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勝(浙江省國際美術交流協會主席)

張華勝(浙江省國際美術交流協會主席)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華勝,1944年生,祖籍江蘇,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1968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美術系。歷任濟南軍區政治部文工團美術創作員,東海雜誌社編委、美術編輯,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浙江畫院院長,浙江畫院藝術委員會主任,浙江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浙江省花鳥畫家協會常務副主席;現任浙江省國際美術交流協會主席,浙江畫院藝術委員會主任,浙江省中國畫家協會副主席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華勝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44年
  • 職業:畫家
  • 畢業院校:上海戲劇學院
  • 主要成就:浙江畫院院長
    國家一級美術師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 祖籍:江蘇
藝術履歷,重要出版,創作感悟,專家評價,藝術觀點,作品賞析,

藝術履歷

1990年《梅花》參展“當代中國畫名家珠海邀請展,獲優秀作品獎。作品入編大型畫冊。
1990年作品《雨聲》,入編《江南名家書畫選》。
1990年作品《春》,被中央電視台收藏,併入編《中央電視台藏畫 專輯》。
1991年《秋》(油畫),入選“華東地區油畫聯展”。
1991年《荷》等5幅作品,參加台灣台北市舉辦的“當代中國畫作品聯展”。
1991年在日本國櫪木縣舉辦《張華勝扇面畫展》(與吳山明、何水法聯展)。
1991年多幅作品入選《中國當代藝術家畫庫》畫集。
1992年《荷花》入選“全國首屆中國花鳥畫展”。
1992年作品參加新加坡“中國畫作品展”,參展作品被《亞洲藝術家》雜誌編輯專欄推介。
1993年赴西藏採風。同年與曾宓聯合舉辦《西藏風情展》(各人20幅作品)。
1993年《江蘇畫刊》專欄介紹,刊作品6幅。
1994年《 春 》(芭蕉),入選“第八屆全國美術作品展”,獲省優秀作品獎。
1994年多幅作品入編《浙江畫院十周年畫集》。
1995年赴新疆採風,在杭州舉辦《西之旅》張華勝個人攝影作品展。
1995年《**》等10幅作品入選《浙江20家中國畫名家畫集》。
1995年參展香港集古齋《江浙名家中國畫作品展》。
1996年出版《曾宓張浩、張華勝中國畫小品集》,中國美院出版社。
1996年任職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黨組成員。
1996.6赴安徽合肥舉辦“中國畫小品展”。
1996.7年《野竹圖》被作家 金庸收藏(浙江省政府禮品贈送)。
1996.11赴馬來西亞舉辦個人作品展及講學。
1997年《梅花》參展“當代中國畫名家珠海邀請展,獲優秀作品獎。作品入編大型畫冊。
1998年在**舉辦“張華勝中國畫作品展”
1999年出版絲綢版《張華勝中國畫作品》珍藏版卦歷。
1999年作品《接天蓮葉無窮碧》入選“第九屆全國美術作品展。
1999年作品《竹》、《荷》參展澳門舉辦的“浙江書畫作品展”。
1999年加入中國美術家協會 會員。
2000年參展“浙粵中國畫小品展”,作品編入《中國畫小品集》,並為《中國畫小品集》寫序。
2001年十幅作品參展上海、北京《浙江畫院畫師作品展》,《曾宓、張浩、張華勝中國畫小品》展,同期在上海美術館展出。
2001年作品《鄰家有女》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2002年參展全國政協(人民政協報社)舉辦的“東華杯中國西部風情展”獲優秀獎,作品《母親》被收藏(2002.2)。
2002年參展“2002中國畫名家邀請展”(山東大眾報業集團主辦),作品《聽雨》、《清風》收入畫集(香港博雅藝術有限公司出版)。
