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廷輔(民國初年國會議員兼總統顧問)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廷輔,(1875—1951),1875年出生於廣西賀縣沙田鎮龍井村,字宰真。張氏家族是當地名門望族, 中興於清代中葉, 衰落於清代末葉。其父張北芝是清光緒初年的武庠生, 曾任職營千總。

張廷輔是著名社會名流,清末,他是從廣西賀縣小山村考出來的拔貢。辛亥革命後,他的才華被孫中山器重,在孫中山、黎元洪、曹琨三任總統任內,都當選國會議員和總統顧問。他是一位愛國憂民的文化人,在抗戰時期創作了大量抗日詩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廷輔
  • 出生地:廣西賀縣沙田鎮
  • 出生日期:1875
  • 逝世日期:1951
厭官回鄉,憂國憂民,熱心公益,顧全大局,詩畫留香,

厭官回鄉

張廷輔1882年入讀村私塾, 先後拜學於清秀才張肇童和清貢生張鴻銓, 接受的是非常嚴格的舊學教育。單是書法日課,就必須每日晨練正楷200字以上,完成後才能吃早餐。而國文日課,每日下午放學前必須準確流利地背出當日所教內容之後,才可以用晚餐。
1894年張廷輔考入縣學, 1895年、1896年經過官、科兩試,躋身一等前列,取得稟生名義,每月接受縣學稟膳補助生活。1902(清光緒二十八年)年,廣西巡撫丁振鐸將桂林體用學堂改設為廣西最早的大學“廣西大學堂”。張廷輔當年便考入廣西大學堂,成為該校賀縣籍名師梁文山的嫡傳弟子。因家道衰敗,他通過日間在校讀書、夜間外出授課賺錢的形式渡過難關,畢業後留校任教。1909年,他因為品學兼優得到當時的廣西省馮學院推薦、廣西省學政保送赴京應宣統己酉殿試,被皇帝欽點為該科的拔貢生頭名,入北京國子監深造。
張廷輔目睹清廷朝綱不振,腐敗無能,在思想上開始接觸、了解和認同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他相信民權會戰勝君權,民主共和會代替封建專制,便擁護以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發動辛亥革命,在行動上積極追隨資產階級民主革命。1911年,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成功。作為兩廣政府推薦的代表,張廷輔赴南京參加了協助孫中山臨時大總統主持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工作。其才華得到孫中山器重,被推舉為國會議員。1916年,袁世凱窈國未成即死,由副總統黎元洪繼任總統。
1917年6月12日,黎元洪為張勛所脅迫,下令第二次解散“中華民國”國會,復辟清廷。國會議員紛紛南下護法並於8月25日復會於廣州,稱“護法國會”。又因不足法定出席人數而稱“國會非常會議”,為第一屆國會的繼續。張廷輔擔任國會眾議院議員,一直到1922年6月16日陳炯明叛變,護法國會事實上宣告結束。
1922年8月1日“中華民國”第一屆國會在北京復會,10月11日舉行國會第三期常會,張廷輔再任國會參議員。直到1924年12月段祺瑞廢棄《“中華民國”憲法》,第一屆國會宣告正式撤銷。自此,他憎恨貪官污吏弄權辱國,深感自己報國無門,因此寫下了“權門意豈忘謀利,巧宦交源不擇人”等詩句,表達對當時政治腐敗和現實生活的不滿。
1928年適逢他的母親去世,他就以回鄉奔喪為由辭了職,攜家人回到家鄉沙田鎮龍井村。在京城十多年,張廷輔歷任孫中山、黎元洪、曹琨三任總統的國會議員和總統顧問,在民國政府中任要職十多年。其中黎元洪以張廷輔輔政有功之名授予其“總統顧問二等嘉禾勳章”牌匾一塊,今天參觀賀州市博物館仍可看到該牌匾。

憂國憂民

1943年10月10日,對蔣介石積極反共、消極抗日極為不滿的著名愛國將領李濟深來到賀縣八步。張廷輔十分敬仰李濟深,親自陪他到靈峰山觀光覽勝。李濟深激動地在靈峰山的石壁上寫下“民德親民,民恥交戰”這八個有著深刻含義的大字,張廷輔在一旁看得熱淚盈眶。1944年秋,日寇進犯桂林,張廷輔與緊急疏散到賀縣八步的千家駒、梁漱溟、莫乃群、歐陽予倩、何香凝、柳亞子、張鐵生等著名愛國學者文人會面,在臨江中學(今賀州市高中)舉辦草地詩會和民主講座,共同商討反獨裁、反法西斯統治的大計。在那期間,張廷輔積極參與演講,還發表了許多詩文。何香凝、柳亞子、張鐵生等還到他的龍井村住了一個多月。1949年11月下旬賀縣解放,張廷輔感到由衷高興。1950年春節是賀縣解放後的第一個春節,他寫下了一副發自內心的春聯貼在自家大門上:“共產黨敢闖日月,山河重壯麗,農民歡呼歌萬歲;解放軍扭轉乾坤,國生換新顏,百姓同度太平年。”
張廷輔於1951年去世,享年76歲。

