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扎

彩扎

彩扎也叫紙紮,綢扎。是中國傳統民間工藝的一種仿真藝術,也是綜合性的手工藝術品。

早在中國唐代,彩扎藝術已開始盛行,匠人們用竹備篾子作骨架,通過藝人巧妙的構思和嫻熟的技藝,可以扎製成各種飛禽走獸、名山古剎和廣為流傳的戲曲故事。到了宋代已發展到極盛時期,據《東京夢華錄》記載:汴京彩扎匠人“剪綾為人,裁綿為衣”,已經能扎出壽星、麻姑和栩栩如生的壽桃、壽麵,作為獻給長者壽誕的禮。

2008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彩扎
  • 批准時間:2008年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遺產編號:Ⅶ-66 
  • 遺產類型:傳統美術
  • 申報地區:湖南省鳳凰縣、 河北省永清縣等
歷史源流,主要功能,藝術形式,傳承意義,傳承人物,

歷史源流

唐宋時期興起,早在中國唐代,彩扎藝術已開始盛行,匠人們用竹備篾子作骨架,通過藝人巧妙的構思和嫻熟的技藝,可以扎製成各種飛禽走獸、名山古剎和廣為流傳的戲曲故事。
彩扎
到了宋代已發展到極盛時期,據《東京夢華錄》記載:汴京彩扎匠人“剪綾為人,裁綿為衣”,已經能扎出壽星、麻姑和栩栩如生的壽桃、壽麵,作為獻給長者壽誕的禮。
明清以後,彩扎工藝在大江南北迅速發展開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創作題材開始反映現代生活,材料上也由過去僅用紙紮發展成為使用、搪塑、絲綢布料等,使之更加富於表現力。

主要功能

紙紮品多用於紅白喜事中的封建迷信活動,隨著社會的進步,逐漸發展成為兩種謀生形式,一種是單純為“喪葬文化”服務的傳統“彩扎活兒”;第二種是跟隨時代的發展,為滿足大眾娛樂文化和民俗節令,以及旅遊工藝品的需求而服務的“風箏”、“燈彩”、“絹人”、“微型仿真昆蟲”等新的彩扎工藝。這種新的工藝,既發揚了傳統民間藝術特點,又能滿足現代兒童的審美需求,成為他們手中的觀賞玩具。
彩紮成為一種工藝美術品,除傳統題材外,創作不少反映現實生活的作品。隨著旅遊業的發展,彩扎工藝成為人們喜愛的旅遊紀念品。彩扎物與北京絹人”、廣東“紗燈”同屬美術人形一類,取材很廣,但以戲曲人物為多,有雙像和群像,高大者可達2米,小巧者不足5寸。彩扎人物表現力豐富,藝人能應景即興隨意扎制民俗玩藝。內容由顧客任意點出,規格依需要而定。一般造型簡括,形體洗鍊,手勢現實,整組人物多以青、白、紅、黑等色表現人物性格,動物則較為誇張,裝飾味濃,詼諧成趣。

藝術形式

彩扎分為“站活”和“坐活”兩種, “站活”一般製作大型作品,如“鰲山”、“靈厝”、“彩樓”等;“坐活”一般製作精巧作品,知名人物、飛禽走獸等。我省彩扎工藝品與北京絹人和廣東紗燈同屬“美術人形”一類,主要有廈門和泉州兩地。廈門彩扎屬於“北派”,擅於表現戲劇武打人物,已故老藝人柯石頭是北派彩扎的代表,作品有《武松打店》、《獅子樓》、《快活林》、《景陽岡》等,人物神態惟妙惟肖。泉州彩扎屬於“南派”,擅於扎制戲劇婦女形象為多。老藝人陳天恩的代表作有《觀音》、《牛郎織女》、《水漫金山》、《陳三五娘》、《霸王別姬》、《西廂記》、《紅樓夢》等,泉州彩扎藝人還有盧金釵、陳浪等人。他們的作品也各有所長。