2002年作品《荷》、《竹》入編《中國花鳥畫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年作品《櫻桃帶雨紅》、《孤蘭生幽園》入編《浙江當代名家書畫集》。
2002.05作品《早春》、《秋雨》特邀參展《紀念“講話”發表60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浙江展區)。
2002.05《張華勝中國畫集》出版(人民美術出版社)
2002.06作品《早春》等參展“筆.意.墨.韻國際水墨畫邀請展”(日本),作品入編畫冊。
2002.06作品《叢竹》、《韻律》、《早春》、《亭亭玉立》等參加“浙江畫院採風畫展”。
2004.03多幅作品分別參加在杭州、合肥“浙皖畫院畫師作品聯展”,並互換採風地點。同期出版畫冊。
2004.04作品《律動(枯荷)》參加“日本福井市美術館”,《墨韻》展。
2005.04作品《吉祥之符》、《大紅大綠》、《亘古之旅》、《清風搖影》、《悠遠故事》、《第四朵雲》、《放鶴亭》、《葉揚東風》、《小荷無塵》、《大漠無雨》等10幅,入編《中國畫名家小品集——第3輯》(人民美術出版社)。
2007.06香港國際創價協會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十周年舉辦的《中國山水花鳥名家展》,參展作品:《閒雲·山林—系列》十幅 。
2007.07全國政協在香港舉辦的《和諧頌—慶祝香港回歸十周年中國著名畫家作品展》,參展作品:《生機勃勃》 。
2007.07《金色黃昏》等四幅作品參加《2007·首屆中國當代百名老藝術家書畫精品展》於杭州、香港兩地展出 。
2007.09作品:《無題》參加《華東六省一市中國畫邀請展》 。
2007.09作品:《涅槃系列之一》參加《記念中日邦交35周年中日美術交流展》。2007.09作品:《閒雲·山林—套曲》三幅,參展《東方墨·第二回當代中國水墨藝術家邀請展》。
2007.11作品:《白雲生處》等十幅作品,參展《第十屆西湖藝術博覽會》 。
2007.11作品:《聽雨》參加福建畫院舉辦的《咫尺風流-全國畫院國畫名家扇面
藝術邀請展》 。
2007.12作品:《淨土》等三幅,參加《水墨中國·俄羅斯中國文化節當代書畫家邀請展》 。
2009.04四月十八日“拾得/張華勝手稿展”開幕。並同日首發由“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同名畫冊。
2009.06作品《九峰九蓮華》特邀參展中國美協舉辦的“2009全國中國畫展”,作品收入《2009年全國中國畫展作品集》(安徽美術出版社)。
2009.09作品《玉樹臨風》(玉蘭花)參展“浙江省美術重點工程作品展”,獲優秀作品獎。
2009.10作品《芭蕉花》參展浙江省中國花鳥畫家協會舉辦的“繁花似錦——慶
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60周年”畫展。(浙江省美術館)
2011.04四月九至十三日,17幅作品參展由浙江省文聯、中國美院、浙江省美協主辦的“《海女》—梁平波、張華勝、張衛民、張谷良惠安採風展”。
2011.05五月十八日為“李漁誕辰400周年”受蘭谿市政府、蘭溪文聯之邀,與梁平波在蘭溪芥子園舉辦《又訪芥子園》聯展。參展作品40幅。

重要出版

1996年《中國畫小品》由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出版
2002年《張華勝畫集》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
2009年《拾得》由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
2011年《海女》作品集出版
2011年《看風景·有多遠走多遠》由杭州恆廬美術館出版
2013年《吾鄉吾土》張華勝宣紙繪本由杭州恆廬美術館出版

創作感悟

吉祥之符
民間的,民俗的藝術樣式,往往是最具有民族性的。《吉祥之符》的創作,有感於對民間剪紙或彩燈的體悟。年年有餘[魚]的“彩頭”是民間藝術常選的體裁,作者用強烈的色彩、粗拙的線條渲染出濃烈的節日氣氛。彤紅的魚體象民間剪紙一樣明快,魚肚上的一抹黃色間以飛白,在紅色 魚脊背的融合下,使畫面猶如彩燈一般通透。
強烈的視覺衝擊,使傳統的中國畫具有現代感。
