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弓鎮

張弓鎮

張弓鎮位於寧陵縣城西南15公里處,是中國低度白酒鼻祖張弓酒誕生地,國家大一企業張弓集團所在地,古宋大運河流經地,豫劇《抬花轎》故事發生地,山東快書一代宗師高元鈞故里,同時,又是革命老區,歷史文化底蘊深厚,人文特色景觀豐富。

張弓鎮總面積40.3平方公里,轄27個行政村、66個自然村,總人口5萬多人,耕地4.2萬畝。全鎮人均純收入4000多元。張弓鎮先後被河南省委、省政府命名為“中州名鎮”、“小城鎮建設重點鎮”、“河南省文明村鎮”、 “省衛生鎮”、“河南省歷史文化名鎮”、“河南省文化先進鄉鎮”等稱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張弓鎮
  • 行政區類別:鄉鎮級行政單位
  • 所屬地區:河南省寧陵縣
  • 下轄地區:轄27個村委會、66個自然村
  • 政府駐地:河南省寧陵縣327省道
  • 電話區號:0370
  • 郵政區碼:476733
  • 地理位置:寧陵縣城西南15公里
  • 面積:40.3平方公里
  • 人口:5萬多人
  • 氣候條件:氣候溫和、四季分明
  • 著名景點:通華寺、古宋大運河、御馬井、臥龍橋、古宋一條街、張氏宗祠等
  • 車牌代碼:豫N
  • 耕地:4.4萬畝
  • 行政區劃代碼:411423101
  • 酒文化:追溯到4000年前的龍山文化時期
歷史,地理環境,行政區劃,經濟,科學教育,文化事業,酒文化,名人文化,運河文化,寺院文化,民俗文化,紅色文化,交通,旅遊,通華寺,古宋大運河,御馬井,臥龍橋,古宋一條街,張氏宗祠,將軍墓,堡子堌堆,張弓名吃,整體規劃,

歷史

據傳,夏朝末年(公元前1784年),商湯伐夏桀,始征葛(都城在今石橋西北葛伯屯一帶)。距葛城南20公里處一個古老的村寨,村中有一勇士名叫張弓,他主動戎邊禦敵。家中新婚妻子時時惦念著丈夫,每逢吃飯時都要多盛出一碗,放在飯桌上,以示眷念。飯後就倒進瓮里,久而久之就積攢了滿滿地一大瓮。不久,張弓返回故里,被妻子深情厚意所感動,表示一定要嘗一嘗瓮中的飯食。於是,妻 子下廚給他重新蒸煮。說也奇怪,從鍋蓋處流出來的水,散發出濃郁的香味,張弓一嘗,甘爽清冽,醇香可口。於是,他連飲滿滿兩大碗,便沉沉睡去。兩天后,張 弓醒來,舒展身體,感到渾身通泰,連聲贊好。遠親近鄰得以嘗之,均稱美物,以後便如法炮製。地方官吏以珍稀貢品進貢商王,商王賜名“張弓酒”,賜該村為 “張弓村”。
張弓在明代屬遷善鄉,為遷六野。民國初期,全縣設5個區,張弓屬西南區,為張弓集。民國30年(1941年)日偽縣政權將全縣改設為3個區,張弓為二區。民國34年(1945年),全縣改為3區12個鄉鎮,張弓仍為鎮。民國35年(1946年)元月,全縣改為2鄉2鎮,張弓仍保留為鎮。民國36年(1947年)3月,全縣又恢復2鄉2鎮,張弓仍為鎮。1946年7月,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寧柘商民主政府建立,下設2個區, 其中以張弓區為中心。同年2月,寧陵縣民主政府建立,下設6個區,張弓為二區中心,轄毛樓、尖廟、曹西庵、路老家、馬橋等。1949年,寧陵解放,全縣設 5區1鎮,張弓為區政府所在地,時張弓、郭子敬、尖廟、毛樓為鄉。1951年,全縣設6區1鎮,張弓為區政府所在地,時張弓、郭子敬、尖廟、毛樓仍為鄉。 1955年,全縣撤消區建制,合併為32個鄉,張弓、郭子敬仍為鄉。1957年,全縣合併為17個鄉,張弓仍為鄉。1958年,全縣撤銷鄉建制,成立人民 公社,張弓為人民公社。1983年12月,撤消人民公社建制,改為鄉鎮,張弓人民公社改為張弓鄉。1986年,張弓撤鄉設鎮,張弓鄉改為張弓鎮,一直沿用至今。

地理環境

區位地理:張弓鎮東距商丘市城區50公里、徐州市180公里,西至開封市9公里、鄭州市192公里,南距南京市410公里、上海市710公里,是沿海地區西進、西部地區東引的橋樑和紐帶。
張弓鎮地理位置
自然環境:張弓鎮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年平均氣溫14.2℃,年平均降水量647毫米,無霜期216天,夏季最熱月份為7月上中旬至八月上中旬,冬季最冷月份為1月初至2月上中旬,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環境優美,適宜人居。主要河流古宋大運河,良好的氣候和地理條件讓張弓鎮農業、生態旅遊發展迅速,物產豐饒。

行政區劃

張弓鎮行政代碼:411423101。下轄27個村委會:郭子敬村、魯莊村、南村、符樓村、和莊村、東村、邢莊村、焦樓村、桑樓村、曹西安村、王卜村、姜莊村、管莊村、高堂村、尖廟村、喬樓村、小楊莊村、蘇祁莊村、蘆堂村、徐營村、何堂村、大徐莊村、小於莊村、小呂集村、毛樓村、西村、北村。

經濟

張弓鎮盛產小麥、玉米、棉花、大豆、紅薯、芝麻等主要作物。1989年,全鎮糧食總產14533噸,棉花總產249噸,油料總產136噸。1990年,該鎮大力調整種植業結構,努力擴大經濟作物種植面積。1991年,全鎮棉花種植面積達到25270畝,總產達1955噸。1992、1993年,棉鈴蟲大發生,棉花大幅度減產,農民種棉積極性受到挫傷。1995年,棉花總產僅348噸,而油料總產上升為1620噸。2000年,全鎮糧食總產18279噸,棉花總產608噸,油料總產1409噸,分別比1989年增產3746噸、359噸、1273噸,增幅分別為23.9%、1.44倍、4.36倍。2005年以後,國家對種糧農民實行種子補貼,提高了農民種糧積極性,2007年,全鎮糧食總產30741噸,比1989年增產16208噸,增幅為112%。酥梨總產4770噸。農業總產值1389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486元。
小麥試驗田小麥試驗田
近年來,在上級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社會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張弓鎮黨委、政府緊緊圍繞省委提出的"一高一低一穩定"的戰略目標,團結帶領廣大幹群,認真貫徹落實黨的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團結拼搏,銳意改革,負重爭先,真抓實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均取得了顯著成效。2013年工農業總產值實現 8.6億元,財政收入360萬元,人均純收入1720元。先後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文明村鎮"、"中州名鎮"、"小城鎮建設重點鎮"、"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鄉鎮"、"鄉鎮企業示範鄉鎮"等稱號。
農業生產明顯進步,產業結構調整步子加快。溫棚數量達2000多個,棉花種植面積2萬畝,優質麥2.2萬畝,瓜果蔬菜面積1.5萬畝糧經比例由原來7:3下降到5:5。今年小麥單產量312公斤,農業產值1.08億元,創歷史最高。我們積極發展畜牧業生產,湧現出大徐莊、邢莊等海狸鼠養殖專業村15個,管莊等獺兔養殖專業村2個,姜莊、黃莊波爾山羊良種場2個,曹西庵、東村等養殖專業村6個。各種養殖大戶有900多戶。工業方面,以廣吉公司為中心,圍繞酒廠,多業並舉,一批富有生機活力的企業蓬勃興起。現有彩印包裝、造紙廠26家,酒廠12家,建築建材廠37家,橡膠化工廠8家,組建了北村、東村、西村、喬樓四個工業區。諸種基礎設施建設,聘請專家對張弓鎮1995年-2010年鎮區建設進行規劃,實現了村村通公路,拓寬了街道,淨化了環境,美化了城鎮,城建框架基本構成。正在爭取國家重點小城鎮。鎮中、鎮小、成人教育學校全市一流,擁有兩所大型全托幼稚園、敬老院,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成效顯著,連續三年被評為市信訪工作"三無"鄉鎮,全鎮居民的整體素質和文明程度明顯提高。

