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禮華(武漢大學土木建築工程學院院長)

徐禮華(武漢大學土木建築工程學院院長)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徐禮華 ,女 ,1962年9月生,安徽潛山人,九三社員。教授(博士生導師), 國家一級註冊結構工程師武漢大學土木建築工程學院院長、災害監測與防治研究中心副主任(兼)1983年7月本科畢業於合肥工業大學工民建專業,獲工學學士學位;1991年2月研究生畢業於武漢工業大學結構工程專業,獲工學碩士學位;1999年1月研究生畢業於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岩土工程專業,獲工學博士學位。九三學社第十四屆中央委員會委員。

現任武漢大學土木建築工程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一級註冊結構工程師,九三學社湖北省委員會副主委。兼任全國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學科專業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理事、湖北省土木建築學會副理事長、湖北省建設教育協會副會長、國際標準化組織“混凝土技術委員會(ISO/TC71)”委員、《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副主編等。出版教材5部,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湖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武漢大學教學成果特等獎,獲得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獎、武漢大學第三屆傑出教學貢獻校長獎、湖北省高校先進女職工、武漢大學教學名師。近5年主持國家“863計畫”子課題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國家“十二五”支撐計畫子課題1項、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項目1項、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高層建築設計項目10餘項等發表學術論文112篇,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發明專利2項,出版編著1部,主編行業標準《纖維片材加固砌體結構技術規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徐禮華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日期:1962.09
  • 職業: 教 授 (博士生導師)
  • 畢業院校合肥工業大學
主要學歷,任免信息,主要研究領域,主要任職經歷,主要學術兼職,主要科研工作及成果,主要教學工作及成果,已出版教材:,近五年的獲獎情況,主要論文著作,纖維混凝土方向,鋼管混凝土方向,

主要學歷

1983年7月畢業於合肥工業大學工民建專業本科,獲工學學士學位;
1991年3月畢業於武漢工業大學結構工程專業研究生,獲工學碩士學位;
1999年1月畢業於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岩土工程專業研究生,獲工學博士學位。
1994年在荷蘭王國IHS進修“城市規劃與管理”,獲結業證書。

任免信息

2017年12日至13日,九三學社湖北省第七次代表大會在漢召開。徐禮華當選副主任委員。

主要研究領域

工程結構抗震、纖維混凝土結構、土-結構相互作用

主要任職經歷

1983.07-1988.08 安徽省潛山縣建築設計室助理工程師;
1988.09-1991.03 武漢工業大學結構工程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
1991.03-1993.09 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工測系講師;
1993.11-1998.11 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城市建設學院副教授;
1998.12-2000.07 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城市建設學院教授、副院長(主持工作);
2000.08至今 武漢大學土木建築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院長。

主要學術兼職

全國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專業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教育工作委員會與纖維混凝土委員會委員;湖北省土木建築學會副理事長;湖北省土木建築學會結構加固專委會主任;湖北省建設教育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湖北省建設教育協會副會長;武漢岩土工程學會常務理事。

主要科研工作及成果

先後完成60餘項建築工程設計項目,完成和承擔20餘項科研項目,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數字智慧型紅外線遙感技術快速探測混凝土劣化程度”、教育部高等學校骨幹教師資助計畫項目“用地球動力學方法研究大型水庫地震的時間、空間、強度”、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軟土地基上高層建築抗震性能模型試驗與仿真分析”等,先後在《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建築結構》、《水利學報》、《工業建築》、《武漢大學學報》(工學版)、《華中科技大學學報》、《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等核心刊物及國際學術會議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三大檢索收錄論文10餘篇。

主要教學工作及成果

主講本科生課程:混凝土結構、砌體結構、高層建築結構設計、建築結構抗震設計、土力學、基礎工程設計原理;主講研究生課程:高等鋼筋混凝土結構、工程結構抗震、結構振動控制。參與完成國家測繪局教研項目“城鎮建設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主持完成湖北省教育廳教研項目“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和“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性教學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先後在《華中師範大學學報》等核心刊物發表教改論文10餘篇。

已出版教材:

1、(參編) 《混凝土結構》(下),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02。
2、(副主編)《砌體結構設計》,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4。
3、(主編) 《土木工程概論》,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
4、(副主編)《混凝土建築結構設計》,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7。