悠遠故事
線條是中國畫筆墨之精髓。《悠遠的故事》純粹用線條構成了整幅畫面,長短線條的組合;疏密線條的排比,用筆靈動簡潔而富有韻律。王伯敏先生點評雲“華勝的那幅《悠遠的故事》便是藝術隨便與隨和的典型。請看,幾條短筆觸,似乎不經意地畫上去,但是巧妙地構成了水鄉東湖仙桃洞的風光。這種構成是極為輕鬆的,它沒有任何造作之弊,用筆無拘無束,直抒胸臆。而且在筆墨最鬆動之處,顯得風趣巧撥。----這還表明,藝術表現有著以少勝多,或者有‘明一而顯千方’的特點。”
歲月如歌
“遺貌取神”的抽象,“似與不似”的把握,是藝術家修養和功力的顯現。《歲月如歌》用簡賅的語言,描述了一位雪域高原的母親負重在烈日下,如歌的生命旅程。這是一幅字畫組合,畫面構成較為成功的範例。作者大膽地用十字型結構組成畫面主體,並把它放在畫幅中央,轉而又用題跋和投影取得畫面平衡。
傳統中國畫摒棄投影,而這幅畫的主題“在高原的烈日下”,需要這種光感。看似多了一種語言,實質省略了許多話。
第四朵雲
巧思才會有佳構。一幅畫作的成功,恐怕“立意”要占一大半因素。作者面對高原“天地合一”的情境,將朵朵白雲和遊動的羊群構築在同一個視覺平面上。這樣“韻有了,趣有了,意也有了”[王伯敏 語]。
作者充分利用了中國畫特有“宣紙材料”語言。用線條替代了皴法,這樣坡陰處又像是暗面又像是草,取得了“一舉兩得”的效果;同時藉助宣紙的肌理效應,利用水墨的衝撞使天空的雲霞有流動感。
蘭氣孤高
加減法不是數學家的專利。宇宙的梳理,陰陽的聚散,“計白當黑”,這一切都在加減之中。而減法似乎更能使[中國畫]文人畫“得氣”。《蘭氣孤高》就是用“以一當十”的減法。蘭花象一個灑脫超凡的高士,作者僅用了三片葉條支撐著孤傲的花朵,吝嗇地用長條圖章代替了第四片葉條[圖右下角]。因為這第四筆若再用墨葉,就太重了-------。真是多一筆嫌肥,少一筆嫌瘦。
純水墨的繪畫語言,更顯出蘭蕙的一個“雅”字。
《拾得》自序
……藝術創作往往會有這種機緣,某時某刻,突然會有一種想法或某種畫法在瞬間閃現。這種來去匆匆的“靈感”即便被當時粗淺地記錄,日後也顯得彌足珍貴了。中國繪畫講究的正是這種“心源”的外發,某種感悟會在某種時刻、某種場景、某種心境下忽然降臨,涓涓流出。
節選 《拾 得》自序
……誠然,誰也逃不過教育背景、性格情操、審美取向偏好的“自我”圈圈,但“偶得”的好運常常會惠顧勤于思辨的你我。或許,藝術之行走,原本就是這種“無可無不可”的下意識狀態。
節選 《拾 得》自序
我時刻銘記:
先哲蘇格拉底臨終的遺訓:“你當自知”
德菲爾阿波羅神廟的格言:“爾當自覺”
——《拾 得》自序
準備這次展覽最感有趣的事,還是在對自己的“舊作”整理和完善的過程中。這就象在古董地攤上淘寶,趣味就在似是而非的“否”與“定”的過程之中。孬好是對你眼力和認知水平提升與否的拷量。這裡沒有急功近利的逼迫,更多地是自娛自樂的歡愉;這裡沒有給你自慰的理由,有的是讓你在羞愧中反躬自省。在這些作品中,有些沒敢改動一筆,為得是能保留在最原始的創作衝動中所帶來的果實。當然,也對有些作品進行了“後期加工”,畢竟是相隔數年的舊作。認知的水準和技巧,多少會被“溫故知新”的槓桿撬動而提升。
節選 《拾 得》自序
繪畫和所有的藝術門類一樣,是一種“跟著感覺走”的行為。你可以學究式地嚴肅,把學術思想、文化觀念以及信仰注入您的作品;你可以嬉皮士式地瘋狂,讓藝術為自己歌唱;你當然也可以“我無所謂”地怡然自若,悠然瀟灑。但,無論你取向何種態度對待“藝術”,而剩下的問題是共同的:你的藝術“感覺”是否能找到?而更重要的是,您的這種藝術感覺是否能找“到位”了。說實在,這很難!很難!!
節選 《拾 得》自序

專家評價

序言
繪畫藝術的“率真”與“隨便”是極為可貴的。歸其根,這還在於一個藝術家要有所具有,否則,在藝術的空間,又將如何尋找這些茹璞那樣珍貴的東西。
不妨從張華勝的繪畫藝術中去尋找吧!《張華勝畫集》中的《大漠無雨》,這幾條幾乎全裸的樹幹,便是一種天真的藝術概況。勒練的墨線,寫出樹幹的拙味而又富有彈性的特質。整幅畫的處理,作者的用心是透明的,儘管畫面很簡單,卻使我記起許多年前我曾寫過的一首沙漠的詩,其中有句云:“拈花一瓣珍如玉,得水半瓢貴似脂”,沒有想到,畫家華勝竟給以形象化了。在畫集中,還有如《晨妝初試》、《滿谷春風》和《白羽浮綠》等。這,就在於作者心地率真所賦予的一種有透明度的藝術處理。藝術可以含蓄,可以透明。灰暗總不好,一覽無餘也不妙。而華勝的長處,即在於透明。
