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中(北方左聯黨團書記)

張秀中(北方左聯黨團書記)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秀中(1905——1944),河北定興人,原名張毓坤,筆名荒村寒煙、草川未雨(1929年著《中國新詩壇的昨日今日和明日》署名,北平海音書局發行)。“北方左聯”重要成員。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河北省委副秘書長,參加編輯省委黨刊《北方紅旗》工作。曾兩度兼任北方左聯黨團書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秀中
  • 別名:荒村寒煙、草川未雨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河北定​興
  • 出生日期:1905
  • 逝世日期:1944
  • 職業:作家
  • 代表作品:《清晨》、《動的宇宙》,《莫泊桑的詩》、《魔鬼的追隨》
人物生平,主要著作,

人物生平

1921年考入保定育德中學法文班。在校期間,開始追求進步思想,閱讀了大量中外文學著作和進步報刊。1923年,第一首新詩《春風》問世,隨後在校發起成立了文學研究會並創辦《微聲》文學旬刊。1925年,中學畢業後到北京大學做旁聽生,開始接觸魯迅先生。此時魯迅先生正在北大講授《中國小說史略》。秀中的第一部短詩集《曉風》在北京出版,並得到魯迅先生指教。“三一八”慘案後,他義憤填膺寫下《血戰》一詩,同時發起成立了海音文藝社,在北京沙灘開辦了海音書局。秀中的文學創作活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譯文、詩作、論著極為豐富。
1926年海音書局歇業,秀中經朋友介紹到大興縣黃村河北省實驗民眾教育館任館員。翌年5月經平傑三同志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中共黃村黨支部建立,平傑三任支部書記,秀中任宣傳委員。黃村暴動失敗後,他調任中共北平市東城區委宣傳部長,2月加入北平左翼作家聯盟,曾在北大出版的《新地》月刊上發表評論文章《評“光明在我們前面”》的長篇文學評論文章,以紀念胡也頻烈士殉難一周年。1923年調中共河北省委先後任秘書、副秘書長,參加省委機關刊物《北方紅旗》的編輯工作,同時參加北平左聯組織的文學活動,與張萬美同志合編左在線上關刊物《文學前哨》。這期間,秀中的作品與文學活動皆以對敵鬥爭為內容。如詩集《五卅大示威》、《血在沸》等,並將稿酬寄往上海,救濟左聯烈士柔石的子女。不久,北平左聯常委改組,他任北平左聯黨團書記。1933年天津、北平白色恐怖加劇,地下黨組織和左翼文化團體遭受嚴重破壞,不少共產黨員、文化戰士被捕被殺。北平左聯再組時,黨指派秀中再度擔任左聯黨組書記,領導主辦《理論與創作》期刊。不久,秀中任北平市委宣傳部部長,併兼任北平左聯宣武門支部書記。當時他以《荒草》周刊為紐帶聯繫師範大學、民國大學、中國大學的進步學生,動員他們積極投入抗日救亡宣傳活動。利用讀書會、文藝座談會等集會講世界無產階級文學概況,宣傳黨的主張,喚醒人們參加革命。1934年北平反動當局對文化戰士進行了殘酷鎮壓,秀中在5月30日到西單傳遞信息時被捕,他機警地將有機密內容的紙條吞入腹內,反動當局以左聯執委政治犯的罪名押解其到南京陸軍監獄囚禁。三年的牢獄生活折磨染上了肺病。他在獄中寫下了感憤詩《獄中詩草》70餘首,表達了對黨的忠誠,揭露了獄中的非人生活。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第二次國共合作形成,他在黨的營救下出獄,一度在漢口大眾日報社做編輯。該報被查封后,秀中輾轉到西安力行中學教書,並積極參加抗日救亡工作,在西安文化界抗敵協會成立大會上,被選為執行候補委員。1938年1月始,陸續在《救亡》周刊上發表了《關於通俗文藝的創作方法問題》、《青年怎樣克服自己的矛盾》、《論文藝通俗化》、《關於戰時文藝》等論文。不久中共河南省委派他到洛陽孫殿英的新五軍搞統戰工作。秀中奉命去武漢招收學員,並任第二中隊政治指導員。12月教導大隊撤離孫殿英部。由河南進駐山西晉城培訓。1939年7月教導大隊結業,學員分配到抗日前線,秀中轉太行山抗日根據地工作。同年秋轉太行文聯,先後任文聯秘書、常委等職。同時任大型期刊《華北文藝》編委,主編《華北文藝》,並在各個刊物上發表了多篇文藝評論和詩歌,其中《魯迅與新文學》是一篇有影響的學術文章。1942年秋,他申請下基層,到涉縣二區任區長。這期間,他生活簡樸,每天吃三兩半糧食,另加核桃、柿子、野菜伴以充飢,肺病復發後,仍堅持工作,至1944年病逝於涉縣河南店。

主要著作

著有詩集《清晨》、《動的宇宙》等,譯有詩集《莫泊桑的詩》、《魔鬼的追隨》、小說《歐兒拉》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