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岱(吉林大學教授)

徐岱(吉林大學教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徐岱 女,生於1967年10月,吉林扶餘人,博士,現任吉林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當代法學》副主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徐岱
  • 出生地:吉林扶餘
  • 出生日期:1967年10月
  • 職業:教師
  • 畢業院校:吉林大學 
  • 學位/學歷:法學博士 
  • 專業方向:中國刑法學、刑法史、比較刑法學
人物經歷,社會兼職,國際交流,承擔課題,獲獎情況,主要著作,主要論文,

人物經歷

1992畢業於吉林大學法學院法學專業,獲法學學士學位。2000年畢業於吉林大學法學院刑法學專業,獲法學博士學位。1992年7月——2000年8月在《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編輯部任編輯、副編審,2000年9月至今在吉林大學法學院任副教授,2004年12月任教授,2005年任博士生導師,2007年-2009年在吉林省遼源市人民檢察院任副檢察長。現任吉林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當代法學》副主編。
徐岱徐岱

社會兼職

全國法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
中國犯罪學學會副會長;
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常任理事;
國際刑法學協會暨中國分會理事;
吉林省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
吉林省法學會犯罪預防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
吉林省法官、檢察官遴選委員會委員。

國際交流

美國杜克大學訪問學者,香港大學法律學院訪問學者。
2008年7月赴西班牙參加世界犯罪學大會;
2009年8月赴土耳其參加國際刑法學大會;
2010年12月赴泰國參加當代刑法國際論壇;
2012年5月赴台灣地區參加兩岸刑事法學術交流論壇;
2018年4月赴中國台灣參加第九屆兩岸刑事法制學術研討會。

承擔課題

1.當代中國反腐敗的法治生態,2018年5月;
2.推動吉林省民營經濟加快發展對策研究,2017年11月;
3.論我國““一雲購”模式的異化和制度完善,2017年6月;
4.中國本土化刑法立場的選擇與展開,2017年5月;
5.紀委與檢察機關反腐敗協作機制研究,2016年9月;
6.被害方訴求與死刑司法控制研究,2015年11月;
7.死刑案件中法院應對媒體與被害方問題研究,2015年11月;
8.“四個全面”視域下石油企業犯罪預防,2015年8月;
9.刑事法律診所課程的理論與實踐,2014年9月;
10.刑事法律診所的理論與實踐,2013年8月;
11.死刑的嚴格控制與限制適用,2011年2月;
12.有組織犯罪對策理論與實踐研究——打黑除惡過程中辯護律師的法律倫理問題研究,2010年11月;
13.刑事診所教育的理論與實踐,2010年3月。

獲獎情況

1.《刑法解釋學的獨立品格》獲中國法學會優秀成果獎論文類三等獎,獲吉林省第八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2.《刑法立法解釋論》獲吉林省第六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3.《單位犯罪嫌疑人刑事責任實現的困境及出路》獲中國法學會“馬克昌杯”全國優秀刑法論文(2006-2011)一等獎;
4.獲吉林省法學會第二屆“吉林省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稱號;
5.獲吉林省法學會“2016年度全省法學會系統先進個人”稱號。

主要著作

專著:
1.《刑法解釋學基礎理論建構》,法律出版社,2010年4月版。
2.《中國刑法近代化論綱》,最高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3月版。
編著:
1.《刑法新立罪的理論與實務》(撰稿人),吉林大學出版社,1998年4月版。
2.《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逐條釋義》(撰稿人),遼寧人民出版社,1997年6月版;

