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波(豫劇旦角演員)

張雪波(豫劇旦角演員)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雪波(1940年-1990年),女。原名張玉榮,河南開封人,豫劇旦角。豫劇皇后陳素真大師的得意弟子。主攻青衣、花旦。唱腔宗祥符調。代表劇目有《宇宙峰》、《梵王宮》、《拾玉鐲》、《王金豆借糧》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雪波
  • 別名:張玉榮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河南開封
  • 出生日期:1940年
  • 逝世日期:1990年
  • 職業:豫劇教師
  • 經紀公司:開封豫劇團
  • 代表作品:《宇宙峰》《梵王宮》《拾玉鐲》等
  • 流派陳門弟子
介紹,人生低谷,

介紹

張雪波,1962年,在經過一場猛烈的政治風浪衝擊之後,豫劇皇后陳素真在河南開封名正言順地收了一名得意弟子——張玉榮。
張雪波張雪波
豫劇界都知道,陳素真歷來是不輕易收徒弟的。而這個張玉榮何以能夠收到她的如此厚愛呢?
張玉榮祖籍河南省原陽縣,父親原是個豫劇武生演員,後因患病而退出了舞台。由於父親的影響,她很小就喜歡豫劇,早就愛上了“唱戲”這一行。1953年,剛剛十三歲的張玉榮高高興興的進了當時的開封工人豫劇團,開始了她的演員生涯。小玉榮聰明伶俐,學啥像啥,加上那俊俏的小模樣,扮個丫鬟、書童什麼的,還真像那么回事。一登台就受到了觀眾的嘖嘖稱讚:“看這小閨女長得多齊整。”(他們說對了,張玉榮的小名就叫齊整)觀眾喜歡她,劇團的人更喜歡她:從小看大,這是一塊難得的好材料呀!於是,一些有名氣的演員開始在張玉榮身上下功夫了。羅振乾、王秀蘭王素君教她唱功戲,王敬先教她武打戲。他們的汗水與張玉榮的汗水攪合在一起,一棵幼苗茁壯的成長起來了。張玉榮十六歲嶄露頭角,開始在《白蛇傳》、《火焰山》、《打店》等戲中扮演重要角色,以後逐漸成為一個花旦、青衣、武旦全部都拿的下來的主要演員。
大家對張玉榮刮目相看了,特別是她那委婉細膩的唱腔,很有點陳素真的韻味,更受到老演員們的賞識。
張雪波《梵王宮》劇照張雪波《梵王宮》劇照
“能跟著陳素真學學才好哩!”老師和同行們這樣說,張玉榮也這樣想,開封市文化局的領導也這樣考慮。
機會終於來了。1962年夏天,在陳素真帶領天津市豫劇團來開封演出時,張玉榮如願以償,成了豫劇祥符調大師陳素真的入室弟子。在隆重的拜師儀式上,當她向陳素真行禮時,她是多么激動呀!她看著站在一旁的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張文博和市文化局副局長任其翔,眼睛又一次濕潤了。多好的領導啊!他們在生活上關心她,在藝術上嚴格要求她,為提高她的演出水平操碎了心。在天津豫劇團到來之前,就商定好了向陳素真拜師的事。張玉榮還想起了當時的開封市委第一書記徐學龍。是他,在會見陳素真時推薦了她。一個市委書記這么關心一個普通的地方戲演員的成長,怎不叫她感動不已呢?此時她也感到欣慰,自己多年的苦學苦練總算得到了承認:陳素真是在看了她演出的《洛陽橋》之後才答應收她為徒的。如果自己不堪造就,這位老前輩是不會打開山門的。她暗暗下定決心,絕不辜負領導的信任和期望,一定把老師的全部藝術學到手,為發展豫劇事業貢獻自己的一切。
1962年秋天,開封市委宣傳部委派市文化局副局長任其翔專程送張玉榮去天津豫劇團向陳素真學藝。
張雪波為恩師陳素真配戲張雪波為恩師陳素真配戲
陳素真按照慣例,給張玉榮取了個藝名——張雪波。在新的天地里,雪波開始了艱難的跋涉。陳素真對學生的要求非常嚴格,一句唱腔,一句念白,一個眼神,一個手勢……有一點不到家,就必須練上幾十遍甚至上百遍,直到符合要求為止。雪波終日咬緊牙關苦學苦練,她要先改掉一些不合規範的毛病,然後從一招一式練起。半年時間裡,她沒睡過懶覺,很少上街游轉,不敢有半點懈怠。每天精疲力盡地躺在床上之後,還在琢磨白天學過的東西。經過一段艱苦、緊張的訓練,雪波逐漸悟出了老師獨到的藝術特色了。陳素真的唱腔很像京劇的“程派”,顫音(小彎彎腔)運用十分得當,不僅讓人聽起來委婉、細膩、飄逸、清新,又與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點相吻合,從而達到真切感人的藝術效果。陳素真在表演上強調有的放矢,一舉一動都有目的性,哪些地方該放,哪些地方該收,都有一定的規範,使人物的精神、風貌能夠準確的展現在觀眾面前。陳素真在念白上也很講究。戲中哪些地方用家常白、哪些地方用韻白,哪些聲調要高,哪些聲調低,都分得非常清楚。
領會了這些,雪波前進的步伐越來越大,越來越快了。她向陳素真學了《洛陽橋》、《宇宙鋒》、《拾玉鐲》、《黃金蟬》等陳派名劇,基本上掌握了陳派藝術的特點。在學習後期的演出中,觀眾對張雪波的表演讚不絕口,普遍認為,她是豫劇祥符調流派的理想繼承人之一。陳素真也非常滿意,她不止一次欣喜地說:“我的徒弟當中,只有雪波學得像我呀。”
半年以後,在雪波戀戀不捨得離開天津時,陳素真一再告誡她要繼續勤學苦練,大膽進取,並鼓勵她在學習陳派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特點有所發揮,有新創造,闖出自己的戲路來。
張雪波回到開封后,向領導和同行們作了匯報演出。受到了一致好評。後來又到周圍各縣區演出,掛出了“陳素真親授”的牌子,同樣贏得了觀眾熱烈的掌聲。對雪波藝術的進步,有關領導看在眼裡,喜在心裡。為了表彰她的藝術成就,1963年調整工資時,給她晉升兩級工資,由文藝十四級調整到文藝十二級。在榮譽和讚揚聲中,雪波始終保持著清醒的頭腦。她清楚的認識到,這一切都是黨和人民給的,自己沒有任何驕傲自滿的理由,她要繼續努力,向豫劇藝術的高峰攀登。