隨便,作為生活,往往被認為不認真,不嚴肅,然則從另外一個角度去考察,這是一種自然的行為。春風吹綠了江南的田野,田野里長出來的那種“綠”,並不是強加的,而是自然的,是春天大地賦予的,是隨春風的便,也隨田野的便。在繪畫的表現中,華勝的那幅《悠遠故事》便是藝術隨便與隨和的典型。請看,幾條短筆觸,似乎不經意的畫上去,但是巧妙低構成了水鄉東湖仙桃洞的風光。這種構成是極為輕鬆的,它沒有任何造作之弊,用筆無拘無束,直抒胸臆。而且在筆墨最鬆動之處,顯得風趣巧撥。在這畫中,所畫的硐天,好像一座橋,看去不經意中而又經意。因而非常自然地招來了一條打漿的小船,小船意欲輕輕地搖過“小橋門”,船中坐著撐傘的人,不孤立,卻有詩意地融入畫的意趣中,這點色彩,也好像一盞燈,把畫的全局照亮了。這還表明,藝術表現有著以少勝多,或者有“明一而現千方”的特點。華勝正是在藝術天地里,利用有限的空間,取得了無限、無盡的效果。雖然,這不全是華勝所創造,但是,他像一個好演員,在舞台上作出了精彩的表演。
華勝的繪畫,還在於“遺貌取神”,他通過多年的藝術實踐,他懂得“遺貌”至恰到好處很不容易,怎么辦?他的體會,“作畫既要有感性,又要有激情,更要有理性”,這個體會是切實際的,有一位科學家說:“航天最瀟灑,航天最理智”,辯證法就應該貫穿於其中。
華勝原是個油畫家,他有素描、造型、色彩的紮實基礎。所以他要變體,總能把握住對象形體的結構。他寫意,雖近墨戲,而所表現,為廣大觀眾所賞識。墨戲,不是單純的形式上做遊戲,說實在,墨戲是繪畫上的一種自由體,不少強調個性抒發的美術創作,都或多或少地帶有“戲”的成份。張華勝在繪畫上的墨戲,是他經過多年沉思而獲得的。就具體操作而言,他的墨戲作品從“廢畫三千”中選取出來的。他在一幅畫上就題著“毀畫多幅”, 毀畫,不是不妙,這是畫家在藝術上有熱情,有冷靜理智的反映。墨戲之作,伴隨而至的是“趣”。如他那《第四朵白雲》、《天國之旅》、《牽牛》等等。點劃之間,不只是有墨韻,還在於充分體現作者的意趣。如《第四朵白雲》,與其說是“白雲”的“第四朵”,不如說“白雲”之外的三隻小羔羊。總之,這些作品,“韻”有了,“趣”有了,“意”達到了,這種戲,當然值得演下去。
畫家所不可缺少的,還在於頭腦的清新,並具有時代意識。畫家華勝就關心當代高科技的發達給繪畫帶來的某種影響。他在一篇文章中提到:“生命科學對基因的研究,將會打破許多畫家的夢,至少會打碎那么多想成為大師的夢”,接著他還說:“基因,埋藏的那么古遠而深邃,即使先祖給你的天賦被開竅為‘天才’,那么現世間的閱歷、學養、身心的磨礪能有幾人能與之融通”?他的這一種想法,不只屬於“藝術與科學的結合”的問題,而是對藝術思維的作為,無異給打開了一扇最能通風的門窗。這一打開,不可估量地讓新鮮空氣自然而然地跑進來了。從這裡,讀者們也會體會到他的一畫之成,是由於他那腦袋瓜兒並非單一的,更不是“有一定程式的”的,而是與時代的現實及各種進步思潮是緊密相連線,以至是交融的。
現在《張華勝畫集》出版在即,主人索我序,適我在一個海邊避暑,面對大海的窗前,我翻閱華勝的畫片,也重溫他以往的一些創作,我也以‘墨戲’的心情,寫下了這些評說。際此畫集出版,好畫即在集子中。讀者諸賢不妨再評,再議論,我相信,華勝一定表示歡迎。華勝說:把自己的繪畫“花錢印在書上且上市示眾,撕起來就費勁了”,他的撕毀畫作之說,正表明一個畫家的虛心,是一種“今日覺昨之非”的進步要求,誠然是,藝無止境,讓我們相互勉勵,相互促進,爭取登上珠穆朗瑪峰。
2002年7月20日于山東威海石島 王伯敏
也想說幾句
超山廬山莊一零二客房,窗外花海香潮,夜闌人靜。我們幾位同仁圍坐一圈品賞華勝兄的“拾得”之作。由於作品的特殊身世,使我頗感興趣……
正像華勝自己說的那樣,隨意塗抹之作,也有“閃光”的時候,“藝術創作往往會有這種機緣,某時某刻……突然會有一種想法或某種畫法在瞬間閃現”。這種無意中的“寫意”,正是傳統寫意畫中的精華,更是悠哉悠齋主的個性風格。許多先哲都說過,文藝作品“寧可不到,不要過頭”。“不到”是留有欣賞者發揮聯想和想像的餘地;“過頭”就沒有了配合的空間,是對觀者的不尊重,更何況那些低俗的“過頭”,會讓人倒抽一口冷氣!以情感人,向心高華,陶冶情操,這才是藝術作品的價值所在。
我一直主張藝術最好不要作為一種活命的職業。我不知奉勸過多少苦心帶領孩子來學畫的父母:“讓孩子讀完中學,在看看他是否還迷戀畫畫。”理由是大家都知道的,如果沒有文化素養,就不會成為好畫家。百分九十九的孩子喜歡畫畫,“少時了了,大未必佳”,您稀奇什麼!