科學教育

張弓鎮現有“張弓鎮職業中等技術學校”中專院校1所,“張弓鎮初級中學”和“寧陵縣第三中學”中學院校2所,以“張弓鎮中心國小”為首的國小14所,並有“康樂幼稚園”、“育博幼稚園”等20多所幼稚園,截止2012年,全鎮在校學生9841名,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9%。並建設有“張弓敬老院”一所,現今也已成為張弓鎮中小學生“尊老”的模範敬老院!
焦作師專副校長視察張弓鎮中心國小焦作師專副校長視察張弓鎮中心國小
其中,“張弓鎮初級中學”位於張弓鎮政府西500米處,S327省道南側,占地面積60畝。現有在校生1700名,教職員工80多名,並擁有電腦室6間,電腦60台,有兩名專業教師和管理人員。多年來,該校秉承優良的治校傳統,以優良的教學質量和良好的社會信譽,贏得社會的認可。先後被授予“市文明單位”、“綜合治理先進單位”、“市視窗學校”、“市示範性學校”、“市文明學校’、“市依法治校示範學校”等榮譽稱號。
另外,“張弓鎮職業中等技術學校”和“寧陵縣第三中學”均為縣直管院校。

文化事業

文化是人的精神家園,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標誌與靈魂。張弓六大文化節點,提升特色景觀旅遊內涵品位。張弓大力實施文化強縣戰略,不斷增強文化軟實力。圖書館、群藝館、文物館、檔案館等文化基礎設施項目後續管理工作正在推進。加快鄉鎮綜合文化站、農家書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等惠民工程建設步伐。而且在張弓鎮,還可感受豫劇《抬花轎》故事發生地的魅力,欣賞舞獅、高蹺、腰鼓、嗩吶、大搬親等民俗表演。

酒文化

巍巍華夏,酒的國度;悠悠中原,龍的血脈。酒文化在有著5000年文明史的中國源遠流長。張弓釀酒歷史悠久,1978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洛陽考古所考古專家對距張弓僅2公里的丁堌堆遺址勘探考古證明,其釀造史可追溯到4000年前的龍山文化時期。
張弓酒張弓酒
張弓集地處古代運糧河(今古宋大運河)岸邊,這裡土質肥沃,沒有污染,水質醇甜、清冽,適於作物和各種微生物的生長。在古代,張弓盛產釀酒的主要原料高粱和小麥,具有得天獨厚的釀酒資源和自然優勢。歷史上,張弓家家都有釀酒作坊,素有“釀酒名鎮”之譽。
張弓酒始於商,興於漢。自商代以來,張弓已有4000年的釀酒歷史,具有豐富的釀酒文化。而有關張弓酒誕生的記載,更讓美酒充滿了理想主義的浪漫與才情。
古時,在古葛國(今寧陵縣)城南三十里處一古老村寨,村中有一勇士張弓,此人忠勇俠義。時值戰亂,為報效國家,張弓主動戍邊禦敵。家中新婚妻子忠貞賢惠, 因時時惦念千里之外的丈夫,每逢吃飯時都要盛出一碗,恭恭敬敬地放在桌上,擺上筷子,就像丈夫在家一樣,以示眷念。過後,她又不忍心扔掉,就放在瓮里,時 間長了,竟積攢了滿滿一大瓮。張弓服役歸來,回到家中,夫妻團圓,妻子向他敘說離別相思之苦,並拉他去看瓮中飯食。張弓被妻子的深情厚意所感動,表示一定 要嘗一嘗瓮中的飯食。於是妻子下廚給他重新蒸煮,說也奇怪,從蒸籠里流出來的水卻散發出濃郁的香味,張弓一嘗,甘爽清冽,醇香可口。於是,他連飲滿滿兩大 碗,沉沉睡去,但見其臉色紅暈,出氣均和,只是呼而不醒,妻子焦急萬分。兩天后,張弓醒來,舒展身體,感到渾身通泰,連聲贊好。遠親近鄰得而嘗之,均稱美 物,以後便如法炮製,地方官吏以珍稀貢品進貢商王,商王賜名“張弓酒”,賜該村村名為“張弓村”。因此,張弓酒亦被稱為蒸餾酒的始祖和雛形。
據清宣統三年《寧陵縣誌》載,夏、商、周時期,古葛國(俗稱葛伯國)在葛城(今寧陵葛伯屯)定都。這裡流傳著葛伯氏部族的後裔用張弓玉液祭祖敬天的傳說。 秦漢以後,張弓集非常繁華,商賈雲集,酒幌飄飄,酒香四溢,張弓佳釀具有“窖香濃郁、綿甜爽口、回味悠長”的品味特色。西漢末年,劉秀冊封張弓酒為宮廷御 酒。《三國志·魏書·武帝紀》 記載:“太祖至陳留,散家財,合義兵,將以誅卓。冬十二月,始起兵於己吾,是歲中平六年也。”曹操於己吾起兵舉“忠義”大旗討伐董卓,確切地說,這就是三 國時代的真正始點。據記載,曹操在己吾城起兵,和張弓美酒還頗有一段淵源。至今,在當地還流傳著“藥酒救曹操”的故事。東漢末年,張弓是寧陵縣南的邊沿重 鎮,南與已吾縣(今寧陵縣黃崗鄉已吾城)毗鄰。曹操立意討伐董卓,在已吾縣招兵舉事。夏秋時節,曹軍瘟疫蔓延,無法醫治,無奈之下,曹操命人沽來張弓酒發 給士兵飲用,結果不日瘟疫邃消,使曹操大軍重振了軍威,取得節節勝利。曹操盛感張弓酒之神奇功效,賜名張弓酒為“吉祥酒”,並賜匾題字:“冰雪隆冬,已吾 起兵,酒壯軍威,憑藉張弓”。
滋潤千年,味醇萬壇;天賦靈犀,地道好酒,流金歲月訴說著張弓酒一個個神奇的淵源,潺潺的清泉流淌著不息的張弓酒底蘊。讓我們舉起古樽一起品嘗那綿香悠長的醇香老酒......

