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山(清代彩繪泥塑藝術家、“泥人張”彩塑創始人)

張明山(清代彩繪泥塑藝術家、“泥人張”彩塑創始人)

張明山(1826年—1906年),名長林,字明山,後以字行,天津人,祖籍浙江紹興,著名民間藝術家,有“泥人張”之稱。

自幼隨父親從事泥塑創作,練就一手絕技。為人捏像只須對坐談笑,不動聲色,摶泥入手,頃刻而成;且能藏泥於袖,悄悄摶塑人像,形神畢肖,栩栩如生鬚眉欲動。

“泥人張”彩塑作品廣泛,或反映民間習俗,或取材於民間故事、舞台戲劇,或直接取材於《水滸傳》《紅樓夢》《三國演義》等古典文學名著。

基本介紹

  • 本名:張明山
  • 別稱:泥人張
  • 字號:名長林
  • 所處時代:清朝道光年間
  • 民族族群:漢
  • 出生地:天津
  • 出生時間:1826年
  • 去世時間:1906年
  • 性別:男
早年經歷,主要作品,演藝經歷,人物榮譽,人物軼事,故事傳說,藝術風格,

早年經歷

張明山(1826—1906),生於清道光六年,名長林,字明山,後以字行,漢族。張明山自幼隨父親從事泥塑製作,練就一手絕技。18歲即得藝名“泥人張”,以家族形式經營泥塑作坊塑古齋。他只須和人對面坐談,搏土於手,不動聲色,瞬息而成。面目徑寸,不僅形神畢肖,且栩栩如生,鬚眉俗動。
中國清朝彩繪泥塑藝術家。天津人。祖籍浙江紹興,其父張萬全曾任師爺,卸任後定居天津西頭,做些小泥玩具貼補家用,張明山自幼家境貧寒,從小跟父親以捏泥人為業。張明山童年時就對泥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張明山時常在集市上觀察各行各業的人,在戲院里看多種角色,偷偷地在袖口裡捏制。他捏制出來的泥人居然個個逼真酷似,一時傳為佳話。他經過細心揣摩和刻苦實踐練就了一手好絕技。《白猿偷桃》是他嶄露頭角的作品。他捏的小白猿生動逼真,比按傳統路數製作出來更像,比他父親做的更受歡迎。是天津“泥人張”彩塑創始人。幼初入塾,即喜為粘土之戲。經成年累月地細心揣摩與刻苦實踐,對捏塑泥人技術終獲獨得之秘。操作時優遊自得,若不經意,而得心應手。為人捏像只須對坐談笑,摶泥入手,頃刻而成;且能藏泥於袖,悄悄摶塑人像,形神畢肖,栩栩如生。其作品有古裝仕女、戲曲角色和各行業人像,馳譽遐邇,被稱為南北塑像者之冠。曾創建彩塑作坊塑古齋,培訓晚輩,使彩塑得以流傳後世。其子孫繼承家業,在藝術上取得較大成就,被世代沿稱“泥人張”。張明山的作品繼承了中國古代泥塑的傳統,又在表現人物生活及風情中有所發展創造,具有鮮明的寫實特點。他對人物動作處理的協調自然,比例結構準確,骨骼與肌肉關係塑造鮮明,真實可信,衣著捏塑練達,色彩簡雅和諧,被稱為“三分塑,七分染”,層次豐富細膩,五官刻畫精細入微,十分傳神。張明山經過數十年的辛勤努力,一生中創作了一萬多件作品。《蔣鬥神》被譽為是張明山現實主義題材中的力作。蔣鬥神像通高只有11厘米,人頭不過蠶豆大小,他卻把一個惡霸的猙獰面目刻劃得淋漓盡致,被稱為表現出了藝術大師高超的技藝和對生活的深刻理解。其代表作品有《少女》、《品簫》等。張明山的作品獲得很多獎莊,包括曾獲巴拿馬國際賽會一等獎和南洋各地展覽會的獎狀和獎牌20多件。徐悲鴻評張明山泥塑“比例之精確,骨骼之肯定與傳神之微妙,據吾在北方所見美術品中,只有歷代帝王像中宋太祖、太宗之像可以擬之。”張明山還是一個出色的畫家,無論山水、人物、花鳥,他都有獨特的風格。
張明山張明山

