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道陵紀念館

張道陵紀念館

紀念館,位於豐縣宋樓鎮最西部的費樓村,南靠古訊子湖。北臨苗河水庫腹地,東依古釣台村和邀帝城遺址,古盤冢村卻因誕育了道教鼻祖張道陵而被譽為“道教祖庭”、“天師故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道陵紀念館
  • 紀念館地址:江蘇省豐縣宋樓鎮費樓村
  • 建設時間:公元二零一零年
  • 意義:紀念道教始祖張道陵
景點簡介,天師故里,第六十五代,

景點簡介

張道陵紀念館位於徐州豐縣城西南十五公里處的宋樓鎮費樓村,為紀念道教始祖張道陵而建。內有祭堂、碑廊等設施,是中國道教尋根問祖之聖地。
張道陵紀念館張道陵紀念館

天師故里

天師張道陵是一位家喻戶曉、享譽海內外的著名人物,每當說起我國的正宗本土宗教——道教,就自然聯想到道教始祖張道陵,關於他的故事,每個人都能說上許多,各類史書也多有記載,如常見者有《辭海》(P1087):“張道陵(34-156年),原名張陵,東漢沛國豐(今江蘇豐縣)人。”《辭源》(P0569):“張道陵,原名陵,東漢沛國豐人,天師道的創始者,曾為江州令,順帝時客居蜀,學道鶴鳴山中,作道書二十四篇,並以符水咒法治病。”《中國人名大辭典》(P963):“張道陵,後漢沛國人,良裔。永平時拜江州令,棄官隱洛陽北邙山。章(帝)、和(帝)間累召不就,杖策游龍虎山。修煉道成,入蜀以符水禁咒之法愚民。從學者出米五斗,時稱五斗米道,其徒稱道陵為天師。後世所稱張天師,即其後裔。”《太平御覽》:“張道陵,字輔漢,沛國豐人也。”《漢天師家傳》:“真人諱道陵,字輔漢,姓張氏,豐邑人。”明·隆慶《豐縣志·宦業》:“張魯,字公祺,祖父(張道陵)客蜀學道,魯繼之,自號師君。”清·光緒《豐縣志·仙釋》:“張道陵,字輔漢,子房(張良)八世孫……”,此外尚有《歷代神仙通鑑》、《神仙世界》、《列仙傳》、《神仙傳》、《歷世真仙體道通鑑》等。如此諸類,僅已表明張道陵為東漢沛國豐人,但更進一步的家鄉居住、生活趣聞等則鮮為人知,亦無人能夠記述清楚,多是人云亦云,為浙江天目山生人、江西貴溪人或四川漢中人等。事實上,張道陵乃江蘇省豐縣宋樓鎮費樓村人,現有諸多物事足以表證。在此分別釋論如下:
尋根探源問張氏
張氏家族在我國分布極廣,人口眾多,按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人員一九九四年之統計,張氏人眾排在大姓中之第三位。張道陵一族按其《古滕張氏族譜》及清·光緒《豐縣志·張道陵傳》記載:“張道陵,字輔漢,子房(張良)八世孫。”由此可見,張道陵一族出自姬姓。據《張良傳》介紹:張良原為姬公子,其祖父、父親相繼為韓昭侯、宣惠王等五世之相。秦滅韓之後,張良尚年少未仕,便傾其家財結交刺客,圖謀為韓國報仇復辟。當秦始皇東巡時,他雇用大力士在博浪沙刺殺秦始皇,因誤擲中副車而未果,遂逃匿於下邳,改姓名為張良,隱居避禍。秦末農民起義後,歸隨劉邦平楚滅秦。西漢問鼎之後,朝政日趨穩固,外患摒除,內部的矛盾日益激化,諸多王臣被誅殺,“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的勢態日益彰顯,能夠洞察玄機的張良便退出朝政,遠走他鄉,隱居於微山湖畔修身養性,死後葬於微山湖中的微山島上,現有留侯墓可證,其後世子孫便在滕州、兗州一帶繁衍生息,安居樂業。
張道陵紀念館
