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喜

張忠喜,東北抗日聯軍第十軍副軍長,1941年1月29日在黑龍江省五常縣作戰犧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忠喜
  • 國籍:中國
  • 逝世日期:1941年1月29日
  • 職業:東北抗日聯軍第十軍副軍長
所在部隊,犧牲經過,

所在部隊

東北抗日聯軍第十軍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在吉林省五常舒蘭地區堅持抗日游擊戰爭的人民武裝。它的前身是汪亞臣(又作汪雅臣)領導的民間抗日武裝“雙龍隊”。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五常地區愛國軍民組成數萬人的抗日武裝,進行抗日鬥爭。9月底,東北軍第26旅第34團士兵汪亞臣,帶領數名有愛國思想的士兵攜槍到五常縣東南部山區進行抗日活動。1932年冬,這支隊伍發展到50餘人,稱為“雙龍隊”。
1934年2月,“雙龍隊”聯合附近抗日武裝,成立反滿抗日救國義勇軍,共400餘人,繼續在五常地區打擊日偽軍。
1935年春,汪亞臣率部找到中共珠河中心縣委,要求接受共產黨領導。不久,汪亞臣加入中國共產黨,此後,這支隊伍即配合在哈爾濱以東地區活動的東北人民革命軍第3軍戰鬥。1936年初,改編為東北人民革命軍第8軍,汪亞臣任軍長,王維宇任參謀長,侯啟剛任政治部主任,轄5個團共800餘人。第8軍按人民軍隊的要求,加強政治思想和組織建設,貫徹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注意做偽軍的工作,與人民民眾保持密切的聯繫,建立了以九十五頂子山為中心的抗日游擊根據地,並進行了珠琦口、樺皮廠等戰鬥。是年冬,第8軍改編為東北抗日聯軍第10軍,任軍長,張忠喜任副軍長,王維宇任政治部主任,轄10個團共1000餘人。1937年初,日偽當局在五常舒蘭地區(今屬黑龍江省)大力推行保甲法,建立“集團部落”,實行經濟封鎖,並派大量日偽軍進行“討伐”。抗聯第10軍在反“討伐”作戰中,先後取得半截河、山河屯、四平山等戰鬥勝利。“七七”事變後,第10軍為配合關內的抗戰,主動出擊,攻打舒蘭五常等地的日偽軍據點,並北上遠征至延壽、方正一帶,配合抗聯第3軍作戰。1938年春,第10軍編入東北抗日聯軍第2路軍,積極配合第2路軍的西征作戰。1939年,進行了亞布力等戰鬥。1940年,日偽軍對第10軍進行更加殘酷的“討伐”和經濟封鎖,部隊缺衣少食,減員很大,但仍與抗聯第1路軍第3方面軍共同堅持戰鬥,並取得了襲擊山河屯等戰鬥的勝利。
1941年1月29日,在反“討伐”作戰中汪亞臣、張忠喜犧牲,部隊大部離散,少數人員繼續分散在五常、舒蘭的山區堅持抗日活動。

犧牲經過

1941年1月初,汪亞臣、張忠喜率部分戰士在寒蔥河東山宿營時,叛徒郭珍寫信向沙河子日軍守備隊告了密。農曆正月初二傍晚,沙河子日本守備隊及自衛團60多人在隊長尾田真治的率領下來到寒蔥河子屯。正月初三拂曉,敵人包圍了十軍的宿營地。汪雅臣、張忠喜身邊只有二十幾個戰士,情況十分危急。張忠喜按照汪雅臣命令帶人從東面的自衛團陣地進行突圍,汪雅臣則帶幾個人堅守西面,阻擊日軍正面進攻。張忠喜向自衛團陣地衝鋒時,因敵人火力太猛,只有幾個人從東南角沖了出去,張忠喜當場壯烈犧牲。汪雅臣用機槍開路帶領戰士從西南突圍,當快衝下山坡時,警衛員中彈犧牲,汪雅臣腹部受重傷被捕。當日偽軍把汪雅臣抬到賈家溝時,汪雅臣也已光榮犧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