名人文化

張弓是山東快書一代宗師高元鈞故里。張弓酒祖張弓誕生於此,清朝時期有路氏一榜三進士、五輩十將軍,解放戰爭時期有革命傳奇人物馬金山。歷史上諸多名人與張 弓淵源頗深,遠古時期人文始祖、樂舞始祖葛天氏在此一帶棲息活動,夏商周三代葛國葛伯經常到此巡視,商王封張弓酒為御酒,戰國四公子之首“竊符救趙”信陵 君封地信陵豪飲張弓美酒,漢王莽趕劉秀、劉秀勒馬回頭望張弓,義酒救曹操將士,“先憂後樂”范仲淹家安寧陵常在張弓講學,明皇帝朱棣到通華寺許願,鄧小平指揮張弓戰鬥。
山東快書大師高元鈞山東快書大師高元鈞
“閒言碎語不要講,單表表山東快書自何方。說起打板兒的過去,那真是,歷史悠久,說起來話長呀。”山東快書作為曲藝奇葩,其名稱是由誰命名的呢?一代宗師 高元鈞!河南省寧陵縣張弓鎮和莊人。他是新派山東快書的鼻祖,大部分山東快書的演員都是他的弟子,如黃宏、張國立、笑林、卓林等。高元鈞對於山東快書的貢 獻,就如今天趙本山對於二人轉的貢獻一樣,將一種地方曲藝普及紅遍了全國。高元鈞(1916—1993),原名高金山。幼年喪父,7歲跟隨四哥賣唱乞討。1930年,成為老藝人戚永立弟子。1946年參加江蘇文化界進步人士組織的“紀念魯迅逝世十周年”演出大會。1947年, 赴上海參加了左翼作家們舉辦的“紀念‘五四’反飢餓、反迫害、反內戰”的示威演出活動,他所演唱的《武松趕會》等歌頌英雄俠義為民除害的節目,深受廣大觀 眾歡迎,並得到郭沫若、田漢、洪深等文壇名家的稱讚。郭沫若讚譽高元鈞為“民間藝人的一面旗幟”。解放初,他率先編演了《小二黑結婚》、《橋》、《劉巧團圓》等新曲目。1951年,他將“武老二”(“竹板快板”)正式定名為“山東快書”。抗美援朝期間,先後四次赴朝慰問演出。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高元鈞,因對曲藝藝術的特殊貢獻,在北京軍區戰友文工團,享受軍級待遇,用畢生精力書寫了山東快書的璀璨輝。1958年受到周恩來總理的親切接見和鼓勵。周總理稱譽高元鈞為“民族藝術的一面旗幟”。

運河文化

張弓鎮自古以來都是豫東地區寧柘睢三縣結合處商品貿易、物資交流中心。明清時期晉商、徽商都在張弓鎮設有分號,建有“山西會館”,又加上古宋大運河在張弓設 有碼頭,交通便利,成為當時名副其實的商品交流中心。獨具特色的運河文化,對於古今張弓政治經濟的發展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同時也使運河區域成為人才薈萃 之地,文風昌盛之區。
張弓鎮古宋大運河張弓鎮古宋大運河

寺院文化

歷史上,張弓擁有千年古剎通華寺、宋太祖亭、丘公祠、齊王廟、關帝廟、路氏祠堂、曹西庵、姑子廟、玉皇閣等寺祠。古寺名剎鮮明的時代特徵、奇絕的建築、精美的文物、獨特的景觀等都極具藝術和科學價值。宗教建築是宗教文化的載體,它是人們進行宗教活動的場所,也是民眾了解傳統文化、增長社會知識的地方。
張弓鎮通華寺大雄寶殿張弓鎮通華寺大雄寶殿

民俗文化

民俗既是社會意識形態之一,又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文化遺產。該鎮的舞獅、高蹺、腰鼓、嗩吶等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同時積極舉行了煙花焰火晚會。
春節舞獅表演春節舞獅表演

紅色文化

紅色文化,主要是指中國共產黨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在長期鬥爭實踐中形成的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淮海戰役烈士陵園、民主政府區委所在地、鄧小平在此指揮張弓戰鬥以及張弓是眾多次革命戰鬥的發生地。張 弓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為人們探尋那段激情燃燒歲月提供了最佳場地。張弓,猶如一座沒有圍牆的革命歷史博物館,無數革命先輩和英烈在這裡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 一部氣壯山河的英雄史詩,是後人永遠值得尋訪緬懷的地方;革命舊址、遺物展現的震撼心魄的場景,永遠都是感動和教育後人的最佳教材。
淮海戰役烈士陵園一角淮海戰役烈士陵園一角

交通

張弓鎮交通便利,北靠310國道、S325省道、霍連高速、隴海鐵路,東臨京九鐵路大動脈,S327省道橫跨全鎮,寧黃(寧陵~黃崗)公路縱穿南北,三朱(三丈寺~朱橋)公路從西部越過,鎮政府至睢縣境、至溝廂、至華堡、至劉樓等公路已建成通車,形成了四通八達的公路網路。
全鎮公路通達率為 100%,到2002年底全鎮村村通公路率達100%。東距商丘鐵路樞紐50公里,西距民權火車站15公里,另外東距徐州觀音機場、西到鄭州新鄭國際機場均僅兩個小時車程,距改建中的商丘觀堂機場更是僅30公里左右。

旅遊

厚重張弓,名勝古蹟眾多,文化底蘊深厚,古“張弓十景”是古鎮名勝的精華。早在明、清時期,對“張弓十景”就有記載,即:“酒祖觀泉、臥龍夕照、御井清風、廣濟漁歌、通華曉鐘、王堡待月、會館夜雨、運河煙柳、御碑迎暉、丘祠晴嵐。”一直流傳至今。
隨著社會的進步,張弓鎮注重旅遊發展,古鎮“新十景”成張弓新名片。即:“張弓酒業及酒博物館、通華寺、古宋大運河、臥龍橋、御馬井、古宋一條街、張氏宗祠、將軍墓、堡子堌堆、淮海戰役張弓烈士陵園”。下面分別簡介之。
張弓酒業及酒博物館
在中國的酒文化中,張弓首創38度低度酒,改寫了中國白酒的歷史,成為中國低度白酒的鼻祖。作為國家大一企業,張弓酒業占地面積400多畝,現有職工3000多人,年生產麯酒能力5萬餘噸,擁有亞洲最大馬鞍型釀酒車間。張 弓釀酒技藝特點是混蒸、續楂、老五甑、泥窖、固態發酵等工藝完成,以香濃、味醇而聞名海內外。中國釀酒業泰斗秦含璋、中國知名白酒專家沈怡方、中國釀酒協 會專家組組長梁邦昌、中國白酒泰斗於橋等先後來張弓指導釀造技藝。王光美、萬里等國家領導人先後為張弓酒題詞。張弓也因此素有“釀酒名鎮”之稱。
張弓酒古老發酵池張弓酒古老發酵池
張弓酒曾蟬聯第四屆、第五屆全國白酒評比銀質獎,榮獲阿姆斯特丹第三十屆紀界金獎及國家、省部級金、銀獎30多項。曾榮獲“中國馳名白酒精品”、“口感最好的中國白酒”。2004年以來三次河南名牌評比中都以綜合組、專業組評價第一名榮獲“河南名牌產品”,同時榮獲“河南省安全食品”、“河南省免檢產品”等十多項榮譽稱號、“張弓牌”商標為河南省著名商標。 “東西南北中,好酒在張弓”響遍全國,婦孺皆知。
河南省二級文物---張弓集團南酒廠發窯池。俗話說:“千年老窖萬年糟”,“美酒香自老窖來”,這些都是讚美老窖酒深厚的釀酒工藝和傳奇品質的。“窖”是指釀酒發酵的窖池,而只有超過100年窖齡的窖池才可以稱得上“老窖”。老窖窖泥中總酸、總脂、有機質、腐殖質的含量十分豐富,為數百種有益微生物的生存、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南酒廠發窖池已有幾百年歷史,現保存有32座,該批窖池可以說是鎮廠之寶,歷年來張弓酒最好的美酒均通過這些窖池釀窖而成,該批窖池已經被我省文物管理局列為二級文物保護單位,成為張弓鎮珍貴的民族文化遺產。