西漢末年,王莽篡朝後,各地農民起義,紛紛而立。山東琅琊(今山東諸城)人樊崇於新莽天鳳五年(公元18年)在莒縣率領起義,攻城掠地,大破莽軍,發展成十幾萬人的“赤眉軍”,再次掀起天下大亂。張氏族眾為逃避戰亂,便有部分宗支舉家遷徙,移居他鄉。據宋樓鎮《張氏族譜》記載,張道陵之祖父張剛就是在此時遷居豐城西南阿房村(今宋樓鎮費樓村)落戶的。張剛卒後,其墳地就選在村東五百米處,現為村民張新樓耕種。其墳雖沒,但墳基猶存,地面高出周圍許多,潮潤經年,雖大旱之季濕潤不減,百姓稱之為“神地”。當地至今仍留傳著“張老漢巧占天門穴”的故事。
天師出生在本土
張道陵生於何處,歷來說法有二:一說出生於浙江天目山;一說出生於豐縣本土。《神仙世界》中倉陽卿(非豐縣籍人)撰文:“相傳道陵是漢初留侯張良之九世孫(或謂八世孫)。其父張翳,字大順,曾攜妻林氏旅居於天目山。有一天,林氏夢見一位神仙從北斗魁星飛降面前,給了她一束蘅薇香草,並告訴她:“我原先住在方山,現在遵奉上帝之命降到你家”。林氏因此懷了孕,後來回到沛(國),生下了張道陵。道陵呱呱墜地時,黃雲籠室,紫氣盈庭,光如日月,香草幽芬,幾日不散。”此種說法雖牽強,但卻說明是回到豐縣祖居所生道陵。
事實上,張道陵是在豐縣本土出生,為漢留侯張良之八世孫。張道陵一家由祖父張剛從滕州攜妻、子張翳遷來豐縣,定居於豐縣城西南廿余里邀帝城帝的阿房村(今豐縣宋樓鎮費樓村)。當時,此處是一個十分繁華的所在。邀帝城是漢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冬十月,劉邦親率大軍平叛淮南王英布後,榮歸故里省親。在沛城“歌大風”之後,西去鹹陽,臨出豐境時,豐縣父老再次邀請劉邦駐駕休息,“張帷帳,獻牛酒,暢飲三日。”劉邦對父老說:“豐,吾所生長,極不忘耳!”去後,父老為榮其事,在歇駕處興建“邀帝城”,城中建有“邀帝寺”,每逢農曆正月十五日為廟會,平時為集市,生意興隆,街市繁華,是當時豐、碭兩縣之間之政治、經濟中心。阿房村緊傍邀帝城,是一個歷史名村。其原名為“盤冢村”,是商朝賢王盤庚之墓地,人們認為這是塊風水寶地,後世人便依墓而居,起名為“盤冢村”。至漢,人們認為此村緊傍邀帝城,猶如秦阿房宮緊傍漢都鹹陽一樣,故又更名為“阿房村”。
紀念館所在地
張剛父子在此定居後,勤耕為本,間市於邀帝城中,經十餘年之苦心經營,家道已頗為殷實。東漢建武十年(公元34年)正月十五日,張翳生下一子,全家欣喜,樂不可支,為此子取名陵,字輔漢,以緬懷先祖張良輔漢之心。張陵實是來豐後的第一代張氏之裔。張剛父子對此子愛護有加,悉心教養。張陵生性聰敏,悟性極佳,七歲便能通悟老子之《道德經》,對老子的哲學思想印象極深。同時,對天文地理、經書讖緯皆窺其奧,一點即通,舉一反三。建武中元(公元56年)四月,光武帝東巡迴京,大赦天下,舉賢良方正,張陵被薦入太學學習,明帝永平年間任江州令。他在職期間,盡力於朝政,拯民於水火。然此時朝綱不振,惡人專權,他受奸人所陷被免職調京。殘酷現實使他深刻地認識到,寄身於官場拯救不了勞苦大眾,只有學成道術,治病救命,才能實實在在的為百姓做些好事。於是,他不顧家人的勸阻和朝廷的徵用,毅然另尋出路,棄官修道。