熱心公益

張廷輔熱心公益事業,早在1906年就在家鄉創辦了一所開明國小,成為賀縣最早出現的現代教育新式國小之一。1928年一回到家鄉,他就自籌資金在佛天庵開館設教。“十載走風塵自燕粵歸來尚喜讀書有佳日;一堂集梓里以文章講習更欣傳道得名山。”這是在開館時他所書寫的對聯,凸顯了他以館為家、以教為樂的心態。
1931年,賀縣八步成立省立高工職校,也就是梧州師專前身。校長盧世標邀請張廷輔出任文學課教師,他欣然受之。在沙田鎮,他更是熱衷於教育,不僅在三加村和寶峰庵開館設帳辦教育,還在布金寺辦了個“國文專修班”,專門招收那些無法到學校讀書的青少年入學,讓家境貧寒的農家子女免費讀書。他還苦口婆心地教育學生一定要做“對國家、對人民有用的人”。
張廷輔一心撲在教育上,自己的日子卻過得非常艱苦。曾經有人對他開玩笑:“張老師,你一年到頭都是這樣衣袋空空,有沒有‘床頭金盡、壯士無顏’的感覺啊?” 張廷輔大笑,回答說:“要錢做什麼?有得吃就行了,琴棋可以怡情、書畫足以養性。”
當時,賀縣芳林街至臨江中學和芳林國小隔著一條小河,學生過河走的都是“踏水木板橋”,每逢下雨山洪暴發,木橋就會被沖毀,芳林、民田等地的學生就無法到校上學。張廷輔看在眼裡、急在心上,就聯手幾名鄉紳,發動民眾集資修建一條高礅橋。他第一個捐稻穀1000多斤,在他的帶頭下,民眾積極回響,很快就集夠了建橋的資金。一座不怕洪水衝擊的高墩木橋以極快的速度建成並投入使用,不僅方便學生上學,還給兩岸農民耕種來往提供了便利。

顧全大局

張廷輔見多識廣,時時做到識大體、顧大局。自清代以來,賀縣境內的本土人和客家人相處得不是十分融洽,甚至互不通婚。張廷輔一直重視“土客”之間的團結,常常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消除誤會,彌合雙方的裂痕。他和三加、芳林等地的許多位客家人交往甚篤,特別是與黃瑾光、黃德占、李鎮等人更是莫逆之交。他帶頭破除土、客互不通婚的習俗,支持二兒子娶了位客家人的女兒為妻,又把女兒嫁給了一位參加地下共產黨的客家人。
1947年的夏秋之間,由於一小撮壞人的挑撥離間,一時間謠言四起,“土客”之間的矛盾突然升溫,有的村寨甚至已經在打造武器,有的村人則打算帶家人外出避難,氣氛甚為緊張。一場全縣範圍的兄弟相殘一觸即發。張廷輔當即與他的幾位客家好友密切聯繫,還聯絡到當時的賀縣縣長岑孟達,共同擬定應急措施,及時在沙田召開了有2000多人參加的民眾大會。在會上,“土客”雙方的代表都慷慨陳詞,呼籲團結。作為“本地人”中最有威望的名流,張廷輔在會上大義凜然地高聲演說:“大家都是炎黃子孫,沒有什麼‘土’‘客’之分,既然都是兄弟手足,就應當團結一致,就應當相睦相處。決不能聽從極少數壞人的挑撥離間,乾出親者痛的事情來!”
在那次大會上,張廷輔主張砍下牛頭示警。他親手力劈牛頭,警告壞人如果一意孤行、再造事端,必以牛頭為例,“土客”共誅。砍下牛頭之後,“土客”雙方代表同飲牛血酒,表達世代團結、永遠和睦相處的決心。

