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能鱗

張能鱗

[1617年7月21日---1703年5月29日]字玉甲,號西山,順天大興(一作宛平)人。先明公橫渠先生十四世孫,清順治三年中舉,順治四年(公元一六四七年)進士。初任浙江仁和縣知縣。任滿後經舉薦升禮部主客司主事,轉禮部儀制司員外郎,考授江南提學道按察司僉事,再遷任四川上南道布政司參議,後奉裁。閒居濬縣家中數年後,於康熙十年(1671年)起補山東按察司分巡青州道參議加十二級,康熙十八年(1679年)舉博學鴻儒,未遇。康熙二十二年,在山東任上,西山公深知鰣魚進貢勞民傷財,因一口美味搞得民聲冤沸,實在得不償失。故上書《代請停供鰣魚疏》,自此鰣魚停貢使老百姓免遭鰣魚進貢之苦。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年七十歲告歸濬縣,誥授光祿大夫。能鱗學宗程、朱。於金溪、姚江直指為禪,陸隴其亦甚稱之。著有西山文集九卷,詩經傳說取裁十二卷,(均清史列傳)並傳於世。

基本介紹

  • 本名:張能鱗
  • 別稱:張西山
  • 字號:字玉甲,號西山
  • 所處時代:明末清初
  • 民族族群:漢
  • 出生地:順天大興(一作宛平)後遷居濬縣
  • 出生時間:1617年7月21日
  • 去世時間:1703年5月29日
  • 主要作品:《儒宗理要》《大學衍義補刪》《孝經集注》等
  • 主要成就:以教養為先禁異端崇孝悌興教化時人稱為循吏、救時之才。
  • 父親:張文學,字明菴
  • 兄長:張振鱗,少名維泰,字遜之
人物簡介,主要成就,家世出身,世系傳承,家屬成員,人物生平,個人作品,史書記載,

人物簡介

張能鱗[1617年7月21日---1703年5月29日]字玉甲,號西山,世居順天大興,後遷居河南濬縣。先明公橫渠先生十四世孫,清順治三年中舉,順治四年(公元一六四七年)進士。初任浙江仁和縣知縣。任滿後經舉薦升禮部主客司主事,轉禮部儀制司員外郎,考授江南提學道按察司僉事,再遷任四川上南道布政司參議,後奉裁。閒居濬縣家中數年後,於康熙十年(1671年)起補山東按察司分巡青州道參議加十二級,康熙十八年(1679年)舉博學鴻儒,未遇。康熙二十二年,在山東任上,西山公深知鰣魚進貢勞民傷財,因一口美味搞得民聲冤沸,實在得不償失。故上書《代請停供鰣魚疏》,自此鰣魚停貢使老百姓免遭鰣魚進貢之苦。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年七十歲告歸濬縣,誥授光祿大夫。

主要成就

張能鱗以程、朱理學為宗,以推崇先祖橫渠之學自勵。於金溪、姚江直指為禪,陸隴其亦甚稱之。任官期間,以教養為先,禁異端,崇孝悌,興教化,頗有政績。

家世出身

世系傳承

一世迪(字吉甫)——二世載(字子厚,號橫渠)——三世因——四世炎——五世昶——六世晉——七世昌——八世德——九世谷勉——十世士榮——十一世玉——十二世進(字望升)——十三世瑾(字孝泉)——十四世文學(字明菴)——十五世能鱗(字玉甲,號西山)