他起初來往於吳越之間,知道江南多名山秀水,是修行參悟之好去所,曾隨真人魏伯陽(東漢著名的丹術家,自號雲牙子,浙江上虞人)入陽羨山中修煉長生之道,今江蘇宜興(古稱陽羨)張公洞之來歷即出於此。後又到浙江天目山中設壇講道,周圍數十里聲名遠播。出浙江沿淮河、黃河、洛水四處遊歷,在洛陽北邙山修煉三年,功效大進,已能心意合一,洞察五腹。漢永元元年(公元89年),和帝劉啟欲任命其為太傅,三次徵召均不接受,收江州人王長為徒,先後在桐柏太平山、貴溪雲錦山修煉九天神丹。范陽趙升千里尋師,在雲錦山拜師學藝。在王長、趙升之協助下,終將九天神丹煉成。自神丹煉成後,雲錦山上時有龍虎之形出現,故人們將雲錦山改稱為“龍虎山”。現該山位於江西省貴溪縣境西南,成為當地名勝。該山東南八里許有一山村,名為“上清鎮”,便是張道陵後裔的世居之所。
此時,年屆花甲的張道陵神氣倍增,身體益壯,登山越水如履平地,四處雲遊,施藝救民。後在河南嵩山石室之中尋得《三皇內經》、《黃帝九鼎經》、《太清丹經》等秘籍符錄,道業大進,已出神入化。聞知巴蜀之地沴氣為災,隨帶二徒急急趕去,解民困苦。至漢順帝永和六年(公元141年),張陵著成《道書》二十四篇,自稱“太清玄元”。漢安元年(公元142年),在鶴鳴山(今四州省崇慶縣境內)中正式倡立道教,奉老子為道教之祖,稱為“太上老君”;張陵自任教祖,授徒以《老子五千字文》、《正一經》、《太平洞極經》等經典著作,兼習修身養性之術,凡入教者須交五斗米為本,故人稱“五斗米教”,對當時及後世都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在他的影響下,其子張衡、孫張魯都繼續發展道教事業,並在漢末的政治活動中產生過重要作用。漢桓帝永壽二年(公元156年)正月初七日,張陵攜妻雍氏(後妻,對張陵得道幫助頗大。原配為孫氏)及二徒白日升天,時年123歲。
因此,清·光緒《豐縣誌·仙釋》載:季春煦(明代豐縣人,著有《豐邑古今考》)曰:《列仙傳》諸書皆雲道陵豐人,但未詳其出處之實。及考元和刺史李正卿著《天師聖德碑》云:張天師以東漢漢安三年(即建康元年,公元144年)自沛豐游蜀,則天師為豐人也。又載:“或謂道陵生於天目山者,非也,蓋天目山乃修煉處”。由此可見,張道陵是出生在豐縣宋樓鎮費樓村
芳草萋萋覓舊跡
張道陵仙去已一千八百多年了,但他的軼聞傳說和點點遺蹟,仍被家鄉父老廣為傳頌和妥為看管。
(一)“藥盒子”的形成表明了張道陵的生地所在
“藥盒子”是地名而非物名。其位於豐縣宋樓鎮費樓村的莊前,是一個典型的毫無規則的大土坑,土坑的形成有個典故:天師張道陵祖居於費樓村,自幼在此讀書學習,修身參道。外出遊歷後,在四川鶴鳴山中得道成仙,成為世人供奉的神仙,因而與他相關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成了帶有仙氣的聖物。張道陵成仙之後,家鄉人凡患病有疾者,便到他的舊居前撮把土,帶回去煎水服用,以為能治百病。在張道陵生活的那個時代,乃至以後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對於封建迷信的人們是非常篤信的。加之當時醫療水準落後,百姓缺醫少藥,有病亂投醫,無力投醫者則取把神土或求把香灰之類沖劑當藥,篤信“神水”能治病。張道陵也正是靠著“仙丹”、“聖水”、“神符”之類施法傳道,擴大其影響。由於阿房村緊靠邀帝城、牛王廟,每年的廟會和集市使這一訊息越傳越遠,方圓百里的人都到這裡來“討藥方”、取“神土”,人們把這裡說成是“藥盒子”。久而久之,便被挖成了大坑,古黃河雖將這裡幾度淹沒,但屢淹屢挖,至今這裡仍是一個凹坑。事實表明,歷代口碑相傳這裡是張道陵之故里是確有根據的。