通華寺

古宋大運河河畔聳立著千年古剎——通華寺。通華寺現座落於張弓鎮北村,依傍於古宋運糧河南岸,占地5畝,建有三間大雄寶殿,雄偉壯觀,雕樑畫棟,奇禽異獸,巧奪天工,古香古色。裡面供奉著各位佛祖神像。兩邊配有東西廂房各五間。大殿前中間有一雙面觀音菩薩端坐在蓮花池上,高達兩丈。每年春節廟會,前來燒香拜佛或遊覽觀光者絡繹不絕,熱鬧非凡。明成祖朱棣去北京途經張弓,在通華寺燒香拜佛,期求國運昌盛。
通華寺玉觀音通華寺玉觀音
據傳,通華寺是由景氏所建,當時這裡是緊挨張弓集的一個小村莊,莊名景畿六,村中景氏乃興旺大戶。後來景氏人丁不旺,領養張弓集一張姓小孩為嗣。景氏無人 後,張氏小孩認姓歸宗,景畿六這個村莊隨之併入張弓集。寺里景家所立石碑一直殘存到解放後,農業合作化期間,人們把石碑當作了牛槽底,由於飼養室多次變更,那塊古老的石碑亦丟失無蹤。
通華寺約建於隋朝年間,多次毀於戰火,或被洪水淹沒,唐代又修復原貌,以後幾個朝代,幾經毀修。原通華寺座落於張弓鎮大隅首北200米處(原張弓初級中學)。占地10多 畝,分前、中、後三節院落,並有東跨院。前院一排殿堂分兩節,東節六間堂屋,西節三間堂屋,殿堂內除觀音菩薩端坐在蓮花座上外,還供有很多神像。中院建有 三間龍王殿,東海龍王端坐其間。後院有三間寬敞高大的殿堂,供有如來、彌勒等三尊佛像,兩側立有十八羅漢,殿前有座蛟龍碑,碑座底有一石龜,形態各異,肅 穆威嚴。東跨院三間堂屋為僧人住所。山門門樓下,四大天王分立兩旁。門前有一影門牆,長約三丈,高約丈余。影門牆外是“八角琉璃井”,據說站在井旁可以看 到劉秀避過難的臥龍橋和用以浮厝的山西會館。整個通華寺的殿堂建築,雕樑畫棟,九檁八搭,用工精細,巧奪天工,房瓦全部用黃綠兩色圈筒琉璃瓦,琉璃滾龍脊 三尺多高,奇禽異獸,佇立脊上,栩栩如生,氣勢恢宏。自修建以來,通華寺香火興旺,僧人濟濟,寺廟西北角僅僧人墳地就有10多畝地。可惜的是,1926年,通華寺被馮玉祥的部隊嚴重破壞,隨後寺廟改為學堂。建國後寺廟改為校舍,被蓋成為張弓完小、初級中學,現為寧陵三中。由於幾度拆建校舍,寺廟舊貌已不復存在。
2007年,在北村村委及張弓鎮知名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多方捐款籌資,又修建通華寺恢復成現狀。當時通華寺開工典禮時曾有一條長約3米的青龍蛇盤臥在附近一直不走,一些人傳言是天龍下凡,忙送來香蕉、葡萄、鮮桃等水果燒香叩頭奉祀,引來幾十里的數千名民眾前來觀看。
現在每年的通華寺廟會從大年初一逢到正月十六,廟會期間獅子高蹺、民間嗩吶、歌舞雜技、遊戲娛樂、划艇遊船、飲食小吃及各類小商品,工藝品等匯聚於此,場面壯觀非凡,每天遊客達萬人以上。已成為張弓鎮最有吸引力、發展力的景點之一。
廟會一角廟會一角

古宋大運河

古宋大運河,又叫張弓河、運糧河、廢黃河、小黃河,流經張弓鎮7.5公 里。宋朝時期,古宋大運河西接洛水和汴水,東通淮河和泗水,河寬里許,水深數丈,流水湍急,舟船如織,來往如梭,是唐宋時期重要的水上交通要道。張弓鎮也 隨著水上碼頭的發達而成為當時重要的經濟文化中心。當時,張弓商賈雲集,晉商、徽商在張弓都設有分號,並建造了聞名的“山西會館”。
《清史稿》載:“睢州北,黃河故道自考城入。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 決野雞崗,南流者為張弓河,入寧陵。”又曰:“寧陵自睢(縣)入西南者曰張弓河,逕漢已吾城,東入柘城”。《歸德志》載:“張弓河上自儀封入(歸德府) 境,由寧陵至柘入渦河”。“……柘城北,張弓河自寧陵經牛頭城會於柘城東南張橋(惠濟河)。”這些記載都說明今古宋大運河,就是古之小黃河、張弓河。
明朝正德年間,禮部侍郎呂楠(系陝西高陵人,正德三年中進士第一名,官居禮部侍郎,著作甚多)曾三渡古宋大運河,路經寧陵,興作《渡黃河》七絕一首,給人留下了美好的回憶。詩為:“寧陵三渡小黃河,喜見賽川笑祝鮀。更出寒江漁父雪,酒酣長憶睢陽坡。”這首詩是呂楠的名作,首句開篇明義,寫曾三渡小黃河;次句寫所見祭祀河神的活動。其中呂楠所描繪的三次途經的小黃河,就是今天流經寧陵縣的古宋大運河。而在明朝時,還是一條水上交通要道。
在古宋大運河興 盛的年代,途經張弓的河上有座廣濟橋,橋畔是個停靠船舶的水旱大碼頭。通過這個碼頭,可以把當地的農副產品和張弓酒運往外地銷售,外地的生活、生產用品也 從這裡運來,在內地經銷,於是張弓寨當時也就成了名噪一時的商埠集會,來往行人,絡繹不絕,他們之中,有悠閒玩景的四海遊人,也有途經此地的達官顯貴,有 倒買倒賣的小商小販,也有從事貿易的巨商大賈,紅男綠女,車水馬龍,熙熙攘攘,好不熱鬧,真是一片繁華景象。在這條大河上,時人修建的名曰“廣濟”的大 橋,飛架南北,蔚為大觀。橋為磚木結構,一百多孔,在當時來說,已經不算小橋了。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寧陵縣令王圖寧在為張弓鎮北廣濟橋撰寫的《廣濟橋碑記》中,也曾對古宋大運河有過一段描寫:“邑西南三十里有張弓鎮,北枕黃河故道,岸陡而中闊,河形至此削立而巉絕,及紆迴轉徙而南,其寬,目不及東西;其深,行不露肩背。其地東通淮、泗,西接汴、洛,實屬往來孔道。每歲值霪雨浹旬,則風濤洶湧,無異江湖。”從他描繪的磅礴氣勢,也不難看出古宋大運河在當時溝通東西商貿交流中的重要作用。至清鹹豐五年(1855年),黃河北徙,古宋大運河斷流,而成為今天雨源型的廢黃河。
1983年3月、2008年8月,在距張弓3公里處的古宋大運河鄰岸,先後挖掘出土兩艘明朝初期的商船(船體長15.8米、寬4.5米,載重量約22噸;船設9個艙位,12道橫格,45道縱格。同時出土的貨物有中藥材、紙張、貨幣、生活用具、文化用品、兵器等等,現存於商丘市文物館)證明,此河乃為有宋以來的運糧河,對當時交通運輸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目前,古宋大運河在張弓鎮境內全長有7.5公里,流經何樓、黃樓、尖廟、邢莊、北村、東村、霍河、郭子敬、焦樓九個村莊,是張弓鎮一處重要的歷史文化遺址。據傳在北村通華寺周圍曾挖掘出古碼頭遺址部分磚瓦碎石、古錢幣、瓷器等。
如今,當地民眾在古宋大運河裡積極發展蓮藕種植,每年每戶平均可增收三、四千元。由於古宋大運河水質上乘,且處於張弓酒廠下游,酒廠釀酒的微生物非常豐富,再加之深 厚的淤積層,河裡種植出來的藕清脆無渣,品質特別好,成為當地的“搶手貨”。每到夏天,這裡成為一道旖旎美景。放眼望去,上百畝水面碧波蕩漾,成方連片的 荷塘里有紅荷、有白荷,開得鮮艷、清淨、明亮、一塵不染,沁人心脾,美不勝收。微風吹過,一湖吹皺的清水,一股清幽的荷香。
張弓鎮黨委、政府預算投資400萬元在臥龍橋兩側各1000米,進行河面拓寬及相關硬化、綠化、美化,為全鎮及周邊民眾打造一個水上休閒遊樂中心。目前,已投入多台大型挖掘機開始施工。