家屬成員

張能鱗父張文學,字明菴,初仕秦洋尉(今陝西省漢中市洋縣),母鐵氏(鐵鉉後裔),妻陳氏、章氏,子六:嵋、瀚、嵦、岡、岱、喦。
清嘉慶六年《濬縣志》流寓記清嘉慶六年《濬縣志》流寓記
張嵋(1642~1696),字眉山,張能鱗長子,居河南濬縣。官蒲城知縣九年,多惠政,蒲人立祠祀之,行取候補主事。
張瀚(1645~1703),字茹庵,張能鱗次子,居江南江都。過繼給其伯父張振鱗。工書法,方略館錄,授揚州府通判,修清水潭,以粥糜和灰修之,甚堅,長官以耗費不悅,鐫級罷,再補贛州通判,署定南縣。有奸民謀不軌,結黨居山中,瀚單騎諭之,立解散,調平陽,建育嬰堂,卒於官。
張皚(1653~1712),字冠山,張能鱗三子,居北京順天大興。靈壽縣教諭,升潛山縣知縣,恤士愛民。
張岡(1654~1724),字紫鳳,號恭庭,張能鱗四子,居河南濬縣。正藍旗官教習。期滿,官范縣知縣。再補河曲,歷官十四年,不名一錢,以廉惠稱。
張岱(1660~1722),字宗山,張能鱗五子,居四川成都。監生,選授湖廣巴東知縣,巴俗難治,地廣,俗號“野巴東”,岱馭下嚴肅,邑大治,士民悅之。
張有異(1665~?),字穎同,張嵋子。歲貢生,授直隸永平府樂亭縣教諭,調任保定府新安縣教諭。
張一清(1695~?),字子澄,號昆圃,張嵋孫。乾隆丁卯(1747)科河南第十八名舉人,揀選知縣,乾隆丙戌(1766),欽授國子監學錄。
張暄(1762~?),字方策,張一清孫。嘉慶戊午(1798)濬縣舉人。

