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直性脊柱炎晨僵

概念,原因,分類,標準,多功能治療,治療,

概念

強直性脊柱炎病人在早晨起床後或久臥、久坐起立時腰骶部感到僵硬發板,發生晨僵硬在醫學上習慣叫晨僵。

原因

強直性脊柱炎的病理改變是韌帶、骨膜、骨小梁等均有肉芽組織增生,形成局部循環障礙。患者靜止時間不長,尤其睡眠時迷走神經興奮,使血循環減慢,使病變區淤血、水腫、滲出,出現關節活動受限、發僵、發板。

分類

晨僵一般分為三度:
1.輕度:多為1—3個指關節與腕、趾關節同時發生,起床或睡醒經活動數分鐘、數十分鐘至1個小時後,關節僵硬感緩解或消失。
2.中度:多為四個以上小關節或1—2個大關節同時受累,起床或睡醒經活動1-6小時後,關節僵硬感才緩解或消失。
3.重度:為七個以上或全身多關節同時受累,起床或睡醒後雖經活動而僵硬感無明顯緩解,常持續6—12小時以上或全天,必須服藥才能緩解或減輕。

標準

晨僵是診斷強直性脊柱炎的標準之一,也是早期強直性脊柱炎的重要症狀之一。一次晨僵時間越長,說明病情越重,經過治療後晨僵的時間縮短,則證明該治療有效,可以繼續治療。
晨僵是反映全身炎症嚴重程度的一個很好指標,它可以幫您了解到疾病的進展情況及治療的效果。
在疾病的治療和恢復過程中,病人應計算每天晨僵的時間,觀察病情變化,指導和配合治療。

多功能治療

強直性脊柱炎在醫學上是一種慢性的遷延性疾病,特點為腰、頸、胸段脊柱關節和韌帶以及骶髂關節的炎症和骨化,髖關節常常受累,其它 周圍關節也可出現炎症。本病起病隱襲,進展緩慢,全身症狀較輕。早期常有下背痛和晨起僵硬,活動後減輕,並可伴有低熱、乏力、食慾減退、消瘦等症狀。開始時疼痛為間歇性,數月數年後發展為持續性,以後炎性疼痛消失,脊柱由下而上部分或全部強直,出現駝背畸形。女性病人周圍關節受侵犯較常見,進展較緩慢,脊柱畸形較輕。由於強直性脊柱炎是較為常見的疾病,病程纏綿,且易造成殘疾,故應爭取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對16-25歲青年,尤其是青年男性,如出現下述症狀,則應特別警惕有無強直性脊柱炎可能。
強直性脊柱炎一般起病比較隱匿,早期可無任何臨床症狀,有些病人在早期可表現出輕度的全身症狀,如乏力、消瘦、長期或間斷低熱、厭食、輕度貧血等。由於病情較輕,病人大多不能早期發現,致使病情延誤,失去最佳治療時機。治療的目的的在於控制炎症,減輕或緩解症狀,維持正常姿勢和最佳功能位置,防止畸形。要達到上述目的,關鍵在於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採取綜合措施進行治療,包括教育病人和家屬、體療、理療、藥物和外科治療等。
所以,從治療的角度來講,活血通絡,通經化瘀,配合必要的牽引,固定作用,是我們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時常用到的方法,這些方法針對不同類型的病情,均可起到作用,但是強直性脊柱炎的治療關鍵在於堅持。

治療

經過一些時間活動,熱敷,熱水浴,血液循環改善、淤血、水腫、滲出漸被吸收,組織恢復了柔軟性,關節活動改善,則晨僵消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