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燎軍

張燎軍

張燎軍 教授 1962年8月生,工學博士,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水工結構工程、岩土工程與防災減災的科研和教學工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燎軍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62年8月
  • 職業:副所長
  • 性別:男
個人職務,教學科研,研究方向,

個人職務

河海大學水工結構研究所副所長,河海大學“水工結構工程” 和“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 專業委員會委員。主要學術兼職有: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抗震防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中國水利學會水工結構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水利學會數字仿真與可視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江蘇省振動工程學會常務理事,江蘇省高性能計算專業委員會委員,《世界地震工程》編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和江蘇省科技成果評審專家。

教學科研

負責和完成了基金、國家科技攻關項目12項,三峽、二灘等國家重點水電項目80多項,發表研究論文100餘篇。主編了十六個分冊的大型水利水電設計叢書《中小型水利水電典型設計圖集》以及《現代水利水電工程抗震防災研究與進展》等。獲部省級科技進步獎6項,廳局級科技進步獎5項,多項科研成果通過省部級鑑定,達到國際先進、國內領先。目前指導水工結構工程、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水利水電建設管理等專業的博碩士研究生約30名。

研究方向

1、 工程結構動力特性、抗震分析和防災減災研究
1)結構抗震分析理論、計算方法、抗震措施和減震防災技術;2)結構—水體—地基動力相互作用、地震動輸入,動力穩定性評價方法;3)金屬閘門振動特性,水電站廠房、泵房與機組的耦聯振動與抗震;4)複雜地基上大型渡槽、隧洞的結構型式和動力特性;5)水工建築物的除險加固和災害防治;6)水工結構高性能計算,數位化、可視化技術,高精度圖象圖形動態跟蹤顯示技術。獲中國水力發電科學技術獎特等獎一項,多項成果直接套用於工程實際,發表論文50多篇。
2、水工結構和地下工程的數值仿真
1)複雜地基上高壩數值仿真理論、安全評價方法和標準、設計準則;2)邊坡與地下結構的應力、變形和穩定性及加固措施;3)水閘、船閘及輸水結構的設計分析理論;4)水工結構接觸問題分析理論、三維數值仿真模型及其求解方法;5)水工結構溫度場、滲流場和應力場的多物理場耦合,結構—錨桿—基礎相互作用問題。研究成果獲水利部科技進步獎二項,中國水電顧問集團公司科技進步獎一項,廳局級科技進步獎二項,多項成果直接套用於工程實際,發表論文40篇。
3、水工薄壁結構的分析理論、破壞機理和穩定性
1)新型水工薄壁結構型式、支承方式和體型最佳化;2)水工金屬閘門、薄壁混凝土結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的變形、應力及穩定性的分析方法與破壞機理;3)水工薄壁混凝土結構的溫控措施和施工方案;4)風力發電機組塔架與地基的分析與設計。研究成果獲水利部科技進步獎三項,廳局級科技進步獎二項,發表論文20多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