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鴻款五馬圖立軸

徐悲鴻款五馬圖立軸

徐悲鴻(1895-1953),江蘇宜興人。自幼隨父親徐達

章學習詩文書畫。1912年17歲時便在宜興女子初級師

范等校任圖畫教員。1917年赴日本學習美術,不久回國

,任北京大學畫法研究會導師。1919年赴法國留學,19

23年入巴黎國立美術學校,學習油畫、素描,並遊歷西歐

諸國,觀摹研究西方美術。1927年回國,先後任上海南國

藝術學院美術系主任、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北京大學藝術

學院院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徐悲鴻款五馬圖立軸
作者生平,緣由,描述,

作者生平

徐悲鴻(1895-1953),江蘇宜興人。自幼隨父親徐達
章學習詩文書畫。1912年17歲時便在宜興女子初級師
范等校任圖畫教員。1917年赴日本學習美術,不久回國
,任北京大學畫法研究會導師。1919年赴法國留學,19
23年入巴黎國立美術學校,學習油畫、素描,並遊歷西歐
諸國,觀摹研究西方美術。1927年回國,先後任上海南國藝術學院美術系主任、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194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任中華全國美術工作者協會(現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
長等職。徐悲鴻是中國現代最著名的繪畫大師,美術事業的
奠基者,傑出的美術教育家。在繪畫創作上,提倡“盡精微
,致廣大”,主張“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絕者繼之,不佳者
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繪畫之可采者融之”。

緣由

馬,在中國人心目中始終是人才的象徵,民族振奮的象徵。執著於表達現實主義藝術
的徐悲鴻不停地畫馬,正是由感而發,盡抒胸臆。他將情感傾注其中,
並將這種情感化作一種精神,以馬為載體而表現出來。他筆下的馬從來
不戴韁轡,竭力突現馬自由奔放、桀驁不凡的風姿,表達自己對自由、
五馬圖局部五馬圖局部
力量的讚美和謳歌。“我愛畫動物,皆對十五下過幾場時間的功夫,即
以馬論速寫稿不下千幅。並學過馬的解剖,熟悉馬之骨架,肌肉組織,
夫然後詳審其動態及神情,乃能有得。”所以,悲鴻先生畫中之馬,神
形皆俱。
自古畫馬名家輩出,如唐之韓乾、宋之李公麟、元之趙孟俯諸家畫馬作品名震當朝,雖面目各異,卻一脈相 承。至清之西人朗世寧畫馬獨以形取勝,而神韻不足。自近代悲鴻大師畫馬面世,真可謂:“一洗萬古凡馬 空”。

描述

本圖為徐悲鴻代表作,眾馬用筆上筆意通達,一氣呵成,出於天然,其用墨清潤,墨
彩渾然,形神各異,氣韻雄健。墨色濃淡層次分明,虛實相
間,盡其靈而足其神。整幅畫奔馬仿佛從紙上躍然而出,四
蹄飛騰,猶如蓄勢待發的箭,嘶鳴著投入戰鬥之中,表現出
了馬的內在氣質和不屈不饒的民族精神。所畫之筆,恰到好
處,在此深厚的基本功上更加深刻的體現出其筆墨的雄健恣
五馬圖款識五馬圖款識
肆,力透紙背,且達到了“落筆如飛,神在箇中”的藝術效
果,實為一副難覓之精品、神品、逸品。整幅畫馬之神態各
具韻味,面墨色蒼潤,豐富渾逸,行筆沉穩厚重、健挺遒勁
、造型嚴謹完美,氣韻臻乎妙境,觀者心曠神怡。筆墨精湛
無一敗處,冠絕千古,正是“天馬行空,獨往獨來”生動寫
照。具有較高的收藏投資空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