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子岡

彭子岡

彭子岡,女,生卒:(1914~1988)中國新聞家。原名彭雪珍。1914年2月7日生於江蘇蘇州,1988年1月9日卒於北京。1936年北平中國大學肄業。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時期,她以《大公報》記者名義在大後方採訪,發表大量通訊,揭露日本侵略罪行。解放戰爭時期,任《大公報》駐北平記者。她是當時後方新聞界著名的“四大名旦”之一——這“四大名旦”就是四位女記者:彭子岡、浦熙修楊剛戈揚(前三人還曾被稱為是“三劍客”)。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先後任天津《進步日報》和《人民日報》記者。1954年後任《旅行家》雜誌主編。中國新聞社的名譽理事。其權利繼承人加入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彭子岡
  • 別名:彭雪珍
  • 出生日期:1914
  • 逝世日期:1988
  • 職業:新聞家
人物特寫,後記,

人物特寫

彭子岡自幼酷愛文學,十二三歲開始寫作,中學時便開始向《中學生》雜誌投稿,為葉聖陶所賞識。在淞江二中讀初三時,她的作文《我的燕子》獲得葉聖陶主編的《中學生》雜誌命題的文藝競賽第二名。三個月後,她又以《學校生活日記一則》獲該雜誌命題文藝競賽第一名。女中校長贈送給她一柄團扇,上面親自書寫了“為校爭光”四字。此後又三次參加《中學生》雜誌舉辦的全國作文比賽,第一次得亞軍,後兩次都奪魁。1936年春,彭子岡在上海沈茲九老師手下《婦女生活》雜誌擔任助理編輯並采寫專稿,多有建樹。她曾採訪過江西革命根據地和探訪囚禁獄中的“七君子”,在北京採訪過女作家冰心,在上海參加了魯迅的葬儀,並寫出了具有新聞報導、歷史文獻和文學欣賞三重價值的特寫《偉大的伴送》。抗戰爆發後,彭子岡撤退到武漢,進入《大公報》任外勤記者。從此,新聞界出現了“三劍客”。
彭子岡彭子岡
1945年8月,她發表了轟動大後方的新聞特寫《毛澤東先生到重慶》:“‘很感謝’,他幾乎是用陝北口音說這三個字,當記者與他握手時,他仍在重複這三個字,他的手指被香菸燒得焦黃。當他大踏步走下扶梯的時候,我看到他的鞋底還是新的。無疑這是他的新裝。”這期間,彭子岡還寫了大量感情真摯細膩、文筆俊逸極富感染力的通訊、報告文學,如《官廳少年》、《老郵工》、《雪亮的眼睛》等。彭子岡從北平衝破了國民黨守軍的重重封鎖,來到張家口,采寫了《張家口漫步》等系列報導,最先生動地介紹了塞外這個自古兵家必爭之地,在經歷了血與火的洗禮之後,人們怎樣重整山河的實況。而在此以前,她對美國大兵強姦北大女生的“沈崇事件”和國際間諜川島芳子案的報導,都無情地鞭撻了美、日帝國主義,也刺中了國民黨反動派的痛處。有一次,國民黨的一個高官在大庭廣眾面前向彭子岡發出威脅性的責問:“彭子岡,你的文章真有煽動力,你是不是共產黨啊?”彭子岡冷笑了一聲回答道:“承蒙高抬,您過獎了!”氣得那位高官“哼”了一聲,無可奈何地尷尬而去。他哪裡知道,彭子岡就是以《大公報》為戰鬥堡壘的堅強的地下黨員!
解放後,彭子岡擔任了新創辦的《旅行家》雜誌主編,也因這雜誌的文責,使她受到了長時間的“左”的衝擊和摧殘。“四人幫”倒台後,《旅行家》雜誌復刊,她復任主任編委,仍以不泯的熱情和傳神的筆觸發表了《人之初》、《汽笛》、《塑象》和《姐弟情上的疤痕》等抒情散文。1980年突患腦血栓半身癱瘓,但她仍然充滿頑強的生命力和工作熱情,在兒子徐城北的幫助下陸續寫出約30篇文章。1983年被特邀擔任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理事。1984年病重期間,在病榻上口述成文約30篇文章10萬多字,《記者六題》(其子徐城北記錄),口述總結其從事新聞事業的經驗。她依然主張記者要有“稜角”,“今天刮北風,大家都是北風派;明天刮南風,大家齊刷刷調轉頭,都變成南風派……難道不感到羞愧。”其著作還有《蘇匈短簡》、《彭子岡作品選》、《時代的回聲》、《馳騁疆場的女戰士》等。

後記

1988年1月3日,彭子岡在北京病逝,享年73歲。
彭子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