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煙盒舞

彝族煙盒舞

彝族煙盒舞,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煙盒舞,就是用“煙盒”作道具的舞蹈。所謂“煙盒”就是由竹木製作的用來裝菸絲的圓盒子。跳舞時將其上下兩瓣分別持於雙手,並用手指作有規律的彈響,它既是舞蹈的一個部分,又以其悅耳的有強烈節奏的音響作為舞蹈的伴奏。又因為舞時必須有“四弦”作主要伴奏樂器,故以前民間把它叫做“跳弦”。因煙盒在“跳弦”中成為重要的道具,並使“跳弦”富於獨特的藝術個性,故人們普遍就將跳弦稱為煙盒舞。

2006年5月20日,彝族煙盒舞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Ⅲ-37。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彝族煙盒舞
  • 批准時間:2006年5月20日
  • 申報地區: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遺產類別:傳統舞蹈
  • 遺產編號:Ⅲ-37
  • 非遺級別:國家級
歷史淵源,舞蹈特色,表演種類,表演動作,表演樂器,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現狀,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重要演出,榮譽表彰,

歷史淵源

彝族煙盒舞彝族煙盒舞
早期的煙盒舞,起源於彝族原始社會,依附於原始宗教,是婚禮、喪葬、宗教祭典等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元代前期,紅河沿岸廣大地區是一個封閉或半封閉的農耕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各方面都相對落後。彝族文化是當地的強勢文化,生活在此處的漢族居民文化逐漸融入到了彝族文化中。
到了明代,遷移到紅河一帶的大批漢族軍隊和商人帶來的新農耕技術極大促進了彝民生產力的快速發展。彝、漢文化互相影響,彼此交融,大量的漢文化被彝族人民吸收、融合,這也應該是煙盒舞形成大致的時輪廓的時期。人們發現煙盒用手指彈能發出清脆的聲音,可以用來統一節奏,增添舞蹈氣氛,於是將煙盒融入舞蹈並最終形成了煙盒舞。
明代洪武十五年(1382年)以後,隨著大批漢族的涌人和漢文化的廣泛傳播,彝族古典文化受到了強烈的撞擊。在此歷史背景之下,彝族人經過短短的陣痛,以開放的心態,吸收著外來文化,堅韌地完善著自身,鑄造出了一種全新的文化。而經過外來文化洗禮的煙盒舞,經過不斷吸收、消化、融合,躍出“三位一體”框架,成為獨立的舞蹈藝術,有了相當穩定的舞蹈體系、個性化表演和音樂形式。
20世紀50年代初,彝族煙盒舞被搬上舞台,即受到紅河州內外,雲南省內外廣大人民民眾和文藝工作者的喜愛。1953年,全國第一屆民間音樂舞蹈會演,建水、石屏的民間藝人作為雲南代表隊把煙盒舞帶到北京懷仁堂的舞台上表演,受到周恩來總理和賀龍元帥的接見。
文革期間,政府號召破四舊,當時跳煙盒舞和“吃火草煙”習俗被認為有傷風化,要求各處不得開展。跳煙盒舞成了隱秘活動,“吃火草煙”活動基本是完全被禁止,煙盒舞的傳承與發展受到很大破壞。
改革開放初期,煙盒舞受到人民民眾的承認與政府的支持,無論是在什麼地方都能聽見煙盒舞的聲音。在這一時期煙盒舞由原來的男女對舞變成了同性集體而舞,成為了建水、石屏等地人們生活的重要娛樂活動。也在這時煙盒舞的功能發生了轉變,在生產勞作、過年過節、婚喪嫁娶、蓋房起梁的時候都會有煙盒舞的出現,而且主要是在喪葬場合跳煙盒舞。
彝族煙盒舞彝族煙盒舞
改革開放後兩年,煙盒舞處於高峰時期,在建水、石屏等地每家在蓋房、過年過節的時候都必須請人來跳煙盒舞。在沒有節日的時候民眾也會聚在一起跳煙盒舞,人們還自籌資金組織煙盒舞表演隊,進行村與村之間或走村串寨的煙盒舞交流活動,小孩也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中被耳濡目染,形成一種自然的傳承。如“斗蹄殼”和“老人家”這兩個煙盒舞被傳到昆明地區的一些學校中,成為文體活動的重要內容。不難理解,這時的煙盒舞在當地社會文化活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綜合表現了人們在生活中的感情、個性、精神、文化等。

舞蹈特色

表演種類

煙盒舞的表演種類大致有:純舞類、表演類、技巧類和歌舞類幾種。
彝族煙盒舞彝族煙盒舞
純舞類的煙盒舞是指純舞蹈動作組合,如三步弦、二步半、斗蹄殼、賽谷都、三角黑尼莫、親哥阿妹甲跪約、趕瘦馬、各找各的伴等,其動作組合富有韻律美。
表演類的煙盒舞是具有人物、情節,反映生活情趣,動作豐富,有高難度技巧、觀賞性很強的節目,如猴子扳包穀、公雞打架、鴨子摸魚、啞巴打柴、石匠打石頭、老鷹叨小雞、鴿子度食等。這些節目名稱既是節目的內容,也是節目的形式,表演者以形象地模仿不同動物的形態、動態、神態進行表現,充分顯示了彝族人民觀察生活、表現生活的聰明才智。
技巧類的煙盒舞也多以模仿和表現動物體態、動態為主,如長蟲扭腰、玉瓶倒水、螞蟻馱鹽、燕子歇梁、仙人搭橋、小牛犁地、倒掛金鉤、架子樂等。這些動作技巧的完成需要舞者身體條件好,要有柔韌度、力度和控制力,這些能力均非一日之功,需要進行專門的長期的訓練才能做到。
歌舞類的煙盒舞是傳統的形式,舞蹈動作簡單,很少有高難度技巧,主要以變化隊形為表現形式,基本舞蹈隊形有六穿花、大理弦、大紅絲線水紅青、西廂壩子一窩雀等。