主要論文

1.《論結果加重犯的因果關係——基於刑法理論與司法實踐關係的反省》,《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8年第2期;
2.《論俄羅斯刑法的犯罪本質之爭及中國反思》,《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7年第4期;
3.《聶樹斌案件的延展反思》,《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3期;
4.《論被害方訴求與死刑的司法控制》,《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5年第4期;
5.《規範目的視角下契約詐欺罪定罪問題研究》,《社會科學戰線》,2015年第6期;
6.《美國死刑走向廢除的障礙及啟示》,《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4年第6期;
7.《智慧財產權犯罪刑事立法的域外經驗與我國的路徑選擇》,《山東社會科學》,2014年第5期;
8.《美國死刑適用的最新現狀及走向》,《當代法學》,2014年第2期;
9.《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刑法學理論體系》,《當代法學》,2013年第2期;
10.《死刑司法控制的地方性實踐與方向》,《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2年第5期;
11.《刑事辯護律師之法律倫理思考——涉黑案件中的正義、道德、尊嚴之辯》,《當代法學》,2012年第1期;
12.《犯罪本質下的三大關係論》,《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1年第9期;
13.《單位犯罪刑事責任實現的困境及出路》,《社會科學戰線》,2010年第11期;
14.《論犯罪分層理論的立法走向——以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為視角》,《北方法學》,2010年第9期;
15.《刑事政策下的尋釁滋事罪立法及其完善——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草案>為視角》,《當代法學》,2010年第11期;
16.《刑法解釋學的獨立品格》,《法學研究》,2009年第5期;
17.《犯罪所得之物之刑法解釋與適用——以商業賄賂犯罪為視角》,《中國刑事法雜誌》,2009年第1期;
18.《商業賄賂犯罪的刑事實體法完善》,《當代法學》,2009年第3期;
19.《犯罪本質與實質性違法性的判定》,《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9年第11期;
20.《寬嚴相濟刑事政策與檢察權的行使》,《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8年第1期;
21.《恢復性司法的刑事政策價值及中國引入的模式》,《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1期;
22.《論智慧財產權犯罪懲治的困境及其出路》,《政治與法律》,2008年第7期;
23.《商業賄賂犯罪範疇的源流及立法定位》,《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8年第10期;
24.《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態勢論》,《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8年第11期;
25.《打擊恐怖犯罪的中國刑法應對》,《華東政法學院學報》,2007年第1期;
26.《刑法謙抑理念下的刑事和解法律規制》,《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7年第9期;
27.《論虛擬財產刑法保護的現狀及其出路》,《法制與社會發展》,2007年第9期;
28.《《聯合國反腐敗公約》視域下我國反腐敗法律舉措的完善》,《當代法學》,2006年第11期;
29.《未成年人犯罪的刑法處遇——刑事政策視域下的學理解釋》,《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6年第11期;
30.《偷渡犯罪問題新透視》,《社會科學戰線》,2006年第1期;
31.《人性化考量下的台灣地區司法改革》,《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5年第7期;
32.《被害人承諾之刑法評價》,《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4年第11期;
33.《刑法關懷與刑法解釋》,《當代法學》,2004年第1期;
34.《期待可能性的機能:擴張或緊縮》,《中國刑法學精粹》(文集),2004年第1期;
35.《刑法的立法解釋論》,《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3年第11期;
36.《行賄罪之立法評判》,《反腐敗方略研究》(文集),中國方正出版社,2003年7月版
37.《洗錢罪論要》,《法制與社會發展》,2003年第2期;
38.《清末改制與中國刑法近代化》,《刑法論叢》,2002年10月版;
39.《期待可能的機能:擴張或緊縮》,《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2年第6期;
40.《行賄罪之立法評判》,《法制與社會發展》,2002年第1期;
41.《中國刑名與中國刑罰體系近代化》,《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1年第6期;
42.《罪刑法定與中國刑法近代化》,《法制與社會發展》,2001年第2期;
43.《世紀之交刑法學研究的五年回顧與展望》,《法制與社會發展》,2001年第1期;(被《高校文科學報文摘》2001年第3期轉摘)
44.《罪刑法定與中國古代刑法》,《法制與社會發展》,2000年第1期;(《高校文科學報文摘》200年第3期轉摘,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2000年第3期全文複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