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天(美國2004年傑克·吉倫哈爾主演電影)

後天(美國2004年傑克·吉倫哈爾主演電影)

《後天》是由20世紀福克斯公司製作的的科幻片,該片由羅蘭·艾默里奇執導,丹尼斯·奎德傑克·吉倫哈爾艾米·羅森、莎拉·沃德等主演。該片於2004年5月28日在美國上映。

該片主要講述了溫室效應造成地球氣候異變,全球即將陷入第二次冰河紀的故事。北半球因溫室效應引起冰山融化,地球進入第二冰河期,龍捲風、海嘯、地震在全球肆虐,整個紐約陷入冰河的包圍中的故事。

基本介紹

  • 導演:羅蘭·艾默里奇
  • 編劇:羅蘭,傑夫利·納赫馬諾夫
  • 主演:丹尼斯·奎德,傑克·吉倫哈爾,伊安-霍姆,艾米-羅森
  • 製片人:馬克·戈登 ,羅蘭·艾默里奇
  • 出品公司:二十世紀福克斯影片公司
  • 中文名:後天
  • 外文名:The Day After Tomorrow
  • 其它譯名:末日浩劫、明日之後、明天過後、末日世界
  • 製片地區:美國
  • 製片成本:1.25億美元
  • 類型:動作、科幻、驚悚、冒險、災難
  • 片長:124 分鐘
  • 上映時間:2004年5月27日香港上映 2004年5月28日中國大陸、台灣及美國上映
  • 票房:$544,272,402美元
  • 對白語言:英語、法語、日語、義大利語
  • 色彩:彩色
  • imdb編碼:tt0319262
  • 主要獎項:第14屆MTV電影獎 MTV電影獎 最佳動作場面
演職員,電影視頻,電影圖片,電影評論,劇情簡介,演職員表,演員表,職員表,角色介紹,音樂原聲,獲獎記錄,幕後製作,製作發行,影片評價,正面觀點,負面觀點,

劇情簡介

氣候學家傑克·霍爾(丹尼斯·奎德)在觀察史前氣候研究後指出,溫室效應帶來的全球暖化將會引發地球空前災難。傑克博士曾警告政府官員採取預防行動,但警告顯然已經太晚。傑克·霍爾博士於是急告美國副總統宣布北緯30度以南全美民眾儘速向赤道方向撤離,該線以北民眾要儘量保暖。
而就在此時,霍爾博士得知兒子山姆(傑克·吉倫哈爾)只身前往紐約去營救女友,於是決定冒險前進紐約在冰天雪地中展開救援行動。這時候災難從紐約開始,曼哈頓摩天大樓遭到強烈旋風的襲擊,大部摧毀。突然間,捷運隧道里湧出狂暴不止的洶湧洪水。大水吞噬了紐約,淹沒了美國,歐洲也在洪水之下不復存在。此後冰層和白雪覆蓋了整個地球表面,冰期時代開始了。
當鏡頭再次回到美國時,那些僥倖生還的美國人都逃往墨西哥,請求進入那裡的難民營。影片末尾處美國總統不得不嘆息承認道,他所奉行的氣候政策是一次巨大的敗筆。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演員配音備註
傑克·霍爾丹尼斯·奎德劉風----
山姆·霍爾傑克·吉倫哈爾沈達威----
勞拉埃米·羅森曾丹----
傑森·伊萬斯達什·米霍克翟巍----
弗蘭克·哈里斯傑伊·桑德斯程玉珠----
露西·霍爾雪拉·渥德丁建華----
J.D.奧斯汀·尼可斯桂楠----
特里·拉普森伊安·霍姆嚴崇德----
盧瑟格倫·帕默爾張欣----
副總統貝克肯尼斯·威爾什喬榛----
傑克上司湯姆----王肖兵----
珍妮特Tamlyn Tomita黃鶯颶風專家
特里助手西蒙阿德里安·萊斯特海帆----
Brian ParksArjay Smith吳磊勞拉同學

