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衛憲

張衛憲

張衛憲,男,1961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動物營養學博士,教授、高級畜牧獸醫師,河南牧業經濟學院副院長,中國青年人才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優秀和傑出人才發展委員會副主席,河南省職業教育教學專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標兵,中國僑界貢獻獎第三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河南省政協委員,河南省第七屆黨代表,河南省第十一屆、十二屆人大代表。

在中國畜牧界享有“牛博士”美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衛憲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河南西華縣
  • 出生日期:1961年2月
  • 性別:男
人物履歷,研究成果,獲得榮譽,

人物履歷

1989至1990年在英國阿伯丁大學進修動物營養學,回國後,在很短時間內就建立起飼草飼料評估實驗室,從事聯合國糧農組織“氨化秸稈質量評定及黃牛餵飼研究與推廣”項目的研究工作。採用先進的瘤胃尼龍袋飼草營養評估技術,取得了麥秸經;%尿素處理後提高營養價值的一系列科學數據。為我國氨化飼料推廣套用提供了科學依據,1990年通過國家和聯合國糧農組織的終期評估。他作為第二完成人,本項目獲1991年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在國際上也受到好評。FAO(聯合國糧農組織)rskov博士及sundstol教授在項目終期評佑報告中總結指出,聯合國在開發中國家搞的幾十個項目,中國的這個項目完成的最好,不僅對中國開發利用秸稈資源,建立節糧型畜牧業有很大意義,而且對世界許多地區,特別是第三世界有積極意義,為此得到農業部通報表彰。張衛憲具有獻身、求實、協作的科學精神和良好職業道德。
1995年畢業於荷蘭農業大學,獲動物營養學博士學位,歷任周口職業技術學院院長、二級教授、教授級高級畜牧獸醫師,現任河南牧業經濟學院副院長。
2015年5月,任命張衛憲為河南牧業經濟學院副院長。

研究成果

張衛憲教授一直致力於秸稈飼料資源的開發利用和養牛技術的研究推廣工作,曾是國際動物營養學領域最活躍、有著傑出貢獻的青年專家之一。
張衛憲
其研究成果“以秸稈飼料為基礎日糧肉牛生長計算機數學模型”被FAO稱為“張氏肉牛生長曲線”,在國際上得到廣泛套用。1997-1998年完成世界自然科學基金(IFS)和國家教委、人事部“國家優秀留學回國人員”基金資助課題。他首次提出的用生物—化學複合處理方法改進粗飼料品質技術,被國務院列為重點推廣項目。項目成果累計獲得經濟效益5億多元,節約糧食164萬多噸,社會效益達150多億元。承擔著河南科技攻關項目“生物—化學複合處理秸稈及牛育肥技術配套研究與套用”、河南省傑出人才創新基金項目“生物技術處理農作物秸稈為牛養飼料研究與開發套用”、“優質高產、高蛋白、高脂肪飼料大豆新品種培育與加工”等,已取得階段性成果。

獲得榮譽

在中國畜牧界享有“博士”美稱。先後榮獲世界科學獎1項,國家、省部級科技進步獎7項,出版專業著作4部,參編著作5部,在國際、國內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80多篇,有27篇用英文在國際刊物或學術會議發表,其中有16篇論文獲國家及省級優秀學術成果一等獎,代表著作有《動物營養學》、《以氨化秸稈為基礎飼料的肉牛聲生長模型》等。
張衛憲教授1991年受國家農業部通報嘉獎,1992年被中組部、人事部、中國科協授予第三屆中國青年科技獎,1994年被評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5年被命名為省管優秀專家;1997年被評為國家和河南省跨世紀學術和技術帶頭人;
1998年獲中國青年優秀創業獎,被授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1999年被評為河南省科技新聞人物、周口地區建國五十周年十大英雄、周口地直十佳共產黨員等,榮獲“河南青年五四獎章”和“河南省勞動模範”稱號;
2000年榮獲中國青年最高榮譽獎——“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受到胡錦濤同志親切接見,被團中央樹立為全國青年學習的楷模;
2001年又被評為河南省首屆傑出人才創新基金獎獲得者;
2002年做為全國青年英模受到江澤民、胡錦濤等中央領導親切接見;
2003年當選省政協委員。張衛憲教授是周口市第一屆黨代表、河南省第七屆黨代表、省七次黨代會代表。
2004年,在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首批評選中被確定為國家級人選,是全省11人中在地市工作的知名專家。其先進事跡曾在中央電視台《東方之子》、《中華學人》專題節目、《科技日報》、《人民日報》(海外版)、《河南日報》、英國《阿伯丁訊息報》等數十家新聞媒體上作專題報導,其本人也多次被評為新聞人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