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陶旋渦紋尖底瓶

彩陶旋渦紋尖底瓶,陶器類重要文物,原屬新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距今5100~4700年,出土於甘肅定西市隴西縣呂家坪出土。現藏於甘肅省博物館收藏。主要用途為盛水,相當於現在的旅遊水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彩陶旋渦紋尖底瓶
  • 外文名:無
  • 高度:14.1厘米
  • 用途:盛水
文物簡介,資料及價值,起源及特徵,

文物簡介

高14.1厘米,口徑29厘米,盆用細泥紅陶製成。大口微斂,卷唇鼓腹,下腹內收成小平底,施黑彩。口沿及外壁上部採用了一些簡單的線條裝飾,作為主要裝飾的舞蹈紋在內壁上部。陶器內壁內壁飾二組人物手拉手的舞蹈紋圖案。構圖生動,線條洗鍊,具有較高的藝術鑑賞價值。 舞蹈紋共分三組,每組有舞蹈者五人,手拉著手,踏歌而舞,面向一致。他們頭上有髮辮狀飾物,身下也有飄動的飾物,似是裙擺。人物頭飾與下部飾物分別向左右兩邊飄起,增添了舞蹈的動感。更奇妙的是,每組外側兩人的外側手臂均畫出兩根線條,好像是為了表現空著的兩臂舞蹈動作較大和擺動頻繁。西方現代繪畫中把在靜止畫面上表現事物的連續運動視為一種藝術創新,而在中國的原始藝術中就已出現了類似的表現手法,這種大膽的創造不能不使人擊節讚嘆。
螺旋紋尖底瓶圖案螺旋紋尖底瓶圖案
彩陶旋渦紋尖底瓶

資料及價值

尖底瓶,指的是流行於我國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中的一種陶器。這種陶器一般為小口細頸、斜肩鼓腹、瘦長體尖底、腹部有對稱雙耳,可略稱為小口尖底瓶。它的產生年代大約在距今6500年前,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廟底溝二期文化中還能見到,所以它存續的時間至少有1500年。其分布範圍西至甘、青地區,東至河南腹地,南及鄂西北漢水中游,北達內蒙古中南部、晉北、冀西北地區,見於仰韶文化各類型及受到仰韶文化重要影響的一些考古學文化。據現有資料和研究,尖底瓶最早見於渭水流域的仰韶文化半坡類型,隨後很快為以陝、晉、豫交界地區為核心分布區的廟底溝類型接受和改造,而且也主要流行於仰韶文化的這兩個主要類型中。
彩陶旋渦紋尖底瓶
仰韶文化半坡類型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汲水器.紅陶質,手工製作.器形為小直口,細頸,長圓腹,尖底,肩部或腹部有對稱的雙系,用以穿繩。器表有多繩紋.燒結程度較好,質地堅實.汲水時由於重力作用,瓶口會自然向下,待水將滿時,瓶身自動倒轉,口部向上。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及馬家窯文化遺存中發現的尖底瓶略有不同.廟底溝類型的尖底瓶為雙唇,小口,器身瘦長,肩腹部無系。馬家窯文化的尖低瓶為侈口,直頸,折肩,腹有雙系以細泥橙黃陶製成,器表塗淺紅色陶衣,以黑彩繪旋紋,紋飾充滿動感,製作精細。
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 高54厘米, 口徑6.5厘米, 1972年陝西臨潼縣姜塞出土,中國歷史博物館藏。 此瓶為細砂紅陶,是當時的汲水工具,小口,尖底,深腹,腹側有兩耳,可繫繩。當瓶空時,重心靠上;汲水時,瓶倒置水中,水便注入瓶內,使重心下移,瓶自動豎起,使用方便。這是仰韶文化遺存中特有的產品,距今約6000年,設計美觀,實用性很強,體現了當時仰韶人的智慧。

起源及特徵

中國繪畫藝術是在古老特殊的文明環境中產生的,陶瓷裝飾繪畫的起源直溯距今七八千年之前的新石器時代的彩陶文化。我國新石器時代陶器分布相當廣泛,南北各地均有大量文物資料出土。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為黃河中、上游的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黃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等。長江中下游的其他一些如龍山文化及良諸文化也都是具有代表性的。還有齊家文化、屈家嶺文化。黃河、長江中上游地區以彩陶聞名,下游地區以工藝精緻的白陶和黑陶著稱,東南沿海地區以印紋硬陶為代表,北方地區則以器物造型而富有民族特色。
近年來,隨著文物收藏熱的升溫,遠古彩陶器的價值逐漸被人們所認識。當時的人們已經能夠通過900到1000度的高溫燒造彩陶。在紅色坯體上用各種色料紅、黑、白、黃、赭等彩繪製出不同花紋。在彩繪之前先塗上一層白色的陶衣作為襯底,燒成後彩紋固定在陶器表面而且不易脫落。從西部的仰韶文化到東部的大汶口文化都有炫麗多彩的彩陶藝術,彩陶從技法上注重色彩對比,陰陽結合,圖案主要有人形紋、動物紋、植物紋、花朵紋、捲雲紋、圓點紋、斜扎紋、幾何紋、等多種紋樣。無論器型、彩繪都反映出當時藝術家們想像的天才以及生活的印記。
仰韶文化主要發源於我國河南、河北、陝西、山西等地。仰韶文化可分為半坡型和廟底溝型,半坡型彩陶多用墨彩繪製,流行施內彩,動物圖案發達,既有強烈裝飾趣味的動物圖案,又不乏引人入勝的較寫實的動物形象。另外幾何紋樣也很豐富。動物紋的陶器有人面魚紋彩陶盆、四鹿紋彩陶盆等;幾何紋主要有寬頻紋、三角紋、斜線紋、網紋、波折紋等。廟底溝型彩陶一般用墨彩繪製,個別用紅彩或紅墨兩色,彩繪多施於器物的外部和口沿上,沒有發現施內彩的。動物紋樣不多,有鳥紋、蛙紋、人面蛙身紋、水鳥、魚紋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