人生低谷

正當雪波大踏步前進的時候,四人幫之一的江青向文藝界伸出了黑手,傳統戲被打入冷宮。雪波受嗓子的局限,只能在一些現代戲裡扮演次要角色。跟老師學的那一套一點也用不上了,英雄無用武之地,雪波苦惱極了,但她不相信傳統戲會永遠被冷落下去,她用心血和汗水換來的一身過硬本領遲早會用得上的。後來,那場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的風暴撲滅了她心中的希望之火。當年支持、關懷她成長的市委第一書記徐學龍、市文化局副局長任其翔先後被打倒了。在他們駭人聽聞的“罪狀”當中,最嚴重的一條就是“將一個共青團員親自送到右派分子陳素真的懷抱里”。就連僅僅曾經專程去天津看望過她的文化局局長楊維平也因為這是“喪失階級立場”而受到了多次批判。雪波惶恐了,迷惑了,她感到受了極大的侮辱,而由於自己又牽扯到了有關領導,更使她有說不出的難受。
吳斌(左)王秀蘭(中)張雪波(右)吳斌(左)王秀蘭(中)張雪波(右)
更沉重的打擊接踵而來。1970年11月,張雪波被趕出了開封市豫劇團,到開封皮鞋廠當了普通工人,一當就是八年。當1978年10月她回到開封市戲曲學校當教師的時候,一身功夫全丟了!
1979年6月,陳素真應邀來開封講學。張雪波作為她的助手,協助陳素真為戲校學生趕排了《宇宙鋒》、《拾玉鐲》等戲,並與陳素真同台演出中主演了《拾玉鐲》。雖然她的表演仍是標準的陳派,但由於多年脫離舞台,唱腔、做工都大不如前了。陳素真和開封的豫劇演員以及熱愛陳派藝術的觀眾們,都為她感到惋惜。
天津豫劇團天津豫劇團
四十五歲的張雪波是開封市文化藝術學校(原開封市戲曲學校)的教師,她正在刻苦地學習有關戲曲知識和文藝理論,以便能夠勝任今後的教學工作。
1990年張雪波病逝於開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