人物生平

治學以程朱為宗,以推崇先祖橫渠之學自勵。一生所做官職不高,學問也沒用什麼獨創之處,但將自己的理學思想運用到治民的政治實踐中,以經術飾吏治,可謂是稱於職守的“循吏”,時人稱之為“救時之才”。
一、為興修水利,防備水害
在彭欽《張公修堰記》中說:嘉州蘇稽,舊有牛特三堰,分流於漹江。漹性湍急,行勢無常。壬寅歲(1662),江漲,橫流衝決,積沙石齊岸,三堰遂廢。三十里之內無食其利者,鹹失所天。雖清丈改為下田,其如賦稅何?民漸鳥獸散去,嘉人士束手嘆曰:“今有若文翁李冰者出而治之者誰乎?恐未易也。”先是辛丑年(1661),藩參張公初蒞嘉州,適有郝(逆匪郝承裔)逆變,公捐贖難民,賑濟時飢,請減偽例苛徵,民稍安集,即興學校,建明倫堂,課諸生以理學。居無何,公以慶賀入都。壬寅(1662)水患,衝決實甚。
葵卯(1663)夏,公又奉命來嘉,復問疾苦,此事最急,欲修復。詢於士人,僉曰“難”;訪於耆老,僉曰“難”。公已飢已溺之心日切憂皇而遷移。會剿之役,年餘甫畢。甲辰(1664)冬,公乃奮然曰:“人皆視為他人事,故諉之,余直以為己事也,何終難者!”州守高君慫恿唯唯,隨公單騎相厥川原,審度形勢,某處疏舊渠,某處開新堰,石者壘之,沙者堤之,壘石如璧,植以柳樹,所以捍衛經久者。計工若干日,夫役若干人,日費若干栗。計定,乃下令。公捐米百石,州守高君亦樂捐輸,悉貯工所支給,百姓歡呼趨事。向之鳥獸散者,今皆聞而歸矣。挑者,浚者,築者,防者,不兩月告成,流灌千畝。士人曰:“初畏其難,意其所費需萬金,計工需年餘。今之成也,如是其神且速也,非張公之德不及此,請易其名曰‘張公堰’。”
彭欽《康熙嘉定州志序》中提到:少參張公銜命鎮撫川南,駐節吾嘉。下車之日,目擊其景,愀然恫瘭於懷也。費盡心血,從頭料理,謂食者民之天,水利不興,土谷何資,多方設法,修浚牛特諸堰,以溉南園數十里之田。逃民爭回復業而民生以遂。湯火之餘,禮教未嫻。捐俸葺聖殿,建明倫堂,講學課士,人文漸起。走人白下購經史數百卷,以惠來學,熙皞弦誦,內政厘舉,則念及行旅之艱難,問境內只橋樑而注意焉。如張公橋,急水湍流,伐石構屋,建長虹其上,逶迤堅固,民未病涉也。
二、為興辦教育,敦養民俗
位於嘉定州城內高標山的高標書院為嘉州重要講學之地,始由明朝“嘉定四諫”之一、御史程啟充修建。百餘年後,經甲申蜀亂,書院悉遭毀壞。張能鱗初至嘉州之時,目睹此情,即著手改善,先是建明倫堂為臨時講學之地,後於康熙三年(1664)開始重建高標書院,歷時兩年建成。其中,書院名宦祠的重建,緣於嘉州百姓為紀念前知州李如柏,而請求將其入祠一事。
在劉如漢《嘉定州高標書院記》中記載:公辛丑(1661)來守南土,慨然惜之,既為民經營溝洫,即建學明倫,以斯道為己任。先是,以時課士,士勃然知所嚮往。繼憂其散處,爰設書院,檄召各庠士子居業,且捐廉金,備廩餼,募齋夫,供薪饔,負笈者如歸也。顧所業各未得要歸,公乃出江南督學時手訂《大學衍義補》、《孝經衍義補》、《儒宗理要》等書,示士子理學天人之旨。又自白下購經史古書八百卷,貯之尊經閣,俾多士沉酣飽飫於中。政暇輒親臨皋比,剖決訛疑,使知要歸之處。每曰:“學不究天人而徒榮青紫,雖得之,終於吾道無所輕重。”公,橫渠裔也,家學淵源,以民胞物與為志,以窮理盡性為歸。今取全書讀之,《西銘》、《正蒙》諸篇,與公所續《緒言》、《太極歌》、《定性》諸論,其心其理,先後一轍。
而在彭欽《嘉定州重修學宮記》中還講到:憶公下車日,首重孝弟,專以明倫課士,士子各有油然動於中者。公又恐士子朴茂而寡節文也,不學無術,將焉用之?爰置高標書院,設廩以延多士,四方來者盈舍。書院初起,公登壇之日,未嘗斤斤然為士子訓鉛槧業,一以主敬、致知、窮理、盡性、至命為指歸。二年之內,諸生靡不快然若有所得,亦各能言所言。
張能鱗在《重修名宦祠記》中說,余順治辛丑(1661)奉命分守上南,駐嘉陽,冦亂尚未平。初謁廟瞻拜,荊榛茂草中,堂廡祠宇皆瓦礫,士民菜色不聊生,不暇知崇德報功為何事也。期年,民志始定,明倫堂成。且為書院制定章程:《高標書院條約引》一、讀書明理,天者理之極,性者理之宗,盡性窮理,方可達天;二、讀書務本,主敬其本也,敬者德之聚,學道須由敬入,毋忽毋怠;三、讀書貴立品,安飽無求,不尤不怨,謹言慎行,下問虛懷,皆粹品也。入門而有品行不端者,黜;四、讀書分為三款,經學、史學、時務,為應制故也。久則貫通,一而三,三而一。然先讀古策論百篇,以資筆力;五、逢二、八日作策論各一篇,日晡交卷,學師匯定一冊,次日呈覽,論先經而後書策,先史而後時務,具各擬題三十道,示易簡也;六、策論可傳者為一等,選刻其文以行世;合式者為二等,有賞;平常者為三等,無賞罰;下此則有罰。
