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集鎮(河南省虞城縣張集鎮)

張集鎮(河南省虞城縣張集鎮)

河南省虞城縣張集鎮距縣城東北39公里。該鎮處於隴海、京九鐵路、連霍高速、濟廣高速公路交匯的雙黃金十字架內,310國道,105國道交匯的雙黃金十字架交通帶內,地理位置的天獨厚,鎮內柏油路四通八達,村村相連,全鎮轄27個行政村,96個自然村,230個村民組,人口3.9萬人,農業總人口3.8萬人,耕地面積6.8萬畝,農田水利基本設施配套齊全,灌溉面積100%。鎮內柏油路196公里,實現村村通油路,現有程控電話5000餘門,機井1200多眼,水利、通訊、電力、冷貯配套設施齊全。

其中張集鎮種植的張集紅富士蘋果最為出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張集鎮
  • 所屬地區:河南省虞城縣
  • 電話區號:0370
  • 郵政區碼:476312
  • 地理位置:雙黃金十字架
  • 人口:3.9萬人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
  • 車牌代碼:豫N
  • 耕地面積:6.8萬畝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經濟概況,

歷史沿革

1958年建張集公社,1983年改鄉,1986年建鎮。1997年,面積55平方千米,人口3.6萬,轄張集、小崔莊、高堂寺、丁孟莊、義新莊、郭李莊、盧樓、齊新莊、張老莊、楊林、馬灘、小橋集、趙新莊、李長六、裴馬莊、草樓、韓集、周新莊、李吳樓、南王樓、楊新寨、林堂、華樓、盧廟24個行政村。

行政區劃

現在下轄張集村、高堂寺、齊新寨、趙新寨、楊新寨、老楊莊、大崔莊、盧廟、韓集、小喬集、義新莊、王樓、郭李莊、楊林、李常六、馬灘、南劉集、孟莊、周新莊、華樓、草樓、吳樓、張莊、小崔莊、林堂、康樓、裴馬莊27個行政村。虞(城)碭(山)公路過境。
張集鎮