從地名學的科學角度論斷,“藥盒子”一名的形成也有它的科學依據。地名學認為:就具體的地名來說,每一個地名都是人們對地理環境中具有特定位置、範圍及形態性的地方給予的共同約定的語言代號。並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地名,只有那些對人們有一定影響,且本身又具有一定的可辨形態、方位特徵的地方,才有可能被授予名稱。地名除具有語言性、地理性、民族性、相對穩定性等特性外,更重要的還具有社會性。地名是社會的共同創造,雖然地名形成的初期往往是由少數人提出的,但當它為社會所公認,即約定俗時,它就具有了交流性和慣用性。從語言學和民俗學的角度分析,人們為了給地理實體起個更為通俗、明確而又形象的名稱,往往是不謀而合地採用一些能夠突出說明地理實體形狀、色彩、寓意以及其它特徵的字眼,極易記憶和傳送。“藥盒子”之名正是在這種歷史背景下形成並流傳下來的。反之,亦印證了張道陵故居之所在。
(二)從“張老漢巧占天門穴”的傳說,看張道陵家鄉故居
豐縣城西南二十里的苗城集,有位姓苗的風水先生。一日,他對三個兒子說:“我看了一輩子風水,唯獨發現香油湖畔柳蔭下的低洼處是一塊風水寶地, 那是一個天門穴,若能占住,其後代必出高人。現今我年老多病,且病入膏肓,將不久於人世矣!我死後,爾等於夜間無人時,將屍體推到那裡,念“天門開,地門開,苗老先生走進來”的口訣,定會出現一所茅舍,你們把我放進去即可。”
是日八月十五,苗老先生死去,三個兒子商議認為,香油湖離此較遠,抬著屍體去那裡也不容易,萬一不準,還不是白跑一趟?不如先去看看再定。於是老大和老二兩人來到香油湖前,借著月光在柳蔭下找到低洼處,按訣念道:“天門開,地門開,苗老先生走進來。”果真現出一所茅舍,兩人大喜,急忙返家去推老人的屍體。
當時,香油湖南岸的阿房村(今費樓村)有位張老漢,因事去了苗城集,天色很晚才返回。當經過香油湖時,突然覺得口渴難忍,欲飲湖中之水解渴。走到湖前時,突然發現柳蔭下有所茅舍,內有燈光。他想:既然屋內有燈光,必定有人家,不如進去找些茶水。於是走到茅舍前,見房門大開,卻不見有人,室內放著桌椅、茶壺、茶杯等物。於是入內,倒了茶水喝將起來。此時,茅舍突然坍塌,隨之沉入地下,隆起一座大墳。
苗家兄弟匆忙將父親屍體抬到後,卻不見了原來的茅舍,眼前是一座新起的大墳,非常愕然。再念訣語,茅舍亦不出現。無奈,只好在柳蔭下另擇一地,掘一墓穴將其父屍掩埋。
那位巧占“天門穴”的張老漢就是張道陵之祖父張剛。他巧占了天門穴,成就張陵、張衡、張魯等後世子孫,創立了道教,成為歷代之“天師”。苗家掘墓時因偏離了主穴,直到宋代才出了一個叫苗廣羲的軍師。
這段神奇的故事,無需追究其可信度多少,但能夠在這一帶形成並流傳千餘年,就足以表明張道陵祖孫世居於此,這裡就是他的故里。
(三)從“鎮妖符”的回豐,看張道陵與豐縣的淵源
“鎮妖符”是民間傳說張天師降妖捉怪的法寶之一,畫道神符賜予百姓,就可以驅妖避邪,祛病救災,甚至歷代史書對此類行為曾廣為記載。清·《豐縣志》中轉載了一段關於張道陵祖孫的神話,(張)陵孫(張)魯云:陵以諸品秘錄、斬邪二劍、玉冊、玉印授予(張)衡,衡復授魯,為漢中太守。曹操攻之,魯以手板畫地,即成巨河,怒濤洶湧,兵不能濟。其將復統水軍至,魯又以手板畫河中,則出一峰,高千餘丈,兵不能進。又云:蜀先祖(劉備)攻魯,魯脫化歸真,隱形仙去。是否可信,再作另考。這裡敘說一個真實的事情:
豐縣宋樓鎮費樓村(原阿房村)人杜茂鈞,一九四四年在江西上饒任國民黨駐軍軍需庫中尉庫長,與當地的一些知名人士接觸較多。得知後世“張天師”(第六十三代天師張恩溥)即張道陵之後裔,天師之傳人常在駐地附近的東嶽廟留住,便萌發了想見見天師的渴望,於是托友人以其同村人為由相約,天師欣然答應。