職員表

製作人導演副導演(助理)編劇攝影配樂藝術指導美術設計服裝設計視覺特效
羅蘭·艾默里奇 馬克·戈登羅蘭·艾默里奇安娜·福斯特羅蘭·艾默里奇 傑弗利·納赫馬諾夫Ueli Steiger哈洛德·克盧瑟  托馬斯·旺克巴里·朱塞德克勞德·帕雷蕾妮·愛普勒埃里克·布雷維格
(註:演職員表的參考來源)
國內譯製
譯製導演
胡平智
翻譯
顧奇勇
錄音
成櫻
剪輯
陳玉華
錄音工程
童樂
混合錄音
成櫻、魏魯建
配音演員
劉風沈達威曾丹、翟巍、喬榛、王肖兵、嚴崇德、丁建華、程玉珠、吳磊、陳兆雄、海帆、桂楠、劉欽、任偉(播音員)、胡平智、黃鶯、錢悅、狄菲菲(女國務卿)、俞紅(圖書館管理員)、章海虹、余冠廷、吳剛、葉露、張欣、詹佳、程其

角色演員介紹

  • 後天(美國2004年傑克·吉倫哈爾主演電影)
    山姆·霍爾
    是一名高中生,傑克的兒子。和同學一起前往紐約參加學術競賽,突發洪水被困在曼哈頓公共圖書館,隨後嘗試由電話聯絡父親,要守在室內並儘量保暖,等待父親的營救。
  • 後天(美國2004年傑克·吉倫哈爾主演電影)
    傑克·霍爾
    氣候學家,觀察史前氣候研究時指出,溫室效應帶來的全球暖化將會引發地球空前災難。傑克曾警告政府官員採取預防行動,但警告顯然已經太晚。傑克得知兒子山姆身在紐約後,決定冒險前進紐約在冰天雪地中展開救援行動。
  • 後天(美國2004年傑克·吉倫哈爾主演電影)
    勞拉
    山姆的同學,與山姆一同去紐約參加學術競賽,之後與山姆一行人在曼哈頓公共圖書館避難。
  • 後天(美國2004年傑克·吉倫哈爾主演電影)
    露西·霍爾
    傑克·霍爾的妻子,一名醫生,身處後方幫助傑克·霍爾去營救自己的兒子,與政府一起移至墨西哥。
  • 後天(美國2004年傑克·吉倫哈爾主演電影)
    J.D.
    山姆和勞拉在學術競賽上的對手,在海水進入紐約時,與山姆等人逃亡曼哈頓公共圖書館避難。
註:角色演員介紹參考來源
後天(美國2004年傑克·吉倫哈爾主演電影)

音樂原聲

這張電影原聲找來將近兩百人的唱片製作和樂手隊伍,從頭到尾以低音打擊樂器和管樂烘托恐懼壓抑的氣氛,跟那些“浩然正氣”的史詩片不一樣,“The Day After Tomorrow”讓整個空間都充滿了邪惡的空氣,“Superfreeze”是首陰沉鬱悶的曲子。
曲目專輯資料
The Day After Tomorrow
Tornado Warning
原聲集封面原聲集封面
Tidal Wave
Sam!
Body Heat
Hall's Plan
Russian Ghost Ship
Rio Grande
Blizzard
Bedtime Story
Superfreeze
Cutting the Rope
Because of You
President's Speech
The Human Spirit
Burning Books
作曲者:哈拉爾德·克洛瑟
發行日期:2004年05月18日

