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繪漆棺

彩繪漆棺

湖北隨縣擂鼓墩出土。戰國早期。棺長250、寬125-127、高132厘米。此棺是用大型梓木板榫接而成,棺口四角各用鉛錫爪釘加固,作子母口扣合。棺兩端各裝兩個銅環鈕以利啟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彩繪漆棺
  • 出土地點:湖北隨縣擂鼓墩出土
  • 館藏地點:貴州省博物館
  • 所屬年代:戰國早期
簡介,最新發現,

簡介

湖北隨縣擂鼓墩出土。戰國早期。棺長250、寬125-127、高132厘米。此棺是用大型梓木板榫接而成,棺口四角各用鉛錫爪釘加固,作子母口扣合。棺兩端各裝兩個銅環鈕以利啟合。通體髹漆。內壁紅漆,頭檔中部嵌一件青玉璜;外壁先抹漆灰泥,打磨光滑後,再髹黑漆和紅漆各一層,以紅漆為地,用黑、金黃色相間地繪飾各種形態的龍、蛇、鳥、獸、神等圖像共900多個,而龍占半數以上。足檔中部繪一個“田”字形視窗,兩側板各繪一堵格子式門。繞窗者是各種動物,守門者是執戟的神獸。此棺紋飾富麗,色彩鮮艷。此為曾侯乙之棺,出土時置於外棺內。

最新發現

2019年3月11日,貴州考古工作者對甕安縣飛練湖明墓考古發掘過程中,發現一具明代完整的彩繪漆棺,為研究貴州明代墓葬葬俗和葬制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飛練湖明墓位於甕安縣銀盞鎮飛練社區龍家扁營盤坡,共發現墓葬三座。墓室中發現一具彩繪漆棺,棺上繪有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八卦、雙鳳朝陽、盆景花卉、仙鶴等圖案,繪製精美,為貴州明代考古發現保存最好的漆棺。
該墓還出土一石制買地券,通過墓券確定了墓主身份和墓葬年代,該墓修建於萬曆九年(1581年),在墓主人頭部發現有金花釵、銀簪、銀下頜托、金耳環、銀首鐲等文物,並發現少量人骨和牙齒。
從墓葬形制和墓葬構築的情況分析,三座墓葬應該都建於明代,極有可能同屬於一個家庭,或與草塘安撫司宋氏密切相關。三座墓葬的發現和發掘,出土了貴州明代最為完整的彩繪漆棺,為研究貴州明代墓葬葬俗和葬制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對甕安歷史、播州喪葬制度及土司制度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