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枯河村

後枯河村隸屬萊城區寨里鎮,位於萊城西北25公里處,距鎮政府駐地4公里。一鄉間公路縱貫村莊南北,北與大王莊鎮孤山村相接,東界接駕埠村,南隔河與前枯河相鄰。全村有人口1107口,耕地1361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後枯河村
據《李氏譜》記載,明洪武年間李姓由河北省棗強縣遷此建村。由於村西寨里河在此有九道彎,取名九曲河。後因河水時常乾枯,改名枯河。後為避重名,改為後枯河,又據劉氏村民祖輩相傳說,劉氏先人洪武二年由山西洪洞遷來時,此地到處是殘垣斷壁,人骨隨處可見。據此,可見原先即有人居住,居民去向不明,天災人禍可能是舉村外遷的原因。
後枯河村,雖經區、鎮、鄉等行政單位的頻繁變更,但一直屬寨里鎮管轄。
後枯河村位於小河以北,是個美麗的村莊。村南沿河,岸柳成行,每值盛夏,綠樹成蔭,為人們消暑納涼之地。
清同治年間,為防匪患,在村四周建有圍牆一處。圍牆東西長約700米,南北寬約500米,略呈長方形。牆體用三合土夯成。圍牆東門建有一閣樓,閣樓上備有鐵制喊話筒,便於向村民通風報信。圍牆內的西部建有觀音廟一座。據廟內碑文載,此廟於明萬曆十一年重修。坐北面南,廟台高築。主建築觀音堂青磚灰瓦,四周飛檐探出,殿堂雕樑畫棟,十分壯觀。廟內四周白粉壁上,彩繪古神話故事中的各種英雄人物,栩栩如生,十分動人。殿堂正中,觀音菩薩泥塑彩繪聖像端坐在蓮花台上。觀音廟的建築,充分體現了當時人們的建築、繪畫、雕塑藝術的高超,也是當時萊蕪農村藝術發展的縮影。
後枯河村,解放前地處偏僻,交通閉塞。村民多以農耕為主,而植桑養蠶,卻有上百年歷史。當初植桑養蠶規模不大,且技術落後,養蠶收入僅夠換油鹽錢。村西北原有大樹數百株,樹齡多在百年以上。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村民為廣開財路,發家致富,又重操舊業,搞起植桑養蠶來。不同往昔的是,桑樹採用新品種,密植成行,桑葉產量大增。蠶種由有關機構供應,出蠶率高,結繭率高,蠶農收入十分可觀。如今後枯河村,家家植桑,戶戶養蠶,已成為名副其實的養蠶專業村。
後枯河村人,歷史上就有燒制磚瓦的傳統,當時燒出的磚瓦具有耐壓強度高、吸水性小等優點。解放後,國家大型企業——萊蕪鋼鐵總廠建廠時用的磚瓦,有很大一部分是由後枯河供應的。如今後枯河村的磚瓦窯已成為村民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數十年來,後枯河村人,在黨組織的領導下,戰天鬥地,用辛勤的汗水重整山河。村民們改河造田,打井修渠,使過去十種九不收的旱地變成了穩產高產的良田。如今的後枯河村,農副並舉,人們廣開財源,家家都過上了殷實富足的日子,新房成片,家用電器一應俱全,村民也過上了城裡人的舒適生活。
後枯河村,雖地處偏遠,但自古村人就崇尚文化,重視教育。光緒年間的秀才劉清之文才出眾.擅長書法,曾為萊蕪縣衙撰寫過萊蕪縣誌。解放前,就建國小一處。解放後,又新建國小一處。1971年村民出工出料,又新建較為規格的學校一處。使村裡的孩子均可就近走讀,後併入枯河聯小。
後枯河村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在抵抗外來侵略,爭取民族解放的鬥爭中,做出過很大貢獻。那時,男壯勞力為軍隊抬擔架,運給養;婦女做軍鞋軍襪,兒童站崗放哨,齊心協力支援部隊打仗。村里參軍的優秀青年,隨部隊南征北戰,出生入死,有的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現在外工作的人中,有很多是當年參加部隊,並榮立戰功的革命軍人。如原國家海洋事業研究院幹部部部長李俠,濟南軍區六十七軍後勤部部長徐長太等。整個村莊,既有過去的光榮鬥爭史,又有為建設新農村而譜寫的新篇章。他們的鬥爭和努力,使得後枯河村一天比一天美好而富庶起來。如今的後枯河村,道路寬暢,村內房屋整齊,人們安居樂業,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相信不久的未來,後枯河村會變得更加美麗富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