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橋(株洲市徐家橋)

徐家橋(株洲市徐家橋)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徐家橋既是株洲的一座橋,又是一個地名。作為一座橋,它有300多年的歷史,橫跨建寧港,是株洲城區第一座石橋,民間亦稱齊家橋。作為一個地名,徐家橋可以說是株洲的發祥地,株洲最老的街道——建寧街、解放街都在這附近。徐家橋因江南徐姓客商在解放西街修建得名,橫跨建寧港,為株洲市城區第一座石橋。因株洲鄉音“徐”、“齊”相諧,民間亦稱“齊家橋”。徐家橋全長47.30米,寬4.3米,橋樑面積203.39平方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徐家橋
  • 全長:47.30米
  • :4.3米
  • 橋樑面積:203.39平方米
歷史,徐家橋志,

歷史

株洲曾是三國時吳建寧縣治,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將建寧縣並湘潭縣,此後株洲為湘潭縣地。
清朝末年,株洲集鎮只有一條700米長的麻石街道(即中正街,今解放街)。至1949年,株洲鎮的主要道路為解放街、建寧街。從解放街至建寧街須跨株洲港(今稱建寧港),明代江南客商徐姓始修“徐家橋”,清代光緒時稱長沙橋,原為獨拱石橋,北聯田野大路,南接集鎮。新中國成立後,先後進行整修,改裝麻石欄桿,保持古橋風貌,復原名“徐家橋”,因株洲鄉音“徐”、“齊”相諧,民間亦稱“齊家橋”。
建寧港歷史上曾是一清水港,港水清澈見底,頗有小橋流水人家的意境,60年代後由於工業的迅速發展,人口的增加,建寧港水質發生明顯的變化,港水變臭,垃圾雜物阻塞港道。一到汛期,上游的水下瀉,下游的洪水倒灌,低洼處往往是一片汪洋。後中共株洲市委決心整治水災,將建寧港排漬工程列入1982年株洲市政建設8大重點工程之一。徹底解決了建寧港區的漬災。但至今,港水污染問題仍未得到有效治理,且愈來愈嚴重,建寧港成為一條名副其實的臭水港、垃圾港,成為流在株洲人心中的一條傷心港。
清末民(國)初,隨著粵漢、株萍鐵路的修築與湘江聯網形成水陸交通優勢。株洲鎮居民達3萬餘戶,且大都居住於解街、建寧街一帶。民國33年,日軍進犯株洲,大部分房屋被毀。日本投降後,鎮區居民大多在原址重建家園,至1949年,大部分民宅均得以恢復,房屋結構大部分是木架蔑織牆體,杉皮或小青瓦屋面。
三國時,株洲是建寧縣城,商業發達,後毀於戰火。清順治七年,江西商人在株洲修建寧碼頭,商業又有發展。木材、茶葉、稻米、肉、蛋、瓷器、鞭炮、夏布、土紙等貿易居湘潭集鎮商業之首。
民國14年,彭松林(中共地下黨員)與友人合資在株洲新街(建寧街)開設米店。次年,發動成立株洲商民協會,並出任執行委員長,組建了糧食、南貨、棉布、百貨、縫紉、五金、園林、理髮等16個同業公會。
1933年,居民凌澍臣募捐改建徐家橋,1958年改擴建徐家橋,1981年,為現實需要再次改擴建。
2003年徐家橋成為舊城改造項目之一,2006年徐家橋商業步行街正式建成開街。至此,徐家橋僅留橋名,沒有“橋實”了。

徐家橋志

株洲,史稱建寧,吳孫亮天平二年建縣,唐太宗貞觀元年併入湘潭,民國二十三年更名為株洲鎮。其時,以建寧港為界,南北各有麻石小街一條,呈“丁”字狀,港上架雙孔石橋一座,相傳為明代徐姓客所建,故曰“徐家橋”。溯古尋源,此處乃株洲之發祥地也。
然則千年古鎮,歷經風雨摧殘,早已街埠蕭條,橋身破敗:港灣淤積,污穢塞道。舊城房屋亦所剩無幾,且多為斷壁殘牆,雜草橋頂,形同廢墟,令行人悽然側目,居者寢室食難安。都市之中留此齷齪之地,實與現代文明極不相稱也。
及至癸末初春:湘銀受市府之託:斥資四億,率數萬建築大軍揮師建寧,智者獻其策,工者同其心,拆危橋、封污港、搗殘垣、辟廣場、建大廈、置景觀,歷時三載,遂了市民之心愿,鑄千秋之作業。設或主政者無愛民之心,居民無大局之識,湘銀無豪壯之舉,則此都市痼疾當不知留至何時也。由是觀之,凡成大事者,當順民心,得民助,賴民力耳。
而今徐家橋,高樓林立,六街交錯,通衢如織,風景如畫,可謂城南購物、休閒、美食、娛樂之總匯也。建寧港上,六百米水景大街橫貫東西。街心,樹木蔥籠,溪流潺潺,八橋飛架,更有情侶島、願望塔、兒童樂園、民俗銅雕、假山亭閣點綴其間,街之兩端,各闢廣場一片,置水幕電影、疊水噴泉於其上,凸顯“水街”之奇觀。街之兩旁,層樓迭起冠之以“現代城”、“時代廣場”、“空中街市”、“女人世界”之屬,令人目不暇接,置身街中,有入花廊之感。斗星轉移,,此地之變遷可謂天壤之別也,吾輩能不欣慰呼?予愛徐家橋,既崇其歷史厚重,益感其生氣盎然。戲曰“盛衰之理關乎形,不朽之名在乎神”。然則神形之間孰重孰輕?予以為神重而形輕也。今古鎮形雖亡,而其神將永存也!是以志之。
何輝宇記於丙戊孟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