主要作品

張明山的創作題材廣泛。有取材於中國四大古典名著,多種舞台戲劇的如賈寶玉林黛玉等等的人物以及《關羽秉燭讀春秋》等戲出像及余三勝《鎮澶州》的戲裝像。或取材於民間傳統故事的如《風塵三俠》、《岳母刺字》等。或反映舊社會各行各業勞動人民形象的如:挑水的、吹糖人的、拉洋車的、賣西瓜的及算命的盲人等。或反映當時天津民間風俗的如迎娶儀式和出大殯情景的泥塑。或表現各界人物的肖像如《李鴻章》、《劉國華》等泥塑作品。張明山被稱為南北塑像之冠。
張明山張明山
張明山所塑泥人不僅形似,而且以形寫神,達到神形兼具的境界。其作品有古裝仕女、戲曲角色和各行業人像,在國際上享有盛譽,馳譽遐邇,被稱為南北塑像者之冠。其作品曾獲巴拿馬賽會一等獎和南洋各地展覽會獎狀、獎牌20多件。 “泥人張”彩塑積極推動國際間文化藝術的友好交流,成為中外交往的橋樑。

演藝經歷

張明山13歲正式從事泥塑工作,那時的天津已是一個重要的港口城市,商業、貿易發達,流行趕廟會,常有外台戲,多由名角演出。張明山常躋身其間觀察人物、服飾。名角余三勝到津演出時,張明山為他塑的戲裝像《黃鶴樓》,形象逼真、傳神,從此揚名。1947年(民國36年)2月20日的《大公報》的“天津人物誌”有一段紀念張明山的文章;“至其如何工作?不過在觀戲時,即以台上角色,權當模特兒,端詳相貌,剔取特徵,於人不知不覺中,袖中暗地摹索。一出未終,而伶工像成;歸而敷粉塗色,襯以衣冠,即能絲毫不爽。”18歲即得藝名“泥人張”。後經張玉亭張景福、張景禧、張景祜張銘等四代人的傳承,“泥人張”成為中國北方泥塑藝術的代表。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余三勝到天津演出,他是道光年間春台班領銜主演,以擅唱“花腔”著稱,是當時響噹噹的名伶。18歲的張明山觀其演出數次,終塑成一尊余三勝泥像,抓住了他的神態特徵,被譽為“活余三勝”,一時名噪。只要現場看著就可以一邊看一邊做出來,被他捏過像的京劇名伶有譚鑫培楊小樓汪桂芬程長庚田桂鳳等等。
清朝末期,張明山曾被召進宮,捏塑各種古今人物像。張明山不願長期埋頭宮內,專受皇家驅使,最後逃了出來。在上海躲避幾年,才返回天津。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四月二十九日,一代泥塑大師因感冒而逝,終年八十歲。但他開創的“泥人張”藝術,經後人的繼承和發揚。

人物榮譽

1915年,張明山創作的《編織女工》彩塑作品獲得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一等獎,其中帶去參展的另外16件作品,獲得名譽獎。
慈禧太后七十大壽時,朝廷內務府員外郎慶寬進貢泥人8匣(包括《木蘭從軍》、《寶蟾送酒》、《風塵三俠》、《張敞畫眉》 、《福祿壽三星》、《 春秋配 》、《孫夫人試劍》、《斷橋》,均為張明山作品),迄今收藏在頤和園。

人物軼事

"泥人張"是北方流傳的一派民間彩塑,它創始於清代末年。"泥人張"創始人叫張明山,生於天津,家境貧寒,從小跟父親以捏泥人為業,養家餬口。張明山心靈手巧,富於想像,時常在集市上觀察各行各業的人。張明山繼承傳統的泥塑藝術,從繪畫、戲曲、民間木版年畫等姊妹藝術中吸收營養。經過數十年的辛勤努力,一生中創作了一萬多件作品。他的藝術獨具一格而蜚聲四海,老百姓都喜愛他的作品,親切地送給他一個暱稱:泥人張。