我是過來人,還是再談談我們當畫家的情況吧,前提當然是天賦和毅力、愛好,除此之外膽大和皮厚。膽大才能質疑,敢於衝擊禁區;皮厚者妒忌罵聲,掮客吹奉一概聽而不聞,“行所不得不行,止所不得不止”,認準方向執著追求,我行我素。華勝兄看似隨和近人,平時俏皮話說說,但他的內心經緯分明,美感特好,極有主見,我一直視他為畫院中的才子。即使他偶爾不得不畫商品畫,他也“商”不到哪裡去,這是由品格決定的。齊白石翁賣畫為主,沒有媚俗,不失風格,他是一位真正的畫家料兒。
我們都強調“感覺” ,自覺地跟感覺走,因為感覺的背後是人品,是學識,是氣質見地。華勝說“‘偶得’的好運常常會惠顧勤于思辨的你我。或許,藝術之行走,原本就是這種‘不可無不可’的下意識狀態”下出現的。雖然寫意畫見仁見智,不像音樂那樣有明確的標準,但是畫家眼中還是有好壞的底線。我們在品讀《拾得》的過程中,精彩的部分大家會一致叫好,不足的地方也會同聲指出,只是還不知道為什麼會不足以及如何補救。在一幅叫《怨秋》的作品中,落款上加了一層墨色,妙不可言。也不一定都清楚其中的道理,但是感覺先籠統地認可了,這就是視覺藝術進步的起點。感覺的升華,要排除陋習慣性的阻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好的畫家需要許多條件,而華勝兄具備了天賦和性格狀態,希望他珍重這些條件,保重身體,更上一步。
曾宓 2009年2月於超山
“拾得”一得
我這人不愛串門,與華勝結友十數年,卻從沒進過他家門,真想不到他竟有這么多寶貝,而且是可以從“故紙堆”隨手“拾得”的,而且經過篩選尚達百餘之數。好叫人羨慕。
把這些作品稱之為“拾得”,應是始棄終取的意思。個別情況下,大約搞這行的人都會有所經歷,但像華勝這樣以數年的“厚積”而一旦“薄發”者,卻很少見。這豈止是件“有趣的事”,這是一個智者的發見,是對已進入睡眠狀情感的再次喚起,是“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的喜悅,而不是敝帚自珍的無奈。這樣一個帶有普通規律性的而又普通地被忽略的重大話題,讓他言釋得如此輕鬆好玩,好像是一個幼稚園的孩子找回了一堆舊玩具般開心。如此舉重若輕,真的讓人折服。
我一直很喜讀華勝的畫,他的作畫同他的為人一樣,只求心性的溝通,不太計較後果,天趣率真,樂在其中。每完成一件作品,就像結識了一位朋友,因此我揣度他的“拾得”,一定是帶著闊別重逢老朋友那樣的心情,不肯輕易地放過的。一個畫家,能始終保持住這種心境,多甜蜜!
如果作品真是你的情感的表達,即使這種表達有些許的生拙,或者隨歲月的消磨而淡逝,依然是值得回顧的切莫輕棄。因為那裡也許珍藏著非常寶貴的記憶。拾得如是說。這下我聽懂了。
金鑒才 2008年3月
中西同構寫大象
——張華勝美術的格物澄懷
唐代吳道子以氣勝,元人尚意,而顧愷之特重傳神。“然南宗之畫,常欲溯源書法,合 而為一。”(黃賓虹語)上述之傳統美學,正可相契、相印中國當代著名中西同構式中 國畫家張華勝的宗宗藝術大作。張華勝先生的畫道素以大氣、簡練成之。大氣者、懷德自然物象也,於是緣物抒情所寫物象,必予以少勝多、以簡寓豐,求得“允德圖義”《 孔子家語》的造象本意。於是乎在華勝的美術圖象中便是筆筆情致盎然、點點心靈率真。
當代藝術的導向大約以簡潔與平民化為指歸。華勝的美術亦與其若即若離;然而華勝的 畫是簡而不簡、簡而能達(意),即削繁就簡。所謂的“平民化”亦非通俗化而是“直指人性”的禪宗意境,乃是“王維畫學吳道子,創為南宗”(黃賓虹語)的一維藝術傳 薪。如是,華勝之畫便內蘊著尚意與傳神的文翰。
華勝的畫既然是王維南宗派的時代演繹,那么其畫象中的筆墨內蘊、正是士夫畫文脈之 正宗。這便是在畫中運墨中有筆、筆中有墨,似元季倪雲林、黃子久的傳承,又如黃賓虹、吳昌碩篆書式中鋒的傳統,於是華勝的畫能運實於虛、運虛於實,成為文人畫線性 正脈的傳薪者,為得畫之內美。