御馬井

位於張弓鎮臥龍橋西北200米張弓酒業院內,緊鄰古宋大運河。該井由古代藍磚砌成,井口呈八角型,長年水位較高,伸手可及。據傳,該井歷史久遠,早在張弓釀酒作坊林立之時已經有之,當時井水自溢,長年不斷,據說是因為該井與運糧河下的水脈相通。由於此井水質清澈甘甜,宜於釀酒,所以當時鎮裡的幾十戶釀酒作坊均用此井之水。西漢末年,由於劉秀被王莽追殺逃至張弓,人馬曾在此井飲水,後人稱之為“御泉”。但因為該井口呈八角型,多數人謂之“八角琉璃井”。
御馬井御馬井
此井與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的故事引人入勝。相傳,西漢末年王莽篡政建立新朝,欲以重兵滅掉劉秀。劉秀兵敗奔逃,逃到張弓集北邊,累得筋疲力盡、饑渴交加。突 然發現路一側有一口小井,慌忙下馬,到了井邊才想起,沒有水桶怎么汲水呢?向井裡一看,水距地面不遠。他自言自語地說:“井要是能歪點多好啊!”說來也 怪,那小井像聽話似的居然歪了許多。劉秀見此驚喜不已,連說:“再歪點,再歪點!”那口井果然歪斜見水了,水欲外溢,舉手可掬,劉秀忙用雙手掬水喝了幾 口,隨之又牽馬飲過。正當他起身欲走之時,聽到遠處人喊馬嘶,王莽追軍越來遠近,哪裡躲身呢?到前面寨子已經來不及了,於是就近藏匿到不遠的一座小橋下 面,此橋以後命名為“臥龍橋”。
劉秀喝水、飲馬的那口井,被後人稱為御泉、御馬井、扳倒井或八角琉璃井。此井中水清冽甘甜,封建、民國時期張弓釀酒多用此井中水。現井上建有涼亭,並辟有一園,叫御泉園。

臥龍橋

在古宋大運河上橫架著千年古橋——臥龍橋。臥龍橋原位於張弓鎮原中學院外西南角,北有張弓烈士陵園,南是大隅首,各距200多米。因橋東西各有一株翠柏,所以,人們又以諧音稱為“兩柏單一孔”――臥龍橋。新中國成立前,臥龍橋被扒,橋底全為石磙、碓窯排砌,柏樹也隨之不見。後平毀。1995年秋,張弓鎮政府與張弓酒廠在廢黃河斥資50餘萬元修建一座大橋,曰臥龍橋。
臥龍橋臥龍橋
據傳,漢光武帝劉秀當時率領的一支農民起義軍,被王莽的軍隊追殺到張弓的一座小橋附近,他急中生智,命手下把追兵引開,慌忙下路向小橋魚貫而入,在橋下躲 過一劫。當時,青蛙的叫聲被驚得嘎然而止,橋里的蒼蠅蚊子全部飛出。劉秀從橋里出來後,飲過張弓酒後賦詩一首:“香遠兮隨風,酒仙兮鎮中,佳釀兮解憂,壯 志兮填胸。”策馬東行三十里到了睢陽區的一個村頭,感覺酒力泛胸,醇香盈口,不禁勒轉馬頭回望張弓,頻贊好酒,脫口自吟:“勒馬望張弓,酒仙伴我行,乘風 三十里,恰如雲中龍”。劉秀推翻王莽立為光武帝後,賜其保命匿身小橋名曰“臥龍橋”,並撥出專款命人重新修葺一新;他在商丘境內勒馬佇立的那個村莊,也改 名“勒馬”,現為勒馬鎮,為睢陽區一重鎮。至今,勒馬鎮西北二里仍有一石碑,記載的就是劉秀在此休息的事。從而流傳下來張弓美酒的千年佳話。
1995年秋,重修的臥龍橋位於寧(陵)黃(崗)路所經廢黃河之上、張弓酒廠北廠南側。共投資50餘萬元,經過商丘地區公路總段勘測設計隊設計,在原橋的基礎上兩側加寬,設計標準為20掛100,採用重力式橋墩,由商丘地區公路總段四處承建,於1995年9月18日動工,動用土石方9400米,施工周期100天,於1995年12月建成了一座長41米,寬12米的石拱仿古橋,氣勢雄偉,蔚為壯觀。
1995年底,修建此橋挖地基時,曾出現七條彩色各異的大蛇盤臥一起的神奇一幕,《寧陵報》曾以《臥龍橋下臥彩龍》為題報導了這一訊息,這也為“臥龍橋”又增添了一道神密的色彩。
關 於“臥龍橋”,還有個張弓鎮廣為人知的稀奇事,就是橋東側坑裡的蛤蟆不叫喚,只能見到蛤蟆肚皮鼓動,卻聽不到叫喚的聲音,直到現在也是如此。到底是什麼原 因,誰也說不清,但有個傳說很好地解釋了這一現象。據說劉秀在此橋下面避難的時侯,當時坑裡的蛤蟆全都叫了起來,聲音特別的大,劉秀害怕驚嚇著他的戰馬, 避免王莽軍隊發現,就輕聲說:“你們別叫了,沒看見我正在這兒躲難啊。”沒想到,坑裡的蛤蟆全都停止了叫喚,頓時周圍一片寂靜,劉秀化險為夷。從那以後, 張弓鎮的人從來沒有聽到這個坑裡的蛤蟆叫喚過。
還有一個關於劉秀與螻蛄的故事,在張弓 鎮方圓幾十里也廣為流傳。據說,劉秀在臥龍橋躲難之後,剛從橋下出來,又聽王莽追軍馬蹄聲,這時只見平原一馬平川,無處可躲,怎么辦呢?他忽然看見前面一 老翁正在牽牛犁地,急中生智,趕緊走近老翁身前,說明正被莽軍追殺緣由。老翁對王莽篡位逆施深惡痛絕,趕忙對劉秀說,您趕快躺在犁溝里。劉秀依老翁所說趕 快躺下,老翁牽牛翻了一犁厚土蓋在劉秀身上使其不露蹤影,並連拍劉秀坐騎幾下趕它西行。這時,王莽追兵趕到,問老翁是否看見劉秀。老翁指著說剛看見一人策 馬西行,王莽軍看見馬蹄印信以為真,一路向西追去。再說劉秀在土下被埋住,正不能呼吸,此時一螻蛄爬至他的鼻子上面,不停的在土裡拱來拱去,讓劉秀奇癢難 忍,但他不敢動彈。此時,螻蛄竟也拱出一個通往地面的小孔,讓劉秀解決了呼吸困難的問題。等王莽軍隊走遠,老翁忙翻開劉秀身上的土,忙施一禮說:“將軍, 追兵已遠,請您放心繼續前行吧。”這時劉秀拜謝過老翁後,第一反應就是抓住剛才那隻讓他奇癢難忍的螻蛄一掐兩截,扔在一邊。此時,不停抽搐的螻蛄竟然說話 了:“將軍甚為無情,若不是我剛才奮力拱出一氣孔來,您恐怕已經被憋氣身亡!”劉秀這才明白剛才螻蛄是為了拱土救他,開始後悔不迭。急忙找來一根細棍插在 被扯成兩段的螻蛄體內,劉秀說:“如果你的命大,就活過來吧”。沒想到這隻螻蛄真的又活了,不過它的頭和身子是歪著的。至到現在螻蛄的身子還是這樣,傳說 這是因為劉秀著急逃命,中間連線它的細棍沒有插正造成的。直到今天當我們把螻蛄的頭掐掉後,會發現脖子中間有一很小的骨節,這就是傳說中劉秀給它插的那個 細棍。此乃,劉秀在張弓二次脫險的故事。
在人民民眾中間,還流傳著劉秀在張弓三 次脫險的故事。話說劉秀二次脫險後,找到他的坐騎,慶幸天佑吾身。牽馬慢走正想逃過此一劫還會不會有什麼麻煩事,忽聞酒香撲鼻,抬頭一看,前面一寨中酒幌 飄動,酒家林立,這時才感覺餓肚飢腸,轆轆作響。於是趕緊騎馬走進寨中,覓了一家上懸“張弓酒家”的小店坐下,心想等填飽肚子趕緊趕路為緊。剛點了幾個 菜,還沒來得及動筷,忽又聽見多處馬蹄聲從遠至今,忙出門察看,原來是王莽追軍向西尋覓不到劉秀蹤影,又折身回到寨中追尋。此時店家看見劉秀神色緊張,問 清緣由後,得知其是聲名赫赫的劉秀將軍,二話沒說,忙扯劉秀進入酒窖中躲藏,讓他鑽進一酒缸中,並在其身上蓋上谷糠等物作為掩飾,使劉秀又逃過一劫。劉秀 從酒窖出來後,確信王莽追軍已經走遠,驚魂未定的他才在酒家又為其重新加熱的飯菜前坐下。酒店老闆並為其端上張弓美酒壓驚。在向酒店老闆了解張弓風土人情 的過程中,劉秀緊張的心情逐漸舒緩下來,濃香可口的張弓玉液已是半碗下肚,舒心暢飲起來。他感覺張弓地靈人傑,民眾淳樸,多次救自己於危難中,又想到自己 匡復漢室的大業重任在身,乘興賦詩一首:“香遠兮隨風,酒仙兮鎮中,佳釀兮解憂,壯志兮填胸。”留下流傳千古的佳句。