經濟概況

近年來,虞城縣張集鎮立足現有的自然優勢,大力最佳化產業結構調整,目前,以紅富士蘋果為主的果樹面積達4.52萬畝,可產鮮果1.36億公斤,其中高檔精品果7500萬公斤,藝術貼字果300萬個。新引進、李子、葡萄、油桃、石榴等名優特稀雜果20餘種。建成集觀光、旅遊為一體的觀光旅遊園5個。
張集鎮栽植蘋果已有20多年的歷史,上世紀90年代末形成了一定的規模,但由於科技含量低、質量差,市場銷售不暢,曾出現果賤傷農,導致果農大量砍樹種糧的悲慘場面,為徹底扭轉這種局面,鎮黨委、鎮政府痛定思痛,從提高果品質量入手,從全國著名大專院校、果樹研究所請來專家、教授多方論證,成立了張集鎮果樹研究所、果樹協會,培養了一批張集自己果樹管理方面的土專家、土秀才。該鎮組織人員針對果樹特點開展技術攻關,通過這些措施的落實,張集鎮的果樹面積已由原來的8500畝增加到現在的4.23萬畝,畝產量由原先的不足800公斤,發展到目前的3750公斤。1999年,張集鎮的紅富士蘋果率先在國家工商總局註冊了“虞國花木蘭”商標,同時該果品還被中國流通協會授予“中華名果”稱號,並在1999年昆明世博會上獲得金獎,2004年在中國上海綠色食品博覽會上獲“暢銷產品獎”。
位於張集鎮北部的黃河故道灘區5000畝的水面,景色宜人,是觀光、旅遊的好地方,寬闊的水面盛產各種魚蝦、螃蟹等水產品,目前已建成綜合養殖場7個。
張集鎮生產的紅富士蘋果以色澤鮮艷,脆甜可口,香味馥郁而聞名遐邇。1998年以來,連續五年獲全國農副產品博覽會金獎,國際果品博覽會金獎,河南省優質蘋果第一名。1998年6月被國家農業部果品及苗木質檢中心驗定為“國家優質紅富士蘋果生產基地”;1999年在北京舉辦的蘋果展評會上獲“名牌產品”稱號;獲99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金獎。2002年被中國農科院生物防治所評定為“國家無公害果品生產研究基地”;2004年在上海綠色食品博覽會上獲“暢銷產品獎”。
該鎮城區按照規劃要求拓寬了豫騰路2000米,即工業大道;新修了1200米長的磚混排水道,解決了長期困擾的排水難題;新建高標準兩層門面樓800間,使城區門面達1000個;電話擴容3500門,建成移動、網通基站8個;新建了衛生院門診樓及農村信用社大樓、郵政門面樓、農電大樓;興建文化廣場,綠化照明設備齊全;城區開通有線電視;新建了社會汽車站和地稅辦公樓;建成了集貯藏保鮮、包裝為一體的果品批發市場;新建了周新莊、林堂、小喬集綜合商鋪及馬灘“三省莊農貿大市場”。 在9月上旬結束的“中國蘋果年會暨陝西蘋果節”上,虞城縣張集鎮、喬集鄉被中國果品流通協會正式授予“中國優質蘋果基地百強鄉鎮”榮譽稱號。
該鎮商業空前繁榮,城鎮規模的擴大,配套設施的發展,增強了輻射力和吸引力,商賈雲集,生意興隆,糧油交易區、瓜果交易區、蔬菜交易區、小商品交易等規模不斷擴大,年交易額在1.25億元以上,商品零售額達6000餘萬元。
該鎮工業迅猛發展,幾年來,先後建成了果品保鮮公司、獸藥廠、桐木加工廠、果樹專用肥廠、紙箱廠、彩印廠,奧菲防水材料公司生產的瀝青聚氨脂防火材料屬國家高科技產品,填補了當前國內生產空白。城鎮規模的不斷擴大,帶動了該鎮建材業的發展。目前全鎮共有木把加企業12個,16門以上的磚瓦廠5座,水泥預製品廠12個,罐頭廠2個,解決剩餘勞動力2500人,年創利稅1500萬元,增加鎮城區民眾收入1000萬元。
該鎮農業產業進程加快,紅富士蘋果生產已成為該鎮的主導產業,農業生產值60%來自於蘋果生產。並初步建立了以草樓、華樓、孟莊、吳樓為主的食用菌生產基地,年創效益120多萬元;全鎮生豬存欄16000頭,出欄30000頭,雞6.5萬隻,蛋350噸,年產值260萬元。同時,該鎮將農業產業化經營與小城鎮建設有機結合起來,以“紅富士工程”為龍頭,拉長產業鏈條,積極推進產業化進程,先後組建涉農果鄉鎮企業10餘個,如騰達保鮮冷凍、果樹專用肥廠、磷肥廠、彩印廠、紙箱廠等年創利稅近500餘萬元。
該鎮第三產業快速發展,城建規模的擴大、市場的繁榮,增加人流、物流,促進了第三產業的發展。目前,張集鎮以食宿、娛樂為主體的飯店達18家,夜市上市攤位38個,從業人員達300多人。擁有各類運輸車輛4000餘輛,同時帶動了機電維修、車輛維修、美容美髮等服務業的發展,從業人員達500多人,小城鎮建設的加快,也帶動了建築行業的快速發展,第三產業值已占全鎮居民生產總值的20%。新增個體工商戶100多家,同比增長27%,新增外來人口500多人,沿街門面房營業率達到了95%。
該鎮以現有的紅富士蘋果為基礎,瞄準國際市場,大力推廣果品管理新技術。生產的無公害綠色果品,主導產業紅富士蘋果,已註冊“虞國花木蘭”牌商標,實現網上遠程銷售; 2006年被河南省技術監督局評定為“河南名牌”產品,張集鎮正在積極申請國家地理性產品標誌保護,力爭到2010年使全鎮果品種植規模、果園管理、產銷量水平居全國鄉鎮第一,使蘋果生產真正與國際市場接軌。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
農業種植結構布局合理,4萬畝紅富士長勢喜人,該鎮生產的紅富士,1997年獲國家農業部金獎和國際博覽會金獎,1998年獲國家農業部全國最大的“優質紅富士生產基地”稱號。年產量達1.2億公斤。
虞城縣張集鎮位於虞城縣東北部,北與山東單縣楊樓鎮隔黃河故道相望、東與安徽碭山縣官莊鎮毗鄰。1855年,黃河改道後,給張集鎮人民留下了瀰漫的黃沙與寸草不生的鹼殼地。獨特的三省交界的位置,又成了歷次兵戈鐵馬縱橫之地,給人民流下了無盡的淚水與心酸。
直到上世紀80年代,張集鎮還因貧瘠使很多人不願意到該鎮當“一把手”。上世紀80年代中期,貧而志堅、高瞻遠矚的張集人民遍種紅富士蘋果。而今,紅富士蘋果富了張集鎮民眾。
富裕後的張集鎮,什麼都變了。那深埋在黃河故道里、曾經浸滿血和淚的兵戈殺伐往事,成了一個個優美動聽的傳說,增加著張集這片土地的歷史厚重感和神秘感;那流傳在村民中的、曾經讓故道人民因兩條並不確切的省界而種下的衝突舊事,成了三省人民相見時的陳年趣事,為三省人民現在水乳交融的協作發展提供了很好的另一面教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