蓋當代繪畫之潮流,大約有三大類:一為上溯傳統派,二為中西同構派,三為大師傳承 派。華勝先生取衷中滲西的中西同構(融合)派,作為他適志傳統畫學的明覺與嘉會。華勝早歲學西畫,嚴格的造型、嚴密的造構、嚴謹的造象,是其究西畫的看家本領。近幾十春秋華勝緣情篤實於筆墨的傳統中國畫,苦功所至、妙理所得、天賦所成,三才一貫,終得大成。當然其筆墨式的傳統中國畫,始終貫以西畫造象形式,使之古今同構、中西同構、科藝同構,成為林風眠中西同構樣式後新一代、更為中國化的、國粹式的代表者之一。
張華勝高雅與超然的人品,在畫圈內是被人傳誦的,華勝人品的至情自然融於畫道中,以至畫如其人。不僅如此,張華勝還是一位樂於施善的博愛者,他尊重前輩、提攜後學、耀德同道,是一位友朋楷模。
張華勝作為浙江畫院第三任院長,可謂任重道遠。因為這裡是文化大省、因為這個是創 作園地、因為這是代表浙江畫壇,他既把畫院創作推向了新的層面、又增加了藝術文化 的高度,同時又在繁忙的工作中提升了自己的藝術修養並創作了諸多的時代文翰美術, 這就是畫在畫外、畫外之功。
再讀張華勝的系列畫作,深探其要領是厚、朴、深三字,這便是華勝繪畫成功的精微之詣。厚者,筆墨厚、意境厚是也;朴者,畫得金石味、畫象寧靜是也;深者,“志於道”,《論語》、“游於藝”《禮記·中庸》是也。
張華勝的繪畫已入當代名家之列,因為已有己貌、蔚成風規、妙創風格。於是乎:張華勝的美術是從傳統意態美術向現代轉換的一個代表之一;美術中筆墨發展的一維新動態、新方向之一;美術在當代藝術中價值取向的一個導向之一。
張華勝者,美術中西同構大成者也。
乙酉初冬記於春耕草堂 鄭竹三

藝術觀點

有多遠走多遠
昨天已成過去,精華與糟粕同在,見仁見智,各取所需;明天一切未知,幸運與礪難同行,何去何從,咎由自取。
“傳統與創新”永遠是人們討論的話題,並將世世代代地討論下去,這是人類文明進程中,永無休止的話題。
幾千年的傳統文化讓我們引以為豪,幾千年的傳統也讓我們積重難返。
繪畫上的“傳統繼承與創造革新”是個敏感話題,就像“公婆”之爭,永無休止。
就繪畫藝術而言,“畫種”大都會以繪畫的質材而命名,“中國畫”原本就是“紙本 / 水墨”的常態繪畫,本無異義。
但常被多情地“拎出來”強調其“筆墨”的內涵特性,在“文化”被淡化的今天,卻遭遇了程式化“千人一面”的尷尬。
任何藝術,任何畫種都有其獨特的的內涵,即便是遠古的岩畫和現代的“多媒體”,裝置藝術,“行為藝術”也都有它自己的“獨門”內涵。
在“審美疲勞”之後,人們知曉了,“筆墨”僅僅是一種“語言”而已,至於能說出什麼道道,那則是各人的修行和造化了。齊白石、黃賓虹說了;林風眠、劉國松、吳冠中等也都說了,各有各的語言,各有各的腔調。
有一位叫薩頂頂歌者,她唱的不是民歌,不是美聲,也不是所謂的“原生態”,她卻能面對全世界,歌唱自己的“自語”——她自己都無法用語言解說的“自語”。她唱遍了30幾個國家,獨有她的音樂會,英國BBC做了全球直播,理由是她的“自語”已經沒有了任何“語言”阻隔。她的“自語”有濃烈的民族元素;有華麗的“美聲”色彩,有蒙族民歌的渾厚和寬廣,有藏族民歌的高亢和遼遠,但又一切都不是。那種由各種美妙“元素”柔合而成的“天籟”之聲,你能說是哪一種語言嗎。
藝術是多元的,藝術語言是多樣的,中、西文化理應是各自獨立的但又是能親和互融的,藝術應該是能被讀懂的。
讓人讀懂你的心,或許這才是真正的中國“文人”畫。
“藝術語言”真像是一種“無可無不可”的“自語”,藝術家的“獨立語言”是對自身對世界的認知,對宙宇的問答,是一種讓世人都能讀懂的超越語言的情感傳遞。
畫畫是一件愉悅事情,不要對“明天”想入非非,讓“時間”自行淘煉。獨立的藝術語言方式,是我們賴以自主行走的拐杖,像散步一樣,輕鬆前行,有多遠走多遠。
張華勝
辛卯立夏後
2011-5-13發稿
透視·視覺·視和覺
我本科是學“西畫”的,在讀大學的時候,給我們上“透視學”課程的老師居然曾是一位“理科生”。後來才知曉這是一個有趣的現象,西方有不少繪畫大師同時也是科學家,繪畫大師倫勃朗就是其一。而中國的國畫家卻鮮有其人,頂多齊白石做過木匠。可見,文化背景的差異對科學、藝術的影響有多么“巨大”。西方繪畫用的“焦點透視”與中國畫用的“散點透視”,就是視覺感知的“天壤之別”差異。
