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在品

徐在品,工學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現任貴州大學動物醫院院長,1970年1月生。1991年7大學本科畢業於原貴州農學院動物醫學專業,獲農學學士學位。1994年6月畢業於南京農業大學,獲獸醫外科學碩士學位。2005年12月畢業於重慶大學,獲生物醫學工程學博士學位。2005年3月至2006年3月,到加拿大Laval大學醫學院外科學系和生物材料研究所做訪問學者,主講《家畜外科手術學》、《家畜外科學》、《獸醫專業英語》等本科課程和碩士研究生課程《高級獸醫外科學》。長期從事“家畜外科手術學”、“家畜外科學”、“生物醫學工程”、“生物力學工程”等領域的教學科研工作。任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獸醫外科學分會第五、六屆理事和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小動物疾病分會常務理事,2003年10月加入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為該學會會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徐在品
  • 出生日期:1970年
  • 職業:教授
  • 畢業院校南京農業大學
個人經歷,科學研究,參加學術團體,獲獎,論著,

個人經歷

曾主持完成貴州省“十五”科技攻關項目“犬主要傳染病調查及防治”(批准號:黔科合2000(1111))。在主持貴州省“十五”科技攻關項目中,成功分離貴州流行的犬瘟熱病毒並進行該病毒的RT-PCR鑑定,測定了該病毒與其他地方毒株的同源性。
參與(第一參與人)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動脈旁路搭橋術後血管內膜增生及血流流場相關性研究”(批准號:30270360)。在參與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發現血管內膜增生這一心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變化與血流流場有關,並認為中藥可以通過改變血流動力學和血液流變學參數而抑制血管內沒增生。
徐在品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自由申請項目《中藥防治血管內膜增生的血流動力學和血液流變學機理研究》(批准號:10572029)、《血管搭橋術後靜脈血管動脈化的形成與物質輸運的相關性研究》(批准號:10772054,研究時間2008.1-2010.12)。主持貴州大學引進人才基金項目《犬感染犬瘟熱病毒後臨床生化指標的動態變化研究》(經費6萬元)。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動脈系統中的旋動流現象-它對血小板運動、粘附和物質(LDL)輸運的影響及其在臨床中的套用》(批准號:10632010,研究時間2007.1-2010.12)。 通過與加拿大Laval大學的合作科研,掌握了帶膜和不帶膜血管支架的具體評價方法。2000年12月獲“貴州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科學研究

1.主持貴州省“十五農業科技攻關項目”(批准號:(2000)1111),已結題。
2.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中藥防治血管內膜增生的血流動力學和血液流變學機理研究(批准號:10572029);項目研究起止時間:2006.1-2008.12。
3.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血管搭橋術後靜脈血管動脈化的形成與物質輸運的相關性研究(批准號:10772054);項目研究起止時間:2008.1-2010.12。
4.主持貴州大學引進人才基金項目——犬感染犬瘟熱病毒後臨床生化指標的動態變化研究;項目研究起止時間:2007.1-2009.12。
5.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動脈系統中的旋動流現象-它對血小板運動、粘附和物質(LDL)輸運的影響及其在臨床中的套用(批准號:10632010),項目經費:190萬;本人為子項目負責人,負責動物實驗、手術研究等。項目研究起止時間:2008.1-2010.12。

參加學術團體

1998年5月任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獸醫外科學分會第五屆理事,2002、2006年連任該學會第六、七屆理事。2005年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小動物醫學分會成立時任常務理事,2006年任該學會第一屆理事。2003年10月加入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為該學會會員。

獲獎

1998年9月評為“貴州大學先進教師”,2000年12月“中草藥治療仔豬黃白痢藥用機理研究”獲“貴州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007年被評為貴州大學“我心目中的好老師”。

論著

參編高等農業院校“十五”規劃教材《獸醫外科學》,參譯《小動物外科學》,副主編教育部十一五規劃教材《獸醫外科與外科手術學》。發表論文Correlation between blood flow patterns and intimal hyperplasia at the distal end-to-side anastomosis等30餘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