古宋一條街

北宋時期,張弓一帶經貿發達,商人云集,是當時百十餘里的商品物資集散地,在張弓古宋運糧河碼頭南岸逐步建成一條集小作坊釀酒、商品交易、茶館、小吃、青樓、客棧等一體的繁華集市。
據說宋太祖趙匡胤曾東下宋州(今商丘)一帶察看軍馬糧草籌備情況,乘船沿運糧河經過張弓,到此了解民情,並暢飲張弓酒。留下了“汴河東下巡糧情,喜聞御船至張弓。難得暢飲酒一壇,勝過宮內御賜封。”的美詩佳句。

張氏宗祠

張氏宗祠位於張弓鎮西村,始建於公元1630年,占地8畝 之多,有五間大殿一座,裡面供奉著張氏列祖列宗之靈位,大殿前東西配房各六間,是族人議事的地方。南面是三間一過道的大門樓。據《張氏族譜》記載:七世祖 鳴風,張氏名人也誥封武功大夫,進封武翼大夫。長子朝佐,任福建省福寧鎮右營游擊。次子朝佑列贈武翼大夫。三子孟羲任南陽鎮一署,鄧州三署的最高長宮。現 有八世祖孟羲等三人當時的畫像三幅為證。
張氏宗祠張氏宗祠

將軍墓

清朝張弓路氏家族中曾出過“一榜三進士”和十位將軍。路氏在明清時期,習武者甚多。清雍正年間,張弓路氏十二世祖路建屏、路建翰兄弟和其侄十三世祖路德貴,於雍正八年(1730年),一齊名中庚戌科武進士,當時轟動朝野,享譽四方。
路建翰(1704—1748),路璟次子,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八月十四生。字捍倉,號雙賜,雍正丙午科(1726年)武舉。得庚戌科(1730年)進士後,為官初任甘肅涼州守備,署游擊護寧夏總兵印,聲名頗佳。其母病逝後,路建翰回寧陵守孝。起復後,補任涼標前游擊,調寧夏,誥授懷遠將軍。乾隆十三年(1748年)會兵前往剿大金川苗酋來犯,五月抵黨壩,協攻康八達。戰鬥中,路建翰冒著矢石身先士卒,衝鋒在前,頭中石傷,手中槍傷,猶憤呼殺敵,銳不可當,因流血過多卒於陣中。戰後,朝廷論平川功列一等,追贈參將,晉贈昭勇將軍,並諭祭葬,旌忠烈,撫恤其家人。
路建屏,路璟長子,字偉倉,號止庵。雍正甲辰科(1724年)武舉。歷任陝西鎮番營西把截營守備、直隸冀州都司,誥授武德將軍。母親去世回家守喪,哭逝於靈柩前。晉贈明威將軍。
路德貴(1698—1750),路建邦之子,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七月六日生,六歲喪父,母育成人。字士魁,號善長,雍正己酉科(1729年)武舉。官居徽州(今黃山市)青山守備時,青山遭災,民眾大飢,德貴遣人歸里取銀賑濟,被救濟者甚多,民感其德,制萬民衣傘獻給他。乾隆十五年(1750年)五月三日卒。
路氏“一榜三進士”,當時使張弓路氏家族威名顯赫。路建翰的父親路璟、祖父路三省、曾祖路惟中,分別被朝廷贈封昭勇將軍。路德貴的父親路建邦、祖父路琰因路德貴之功績,分別被朝廷贈封武德將軍。
名門之後,必有將才。建屏之子路德升,字魏碩,號崇文,乾隆辛酉科(1741年)武舉,壬申恩科(1752年)進士,御前殿上帶刀侍衛,任直隸冀州(今河北冀縣)都司,誥授明威將軍。建翰之子路德沛萌襲廣東潮州府(今潮州市)守備,誥授昭勇將軍。
至今,在當地仍廣泛流傳著將軍南征北戰、保家衛國的事跡。清朝雍正、乾隆皇帝御賜的三塊將軍牌位,珍藏在張弓鎮裴莊村路統林家中。乾隆皇帝御封將軍誥命婦人的聖旨,珍藏在北村退休老幹部路緒生家中。裴莊村西北角有將軍墓。
朝廷誥授五位將軍,誥贈五位將軍,路氏一門十將軍當時在全國實屬罕見,在張弓鎮乃至商丘歷史上都寫下了厚重的一筆。