“焦點透視”是客觀的、科學的、理性的,視平線是它的終極視點。這是一種客觀、直覺的視覺。而“散點透視”是主觀的、詩性的、目光游移,心智的視角(這裡不是“視覺”之誤)。這樣的視覺判斷差異,我們不難從油畫《伏爾加河上的縴夫》、《最後的晚餐》和中國畫長卷《清明上河圖》、《富春山居圖》等幾幅畫的對比中得到印證。這裡有兩條迥然不同“視覺神經”,是否可以這樣說:西洋繪畫大師“洞察秋毫”,作品精彩絕倫,是一根聚焦精準的生理神經。而中國畫大師則“心領神會”,作品內涵博大精深,是一根意隨神馳的感知神經。可以這么說,中國畫用的散點透視已經把“覺”從“視”中游離出來了,這是一種心路的神遊、巡視。藉此,《清明上河圖》可以把北宋汴梁城的汴河兩岸連綿十數里的500多人物、喧鬧的市井街道、繁忙的物流、京郊的景致盡收眼底;《富春山居圖》則猶如黃公望老爺子背著攝像機,航拍綿綿數百里的“富春”山水,將他們的一一展現。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中國畫可以隨心所欲地平遠、深遠、高遠;在中國畫的景致里可以居,可以遊了。中國詩人能寫出“飛流直下三千尺”中國畫家當然可以畫出“長江萬里圖”了。
這裡順便說一句,中國畫的“寫生”與西洋畫的寫生,有著不同的概念。中國畫所謂的“師造化”(姑且說它寫生),是僅供“搜盡奇山打草稿”的。我曾在一篇小文章里寫過,如果把西洋畫寫生的成果,比喻成蜂蝶採集到的花粉。那么“中國畫”已經是把花粉釀成的蜜了,——這就是“心路的視覺”。
張華勝
《中西文化比較·繪畫》 筆記
——尋找失落的精神
“傳統”,用當下流行語來說,也可以把它說成是一把“雙刃劍”。這些年來卻在我們“大陸”被胡攪蠻纏的雲遮霧罩,偽“國學”、玄虛的“禪學”大行其道。其實,這在我們的“先賢”那裡,已經是搞得再清楚不過的道理了。縱觀歷代大師給我們留下的經典遺存,不難看出:滿腹經綸的(古)文人,或憤世嫉俗、或閒情抒懷,這種情感對畫作的真切注入,正是我們今天所丟失的文化精神。先賢們的深厚學養、嫻熟筆墨的自然流露,也讓人們無需對他們的“筆墨等於幾”加以深究。反觀當下盛行的一味摹古的“繼承傳統”之風,卻讓人聞到了一股腐朽的不潔之氣。而那種調侃、玩世的所謂“新文人畫”,又顯得那么地無病呻吟的自戀和淺薄。
“時尚”,是“現代文化”的表征,而他的根本和內涵,則是對“傳統”的新陳代謝——拓展和創新。這是我們接受傳統的理由,也是傳統文化得以傳承和延續的命脈。人類文明的遞進是永遠不會停止的,“文化”當然必得跟進,“觀念”也會不斷更新而與之匹配。留給我們所要作的努力,只有創造。也只有創造,藝術才會具有與現代文明同步的當代性。
摘自張華勝(曾宓《林間》作品“品賞會”)序
——閒話小品
畫史無小品之說,由文學體裁小品文嬗衍於畫作的小品畫與小品文至少有兩點同趣。
其一,小品之作得於天然而不待雕琢,它往往是藝術家的真情流露,是作者以對生活得體悟,物我之見解。有名人說:“有真性情,須有真涵養。”可見,這種得於天然的真情之物(小品),絕非逸筆草草之戲作。它是作者藝術功底,諸多修養的自然天成,這其中一個“悟”字了得。
再一,以一當十,四兩撥千斤。任何藝術品,一旦刻意完整則索然無味。小品文的言簡意賅,小品畫的“不求工巧而自多妙處”,這恐怕就是“小品”的精髓之所在。所謂“文章寧可說不盡”。小品畫可能只是寥寥數筆,但多一筆太肥,少一筆嫌瘦,這可是沒有“金剛鑽”拿不起的活兒。小品畫或許也會有渾厚華滋的篇章,但它是不泥跡象得魚忘筌的意象之筆,無煉丹之術不能為。
摘自張華勝《浙粵中國畫小品集》序
藝術品的高下、優劣最好不要用數位化的等級差,聰明的先賢們有一套評判中國畫本質的標準——能品、神品、逸品。品位是一定得有的,至於您的作品已經達到何種品級,那是智者見智;仁者見仁的事了。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中國畫傳統根系挖掘不窮;現代文明光怪陸離;審美時尚與時俱進。“山野之人”走得最踏實的還是一步一個腳印。
摘自張華勝《中國美術家 田舍郎》序
——只因為在展品中多看了它一眼