傳承意義

彩紮實用價值、藝術觀賞價值高,科學研究價值同樣也不小。是中國傳統工藝的良好體現。

傳承人物

陳天恩是泉州彩扎的創始人
解放前,西街東塔下的彩扎店無人不曉。而當年店內的彩扎小人兒,成了西街乃至整個泉州人心中永遠抹不去的回憶。回憶起陳天恩做的彩扎人物,西街老人們笑容從皺紋縫裡爬上了臉,滑到嘴角,滔滔不絕地講了起來。
陳天恩創造了泉州彩扎,創造了這個泉州獨一無二的傳統民間藝術。
可惜這位老藝術家已經去世10多年。雖然老藝術家帶了很多徒弟,也將手藝傳給了女兒陳冬冬,但現今,年輕人幾乎沒有知道彩扎的了,更沒有懂得這個手藝,從事這個手藝的了。
創始人:陳天恩
1916年,陳天恩生於紙紮盛行的年代,鄰里有不少人從事紙紮工藝。出生在這樣的環境,就注定他創造的彩扎工藝是上天安排的——因為彩扎正是從紙紮演變而來的。
紙紮,是舊時紙和竹條做的各種神像或傭人、市井人物形象,用來供奉神靈,或為紀念死去的親人連紙錢一起燒掉。
小時候,陳天恩愛好畫畫,不停地揣摩小說中的人物形象,臨摹各種小說版本中的插圖。
陳天恩健在的時候,經常給女兒講自己小時候的事情。陳冬冬說:“父親小的時候,喜歡讀小說特別是中國名著,去了解小說中人物的性格。而且看到什麼都喜歡畫一畫,有時,他會站著一動不動看著鳥啊、雞啊、樹啊很久很久,或看著武松的畫像出神,研究這些人和動物的儀表,神態。”
這些為陳天恩創造彩扎藝術,打下了充分的基礎,不過那會兒還是以紙紮為主。紙紮很粗糙,只有正麵糊了紙、畫了形象,而後面直接就能看到裡面的竹條和碎布棉花等。
能不能將紙紮的材料換一下,做得更完美更形象一些?長久的思考讓陳天恩有了新的想法。
此後,他成天琢磨著怎么做,反覆試驗。終於成功了,他用鐵絲和棉花,替代了竹條,做成人身的骨架;同時也不再用紙做外衣,而是真正裁剪花布,做成小衣服,然後穿上去,每一個披肩,每一條腰帶都自己慢慢做,而上面的所有花鳥魚蟲和各種圖案也要自己細細地繡上去。
還剩頭和手,怎么辦?有心人是難不住的———當時廣東潮州等地方盛產其他用途的各種泥人頭,陳天恩直接拿過來,再描繪上人物的神態和姿勢。
最初的彩扎誕生了。
“彩扎比紙紮好看多了,細膩多了。當時父親做的一般是觀音、財神、關公或西廂記、梁祝、嫦娥等才子佳人形象。”陳冬冬說。
發展人:盧金釵
陳冬冬拿出了一張照片。
昂首挺胸的李玉和(“文革”中樣板戲《紅燈記》中的主人公),我們原以為照片拍的是舞台真實演員,沒想到卻是陳天恩一位徒弟做的彩扎人物。同事嘆道:“太像了,在照片中根本分辨不出來,真神了。”
陳天恩的這位得意徒弟叫盧金釵,在泉州彩扎的發展進程中,是一位至關重要的人物。
盧金釵,跟我父親學彩扎,到後來,他發現從潮州過來的頭,形狀神態很單調,一般只適合做才子佳人。”陳冬冬說,“盧金釵開始自己試驗,將土用幾道工序處理過後,做出彩扎人物需要的頭和手。後來,終於行了。”
於是,彩扎人物的形象一下就豐富了很多。而且,盧金釵創作了一大批我父親沒有涉及到的、反映現代生活的作品,如敬老院、託兒所、飼養員、漁網兩豐收、養豬積肥、八女跨海凱歌還等。到了“文革”期間,還創作了大量的樣板戲人物,如李玉和、阿慶嫂、紅色娘子軍、白毛女、楊子榮等。
盧金釵也製作了許多少數民族人物及部分傳統題材中的人物形象。
1961年,他被授予彩扎行業藝人的稱號,在1972年全國工藝美術展上,盧金釵的作品“播種”被評為優秀作品。
可惜,盧金釵也故去了。
女傳人:陳冬冬
沒做彩扎的時候,陳冬冬就在家練毛筆字:“我父親當年也是勤練毛筆字,因為害怕擱久了不做手生,就畫不好彩扎人物的形象了。”
當年我學習彩扎既不是父親的意思,也不是我主動要求,而是一次偶然,一次機緣———
1973年,根據當時“藝人可帶子女學藝”的精神,陳冬冬進入了地方國營泉州美術工藝廠。
“當時我高中畢業,我更想幹的事情是繼續念書。可現實不允許,當年有個工作就相當不容易了,而且還是進入意味著鐵飯碗的國營企業,沒有人願意放棄的。而且,當時的環境,上大學的可能性非常小,只能上山下鄉。不過,學了彩扎,就能一直坐著上班,對於當年一個女孩子,有這樣一個輕鬆的鐵飯碗,是沒有理由放棄的。”
陳冬冬進入了工藝廠,師從父親、彩扎創始人陳天恩。
“剛開始是沒得選擇,進入了工藝廠,可後來看到父親等老藝人不停地追求,自己也尋到了彩扎工藝中的快樂。”
“慢慢地我愛上了彩扎,深深地愛上了彩扎。”
陳冬冬回憶起那段時間就相當開心,廠里做彩扎的職工最多的時候有五六十人。
她介紹,國營泉州美術工藝廠創辦於1954年,父親陳天恩任彩扎車間主任,後來做了廠長。
“當時彩扎很吃香,產品主要是供國家文化部門出國展覽之用。”
“而當時,工廠就設在後城一居民的家中。”……
1980年代中期,陳冬冬開辦了自己的彩扎工廠。
“剛開初,向國營的百貨商場供貨,資金有保證,做得還挺不錯的。到了1990年代中期,多數賣給私人老闆,很多賬收不到了,賺不到錢;還有買彩扎的人越來越少,似乎人們喜歡的花樣多了,沒法繼續幹下去。”
人們結婚開始拍婚紗,不再用彩扎;人們開始唱卡拉OK、跳迪斯科、滑旱冰;人們……陳冬冬辦了10年左右的彩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