堡子堌堆

堡子堌堆位於張弓鎮王堡村東北角,著名的戲劇《抬花轎》(香囊記)故事就發源於這個村。堡子堌堆底部東西寬8米,南北長12米,高7米,占地96平方米。堌堆前有香盆3個供人燒香,周圍植有刺槐,枯枝新芽,盡顯歷史滄桑。
王堡堡子堌堆的“堡”,音“補”,意為圍有土牆的鄉村。關於這個堡子堌堆,還有一則奇聞軼事。相傳,元末明初,連年戰亂,加之接連不斷的天災,人們苦不堪言,流離失所,十室九空,土地大多荒蕪。明太祖朱元璋立帝後,開始從山西洪洞縣向中原大量遷民,王堡村的王氏祖先,就是此間從洪洞縣遷徙過來。初來時,村名為王莊,那時還沒有這個堡子堌堆。至明成化年間,王莊一王姓老翁,一天早晨拾糞走至莊東頭,忽見平地里升起一個土堌堆,而且沙沙有聲,越升越高,老翁甚感驚奇,便用糞杈戳了戳土堆,不料土堌堆便就此停止增高。村民也都甚感神奇,大家便稱此土堌堆為“堡子”,而且敬起了“堡子爺”, 建有“堡子”爺祠堂,十分美觀。王莊村名也因此改稱為王堡村,迄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
淮海戰役張弓烈士陵園
位於張弓集西北部敬老院前側,經商丘行署批准,於1978年4月建成,占地面積4662平方米,投資11500元。陵園坐南朝北,園內有接待室、管理室、松柏、花園,蒼松挺拔,翠柏玉立,鮮花、修竹相映成輝。墓中安葬著參加過淮海戰役的24名烈士。
淮海戰役烈士陵園淮海戰役烈士陵園
解放戰爭時期,張弓集設有解放軍後方醫院中轉站,專門暫時接收救護從淮海戰役前線送來的傷病員。這些傷病員,為了人民的解放,為了新中國的成立,他們輕傷 不下火線,重傷不哭,作戰勇敢。這些傷病員凡能治好的,經過臨時包紮醫治脫離危險後,再用擔架轉送到睢縣河堤村西五里的劉里紅村,那裡有我軍的後方醫院。 凡是醫治無效犧牲的,都就地安葬在了張弓。除入園的烈士外,張弓集村南還有十數個烈士墳墓。
張弓鎮淮海戰役革命烈士陵園,是本縣對廣大幹部民眾進行國防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優良傳統教育和反腐倡廉教育的基地。每年清明節,成千上萬的黨員、幹部、民眾、學生前來祭掃、宣誓,緬懷革命先烈。
另外,張弓景點還有宋太祖亭遺址、山西會館遺址、丘公祠遺址、天齊廟遺址、關帝廟、路氏祠堂遺址、姑子廟、玉皇閣遺址等八處。
宋太祖亭。據說,北宋時期,張弓一帶經貿發達,商人云集,宋太祖趙匡 胤曾東下宋州(今商丘)一帶察看軍馬糧草籌備情況,乘船沿運糧河經過張弓,看到碼頭兩岸人來馬往,熱鬧非凡,便下船登岸,詢問這裡的風土人情,時值烈日炎 炎,便來到岸邊一草棚之下,當聽到張弓酒如何甘醇甜美時,一向喜愛飲酒的他便命隨從送來一壇好酒,眾人暢飲,後詩興大發,隨作詩一首:“汴河東下巡糧情, 喜聞御船至張弓。難得暢飲酒一壇,勝過宮內御賜封。”後人便把那個草棚稱之為“宋太祖亭”。當地鄉紳並於次年在此處建有一亭以紀念。但由於黃河多次泛濫,此亭已不復存。
山西會館遺址。山西會館,是山西商人在明清年間在全國各地晉商所到之處聯合捐資建的共同聚會、娛樂、議事的場所。由於古宋運糧河橫穿張弓集,並建有碼頭,因此,張弓古鎮是當時方圓百十里的物資集散地,商貿雲集的重鎮。清朝乾隆年間,晉商在今張弓鎮大隅首西北角建蓋一所山西會館。整個會館占地5000平方米左右,建築面積約1800平方米,坐北朝南,分東、中、西三路。中路由頭門、戲樓、鐘鼓樓、正殿組成,是會館迎賓、祭祀、演戲酬神的場所, 會館的東西兩路則由客廳、庭園、書房、客房等組成,為客商議事、寄宿、存貨用房。會館將宮廷建築與民間建築融為一體,形成起伏開闔,疏密相間,錯落有致的院落群體,沿一條軸線依次排列著,如山門、戲台看台牌樓、鐘鼓樓、大殿、後樓等。造型奇特,威嚴凝重。可惜這一遺址在文化大革命期間遭到毀滅。
全國各地的山西會館都有兩個共同的特徵:一是都拜關公,有關帝廟或關公殿;二是都有戲樓。二者寓意著經商之人要誠信為本、忠厚仁義,同時每當經商者生意興隆、財源廣進時,也要舉辦慶祝娛樂活動等。所以說,張弓鎮西村的關公廟就是從那個時候建起的,另外現在西村也仍然保留著每年唱大戲傳統習俗,以求風調雨順、財源廣進、洪福太平。
丘公祠遺址。邱公祠位於張弓集東村,建於清鹹豐十年(1860年),祠堂三間,大門一間,占地六分,供有邱公像,立有石碑一通,香火不斷。
清朝鹹豐年間,朝廷昏庸,官府無能,貪官污吏盛行,苛捐雜稅繁多,壓得農民民眾喘不過氣來,俗話說“官逼民反”,捻軍起而反清,曾活動在中原一帶,多次敵對清兵,奪城取寨,殺富濟貧,聲勢浩大,銳不可擋。清鹹豐九年(1859年)二月,捻軍孫葵心部入商丘境。十一日捻軍蓋地而來,南北數十里,車為榖擊,人為肩摩,與長槍會眾一道,攻破寧陵縣城,寧城書院毀於戰火,知縣龍德照被殺身亡。《捻軍聞見錄》手稿曰:“此小股捻匪,跨馬一二百匹,自毫州西北突入寧陵,縣主龍公死之,傷人多寡,未得其詳”(手稿20頁)。
二月十四日,捻軍攻占瓦屋劉,繼而攻破平樂寨(今陽驛鄉平樂村)、郭屯寨(今陽驛鄉郭屯村)等。十七日,又來團團圍住張弓寨。在即將攻破張弓集寨時,突遭清軍南陽鎮總兵邱聯恩(綽號邱老虎,福建人,清軍猛將,世襲一等子爵)襲擊,捻軍措手不及,戰而不敵,一些人戰死,200餘人被俘,其餘西逃。邱連恩窮追不捨,直至追至舞陽北部的舞渡一帶。二月二十五日又於落虎橋同捻軍相遇。在雙方激戰中,捻軍殺死邱連恩。與邱連恩同難者山西參將福瑞等21員。朝廷聞訊依照提督的慣例從優撫恤,並在張弓建祠祭祀。
張弓人感謝邱連恩解 圍之功。因為他避免了捻軍攻打張弓寨可能造成的損失。大家出資修建的丘公祠,前出後包,雕樑畫棟,非常莊嚴,不僅塑象立碑,以示紀念,而且逢年逢節,民眾 都去燒香祭祀。每年的農曆二月十七日這一天,還特意興起大會,張弓集四村輪流出錢唱大戲。這天燒香人群,摩肩接踵,擺供焚香,叩謝不已,從早到晚,熱鬧非 凡,歲歲如是,歷年不衰,就是解放前夕也是依然。張弓人給丘公祠寫了一副對聯,上聯是“想當年旌旗驟至,救一寨於危急存亡,恩承再造”。下聯是“迄今日異 人常懷,合萬家之老幼少壯,德感二天”,對聯之意流露出了張弓人民感恩戴德的心情。
天齊廟遺址。天齊廟位於張弓鎮東村邱公祠西邊(現李國際住宅西50米路北,原張弓老影劇院處)。據請宣統三年《寧陵縣誌》記載,此廟建於盛唐時期。天齊廟建有大殿三間,三間大門朝西。門外有棵幾百年的皂角樹,樹上長有桑樹,有檀子般粗。進大門北有廊房10間,南有廊房10間。二門外有一節院,單獨包公殿,東大殿三間,里有全神像。天齊廟三間大殿雄偉壯觀,五脊六獸,九檁八搭,內供奉東嶽天齊黃飛虎及妻子蘇凝香,木雕像高坐几案之上,雄姿威武,神采奕奕。
天齊廟天齊廟
相傳,商 朝的鎮國武成王黃飛虎有膽有識,妻子溫柔體貼,貌比天仙,商紂王對她垂涎萬分,後來商紂王趁機霸占了他的妻子,黃妻含辱跳樓自盡。黃飛虎目睹商紂王荒淫無 道,殘害黎民,便毅然反戈,投奔周武王姬發,被封為開國武成王。在討伐商紂王的戰鬥中,黃飛虎不幸在澠池遇難。當時黃飛虎的部下就駐紮在宋州(今商丘)一 帶。他的部下和子孫便借軍隊休整之機,就地搭起靈堂,設立牌位,祭奠黃飛虎。商朝滅亡後,姜太公設壇為陣亡將士封神,特敕封黃飛虎為“東嶽泰山天齊仁聖大 帝”之職,掌管人的貧富貴賤,還封他為五嶽之首,執掌幽冥地府十八層地獄,掌管人的生老病死。張弓人民為了奉祀天齊仁聖大帝,便在東村吊橋西建起了天齊 廟。據知情的老人們講,天齊爺和天齊奶奶的雕像是木製而成,是活態而不是泥態,高坐几案之上,令人見之無不肅然起敬。還有神奇的就是,人們只要在天爺天奶奶的腳上一摸,他們的身子就會立起來。
天齊廟側旁有包公廟、大王廟、瘟神店、火神閣和邱公祠,都是三間殿堂。側殿建築均為黃綠琉璃滾筒瓦,火神閣門前還有“三目皓皓安天下,六手朗朗定乾坤”的 對聯,上額有“火帝真君”的橫批,醒目耀眼,雄勁有力。天齊廟大殿與側旁建築,構成一組宏偉的建築群。據說,這些廟宇群山門分向東西南北,平時善男信女絡 繹不絕,燒香禮拜,禱告神靈,香火一直盛而不衰。1955年,因當時建蓋張弓影劇院,天齊廟被扒掉,現已無痕跡。
關帝廟。張弓西村關公廟始建於清朝乾隆年間,原為張弓山西會館的一個大殿堂。文化大革命時期,遭到到嚴重破壞。上世紀末,西村民眾自發的捐款籌資,重新修建了三間關公廟。大門兩側及殿內還刻有“匹馬斬彥良河北英雄皆喪膽;單刀驚魯肅 江南將士盡寒心”和“馬過五關思漢主;花開三月想桃園”等對聯。至今每逢初一、十五,前來祈求平安進財、納福者絡繹不絕。
關帝廟關帝廟
那么張弓人為什麼會把關公當作懲惡濟善、永保平安的護佑神來敬仰奉祀呢?這裡面有緣由。關公,名羽,字雲長,三國時期的蜀國大將,關公以其“忠、義、仁、勇”的形象而名揚海內外,一千多年來,廣受尊崇,經久不衰。漢封侯,宋封王,清朝對關公的推崇更是達到了高潮,不僅屢加封謚,敕建廟殿,還御筆題頌,把府、州、縣春秋兩季祭祀關帝定為官制。清順治九年(1652年)又被謚為忠義神武關聖大帝,其職責和功能隨著崇信的不斷升溫,有增無減——武聖人、武財神、佛教護法伽藍、道教伏魔天尊、百姓護佑神等。祈盼風調雨順的農民,視關公為五穀豐登的依靠,每遇旱災,便要向龍王求雨,同時請關公老爺恩賜甘霖。晉冀魯豫等地至今仍流傳的民謠是:“大旱小旱,旱不過五月十三”。據說5月13日這天關公磨刀要用水,龍王降雨相助,百姓也跟著沾光。商人,尤其是晉商皆奉關公為財神,並借其“忠義”之精神提倡同行講誠信,增鄉情,促團結。他們在省外修蓋的會館,都把關公殿堂作為主體。張弓西村關公廟就是在那樣的背景下建成的。
張弓至今在遇到大旱之年,該村民眾也會自發地組織捐款唱大戲,拜求關公向龍王爺求雨相助。說來也奇怪,只要在關公廟前唱大戲,十回求雨九回靈,這也是張弓鎮民眾幾百年來奉祀關公、尊崇至上的原因吧。
路氏祠堂遺址。路氏祠堂原位於現在的張弓鎮供銷社之處,始建於乾隆年間,為六門祖昭勇將軍路三省之家祠,祠堂座北朝南,分前後兩段。大門前所立旗桿左右各一,高約8米,上馬石(椅子形狀)左右各一,旗桿為木製,頂子為錫鑄成,大門三楹,兩邊有一幅木刻對聯:
上聯:由禽昌遷沙隋代歷明清王佰年綿延勿替;
下聯:報祖功答宗德典陳俎豆二十世孝享攸隆。
祠堂配有東廂三間,殿宇三楹,門前左右也有木刻對聯,為黑漆底金字。
上聯:軒轅後昆堯都舊族綿綿延延數千載;
下聯:六門衍派七世登科承承繼繼三百年。
殿內設主致祭,主為:六門祖昭勇將軍三省公絲綢織全身坐像,虎皮坐褥,頂的帽上有紅嬰。其左右有北六門琬、琰、睻、玠、珂、璟牌位,還有十將軍的牌位(一榜三進士、侍衛、德沛均在)。
姑子廟、玉皇閣遺址。姑子廟位於張弓鎮南村大隅首南200米處(吳建設家南邊),玉皇閣位於現在的鎮政府院內東北角處。由於二者毀壞時間較長,上年紀的人只知道當時有些殘留的磚頭瓦片,沒有詳細記錄。