我一向偏愛,在繪畫上用“藝術感覺”畫畫的畫家和他們的作品。這種說不明道不白的“藝術感覺”,能把“我想要的東西”直接傳遞給讀者,這是何等“爽”的事情。“藝術感覺”是天賜給藝術家的慧根,它是睿智和積養的薄發,是藝術家心志的顯現,也是畫家“真性情”的宣洩和表達。這種“由心底里流出”來的作品,怎能不感動人呢。
隨性的重複線條,亂中求序,得以“無間已得象,象外更生意(唐·劉長卿 語)”的“意象造型”圖式。重複、多變的線條,增強了畫面的厚重感,而“書寫性”的繪畫特性,正是“中國畫”有別於其它畫種的所謂的“筆墨語言”。隨意重複的線條,有“速寫”般生動的趣味 ;隨意重複的線條,是在不確定中尋求確定。這種在“亂則松;緊則匠”的考量中拿捏“其樂無窮”,也是對一位畫家的藝術修養的全面考驗。作家賈平凹說,寫文章要會用“閒話”,閒話是文章的趣味所在,味道所在,風格所在……,
摘自張華勝《吳洪暉畫集》序
——喜愛·努力·玩耍
楊振寧先生曾經說過,“在每個創作領域裡,品位加學力,性情和機緣,決定風格的高低,也決定了風格的大小”。這裡指的“學力”,當是說具有嫻熟的專業技巧加豐厚的學養。這裡指的“品位”、“風格”,該是說那具有品位的學術指向和對作品“客群”的抉擇。這裡指的“大小”,該是說對中國畫傳統的繼承與改革創新,有著自己獨立的考量和權衡。
個性強烈的圖式語言,極易“鎖定”作品的“客群面”。作品客群的大小關乎傳播,也與畫家的品位休戚相關,這是畫家咎由自取的選擇。其實,作品的雅俗分野往往是含混的,品位的高下也大都只是畫家的自戀。在這金錢與藝術纏綿不休的“市場經濟時代”,機緣遠遠要比才幹重要得多。沉下心來吧,放卻欲望、鬱悶和憤懣,隨性地開心地畫畫。無求、無為,當然還有一個無悔,這是一條可以笑著向前行走的“康莊大道”……
讓我們記住《玩耍的力量》作者,戴維·艾爾肯德的那句金玉良言:“人生的金三角是,喜愛、努力、玩耍”。
摘自張華勝《徐麗延畫冊》 序
“美術”,從中文“字面上”可以理解為“創造‘美’的‘技術’”。這決不是對“美術”無厘頭的泛化,而原本“美術”就是在“實用美術”的發展和對應下,才有了所謂的“純美術”。美術史表明,從具有表述、記錄功能的岩畫到為教堂廟宇、宮殿樓閣裝飾用的宗教繪畫和裝飾性繪畫都可以稱之謂“實用美術”。人類的文明史、文化史也正是由這些“能工巧匠”們寫就的,而歷史也同時造就了象達·文西、米開朗琪羅、敦煌壁畫藝人等等藝術大師和他們的經典作品。可見,藝術品的“精神附著”性和實用功能就像一對“孿生”姐妹,這兩個層面是很難完全“剝離”開的。
誰能說,一幅精美的建築設計或服裝設計圖不是藝術品呢。1998年我專程去威尼斯,為德國藝術家馬丁在那裡舉辦的一個以“中國元素”創作的作品展致開幕詞。晚宴是在一個威尼斯主人家裡舉辦的酒會,偌大的客廳“燈紅酒綠”,素淨的牆面上只掛著唯一的一幅畫——一張泛黃的古舊的建築草圖。威尼斯是個什麼地方,什麼“純藝術”的作品沒有,主人那種審美的“高貴”趣味令人肅然起敬。
摘自張華勝(周培《不插電建築繪本》)序
——大寫我意
幾千年“天人合一”的傳統觀念,讓“意象”成為中國人的“原生態”審美取向。這也正是我們與西方認知的具象和抽象理念,對比成了最大的文化差異。從“造型”的角度來說,意象的內涵就是“在似與不似之間”。意象尚可琢磨,“大寫意象”就不好說了。老子說,“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形”其實還是有的,只是被心智“大象”化了。這就讓原本就不易把握的“似與不似”,更加難以“拿捏”。大寫意對應“工筆”來說,倘若工筆是匠心營造的精緻的園林大觀;而大寫意則是“隨心所欲”的恣意奔流的高山流水。
摘自張華勝《陸國強畫冊》序
——自然之趣
說到雅、俗,必定會牽動另一個話題。即作為藝術品的生產者——畫家,一定對自己作品的客群面會有所取捨。您可以給自己的作品注入哲理、觀念、文化思想,讓作品“小眾”化,甚至“孤芳自賞”;您也可以讓自己的作品“賞心悅目”十分“養眼”,雅俗共賞。這都是畫家極“個人”的事。“美術”沒有那么大的“社會功能”,美術作品大都也只是給人們的“審美需求”提供一些補充。
摘自張華勝《張勇畫展》序

作品賞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