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顯卿

徐顯卿

徐顯卿,字公望,號檢庵,明朝南直隸長洲(今蘇州)人。

基本介紹

  • 本名:徐顯卿
  • 別稱:公望
  • 字號:檢庵
  • 所處時代:明朝
  • 民族族群:漢
  • 出生地:蘇州
  • 出生時間:1537
  • 去世時間:1602
  • 主要作品:《天遠樓集》
人物生平,早年及科舉,入仕,家庭成員,

人物生平

早年及科舉

徐顯卿,生於嘉靖十六年 (1537) 卒於萬曆三十年 (1602),隆慶二年(公元一五六八年)進士。曾修明穆宗實錄,官至吏部侍郎。萬曆十七年(1589)三月二十二日因遭劾,三次上書請求至仕(退休)得準,就此罷官。顯卿著有《天遠樓集》二十七卷,《四庫總目》王穉登為之序。關於其事跡多失載,有徐顯卿宦跡圖及詩序傳世。
嘉靖三十三年(1554),18歲的徐顯卿將參加童子試,二月十四日半夜,和兄長往江東廟求籤,此時殿內無人,燈燭將盡,正在焦急時,殿門卻自動打開,仿佛有神明暗中相助。徐顯卿和兄長皆頭戴唐巾,身穿道袍,足躡雲履。.儲宷綰章——萬曆十二年(1584),48歲的徐顯卿由翰林院侍讀升兼詹事府左春坊左諭德(從五品),成為本坊掌印官。畫中徐顯卿著紗帽圓領,端坐在大堂之上,本坊屬吏等正在文書上蓋印,反映出徐顯卿此時的身份
隆慶元年(1567),31歲的徐顯卿在父親去世六年之後才參加應天府(南京)的鄉試,考中舉人。明代鄉試在南北直隸及各布政使司舉行,每三年一次,考中者稱舉人,鄉試放榜後,各地官員還要為中式者舉辦宴會,稱為“鹿鳴宴”,徐顯卿因故未能參加。
隆慶二年(1568),32歲的徐顯卿考中進士。鄉試第二年,各省舉人到京師參加禮部主持的會試,考中者稱貢士,貢士可參加由皇帝主持的殿試,殿試錄取分三甲,考中者通稱進士,其中第一甲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皆賜進士及第。
隆慶六年(1572),36歲的徐顯卿以編修假回故里長洲,二月十一日送友人喪,行船至胥盤二門之間,突然遭遇雷電颶風,不少船傾覆沉沒,溺水者達數百人。徐顯卿的船“如箭東下”,幸遇一艘新修大糧船,船中軍夫將徐顯卿主僕救上糧船,徐船隨後飄離沉沒。

