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行為主義國際關係理論

後行為主義國際關係理論,又稱“新現實主義”或“後傳統主義”國際關係理論。產生於本世紀70年代末期的美國。70年代末期,由於周期性經濟危機的影響,美國喪失了過去的對蘇核優勢。越南戰爭後遺症的存在,以及蘇聯武力入侵阿富汗等一系列事件,迫使卡特政府、里根政府調整美國的外交戰略,矢志“重振國威”。國際關係中的這些現實狀況,使得現實主義理論顯得捉襟見肘,即使60年代曾風靡一時的科學行為主義國際關係理論亦無法適應當時國際關係的新變化。這樣,許多學者開始對現實主義理論進行“科學的修正和補救”,產生了新現實主義理論。因新現實主義主張在傳統主義和行為主義之間建立一條連線的“橋樑”以使兩者之間互相滲透,取長補短,故又稱“後行為主義”理論。該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羅伯特·基歐漢、約瑟夫·奈、瓊·斯佩羅。主要代表著作是1977年羅伯特·基歐漢與約瑟夫·奈合作出版的《權力與相互依存》、1977年瓊·斯佩羅發表的《國際經濟關係的政治學》以及羅伯特·基歐漢於1984年出版的《霸權之後——世界政治經濟中的合作與爭鬥》。其主要理論特徵是:該學派不僅勾勒出了國際關係的一般性質與範圍,而且在創建獨立的、多樣化的、綜合性的國際關係理論方面作出了努力與嘗試;該學派不僅主張要廣泛運用現實主義流派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而且亦不拒斥行為主義流派定量研究,主張兩者間的相互補充;該學派主張在基礎理論和套用理論之間,即在所謂的“純國際關係理論”與緊迫的國際問題之間實現“研究分工”;該學派強調微觀國際關係和巨觀國際關係的綜合分析和交叉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