表演動作

彝族煙盒舞的手位動作,主要表現了挑擔子、使用鋤頭、鐮刀、斧頭進行勞作和使用摜盆、木棍進行穀物脫落、加工等動作,再經過提煉、加工、抽象變形而成,因此,不僅形象美,而且具有濃郁的民族生活氣息。手位,按部位分可分為低位、平位、高位、側位和後位。
彝族煙盒舞彝族煙盒舞
彝族煙盒舞腳上的動作特多,此為彝族煙盒舞的又一大特徵。基本步法有:合腳、過堂、小蹬步、崴崴步、跑跳步、鬥腳步 、戽水步、踩堂、蓋腿後墊步和右小腿蓋蹁步等十種舞步。全都是從彝族民眾生活動作生產勞動的動作中提煉出來,經過藝術加工而成的。

表演樂器

在煙盒舞的表演中,四弦作為煙盒舞的主奏樂器,演奏技巧多種多樣。左手的推、拉、吟、揉,別具一格的打音、滑音,賦予四弦以豐富的表現力;右手除彈、挑、掄奏外,還同時掃彈內外弦,產生出和諧動聽的音響;技藝高超的民間藝人在演奏時,還在強拍上敲擊板面,產生出類似煙盒響聲的效果,使曲調別具風采,更富山野風味。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煙盒舞作為滇南彝族的特色舞種,以獨特的舞蹈語彙展現了彝族的歷史觀、道德觀、價值觀和思維方式,在民族學、民俗學、社會學領域有很高的研究價值。煙盒舞通過頭、腳、身、手、腰等各個身體部位的巧妙運用,以優美的舞姿形象地表達了彝族特有的審美趣味,同時下腰連環翻滾等高難度的舞蹈技巧,也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煙盒舞以自身獨有的藝術性和觀賞性為廣大民眾所喜愛,具有廣泛的民眾性。加強對煙盒舞的保護,對豐富民眾文化生活,促進精神文明建設,促進民族團結,構建和諧社會,都將起到積極作用。同時配合文化產業的發展,配合民族文化大省建設、民族文化大州建設,應積極研究煙盒舞的開發利用,使煙盒舞產生應有的經濟價值。

傳承現狀

隨著時代的變遷,煙盒舞的人文環境發生巨變,傳統的“吃火草煙”習俗已經消失,煙盒舞出現風格單一化、內涵淺顯化的趨勢,傳統的韻味十足的煙盒舞經典套路瀕臨失傳,亟待搶救。

傳承人物

施萬恆,男,彝族,1947年生,雲南紅河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彝族煙盒舞代表性傳承人,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申報。

保護措施

石屏縣政府舉辦“豆腐節”、“柑橘節”、 “楊梅節” 、“荷花節” ,不同程度地展示、促動了煙盒舞的發展。
彝族煙盒舞彝族煙盒舞
1996年10月,龍朋彝族煙盒舞應邀進京參加全國第六屆體育舞蹈錦標賽開幕式。之後龍朋鎮被命名為“中國藝術之鄉”。國家文化部命名龍朋鎮為“彝族歌舞之鄉”、“煙盒舞之鄉” 。
原石屏縣文聯主席吳志剛先生著書《彝族煙盒舞與海菜腔》,敘述了煙盒舞的發掘發展狀況;石屏縣誌辦助理編輯馮旭女士編輯的《石屏彝族煙盒舞繪圖、攝影圖集》,匯集攝影照片95幅,碟片採錄99幅,記載了煙盒舞的展演活動狀況。
2006 年,第二次文化普查後經申報被命名為“國家級非物質無形文化遺產”,石屏也被評為“石屏縣煙盒舞之鄉”。

社會影響

重要演出

2018年中秋節期間,在錦繡中華全新推出的沉浸式全景主題秀——原生態非遺大展演活動中,煙盒舞在其中得到展示。
2019年4月7日,“踏歌起舞三月三”——在廣西民族博物館歡樂開展的西南省區傳統音樂舞蹈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展演活動中,雲南彝族煙盒舞《煙盒胡琴調》在其中得到展示。

榮譽表彰

1998年,壩心國小的校園煙盒舞參加教育部、文化部、國家廣電總局、團中央舉辦的“全國中國小文藝匯演”錄像比賽,榮獲二等獎,雲南省比賽第一名。
2015年8月在第十屆全國民族運動會中,彝族煙盒舞代表雲南省參加表演項目技巧類比賽獲得一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