是日,杜茂鈞約請了幾位好友,備齊酒菜專候天師駕到。未幾,天師赴約而至。只見他中等身材,形容清瘦,六十歲左右年紀,飄著長長的花白鬍須,二目炯炯有神,頭頂綰個髮髻,身著道袍,步履穩健,一派仙風道骨。大家見到天師駕至,忙出門迎接,讓至上首落座,寒暄數語。正當上菜時,座位上突然不見了天師,在座者面面相覷,驚奇萬分,不知天師怎樣離去的。
杜茂鈞是第一次相請,見天師竟不辭而別,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但對他的悄然而去甚為敬慕。仍托友人相約,天師再次應約而至。上次參加之諸君仍不失時機的前來參加,開宴時天師又突然不見了,大家都非常失望。但這來無影去無蹤的現象卻令人咋舌,更增添了天師之神奇色彩,誰也揣猜不透他不辭而別之原由。因此,杜茂鈞想見天師的願望已無法實現,決定不再相約。
第二天,杜茂鈞一人在家獨坐,天師竟自外走來,一進門就說:“今天就你自己在家?”杜忙起身相迎曰:“是的,今天就我一人在家。”“好!好!你與祖師爺是同鄉同村的鄰居,不必客氣,前兩次我不辭而別有些失禮了!”“那裡那裡,你這不是又來了嗎?”杜高興地笑了。
“當時我突然想起一件事,我們既是同鄉,就應該送你一件禮物作紀念,所以就不辭而別地趕了回去,當我返來時你們已經散場。第二次來時,見在場的人太多,有些事情不便交談,故而再次迴避,今天你一人在家再好不過了。”
杜茂鈞讓天師坐下,說:“你先喝茶,我出去就來。”十分鐘後,杜提著酒菜回來,見室內又是空無一人。杜百思不得其解:既是主動上門,為何又不辭而別?他在室內外尋找一遍,蹤跡皆無。突然發現桌上的茶杯下壓著一物,拿起打開,見是一幅長約1米、寬約0.35米的黃綾,上面書了一些彎彎曲曲的線字元,並印有張天師之印。心想:這可能就是他留給我的紀念物吧!他非常珍惜地疊好收藏起來。後經名人指點,才知道黃綾上彎彎曲曲的字元,乃是張天師的“鎮妖符”,可以驅病祛邪,是一件極其珍貴的寶物。
一九四八年,費樓村的杜茂芝因患病,去上海求哥哥幫助。杜茂鈞安排他在上海住下,拿出“鎮妖符”讓他看看,向他訴說了“鎮妖符”的來歷。並說:“你在上海住幾天,先治治病,你走時可把符帶回家去。”杜茂芝回豐時,杜茂鈞將“鎮妖符”交給他帶回家去,為村中親友治病(現在世的目睹者均可作證),後因外借失迷,亦有人說是不願外露而下落不明。但“鎮妖符”由杜茂鈞在江西而得,傳回豐縣之費樓村為人治病確是事實。此符的效力多大暫且不論,因豐縣是張道陵之祖籍這段淵源而獲得此符,就足以說明歷代張天師對豐縣及費樓村的感情之深。至今,海內外之張道陵後裔及道家之徒眾亦知豐縣是祖師爺的祖籍。
綜上所述,種種事實表明,道教始祖張道陵之祖籍故居,在今江蘇省豐縣宋樓鎮費樓村。如何開發利用這一歷史勝跡,宏揚道家之思想文化則是我們的當務之急,故為文以記之。
道家延薪越千年, 教乘宗意廣為傳;師成一派鼎足勢, 祖述莫逾張陵前。
籍甚宏達名四海, 在三之義正人寰;豐享禮祀眾仙仰, 邑人榮光議故園。

第六十五代


張繼禹: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青聯副主席。
張金濤:天師府主持、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張金華:世界易經風水研究院院長、貴溪撒縣設市市徽設計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