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熙

1940年8月出生,江蘇省興化市沙溝鎮人。江蘇里下河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揚州大學兼職教授、博導;江蘇省優質稻米產業化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洪熙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江蘇省興化市沙溝鎮
  • 出生日期:1940年8月
  • 職業:研究員
  • 畢業院校:蘇北農學院
人物生平,成就及榮譽,其它信息,

人物生平

1952年在江蘇省興化中學就讀,1960 年畢業於蘇北農學院,歷任江蘇里下河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所長、黨委書記。
1992年被授予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1991年授予江蘇省勞動模範稱號;
1993年評為省優秀科研院所長;
1996年被授予省優秀知識分子稱號;
1998年獲中華農業科教獎;
2001年獲江蘇省優秀科技工作者等稱號;
1993年和1998年分別當選為第八屆和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

成就及榮譽

一直從事水稻育種與栽培研究,育成水稻新品種27個。研發旱育無盤拋秧技術、無盤拋秧劑、全量麥草還田輕簡稻作技術等。累計推廣2.8億畝,增產糧食190多億公斤,創經濟效益200多億元。獲成果獎13項,其中,國家星火一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三等獎各1項,部、省一等獎1項、二等獎9項;發明專利3項。發表論文50餘篇。

其它信息

20世紀80年代育成揚稻1號、揚稻2號,解決長江流域白枯病肆虐為害的重大問題。20世紀90年代育成揚稻3號、揚稻4號,實現高產與多抗性能的聚合。20世紀末育成楊稻6號,既是優異常規品種,又是雜交水稻骨幹恢復系,並用作中國水稻(秈稻)基因組框架圖研究材料。跨入21世紀,育成豐優香占、楊兩優6號、K優818、楊秈優418等,率先突破雜交秈稻優質與高產結合的難題。育成揚粳9538等品種,為解決江蘇粳稻生產條紋葉枯病危害做出重大貢獻。創立水稻無盤旱育拋秧技術和全量麥草還田輕簡稻作技術,組裝集成秸稈還田、農田保育、輕簡稻作相配套的技術體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