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樂(交警)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曉樂,男,1982年9月出生,大學文化,團員,2005年9月參加公安工作,現任交警十大隊科員級民警,三級警司,2007年度獲市局嘉獎,2008年度獲優秀公務員、人民滿意交警稱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曉樂
  • 出生日期:1982年9月
  • 職業:民警
  • 主要成就:2008年度獲優秀公務員
民警人物,人物事跡,

民警人物

事跡
自參加工作以來,張曉樂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立足公安本職崗位實際,始終把理想信念和人生追求落實在平凡的崗位上,堅持親民、愛民本色,盡力做到事事為民解難,以自身行動取信於民,不斷提高“立警為公,執法為民”的思想意識,堅定為民服務的公僕信念。他以年輕人特有的幹勁,在崗位上塑造出剛毅、果敢的品質,並以較高的自身綜合素質和規範行為,贏得了民眾的信賴和尊重,充分展現了青年民警自信、自立、自強的精神。同時,敬業的他在自己的崗位上始終任勞任怨,樂於奉獻,遵紀守法、廉潔奉公,取得了突出的成績,也得到了領導和同志們的高度稱讚。
作為一名青年民警,張曉樂時刻不放鬆對自己的要求,時刻不忘自己是一名人民的交通警察,他把有限的精力全部傾注給了“馬路”,奉獻給了無限熱愛的交管事業。業務上,他兢兢業業,吃苦耐勞,嚴格取締各類交通違法行為,堅持公正、文明執法,並多次被評為“紅旗民警”;形象上,他時刻注意端正自己,無論站崗還是巡邏,始終保持警容嚴整,通過身體語言,給管理對象一種規範、認真、嚴格的執法印象,被大家稱為“大隊形象代言人”。
張曉樂曾在一次大隊演講中說到“自從我穿上這身警服的那一天起,我就抱著一種信念:揮灑汗水、燃燒青春、奉獻社會、創建和諧。為了每一輛車安全行駛,為了每一位行人平平安安,為了每一條道路有序暢通,我願意奮鬥終身”。在實際工作中他也是這樣做的。08年年的那場雪災,給我隊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帶來很大壓力,而此時張曉樂正因生病在醫院掛水,他不顧醫生的阻攔和勸說,毅然拔掉針頭回到中隊,騎上警摩奔向了“第一戰場”。在全長10公里的國道上,他和其他戰友一起為一輛輛不能前行的車輛排憂解難,積雪太厚、結冰太滑,他就用手挖、用腳踢、用鐵杴鏟;車子陷入雪堆,他就和駕駛員一起推,用肩膀頂。衣服濕了、肩膀腫了、鞋子被雪水浸透了,可他依然堅守在排堵保暢第一線。

人物事跡

在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中,張曉樂負責大隊轄區最繁華的金年華廣場一段,人潮密集、車流如織,為了能夠給廣大人民民眾創造一個安全有序的交通環境,確保道路交通安全,順利迎接文明城市創建檢查,張曉樂放棄了法定休假,自始至終忠於職守,尤其在中央文明委綜合測評期間,他充分發揮不怕苦、不怕累的頑強作風,連續奮戰在備查文明示範路口及主要備查幹道上。而就是在文明創建期間,他的父親患病住院手術,最應該承擔起責任的他卻因為工作原因沒時間去醫院,只能是在稍微休息的片刻打個電話詢問病情,全靠母親一個人在醫院陪護。身為兒子的他說的起這些的時候眼眶都是紅的,他說他對不起養育自己的父母,但他必須要對得起自己身上的這身警服。——這就是一名平凡的青年民警的深深奉獻情。
今年3月的一天,他在十村路口執勤時,發現一個三歲左右的小男孩在馬路中間大哭,周圍是川流不息的車輛,險象環生。張曉樂發現這個情況後,趕忙將小男孩領到路邊,一邊哄他一邊仔細詢問,由於小男孩太小,又受到驚嚇,根本聽不清他講的話,只能從孩子模糊的話語中,得知他自己從家裡跑出來找媽媽迷路了,又找不到家。當時已經到了下班時間,張曉樂連飯也顧不上吃,抱著孩子四處打聽,根據孩子斷斷續續的哭訴和路人的指點,他挨家挨戶詢問最後終於找到孩子母親的單位,將小男孩平安地交到了家人手中。當聽到小男孩用稚嫩的聲音喊道“謝謝警察叔叔”時,張曉樂會心的笑了。
張曉樂所做的事都是平凡的,但是把每一件平凡的事都做好,那就是不平凡。他在平凡的工作中一次又一次地體現著一名交通警察的無私奉獻,體現著當代青年民警的精神風貌。作為一名青年民警,他做到了真正的愛崗敬業,他把自己的理想、信念、青春和聰明才智毫不保留地獻給交通管理事業,兢兢業業、踏踏實實地把每一項工作做好,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這就是敬業,這就是一名年輕交警的奉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