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巷狗肉

張巷狗肉

張巷狗肉是一道以狗肉為主要食材製作的一道葷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巷狗肉
  • 起源:唐宋時期
  • 食療功效:壯陽
  • 主料:狗肉
菜品典故,狗肉吃法,

菜品典故

張巷人喜歡養狗。每家每戶都養狗。眼下,在張巷農村,由於養豬規模化,可能一村找不到一頭豬,但每家都有幾條狗。外地人如果沒有本地人陪同,不大敢貿然入村,因為狗的歡迎隊伍實在是寵大而熱烈。
張巷人喜歡吃狗肉,且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唐宋時期。狗肉是美味佳肴,壯陽極品。狗肉滾三滾,神仙站不穩;狗肉蒸一蒸,饞煞呂洞賓。一到冬季,狗肉大量上市,冬食狗肉乃大補。現在,六月天也吃狗肉,說是冬補夏涼。
張巷人善於吃狗肉。張巷的狗肉與眾不同。
別的地方的狗肉賣生的,張巷的狗肉賣熟的;
別的地方的狗肉賣半熟的,張巷的狗肉賣全熟的;
別的地方的狗肉是水煮熟的,張巷的狗肉是甑蒸熟的。那味道確實特別,筆者自覺筆頭太禿,搜腸刮肚也找不出合適的詞句來表述,只有品嘗過才能領略其美味。
由於吃的人多,銷量大,於是乎,張巷集鎮就有了條狗肉街,一天能賣掉一百多條狗。狗肉街上,攤位一個接一個,狗肉一堆挨一堆,冒著熱氣,飄著香氣,散發出勾魂的誘惑。賣主從不吆喝,一個個悠然自得、信心十足地等著顧客光臨,大有皇帝女兒不愁嫁的味道。

狗肉吃法

張巷人吃狗肉很特別。人們趕街,接近晌午,到店裡打上幾兩白酒,到狗肉攤子上買上半斤狗肉,切得薄薄的一片,就著狗肉攤上的碗、醬油、辣椒粉,嘬一口酒,嚼一塊蘸著醬油的原汁原味的狗肉,樂悠悠的,美滋滋的,噝噝哈哈,吃得周身發熱,既過了燒酒癮,又品了狗肉味,且花錢不多。
如果囊中不算羞澀,酒足肉飽之後,還買上一斤兩斤,提在手中,打著飽嗝,噴著香氣,飄飄然地回家犒勞家中老少。整條狗肉街像過美食節一般,人頭攢動、香氣漫天,路過者,十有八九會被這種場面粘住腳步,坐下來一飽口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