼的火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