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膠捲

彩色膠捲

早期的彩色照片,是攝影師在黑白照片上手工著色,色調往往不符合實際情況,而且費工費時。1928年,美國攝影師研製出一種16mm的彩色軟片,但拍照時需在鏡上裝上紅、綠、藍三種人工塗畫的濾光鏡,製作費用昂貴,色調效果也不理想。

有一次,美國兩個16歲的男孩萬尼斯和高杜基斯,欣賞一套用濾光鏡攝製的彩色短片《海軍》,深為片中的色調不夠逼真而感到惋惜,決心對彩色攝影技術進行改進。兩個夥伴對音樂也有共同的志趣,就利用業餘時間,邊學習樂理知識,邊探索彩色攝影,5年後,雙雙成了年輕的音樂家,同時,對彩色攝影的研究也有了一定得進展。當時,德國的科學家已成功配製了乳劑。他們就利用這一成果,把乳劑分成3層,分別對紅、綠、藍產生感光作用。1930年,他倆正式與伊士曼·柯達公司合作,經過3年的不懈努力,終於成功地研製出世界上第一張兩色沖曬程式的感光彩色膠片。

以後,他們又進一步把感光片由初期的兩層藥膜分作5層藥膜。這樣,拍成的照片便能如實地沖印出拍攝物的色彩來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彩色膠捲
  • 發明國家:美國
  • 時間:1930
  • 發明公司:柯達
分類,成分,性能,

分類

1、按尺寸分類:常見的有“120”,“135”,“6×4.5”等。最常用的是“135”膠捲,這種膠捲寬35毫米,長160~170厘米,片邊兩旁具有規則的片孔,一般可拍攝3.6厘米×2.4厘米的底片36張,也有可拍攝20、24、72張的“135”膠捲。
2、按感光速度分類:常見的有iso100、iso200、iso400等。這裡數值變一倍則曝光時所需的曝光量也變一倍,數值越大則速度越快。此外,也用過很多其他速度表示方法,如GB、ASDI等等,分別是中國、美國、德國的標準。

成分

1、保護膜
因為膠捲的感光乳劑很軟,容易劃傷,在它上面塗一層保護膜以使它不致受傷。保護膜是透明且很硬的。
2、感光乳劑
其主要成份為鹵化銀和照相明膠。鹵化銀是膠捲的感光材料,照相明膠是鹵化銀的載體,鹵化銀受光的照射後形成潛影,即鹵化銀中出現了銀原子的顆粒。後期經顯影,就成為人們看到的膠片。
3、片基
它的用處就是一個架子,所以對它的要求是透明度好,平整韌性好和機械強度高,要能撐起感光乳劑。
4、防光暈層
拍攝的一個路燈會大的像太陽一樣,這就是光暈,強光使膠捲上一個很大的面積感光。

性能

膠捲的感光性能包括:感光度、反差、灰霧、寬容度、最高密度、解象力、顆粒度、感色性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