近五年的獲獎情況

2000年被評為國家測繪局跨世紀學術和技術帶頭人;
2000年獲湖北省高校先進女職工稱號;
2002年獲湖北省第九屆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二等獎;
2004年獲獲湖北省第十屆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二等獎。

主要論文著作

纖維混凝土方向

徐禮華、李書進:配筋鋼纖維混凝土疊合梁受力性能試驗研究;鄭州工學院學報(鄭州大學學報(工學版));1991年9月;第12卷第3期:3-6
Peng Shaomin,Xu Lihua.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Serviceability Limit State of SFRC Composite Beams.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ncrete Enginering.Nanjing,China,18-20 Sept.1991,1138-1143
李書進、徐禮華:鋼釺維混凝土的J——積分研究,《水工結構工程理論與實踐》,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1年11月,150-154
徐禮華:配筋鋼纖維混凝土疊合梁正截面承載力試驗研究;《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學報》,1991年12月,第16卷第4期;17-22
徐禮華、丁仕苗:均布荷載下鋼纖維混凝土疊合梁抗剪性能試驗研究;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學報;1997年6月;第22卷第2期:172-176
徐禮華、丁仕苗、李錦輝:鋼釺維混凝土疊合梁正截面抗裂計算方法研究,《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Vol.32,增刊,2002年9月,142-146
周友、徐禮華、鮑華:鋼纖維混凝土梁非線性分析在ANSYS中的實現;武漢大學學報(工學版);2003年8月;第36卷第4期:73-77
徐禮華、李錦輝、丁仕苗:鋼纖維混凝土疊合梁非線性有限元分析;建築結構;2004年第8期
徐禮華、夏冬桃、夏廣政、池寅:鋼纖維和聚丙烯纖維對高強混凝土強度的影響;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07年4月;第29卷第4期:58-60
池 寅、徐禮華、夏冬桃:鋼纖維混凝土深梁試驗研究與非線性有限元分析;華中科技大學學報(城市科學版);2007年6月;第24卷第2期:52-55
夏冬桃、徐禮華、池寅、宋志斌:混雜纖維增強高性能混凝土強度的試驗;瀋陽建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1月;第23卷第1期:77-81
徐禮華、池寅、李榮渝、蘇潔:鋼纖維混凝土深梁非線性有限元分析在ANSYS中的實現;岩土力學;2008年9月;第29卷第9期:2577-2582
劉勝兵、徐禮華、周健民:混雜纖維高性能混凝土強度的正交試驗;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09年4月;第31卷第8期:5-9

鋼管混凝土方向

凡紅、徐禮華、童菊仙、鮑華:五層鋼管混凝土框架模態試驗研究與有限元分析;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05年4月;第27卷第4期:47-50
童菊仙、徐禮華、凡紅:方鋼管混凝土框架模型振動台試驗研究;工程抗震與加固改造;2005年6月;第27卷第3期:65-69
許成祥、徐禮華:鋼管混凝土框架結構的柱腳延性試驗研究;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06年1月;第28卷第1期:55-58
許成祥、徐禮華、杜國鋒、凡紅:鋼管混凝土柱框架結構模型地震反應試驗研究;武漢大學學報(工學版);2006年6月;第39卷第3期:68-72
凡紅、徐禮華、杜國鋒:方鋼管混凝土柱-鋼樑節點靜力性能試驗研究;湖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9月;第34卷第9期:11-15
杜國鋒、徐禮華、許成祥、凡紅:鋼管混凝土柱框架結構動力特性試驗與有限元分析;武漢大學學報(工學版);2007年10月;第40卷第5期:98-102
徐禮華、凡紅、劉勝兵、邢丹:方鋼管混凝土柱-鋼樑節點抗震性能試驗研究與有限元分析;工程力學;2008年2月;第25卷第2期:122-131
黃俊、徐禮華、戴紹斌:混凝土柱-鋼樑邊節點的擬靜力試驗研究;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2008年4月;第28卷第2期:59-63
杜國鋒、徐禮華、許成祥、池 寅:鋼管混凝土框架模型模態試驗及數值模;瀋陽建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5月;第24卷第3期:353-356
杜國鋒、徐禮華、徐浩然、溫芳:鋼管混凝土組合T形短柱軸壓力學性能研究;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8月;第40卷第4期:549-555
杜國鋒、徐禮華、徐浩然、溫芳:鋼管混凝土T形短柱軸壓力學性能試驗研究;華中科技大學學報(城市科學版);2008年9月;第25卷第3期:188-19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