張弓名吃

聾子燒雞。張弓“聾子燒雞”由祖傳燒雞世家、著名的中華老字號世代相承,發展至今。聾子燒雞風味獨特,色、香、味型俱佳。自清朝以來,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曾作為河南名吃以招待中央領導和外國政要,被確定為國務院專供食品、河南省優質產品,先後榮獲國家和省部級十多種榮譽稱號。
張弓綠豆丸子。系歷史名吃,地方特產,迄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清朝時曾為貢品。利用傳統工藝與現代科學配方相結合,以牛肉、綠豆、海鮮、芝麻等為主要原料,用色拉油反覆烹炸而成。不加色素和防腐劑,色香味俱全,乾吃、煮湯、火鍋皆可,口感酥脆、清香、可口。還具有清熱解毒、醒腦提神、利便止渴,止瀉痢,降血壓、血脂、血糖、改善微循環,補充微量元素(如鈣、磷、鐵、鋅、鎂)等多種藥用和保健功效。
張弓燒餅。張弓燒餅源於漢代的“胡餅”,其特點:圓形黃色,以香、酥、脆著稱。據史料記載,明朝中葉,用以胡餅上貼烘烤的“胡餅爐”傳入張弓。張弓人在烤制大酥燒餅時,使餅上鼓起來的部分薄而香脆,加上芝麻,吃起來香而不膩。清末皇室曾屢次調貢張弓燒餅。1951年前後,張弓人民也曾以張弓燒餅為禮品,慰問抗美援朝前線的志願軍將士。近年來,張弓燒餅多次獲得國家、省、市名吃稱號。
路家羊肉湯。路家羊肉湯始創於清朝嘉慶年間,至今已有200多 年的歷史了。秉承傳統之風味,在羊肉湯成白色乳狀,鮮潔清香,不膩不膻的基礎上力求肉鮮湯鮮的製作原則,用火、配料、刀工器皿諸多方面加以改進。現宰活 羊,以優質山羊為主。由於做工講究,湯味鮮潔爽口,湯中肉軟爛鮮美,生意興隆紅火,受到民眾的歡迎與厚愛。八十年代,即被收入中國名菜譜。

整體規劃

鎮政府先後制定了張弓鎮總體規劃和旅遊發展總體規劃。近年來,隨著張弓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該鎮樹立“規劃是先導”的理念,堅持高標準制定集鎮總體規劃,使集鎮建設從無序建設向有序建設、從被動規劃向主動規劃轉變。2009年以來,該鎮聘請了省、市規劃部門著手對集鎮進行總體規劃,編制了《張弓鎮總體規劃(2009-2020)》, 從鎮區未來發展和整體功能布局出發,堅持“社會、經濟、環境”三效益並重的原則,遵循市場規律,貫徹生態思想,強化自然景觀,從而逐步形成規劃科學、布局 合理、功能齊全的可持續發展的新型集鎮建設藍圖,規劃區域將形成“一心、兩帶、三片、四軸、一區”的空間格局。同時,張弓鎮制定鎮域旅遊發展規劃促進鎮域 旅遊業發展。以“千年張弓”酒文化工業游為龍頭,大力發展革命老區紅色游、文化古蹟民俗游。著力打造十大人文景點。
為更好地開發張弓鎮旅遊資源,鎮黨委、政府把交通通訊、飲食、住宿等旅遊資源配套設施建設作為鎮重大項目建設來抓,努力提高張弓鎮旅遊水平。目前,張弓有聾子燒雞、綠豆丸子、張弓燒餅、路家羊肉湯四大名吃。住宿有張弓賓館、臥龍賓館等。同時,加強旅遊資源和配套設施管護工作,提高張弓鎮基礎設施服務功能,為旅遊開發建設打下良好的基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