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方漢

徐方漢(1875—1952),字皋浦,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沙溪鄉(已併入泥河鎮)河南村人。光緒壬寅(1902)中江南鄉試副榜第二名,繼畢業於南京兩江優級師範後,留學日本東京明治大學弘文師範學習。歸國後任保定軍官學校漢文教員、安徽省立第一女子師範學校校長、安徽省參議員、省教育廳視察,兼任省教育會會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徐方漢
  • 外文名:未知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信仰:未知
  • 性別:男
人物簡介,創辦省立一女師,傳播先進文化教育思想,聲援“六·二”學潮,

人物簡介

民國7年,徐方漢與清末秀才孫哲夫募集資金,擇定樣址,建造校舍,聘請教員,在廬城首創桑園女子國小。後又籌資創建中沙溪國小,修建中沙溪大橋。擔任女師校校長長達18年之久,曾東渡日本考察教育,一生致力於安徽的教育事業。
民國10年,安慶發生軍閥倪道糧、馬聯甲等鎮壓進步學生的暴行,軍警打傷刺傷學生薑高琦、周肇基等50多人,造成“六·二”慘案。安慶各校聯合組成教育委員會,徐方漢被公推為會長,他支持學生罷課、發表宣言,聲討軍閥的暴行。他還率安徽教育界及中學生代表赴京請願,要求懲辦製造“六·二”慘案的罪魁禍首馬聯甲等人,獲得社會各界同情與支持。建國後,任安慶市政協副主席、皖北各界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皖北政協委員。遺著有《唐宋八大家集》文稿(失傳)。

創辦省立一女師

1912年,“癸卯學制”終止,吳季白於1909年在風節井創建的安慶女子師範學堂停辦;同年秋,根據教育部《師範教育會章程》,徐方漢奉令在百花亭安徽巡警學堂舊址籌建省立第一女子師範學校(安徽巡警學堂系巡撫恩銘於1906年創辦,自發生徐錫麟舉義後一度停辦),11月23日開學授課,是日即一女師建校紀念日。當時僅設師範本科一班,附屬兩等國小各一班,不久在對門廢置的造紙廠創辦幼稚園。1913年春,添招預科一班。1914年7月,江雨時接辦。1915年7月,徐方漢再次接掌學校。1917年12月,舉行首屆師範本科學生畢業典禮,著名作家、學者、教授蘇梅(蘇雪林)畢業該期。徐方漢任上兩次收買民地,相繼建起教學樓、操場、圖書館、禮堂以及膳廳等;建立了較為完善的辦學體系。1926年11月徐方漢辭職履新,他掌女師十餘年,殫精竭慮,桃李芬芳,升學深造者遍及京滬平津日本歐美各地。

傳播先進文化教育思想

1918年5月,安徽省召開教育會議,並敦請名人講演教育。徐方漢和省立一師學監汪鏡人邀請陶知行蒞臨會場。陶先生向兩校師生作了題為《師範生應有之觀念》的演說:教育是最有效力最有可為的事業,它能改良個人的天性、養成共和的要素、傳播非遺傳的文化,教育也是一種快樂的事業,各種教育職業一律平等,教育是給兒童需要的事業,是製造社會需要的事業,作為師範生要為教育而獻身。安慶是安徽現代史上反帝反封建運動的策源地。據《<新青年>在安徽的傳播和影響》(《黨史縱覽》2005年第4期)一文介紹,陳獨秀曾對劉希平、李光炯、朱蘊山等說過:“我去搞全國性的運動,你們在安徽搞反軍閥活動。”朱蘊山也回憶:“陳獨秀曾跟留在安徽的一幫老朋友打過招呼,要求省內的革命運動配合他發動的思想文化運動。”“老朋友”中就有徐方漢、孫聞園等,都是文化教育界知名人士。當陳獨秀發起新文化運動之時,他們遙相呼應,積極介紹、傳播《新青年》。“五四”時期,為抵制日貨,女師學生自製手工藝品在國貨街低價出售;女師學生程先進是安徽早期中共黨員之一。徐方漢親歷了“壬戌學制”的討論。1922年10月第八屆全國教育會聯合會在山東濟南召開,會議的中心議題是討論通過由胡適與陳容、黃炎培等人起草的“學制修正案”。後經反覆磋商修改,最終形成“壬戌學制”。

聲援“六·二”學潮

1921年6月2日,因安徽十年教育經費預算案被省議會久擱不議,學生代表方樂周、彭乾臣、童漢章等赴議會請願,被軍警毆打;各校學生聞訊群往質問,復遭軍閥血腥鎮壓,刺死打傷學生薑高琦、周肇基等50多人,造成“六·二”慘案。徐方漢與李光炯等組成安徽省教職員聯合會,支持學生罷課,通電省內外,聲討反動軍閥的暴行。他還率安徽教育界及中學生代表赴京請願,要求懲辦罪魁禍首,獲得社會各界同情與支持,迫使省當局增加教育經費70萬元,允許教育經費獨立,最終贏得鬥爭的勝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