故事傳說

[泥人張]故事(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下冊課文)馮驥才
手藝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張”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沒第二,第三差著十萬八千里
泥人張大名叫張明山。鹹豐年間常去的地方有兩處。一是東北城角的戲院大觀樓,一是北關口的飯館天慶館。坐在那兒,為了瞧各樣的人,也為捏各樣的人。去大觀樓要看戲台上的各種角色,去天慶館要看人世間的各種角色。這後一種的樣兒更多。
張明山張明山
那天下雨,他一個人坐在天慶館裡飲酒,一邊留神四下里吃客們的模樣。這當兒,打外邊進來三個人。中間一位穿得闊綽,大腦袋,中溜個子,挺著肚子,架式挺牛,橫衝直撞往裡走。站在迎門桌子上的“撂高的”一瞅,趕緊吆喝著:“益照臨的張五爺可是稀客,貴客,張五爺這兒總共三位──裡邊請!”
一聽這喊話,吃飯的人都停住嘴巴,甚至放下筷子瞧瞧這位大名鼎鼎的張五爺。當下,城裡城外氣最沖的要算這位靠著販鹽賺下金山的張錦文。他當年由於為盛京將軍海仁賣過命,被海大人收為義子,排行老五。所以又有“海張五”一稱。但人家當面叫他張五爺,背後叫他海張五。天津衛是做買賣的地界兒,誰有錢誰橫,官兒也怵三分。
可是手藝人除外,手藝人靠手吃飯,求誰?誰?故此,泥人張只管飲酒,吃菜,西瞧東看,全然沒有把海張五當個人物。
但是不一會兒,就聽海張五那邊議論起他來。有個細嗓門的說:“人家台下一邊看戲一邊手在袖子裡捏泥人。捏完拿出來一瞧,台上的嘛樣,他捏的嘛樣。”跟著就是海張五的大粗嗓門說:“在哪兒捏?在袖子裡捏?在褲襠里捏吧!”隨後一陣笑,拿泥人張找樂子
這些話天慶館裡的人全都聽見了。人們等著瞧藝高膽大的泥人張怎么“回報”海張五。一個泥團兒砍過去?
只見人家泥人張聽賽沒聽,左手伸到桌子下邊,打鞋底下一塊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飲酒,眼睛也只瞅著桌上的酒菜,這左手便擺弄起這團泥巴來,幾個手指飛快捏弄,比變戲法的劉禿子還靈巧。海張五那邊還在不停地找樂子,泥人張這邊肯定把那些話在他手裡這團泥上全找回來了。隨後手一停,他把這泥團往桌上“叭”地一,起身去櫃檯結賬。
吃飯的人伸脖一瞧,這泥人張真捏絕了!就賽把海張五的腦袋割下來放在桌上一般。瓢似的腦袋,小鼓眼,一臉狂氣,比海張五還像海張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
海張五在那邊,隔著兩丈遠就看出捏的是他。他朝著正走出門的泥人張的背影叫道:“這破手藝也想賺錢,賤賣都沒人要。”
泥人張頭都沒回,撐開傘走了。但天津衛的事沒有這樣完的──
第二天,北門外估衣街的幾個小雜貨攤上,擺出來一排排海張五這個泥像,還加了個身子,大模大樣坐在那裡。而且是翻模子扣的,成批生產,足有一二百個。攤上還都貼著個白紙條,上邊使墨筆寫著:
賤賣海張五
估衣街上來來往往的人,誰看誰樂。樂完找熟人來看,再一塊樂。
三天后,海張五派人花了大價錢,才把這些泥人全買走,據說連泥模子也買走了。泥人是沒了,可“賤賣海張五”這事卻傳了一百多年,直到今個兒。
(選自《俗世奇人》)

藝術風格

張明山彩塑的藝術中包含:“塑”與“繪”特點。張明山彩塑藝術取材於神話、戲劇、小說以及現實生活,通過“塑造”與“繪色”不僅形象地表現人物,而且“隨類賦彩”地刻劃了人物的性格,展示出近代的生活氣息,不但接近日常情感,而且綜合了中國文藝傳統的抒情和線的藝術。《三百六十行》描繪的便是現實的、市井的生活;張明山作《漁樵問答》的說的典故是邵雍的《漁樵問答》和孔尚任的《桃花扇》中的“漁樵問答”—前者借漁樵的問答,來闡明天地事物的道理;後者借柳敬亭和蘇崑生的對話,根據張明山所說,這是為了表達對中國興亡所致的悲痛感,從而透露對人生的空幻之感:人生的目的和意義在那裡?於是最後歸結到隱逸漁樵—而且透過塑和繪展示的不是一般生命中的漁樵,而是兩個“相逢在野”的“退仕”文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