入仕

隆慶六年(1572)到萬曆二年(1574)、四年,徐顯卿與成監吾、王忠銘、王對南、陳玉壘共五人輪流在內書堂為司禮監宦官授書。徐顯卿戴烏紗帽,穿大紅圓領,胸前綴鷺鷥方補,可知此時身份是翰林院修撰。聽課的宦官身上都穿青素直身,腰間懸掛牙牌。
自隆慶四年(1570)徐顯卿被授為翰林院編修,即參與纂修《明穆宗實錄》與《明世宗實錄》,隨後又編纂起居館奏章和管理文官誥敕,“凡應制文字,無一不與聞”。畫中徐顯卿身著常服(烏紗帽、綠圓領),正在皇極門東廡的史館內工作。
萬曆二年(1574),38歲的徐顯卿參與會試校閱試卷,在易一房。萬曆十一年(1583),47歲的徐顯卿再次參與會試閱卷,在易二房。同年秋九月,徐顯卿和王對南(王家屏)主持武舉會試。畫中表現了明代貢院舉行考試的情景。
.萬曆九年,徐顯卿病情日益嚴重。一天徐顯卿夢到自己赤身來到孔陵大殿,遇衍聖公來拜,徐辭而不見,等衍聖公走後他來到殿外休息,有老少二婦人持食盒過來,少婦強令他吃下熟茄,頓覺滿口馨香,醒來後香味猶在。天明徐顯卿到書房,患處膿水潰出,一二日而疾愈。
萬曆十年(1582)徐顯卿假滿,從陸路回京,畫中描繪的是京師城外館驛前的場景。山中白雪皚皚,徐顯卿戴著暖耳風領坐在轎內,前方有從人騎馬開道,驛舍牆外有鼓吹奏樂,驛中官吏身穿青素圓領候立道旁。山間有茅屋酒肆,遠處可見京師城牆與樓台宮闕。
徐顯卿從神宗登極初開經筵便充任展書官,歷經十年才升任經筵講官。經筵時皇帝與官員皆穿吉服,畫中明神宗頭戴烏紗翼善冠,身穿黃色龍紋雲肩通袖膝襴袍,腰束玉帶(大紅帶鞓);徐顯卿和其他官員都是烏紗帽、大紅補子圓領。
.萬曆十二年(1584),48歲的徐顯卿由翰林院侍讀升兼詹事府左春坊左諭德(從五品),成為本坊掌印官。畫中徐顯卿著紗帽圓領,端坐在大堂之上,本坊屬吏等正在文書上蓋印,反映出徐顯卿此時的身份。
萬曆十二、十三年,明神宗兩次到天壽山視察壽宮,徐顯卿皆扈駕隨行,第二次返回時,神宗駐蹕西山功德寺,徐顯卿宿於呂公洞,聽隔岸有中官吩咐僧人打掃,說萬歲爺天明即至,徐顯卿連夜從間道入西直門而回,同宿者在其走後遇“中官擁塞”,行李都出不來。
徐顯卿
萬曆十二年(1584)十一月,吏部推48歲的徐顯卿補國子監祭酒(從四品),十二月初二日到任。畫中徐顯卿身穿常服,坐在國子監彝倫堂祭酒公座上,面向南,左手為司業座位,面向西,其他官員分別站立兩旁,均穿著常服。
萬曆十三年(1585)四月十六日,明神宗步行至天壇祈雨,徐顯卿與百官導駕前驅。神宗身著青服,深青色圓領,素而無紋;文武官員皆穿素服,青黑色圓領,不綴補。此類服飾用於帝後忌辰、喪禮、謁陵、祭祀以及災異修省等場合。
徐顯卿任國子監祭酒後,因不需要朝參,遂傾力治療頑疾。四月底敷藥,六月二日患處大潰,兩天后“身如冰冷”,蓋著棉被貂裘也不管用,室內圍上蘆席遮光,四天不飲不食。初八日,徐顯卿感到“魂出復還”,渾身輕快。次日食粥,月余身體康復,回太學視事。
明代皇極門外兩廡共48間,除曠8間外,剩40間,其中東20間設實錄館、玉牒館、起居館等。皇帝起居注因“其事甚秘”,非日講官不得參與記注。萬曆十三年(1585)十月,徐顯卿由國子監祭酒遷少詹事,充日講官,遂在皇極門外起居館參與輪注起居注。
萬曆十三年(1585),徐顯卿擔任明神宗日講官。日講在文華殿後穿堂,本開《紀遇詩》序說:“御座不甚高,書案亦不甚大。”畫中明神宗坐在屏風前御座上,徐顯卿正為皇帝講讀,屏風后有司禮監官,閣臣與講官分立案前,皇帝官員皆穿常服。
萬曆十四年(1586)六月二十四日,徐顯卿被升為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讀學士,二十六日是其五十誕辰,堪稱榮福雙至。畫中徐顯卿坐在翰林院堂上,看著屬吏在文書上蓋印,宋代之後翰林院被稱為“玉堂”,翰林院印的印文用篆體,故本圖稱“玉堂視篆”。
萬曆十五年(1587)二月,《大明會典》編纂完成,時任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讀學士的徐顯卿以會典副總裁官加恩升俸一級,得以追贈祖父、父親和祖母、母親。祖父徐庭蘭和父親徐騏俱贈通議大夫、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讀學士,祖母和母親都贈為太淑人。

家庭成員

曾祖:徐景春。
祖父:徐廷蘭
父親:徐騏。
母親:林氏,繼李氏。
妻子:丘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