獲獎記錄

年份名稱種類類型得獎者
2005年
獲獎
最佳特效
尼爾·考博德、格雷格·施特勞斯
2005年
獲獎
最佳特效
尼爾·考博德、格雷格·施特勞斯
2004年
提名
最佳動作冒險電影
全體劇組
2005年
獲獎
最佳動作場面
全體劇組
提名
最佳突破創意女演員
2004年
愛爾蘭電視電影獎
提名
最佳國際演員
2005年
提名
最佳動作片預告片
全體劇組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導演曾讀過一本書叫《即將來臨的全球超級風暴》 ,是由惠特利·斯特里伯和亞特·貝爾寫的,而《後天》這部影片建立在這本書的基礎上進行創作的。書中有一個理論說未來會出現一次巨大的風暴,對氣候變化如何到來的形容有點不是非常現實,但在導演眼中成為了一種非常棒的表達方式。
寒冷拍攝
為了拍出影片中嚴寒冰封的效果,製作人員選擇了在加拿大蒙特婁的冬季拍攝。由於當時蒙特婁的冬天是紀錄以來最冷的冬天之一,不論在錄影廠內外,溫度都冷得令人受不了,尤其是要拍攝遇到暴風雪的場景,演員雖穿著四五層厚厚的保護衣物,但面對著人工噴雪機,受著每小時八公里的風速吹襲的時候,不論口鼻都蓋著厚厚的雪,即使戴著眼罩,也幾乎睜不開眼睛。
特效製作
為了拍攝好影片中的洪水肆虐紐約的畫面,拍出逼真的水災效果,錄影廠特別設有一個大型的水箱,將紐約市街頭以及曼克頓公共圖書館“搬入”水箱內,再注入25加侖的水,把紐約市被四尺深的水重重圍困著。
為了造成暴風雨的效果,在大型水箱的旁邊再設第二個較小的水箱,並注入15加侖的水。當拍攝時一聲令下,連線兩個水箱的匣門打開,15加侖的水以每分鐘五千加侖的速度流入大型的水箱內,並加設強勁的吹風系統,吹起浪花高達二十尺,從而成功做出暴風雨的效果。
為了將蒙特婁的錄影廠布置成印度新德里的街市模樣,劇組人員特地從印度空運手工藝品、人力車、汽車等道具,並聘請了過千名印度裔僑民作為臨時演員。除了將整個場景鋪滿雪,還要動用人手營造雪花飄揚的效果。
為了造成冰雹侵襲東京效果,製作人員大量購入冰粒,並將每個打磨成葡萄般大的冰雹,然後從高空灑滿地面,效果相當逼真。為了暴風雨襲夏威夷的畫面,透過裝置大型吹風機、多部製造雨水的機器,再加上高超的特技效果,製造出破壞力相當強、能夠橫掃夏威夷所有民居的暴風雨。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1. Centropolis Entertainment [美國]
5. 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 [美國]
2. 獅門影業公司 [美國]
6. 獅門電影公司
3. Mark Gordon Productions [美國]
7. Mark Gordon
4. 二十世紀福斯公司 [美國]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
法國
2004年5月26日
澳大利亞
2004年5月27日
德國
2004年5月27日
中國香港
2004年5月27日
英國
2004年5月27日
俄羅斯
2004年5月27日
巴西
2004年5月28日
中國台灣
2004年5月28日
義大利
2004年5月28日
日本
2004年6月5日
製作公司、上映日期參考資料

影片評價

正面觀點

儘管影片整體顯得笨重無味,但《後天》這部電影將暢銷商品。(《好萊塢記者》評)
導演艾默里克的破壞創作,讓觀影的每個人連連稱讚。《帝國》評)
是的,這部電影是非常愚蠢的。讓人吃驚的是影片的場面很嚇人。影片的特技在這樣一個可怕的電影作品,儘管滑稽但效果極具震撼。《芝加哥太陽時報》評)
作為災難電影,從《海神號歷險記》到《高聳的地獄》整體沒有給人留下深刻影響。而《後天》採用“天”的題材,成為了一個快速變化“世界末日”的養眼花瓶。紐約郵報》評)

負面觀點

災難的製造,只會使無知的觀眾給予肯定地認為,誇張了全球變暖,變成是一個民主的“恐嚇策略”。《紐約雜誌》評)
一個老套的情節徹底粉碎了對影片的幻想,平庸的對話和笨重的感傷,最糟糕的是影片呈現出一種敘事的隨意性。華盛頓郵報》評)
一個非常愚蠢的電影。(《芝加哥讀者》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