三、為編修方誌,傳承嘉州歷史文化。
駐節嘉州之初,在彭欽《康熙嘉定州志序》中提到:公起家名進士,弘才博學,於書無所不窺,廨中卷帙,積可充棟。凡所經營,必則古昔,每覓嘉志為質,而兵火之後,災及梨棗。一日,得抄本示余曰:“此碩果之未盡者乎?子急為釐正。”全志貫徹了張能鱗關於志書既要傳承前人舊書之記載,又要實時記錄下當地社會諸多方面發展情形的思想和要求。
四、教風化習
風氣因教化為轉移。教風化習,以道德的力量維繫社會和諧穩定,歷來是封建時代當政者的首要之事。張能鱗到任山東青州海防道後,即察看當地民情風俗,深感此地“風俗相延,習久難化,如鬥雞、走狗、六博、雜遢以及師巫、詛咒,信如神明,甚之奉邪教……”
為勸勉風俗,以禮化民,張能鱗也針對當時青州府的風俗特點,制定了《敦本善俗六條》:一曰力田養親,二曰農桑為本,三曰禁奸吏擾民,四曰嚴懲鬥毆,五曰禁止賭博,六曰捕偷盜。為使官民周知,他將此文頒發所屬與官紳士民,以期“共相勸勉,以力挽夫頹風,以義安夫百姓,以興起夫吏治,然化行自上端本澄源,而人心風俗未嘗不可從此改觀也”。
五、賑災救荒
在任青州海防道期間,沂水歷來是災荒重區,據查清道光《沂水縣誌》,就先後有“康熙十年,沂水大旱;十一年,沂水蝗食稼;十八年,沂水飢;十九年,沂水大水;二十二年,沂水麥秀兩歧;二十四年夏,淫雨,沭、沂水決,河有海魚。”等六次災荒記載。能鱗公在青州任上所著《荒政考略》和《救荒政略》一書中,其《救荒政略》二卷,主要講述在青州任期賑災救荒事宜,且發《荒年勸善歌》一紙,責令善書照式繕寫,端楷刊刻,印刷多張,轉發所屬,廣貼城市四鄉莊村,遍行貼諭,勿致風雨損壞。
荒年勸善歌
歲運自乘除,有豐原有歉;有谷莫閉糴,有錢莫吝借。
老稚宜收養,親故難拒絕;窮死勿做賊,餓死勿失節。
頭上是青天,善惡終有別;王法不容私,一犯難辯白。
六、為民請命
在青州海防道任的第六個年頭(康熙十六年),他應安丘人劉正學之請,抱病為其纂修的《安丘劉氏家譜》作了序言,其中寫道:……每低徊深思萬物一體,天下一家之理……凡有疲癃、殘疾、煢獨、鰥寡,皆如吾兄弟之顛連而無告者,是必有以拯之、濟之……。迨歷吳越、江淮、巴蜀、漢沔、齊魯諸地,其為顛連無告者正多也,必欲噢之、咻之,俾吾兄弟皆無失所,始愜意予懷。奈何勉強行之,數年而未效,即或飢者食之、寒者衣之、疾病者藥之,然往往小惠貽識而勢有難繼,始信理之至者:知之匪艱、行之維艱……。
張能鱗以程朱理學為宗,以推崇先祖之學自勵。“萬物一體、天下一家”這一儒家倡導的“大同”理想政治模式在張能鱗心中的根深蒂固,而“知之匪艱、行之維艱”這一至深體悟,也映徹出他在施政過程中“以知促行,知行合一”的職業操守。這種操守又促使他在康熙二十二年,做了一件為生民立命,並流傳至今的大事——上書康熙皇帝《代請停貢鰣魚疏》奏摺,自此延續二百多年的鰣魚進貢由此劃上了句號。
先祖橫渠公有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 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四句話表出了儒者的襟懷,開顯著儒者的器識與宏願,作為崇尚理學的裔孫能鱗來說,這是他窮其一生至要的理想追求。任官期間,以教養為先,禁異端,崇孝悌,興教化,頗有政績。治學以程朱為宗,以推崇先祖之學自勵。一生所做官職不高,學問也沒用什麼獨創之處,但將自己的理學思想運用到治民的政治實踐中,以經術飾吏治,可謂是稱於職守的“循吏”,時人稱之為“救時之才”。

個人作品

著有《西山集》九卷、《儒宗理要》二十九卷、《孝經衍義》、《孝經集注》、《孝經制義稿》、《大學衍義補刪》、《詩經傳說取裁》十二卷、《進賢說》、《青齊正略》、《救荒政略》、《荒政考略》,(均清史列傳)並傳於世。

史書記載

《清史列傳》、《清儒學案》、《大清畿輔先哲傳》、《國朝耆獻類征初編》、《乙未詞科錄》、《鶴征前錄》、《學案小識》等,均有對張能鱗的記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