詩畫留香

張廷輔無意在仕途上發展,除了熱心教育和其他公益事業外,極其喜歡舞文弄墨,集詩人、書畫家於一身。他書法功底厚實,有著極高的造詣。他的楷書有“骨”有“筋”,既骨鯁氣剛而又不失沉著雄健、既嚴密無懈而又舒斂有度;他的行書溫文爾雅、輕健遒麗,飛揚灑脫、綽約多姿;他的隸書骨肉勻適、情文流暢,嚴整與飄逸並存,秀麗與剛健俱得,備盡繩規而又悠遊從心,有一股正統、純淨的古典風味;他的篆書則沉實圓厚,端雅溫醇。
張廷輔(民國初年國會議員兼總統顧問)
由於書法出名,求字者就常常慕名而來。因此,張廷輔的墨跡不僅流傳於家鄉,還流傳於兩廣地區和湖南等省市。當年,白崇禧母親81大壽喜日,白崇禧特邀張廷輔到桂林為他母親寫壽屏。賀縣名人梁文山逝世時候的墓志銘是由當時的廣西省政府主席黃旭初撰文、張廷輔書寫碑刻的。
張廷輔追隨孫中山和黃興多年,曾在廣州、武漢等地住過一段時間,在京城和上海、武漢、廣州等地留有大量墨寶。在廣州的惠愛路,民國時期有20多家店鋪的名稱都是張廷輔親筆題寫,就連新加坡人胡文虎、胡文豹兩兄弟在香港研製的“虎標牌”萬金油的商標名稱,那也是請張廷輔題寫的。
而對於國畫,張廷輔畫得最多的是螃蟹。至於他為什麼酷愛畫蟹,他在一首自寫詩中是這樣表白的:“人愛橫行我愛描,描人未免太輕佻。何如畫個橫行蟹,留與橫行人一瞧”。他要藉此諷喻那些置生靈塗炭於不顧、給社會釀造災難性悲劇,同時也是他平生感觸最多、痛恨至極的橫行霸道者。正如他在一幅蟹畫的題款中寫道:“橫行鉗制太無端,腸已全無何肺肝;堪嘆世間多此輩,故留醜態與人看。”而在另兩幅螃蟹畫中,他也分別題下了這樣的詩:“同種傷殘曾弗顧,生靈塗炭不勝悲。頻年冷眼揮無淚,慘過羊公墮淚碑。”“東洋頑蟹野心痴,越海舉刀逆行施。欣聞神州擂戰鼓,看你橫行到幾時?”表現了對軍閥混戰和日本侵略者的無比憤慨,還指出了日本強盜必然滅亡的結局。這樣的蟹畫抗日題詩從賀州民間已收集到100多首。
張廷輔(民國初年國會議員兼總統顧問)
有趣的是,張廷輔畫螃蟹多用小寫意,都是“一”字形和“S”形結構。並且,他畫蟹只畫六足而不是八足。許多人不解其意,他用詩回答:“我畫本無師,唯憑意所之。筆兼大小用,墨必淡濃施。八爪何嘗備,雙鰲尚可持。山居無所事,遊戲寫蟛蜞。”意思是說他是隨便畫畫的。又說:“我所畫蟹,人皆能畫。我的畫唯水草運筆調色有獨到之處,別人不容易學到。” 正如他所言,他畫蟹爪,用濃墨直線,強調其僵硬、尖兀;他畫水草,用淡墨曲線,表現其柔順、鮮嫩。
在抗戰一周年的時候,張廷輔仿照南宋愛國詩人陸游的“軲轆體”,寫下了五首《秋感》,其中第一首寫道:“一年容易又秋風,回首蘆溝恨不窮。怎奈流光催我老,未能殺敵與人同。請纓盡有終童子,處世真如陸放翁。屈指戰期同七七,傷心愁聽泣寒蟲。”當時,他已經63歲了,因為不能夠上陣殺敵,他只有“傷心欲泣”了。
張廷輔的詩,字裡行間都流露出一種憂國憂民的情懷。他曾經作和陳雨甘的《冬趣》六首,與其說是在冬日尋趣,倒不如說在抒發抗日之情。也是在抗日戰爭期間,他去昭平縣找抗日的知名縣長韋瑞霖,寫下了21首游昭平各地的律詩,在表述了自己對大好河山熱愛的同時,始終不忘國恥,心中時刻惦記著抗日。在《古袍端午》中, 他寫下了“當此干戈擾攘年,關懷故里路三千。”在《大風坳頂》中,他寫道:“遙望戰場雲暗淡,關心國家不勝愁。”而在《樟木抒懷》中,他這樣寫道:“盡孝盡忠千古事,為家為國一心懸。”在平時,就算是為別人作的婚嫁喜慶的對聯,他也總是不忘融入國家大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