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連熙

彭連熙

彭連熙,祖籍河北,1947年生人。1966年從天津南開中學畢業後考取天津美術學院,因“文革”未能入學,走上了自學之路。1979年調入美術學校任中國畫教學並加入美協天津分會。2004年出版《彭連熙白描人物作品選》、《工筆人物畫技法》。十幾年來創作和出版過多種中國畫、年畫、連環畫。其作品深受廣大美術愛好者的喜愛。

基本介紹

  • 本名:彭連熙
  • 出生地河北
  • 出生時間:1947年
  • 去世時間:不詳
  • 主要作品:《彭連熙白描人物作品選》
  • 主要成就:古典人物畫
作品,簡介,古典人物畫,古典人物畫特點,

作品

彭連熙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天津美術專修學院教授。1980年《藕香消暑圖》入選紅樓夢專題美展,1987年在上海靜安希爾頓大酒店主筆繪製巨幅壁畫《韓熙載夜宴圖》,1995年出版《中國神話人物百圖》,1996年《清韻》入選中國畫三百家全國美展,1999年《江南五月》入選第九屆全國美展,2000年《秧蘿》入選新世紀全國工筆畫展,2000年《荷塘清韻》、《春藤》參加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委會和文化部文化藝術人才中心舉辦的“中華世紀之光”中國畫題名展,2000年《孟秋》參加21世紀中國畫澳大利亞展獲優秀獎,2003年出版《彭連熙重彩作品集》。
彭連熙

簡介

彭連熙,1972年參加工作後,在紡織系統從事美術設計工作,並積極參加美協組織和舉辦的美術活動和美術展覽。1980年至1982年到天津美術學院國畫系進修兩年。1982年《藕香消暑圖》入選全國紅樓夢畫展,並由天津楊柳青畫社出版為特種通景四條屏軸畫。1987年為上海靜安希爾頓大酒店繪製巨幅壁畫5米×24米 《韓熙載夜宴圖》。

古典人物畫

彭連熙的古典人物畫,近些年來已在中國人物畫壇上連連出露頭面,尤其在年畫苑中一度簡直成了一股旋風,令人刮目,可喜,可賀。究其原因,一是作品喜人,二是數量可觀。藝術來源於生活,然而一個藝術家的成功,實難一言道盡,往往是各有其路,且難以捉摸。

古典人物畫特點

彭連熙的古典人物畫,造型生動,色彩絢麗,且用線飄逸,固然是他長期以最大的功力錘鍊,冬秋實踐的結果。而他的用功之道是:縱觀古今,擇其精華,法其上品,用之有由,倒是他一條行之有效的經驗。諸如:顧愷之(東晉)、吳道子(唐)的傳神線描;張萱、周防(唐)的重彩大著色,以及陳老蓮(明)、任伯年(清)的出神入化,得意為形、都為他筆下的人物熔鑄了深厚的傳統風采。他又廣收博覽,吸取民間工藝和民間年畫的純真而構成他作品的濃重的鄉土氣息,雅俗共賞,喜聞者眾。 此卷是彭連熙的中國神話人物專集,通卷確實充滿著鮮明的古典氛圍,古典線描人物能達到如此境界,對於青年人來說實也難能可貴,而當你知道彭連熙的少年時代曾虔心詩詞和歷史,從此造成了他對古血(神話的偏愛,便可理解了。因此他的作品中無論是『八仙』的超乎隱逸,“福祿壽三星”的厚德祥瑞,以及『哪吒』、『金剛』、『趙公』諸神的叱吒風雲、絕勝豪強之氣,各具生機又統籠在神幻典雅的氛圍之中。 線之所致,形已應靈。彭連熙的線描作品一個突出特點是他的以情用線,以意用筆,畫中賢者的超脫,文者的沉靜,武者的豁達,行者的奔放,或剛或柔,或圓或方,或鐵線,或蘭葉,無不運用得珠聯璧合,這對比某些只能一線(鐵線)到底的技巧偏枯現象,不難看出彭連熙的揮灑自如的深厚筆墨功力。 閱讀這卷『中國神話人物百圖』不但給廣大青少年讀者講些傳統神話故事,同時也給喜歡中國畫的青少年和美術愛好者以很好的白描範本和可供收藏的珍貴資料。願讀者閱後有所裨益。
(概述圖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